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nSAR沉降监测技术在铁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文峰 甘俊 王长进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87,共5页
针对当前铁路勘察设计中面临铁路沿线地表区域历史沉降监测资料缺失、调查困难的问题,该文引入了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对铁路勘察设计阶段区域沉降进行监测;结合铁路勘察设计对地表区域沉降需求特点,采用常规差分DInSA... 针对当前铁路勘察设计中面临铁路沿线地表区域历史沉降监测资料缺失、调查困难的问题,该文引入了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对铁路勘察设计阶段区域沉降进行监测;结合铁路勘察设计对地表区域沉降需求特点,采用常规差分DInSAR和小基线集(SBAS)技术方案对铁路沿线进行区域沉降监测,并基于不同方案开展了相应实验。实验表明:利用常规差分干涉测量和基于时序的差分干涉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地监测到铁路沿线的地表区域沉降范围、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基于时序的差分干涉测量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监测结果,为铁路方案稳定性提供准确的区域沉降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小基线集 沉降监测 勘察设计 区域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于铁路BIM设计的三维地学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义勤 杨绪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目的:铁路BIM设计基于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对路基、桥梁、隧道和站房等铁路构(建)筑物进行虚拟建造。三维地学模拟技术是一种支持地质专家与计算机软、硬件进行三维的交互操作,科学推断一片三维空间区域的地质条件,形成数字化的三... 研究目的:铁路BIM设计基于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对路基、桥梁、隧道和站房等铁路构(建)筑物进行虚拟建造。三维地学模拟技术是一种支持地质专家与计算机软、硬件进行三维的交互操作,科学推断一片三维空间区域的地质条件,形成数字化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在计算机中可视化展现的信息技术。本文基于三维地学模拟技术解决铁路工程地质条件的三维模拟问题,以三维的地质信息服务于铁路BIM设计工作。研究结论:(1)铁路工程地质条件的三维模拟具有特殊的专业性,不宜直接采用矿产、能源领域的传统三维地学模拟技术;(2)本文提出的一种基于线性钻孔的三维地学模拟技术能够有效实现铁路桥梁地段工程地质条件的三维模拟;(3)该研究成果可为铁路BIM设计工作提供三维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三维地学模拟 钻孔 地层层序解译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桥基高边坡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利国 王春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研究目的:拟建的某铁路客运专线经过地段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形成了一些桥梁墩台基础置于高陡岸坡上的高边坡工程。桥基荷载作用下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目前没有公认合理的方法。以某铁路客运专线桥基高边坡为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研究目的:拟建的某铁路客运专线经过地段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形成了一些桥梁墩台基础置于高陡岸坡上的高边坡工程。桥基荷载作用下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目前没有公认合理的方法。以某铁路客运专线桥基高边坡为例,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荷载作用下的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和稳定性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桥梁高边坡设计及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研究结论:结果表明,荷载对坡面岩体应力的影响很小,边坡的位移量很小,仅左岸坡脚处较小范围内发生塑性破坏,其它地方均无塑性破坏区。在目前的设计条件下,大桥左右岸边坡安全系数分别为1.85和2.20,大桥边坡整体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桥基荷载 高边坡 三维有限元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基高边坡稳定的二维、三维有限元对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春雷 关凤琚 韩会勋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3,共5页
研究目的:目前桥基高边坡分析主要基于二维平面问题处理,忽视其空间效应。无论是高边坡还是桥台基础等都是三维实体,二维分析的结果推广到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一定误差。相对三维领域,二维条件下各种边坡理论发展较为成熟,工程上简便实用... 研究目的:目前桥基高边坡分析主要基于二维平面问题处理,忽视其空间效应。无论是高边坡还是桥台基础等都是三维实体,二维分析的结果推广到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一定误差。相对三维领域,二维条件下各种边坡理论发展较为成熟,工程上简便实用,二维分析仍是值得考虑的一种方式。在二维和三维2种状态下,对荷载作用下的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和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桥基高边坡设计及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研究结论:二维和三维条件下,桥基高边坡岩体力学行为特征大致相同,二维计算的应力、位移普遍偏大,这种现象在桥梁基底附近尤为明显;同等条件下二维所计算的坡面稳定性较三维偏于保守;相对三维,二维计算的误差并不恒定,误差大小随荷载强度、桥基位置、坡度、桥基尺寸等各因素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二维/三维 桥基 岩体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三环路307国道东立交方案构思与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袁英爽 杨存亮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2,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石家庄市三环路307国道东立交方案的构思,提出城市立交布置形式的建议。研究方法:采用东南大学刘洪波DICAD-PRO互通立交设计软件,并结合公路设计最新理念进行立交方案选型设计。研究结果:在城市立交桥设计中,应综合考虑... 研究目的:通过对石家庄市三环路307国道东立交方案的构思,提出城市立交布置形式的建议。研究方法:采用东南大学刘洪波DICAD-PRO互通立交设计软件,并结合公路设计最新理念进行立交方案选型设计。研究结果:在城市立交桥设计中,应综合考虑交通量、周边地物、行车安全、拆迁征地、景观要求、施工方案等多种因素,争取做到功能、安全、造型及投资的协调。该立交设计紧凑、造型优美,与石家庄市日益蓬勃发展的精神风貌相协调。研究结论:城市立交设计必须与周边建筑、场地条件紧密结合。合理利用空间条件进行布设,同时要满足功能要求;设计要人性化,有良好的方向识别性,交通分析是立交设计的重要依据;采用合理的技术标准,以控制好立交的规模;选型应使桥梁结构合理、造型优美,并有适宜的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7国道东立交 方案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三维遥感技术在某铁路地质勘察中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桂卫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43,99,共5页
