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计使用复式记帐初探
1
作者 周黎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8年第2期33-32,共2页
我们的统计数字充水现象是严重的,我曾在一个车站看到,几个月的时间,由于统计人员的一时疏忽造成该站统计的站内存车比实际存车少450辆,使该站的中时指标从3个多小时虚降到2小时33分。统计与实际不相符合。当然,加强思想教育、业... 我们的统计数字充水现象是严重的,我曾在一个车站看到,几个月的时间,由于统计人员的一时疏忽造成该站统计的站内存车比实际存车少450辆,使该站的中时指标从3个多小时虚降到2小时33分。统计与实际不相符合。当然,加强思想教育、业务教育,普及计算机知识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在这里我想重点讨论一下在统计上使用财务的复式记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记帐 业务教育 充水 思想教育 备用车 非运用车 检修车 记帐方法 铁路分局 报废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铁路客运工作挖潜的探讨
2
作者 乔多俭 金辰虎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4期127-131,共5页
我国铁路目前的旅客运输极为紧张,客运能力、客运技术设备、客运服务人员都远远不能满足客运量的需要。
关键词 双层客车 站线有效长 主要干线 区间通过能力 乘用车 运输紧张 客货运量 运输能力 货物运输 硬卧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
3
作者 李春声 《技术经济》 1985年第3期47-56,46,共11页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直接影响并决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的。我国交通运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及达到这种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否实现本世纪末国家战略目标... 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直接影响并决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的。我国交通运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及达到这种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否实现本世纪末国家战略目标,有决定性意义。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将随着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发展 运输方式 国家战略目标 铁路干线 战略重点 交通运输事业 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运输 交通运输网 铁路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建设项目提高运输能力经济评价的若干问题
4
作者 陆纲 王春生 《技术经济》 1988年第Z1期32-37,共6页
在国民经济系统中,铁路运输行业是一个子系统。一项铁路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在铁路系统内部的财务帐目上,不能得到完全的反映。在经济评价中,尤其是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对铁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发生遗漏,重复计算,或者错把其他行... 在国民经济系统中,铁路运输行业是一个子系统。一项铁路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在铁路系统内部的财务帐目上,不能得到完全的反映。在经济评价中,尤其是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对铁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发生遗漏,重复计算,或者错把其他行业的贡献算作铁路部门的效益,都是可能发生的问题。铁路建设项目效果的直接表现主要是运输能力的提高、运输质量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三个方面。目前大部分铁路建设项目都把提高运输能力作为首要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项目 运输能力 经济评价 铁路运输 国民经济系统 运输成本 铁路电气化 新建铁路 重复计算 单位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我国铁路事业近期的主要对策
5
作者 李春声 《技术经济》 1984年第Z1期61-67,38,共8页
党的十二大把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突出的薄弱环节。运输能力与运输需要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个矛盾,已由六十年代局部性发展到八十年代全局性。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稳... 党的十二大把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中突出的薄弱环节。运输能力与运输需要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个矛盾,已由六十年代局部性发展到八十年代全局性。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稳步持续发展,客货运量大幅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事业 铁路干线 运输能力 铁路运输 客货运量 运输需要 铁路技术装备 铁路管理 铁路建设 发展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铁路客运能力的测算
6
作者 陶有澍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8年第9期33-34,共2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客运量不断增长。1987年全路日均发送旅客305万人次,其中最高月达337万人次。能力十分紧张,特别是直通快车超员严重,运量与运能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 客运能力 直通快车 十一届三中全会 运行时间 险性事故 红光带 轨道电路 出站信号 进站信号 波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力发展我国铁路旅客运输能力的主要对策
7
作者 李春声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7期9-11,共3页
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建国三十五年来有很大发展。1984年铁路旅客运量达11.2亿人次,铁路旅客周转量达1943亿人公里,比1949年的1.03亿人次和130亿人公里分别增长9.8倍和14倍,而运营里程只增长1.4倍;旅客列车保有辆数,1984年达19,959... 我国铁路旅客运输,建国三十五年来有很大发展。1984年铁路旅客运量达11.2亿人次,铁路旅客周转量达1943亿人公里,比1949年的1.03亿人次和130亿人公里分别增长9.8倍和14倍,而运营里程只增长1.4倍;旅客列车保有辆数,1984年达19,959辆,比1949年的3,981辆增长4倍。铁路客运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设备的增长速度。因而旅客运输需要与设备的可能矛盾十分尖锐。铁路旅客运输能力非常紧张。全国大部分旅客列车平均超员30—50%,主要铁路干线的旅客列车超员极其严重,经常超员达100%,还有相当多的旅客因买不到车票而积压。旅客买票难、乘车难愈益严重。由北京乘车“‘站’上海”,已发展到“‘站’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旅客运输 铁路干线 运输能力 运营里程 运输紧张 市郊客流 公路运输 主要干线 广州铁路局 增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营业铁路的技术改造
8
作者 吕荫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2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铁路是当前国民经济中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运输能力与运输需要的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铁路部门把投资的重点逐步转移到营业铁路的技术改造上来,提高客货运输能力,这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营业铁路 运输能力 技术改造 运输需要 客货运量 直达列车 国民经济调整 主要干线 养路机械化 编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铁路工业建设中几个比例关系的探讨
9
作者 许树基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4期8-15,共8页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必然存在着其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即比例关系。铁路工业建设亦然。本文对铁路工业建设几个比例关系要作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 铁路工业 比例关系 旧线改造投资 铁路运输 铁路建设 运输能力 机车车辆 新建铁路 机车日产量 运输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