研究目的:某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沿线主要地貌类型为低中山区及低山丘陵区,区域构造复杂,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发育。为优化地质调绘方法,提高不良地质勘察效率和质量,本文利用多尺度三维遥感判释技术进行沿线不良地质勘察研究。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某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沿线主要地貌类型为低中山区及低山丘陵区,区域构造复杂,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发育。为优化地质调绘方法,提高不良地质勘察效率和质量,本文利用多尺度三维遥感判释技术进行沿线不良地质勘察研究。研究结论:(1)基于航片、卫片、DEM及地质专题数据等,利用自主开发的铁路三维地质遥感判释与定量分析系统,构建了多尺度三维遥感空间场景,进行沿线断裂和不良地质判释和分析;(2)通过详细判释和现场验证,得到沿线断裂构造50余条,滑坡27处,危岩17处,滑塌4处,平均判释准确率达到80%以上,其中断裂构造主要分布在太岳山低中山区至长治盆地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太岳山低中山区附近断层以NE向为主,长治盆地附近断层以东西向为主,滑坡主要分布于太岳山低中山区及低山丘陵区,多发育在沟谷两侧斜坡上;(3)生产实践表明:基于多尺度高分辨率三维遥感判释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地质勘察内容的需要,能够有效提高不良地质遥感判释准确率,减少野外调查工作量;(4)该研究成果可用于艰险山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三维遥感 断裂构造 滑坡 遥感判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南站三联供系统的电气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静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5-108,共4页
对于北京南站工程设置的三联供系统,不向公网输送反向功率为前期方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采用用电负荷分析与冷热需求相比较的方法,表明需要以热定电,必须对并网方案和机组设置进行综合的研究,以消除发电量过剩的影响... 对于北京南站工程设置的三联供系统,不向公网输送反向功率为前期方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采用用电负荷分析与冷热需求相比较的方法,表明需要以热定电,必须对并网方案和机组设置进行综合的研究,以消除发电量过剩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将站房和冷冻站联络并网,机组动态减载运行,加以功率反送控制措施,辅以冷热源调峰措施,能获得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供系统 负荷分析 机组选择 功率反送 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下直径线前三门隧道上跨地铁联络通道及电力隧道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剑勇 《隧道建设》 201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为解决在特定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建隧道施工影响既有地下结构安全的问题,以北京地下直径线前三门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隔离桩保护,分步开挖"设计方案,模拟隧道分步开挖过程,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联络通道的位移... 为解决在特定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建隧道施工影响既有地下结构安全的问题,以北京地下直径线前三门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隔离桩保护,分步开挖"设计方案,模拟隧道分步开挖过程,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联络通道的位移值。主要结论如下:隧道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分步施工法是可行的,施工不会影响联络通道及电力隧道的结构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下直径线 地铁联络通道 电力隧道 临时路面支撑 隔离桩防护 结构安全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S三维地质模型在铁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军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27,共4页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是近年来铁路工程地质的发展方向。为了利用现有二维地质勘察成果直接快速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以蒙西至华中地区运煤通道铁路裴庄隧道地质资料为基础,针对GMS数据特点开发地质资料自动转换程序,建立隧道周围63.54 km2...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是近年来铁路工程地质的发展方向。为了利用现有二维地质勘察成果直接快速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以蒙西至华中地区运煤通道铁路裴庄隧道地质资料为基础,针对GMS数据特点开发地质资料自动转换程序,建立隧道周围63.54 km2范围内的三维地质模型。通过DEM和叠加遥感影像,真实再现裴庄隧道及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和地层分布情况,为隧道方案比选提供了可视化手段,有助于提高地质工程师对场地复杂地质条件的认识和评价,同时对提高设计质量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地质勘察 GMS 三维地质 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三跨不对称单线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大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7,共3页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明确、动力性能优越,在铁路桥梁中得以广泛应用。针对曲线铁路跨越曲线公路情况,为满足公路行车要求,提出外观简洁、技术成熟的桥梁孔跨形式。结合跨津港公路特大桥工程实例,对采用的3跨不对称单线预应力混凝...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明确、动力性能优越,在铁路桥梁中得以广泛应用。针对曲线铁路跨越曲线公路情况,为满足公路行车要求,提出外观简洁、技术成熟的桥梁孔跨形式。结合跨津港公路特大桥工程实例,对采用的3跨不对称单线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错线布置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梁部设计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在满足桥下公路行车要求的情况下,采用错线布置,使两幅桥梁具有基本相同的孔跨形式。这种布置形式简单,既降低了曲线桥梁的设计难度,也简化了梁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预应力混凝土 曲线梁 连续梁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客运专线隧道穿越第三系富水复合地层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伊兴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6,共4页
大西客运专线干庆隧道通过我国中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的第四系、第三系等新生代地层,此套地层以粉质黏土、砂层、黄土为主,地层分布随机,且砂层富含上层滞水性质囊状水,在施工过程中多次涌砂涌水。针对大断面客运专线隧道穿越第三系富水复... 大西客运专线干庆隧道通过我国中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的第四系、第三系等新生代地层,此套地层以粉质黏土、砂层、黄土为主,地层分布随机,且砂层富含上层滞水性质囊状水,在施工过程中多次涌砂涌水。针对大断面客运专线隧道穿越第三系富水复合地层施工技术难题,研究提出隧道掌子面稳定措施和超前预加固措施,有效解决涌砂涌水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铁路 铁路隧道 复合地层 超前预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环境下路基设计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柳忠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4-46,50,共4页
研究目的:在道路工程三维设计系统中,选择合适的路基工程设计模式对路基设计模块的构架、开发以及应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道路工程三维设计系统中的多种路基工程设计模式,提出适宜的设计模式以及相应的系统开发总体解决方案。研... 研究目的:在道路工程三维设计系统中,选择合适的路基工程设计模式对路基设计模块的构架、开发以及应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道路工程三维设计系统中的多种路基工程设计模式,提出适宜的设计模式以及相应的系统开发总体解决方案。研究结论:从理论上将道路工程三维设计系统中的路基工程的设计模式分为真三维设计模式、准三维设计模式和伪三维设计模式。通过对生产需求、路基工程特点、设计理念转变、既有资源利用、项目综合投入等多方面分析,采用准三维设计模式开发三维路基工程设计模块是适宜的。在一定条件下,将准三维设计模式和伪三维设计模式统筹考虑、分步实施,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基工程 三维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辅助DMCII230在铁路勘察设计应用中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文峰 刘楠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126,共2页
针对DMCII230大幅面数码航摄仪的工程应用精度进行试验分析,通过对同一试验区域获取的不同地面分辨率(GSD)的航片进行空三加密和精度对比分析,并对POS辅助DMCII230数码航摄相机的像控点布设方式及精度进行对比试验,在满足工程需求的情... 针对DMCII230大幅面数码航摄仪的工程应用精度进行试验分析,通过对同一试验区域获取的不同地面分辨率(GSD)的航片进行空三加密和精度对比分析,并对POS辅助DMCII230数码航摄相机的像控点布设方式及精度进行对比试验,在满足工程需求的情况下选择最优化的GSD和像控点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CII230 航空摄影测量 像控点布设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轻轨三跨连续钢—混凝土曲线结合梁结构设计
14
作者 汤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1,共4页
介绍了长春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中,某高架桥的三跨连续钢—混凝土曲线结合梁桥方案的结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主梁的立面及断面设计、预应力体系、支座布置形式以及施工阶段等,计算分析表明结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是安全的。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曲线梁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在钢网架屋盖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艳巍 李霞 李中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1,59,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ANSYS软件在钢网架屋顶结构设计中的适用性,分析钢网架结构设计参数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用ANSYS软件建立钢网架屋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结合该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材料特性、几何特性及边界条件等相关参数,对模型进行加载... 研究目的:研究ANSYS软件在钢网架屋顶结构设计中的适用性,分析钢网架结构设计参数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用ANSYS软件建立钢网架屋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结合该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材料特性、几何特性及边界条件等相关参数,对模型进行加载计算和求解。研究结果:通过对结构变形和内力两方面的检算,得到了钢网架屋顶结构的竖向变形值和结构中各杆件的轴力值。参照相关设计规范,该屋顶结构的变形和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论:有限元分析在检算钢网架屋盖结构设计参数的可行性方面比较适用,直接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相关计算参数,然后划分网格、加载、求解,最终可提取需要的相关力学参数。类比本算例,可将有限元软件ANSYS作为辅助工具应用于其他工程结构的参数设计与力学检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钢网架屋盖 结构设计参数 边界条件 结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科技创新 培养创新人才 全面提高客运专线勘察设计水平
16
作者 刘为群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8,共4页
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客运专线,给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客运专线勘察设计咨询任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客运专线建设要求的科研与生产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更新设计理念,推进专业技术进步,积极改... 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客运专线,给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客运专线勘察设计咨询任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客运专线建设要求的科研与生产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更新设计理念,推进专业技术进步,积极改进勘察设计手段,加强科研制度建设,广泛开展科技交流。同时,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完成客运专线的前期研究、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等任务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勘察设计 科研生产模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体系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96
17
作者 陆征然 陈志华 +2 位作者 王小盾 刘群 刘红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60,共12页
通过对大量不同搭设参数下满堂支撑体系进行考虑初始缺陷及直角扣件半刚性性质的有限元分析,定量地分析步距、立杆间距、最小搭设跨数、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剪刀撑设置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对满堂支撑体系承载力的影响。对满堂支撑... 通过对大量不同搭设参数下满堂支撑体系进行考虑初始缺陷及直角扣件半刚性性质的有限元分析,定量地分析步距、立杆间距、最小搭设跨数、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剪刀撑设置方式等一系列因素对满堂支撑体系承载力的影响。对满堂支撑架与满堂脚手架这两种受力机理不同的支架体系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进行一系列超高满堂支撑架及脚手架的原型试验。通过将各种方法计算所得结果进行对比,指出原《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中对于模板支架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不足。总结对满堂支撑体系的有限元及试验研究成果,并结合对规范(JGJ 130—2001)的修订工作,进而提出满堂支撑体系稳定性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一系列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堂支撑架 满堂脚手架 承载能力 有限元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蒙华铁路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桂卫 王在岭 +2 位作者 张戎垦 杜辉 张聪颖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2,共6页
研究目的: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通道工程浩勒报吉至三门峡段风沙、煤窑采空、黄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发育,同时沿线地貌类型复杂,沟壑纵横,大范围地面调绘工作开展困难。为优化地质调绘方法,提高不良地质勘察效率和质量,研究利用遥感判... 研究目的: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通道工程浩勒报吉至三门峡段风沙、煤窑采空、黄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发育,同时沿线地貌类型复杂,沟壑纵横,大范围地面调绘工作开展困难。为优化地质调绘方法,提高不良地质勘察效率和质量,研究利用遥感判释技术进行沿线不良地质勘察。研究结论:(1)研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和三维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沿线不良地质遥感判释,查明了沿线不良地质分布特征;(2)划分出沿线毛乌苏沙漠区风沙分布特征,识别出煤窑采空分布范围,判释出270余处黄土滑坡和崩塌,判释准确率高于85%;(3)高分辨率遥感和三维遥感技术的综合应用可满足多类型不良地质勘察的需要,为地质选线提供了直接参考;(4)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艰险山区长大线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 三维遥感 风沙 黄土滑坡 崩塌 遥感判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设计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雷 张海荣 +1 位作者 孙大斌 王召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6,共5页
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是连接我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联邦犹太自治州的首座跨越黑龙江的过境桥梁,桥梁设计同时满足中、俄两国设计规范要求。中方主桥采用跨度为144m、108m的钢桁梁桥,144m主桁采用三角再分形桁式、108m钢桁梁采用华伦桁式... 同江黑龙江铁路特大桥是连接我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联邦犹太自治州的首座跨越黑龙江的过境桥梁,桥梁设计同时满足中、俄两国设计规范要求。中方主桥采用跨度为144m、108m的钢桁梁桥,144m主桁采用三角再分形桁式、108m钢桁梁采用华伦桁式;钢桁梁的纵梁连续、下平纵联与纵梁及横梁联结而参与主桁共同作用;桥面采用能够通行不同轨距中、俄列车的单线套轨形式;在纵梁上铺设预应力混凝土无砟轨道板。引桥采用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根据该桥所处严寒环境提出钢材交货技术条件以及钢结构焊接低温冲击韧性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钢桁梁 桥面结构 无砟轨道 套轨 设计规范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特长隧道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18
20
作者 许再良 赵建峰 +1 位作者 王子武 徐永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3-57,共5页
研究目的:太行山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通过采用综合勘察技术以查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方法: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与设计要求,阐述各种勘察方法的使用原则、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综合勘察结... 研究目的:太行山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通过采用综合勘察技术以查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方法: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与设计要求,阐述各种勘察方法的使用原则、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综合勘察结果表明,太行山隧道岩溶、地下水不发育,不会发生大的突水突泥、岩爆、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全隧道除长约4.5 km的膏溶角砾岩和部分断裂破碎带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外,整体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目前隧道施工进展顺利,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结论: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长大隧道,以地质调绘为基础,发挥遥感的宏观作用,利用物探解译、钻探验证,开展综合勘察技术研究和分析评价是做好隧道地质勘察工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勘察 遥感 物探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