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表面抗结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毛昆朋 潘帅锋 +1 位作者 陈枫 冯杰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共6页
综述了超疏水表面抗结冰和非超疏水表面抗结冰在近三年来的研究进展。发现当基底温度不太低或者外来水滴冲击力不太强时,超疏水表面能对外加水滴抗结冰,但当环境湿度较高时,超疏水表面只能对原位冷凝水延迟结冰甚至因固-液接触面积增加... 综述了超疏水表面抗结冰和非超疏水表面抗结冰在近三年来的研究进展。发现当基底温度不太低或者外来水滴冲击力不太强时,超疏水表面能对外加水滴抗结冰,但当环境湿度较高时,超疏水表面只能对原位冷凝水延迟结冰甚至因固-液接触面积增加,还增加冰在基底的附着力。因此,不能笼统地讲超疏水表面一定抗结冰。相比之下,非超疏水表面抗结冰更具有现实意义。除了传统的氟硅涂层,最新的研究思路有两个:一是在材料表面构建微纳泡孔结构,然后在其上牢固镶嵌一层表面光滑的润滑剂;二是在涂层内部填充抗冻剂如甘油,使其缓慢释放到涂层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表面 超疏水表面 涂层 抗结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包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受流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戴利民 丁新华 林吉忠 《铁道机车车辆》 2002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各种试验条件下 (包括不同的滑动速度、接触压力、受流电流和接触导线表面不平度等参数 ) ,对铝包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铝包覆浸金属碳滑板材料具有优良的耐受流磨损性能。
关键词 试验研究 滑板材料 受流磨损 铝包覆浸金属碳 接触导线 受流电流 接触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Ⅲ型脂的研究
3
作者 张念 项伟平 《合成润滑材料》 CAS 1996年第3期9-14,34,共7页
叙述了研制铁道Ⅲ型脂所用的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以及该脂的理化性能、轴承台架试验,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铁道Ⅲ型脂的性能明显优于SDF公司的LGEP2脂,达到了壳牌Alvania EP D脂水平。
关键词 性能 铁道 润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2
4
作者 周清跃 田常海 +3 位作者 张银花 刘丰收 陈朝阳 俞喆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0.1~0.3mm范围内。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 M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关于60kg.m-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mm,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mm;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μm;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打磨 轨头廓面设计 走行光带 打磨周期 打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Ⅰ型轨道板温度变形及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邵丕彦 李海燕 +3 位作者 吴韶亮 王涛 刘子科 李洪刚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在哈大高铁施工第Ⅰ和第Ⅲ标段线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上,选择24块砂浆灌注施工已完成1~3个月,但尚未铺轨的CRTSⅠ型轨道板,对其高程及与砂浆垫层间离缝进行24h全天跟踪测试,研究温度变化对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及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影响... 在哈大高铁施工第Ⅰ和第Ⅲ标段线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上,选择24块砂浆灌注施工已完成1~3个月,但尚未铺轨的CRTSⅠ型轨道板,对其高程及与砂浆垫层间离缝进行24h全天跟踪测试,研究温度变化对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及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轨道板的表面温差变化幅度大于环境温差的变化幅度;当轨道板表面温度达到最高时,轨道板高程的变化量、轨道板与砂浆垫层间的离缝最小,反之最大;轨道板高程的变化幅度大于轨道板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变化幅度;轨道板4个端角处的高程及离缝的变化幅度大于轨道板其他各处;曲线段上轨道板高程及轨道板与砂浆垫层间离缝的变化幅度大于直线段上的变化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无砟轨道 轨道板 砂浆垫层 离缝 温度变化 翘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高强钢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张银花 周清跃 +1 位作者 陈朝阳 刘丰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6,共7页
为延长大秦重载铁路钢轨的使用寿命,研制适应重载铁路的高强钢轨。通过对高强钢轨的性能、热处理和焊接以及选用的新钢轨服役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钢种中加入合金元素Cr,可以提高轨钢的强度,推迟珠光体转变时间,使钢轨既易于热处理... 为延长大秦重载铁路钢轨的使用寿命,研制适应重载铁路的高强钢轨。通过对高强钢轨的性能、热处理和焊接以及选用的新钢轨服役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钢种中加入合金元素Cr,可以提高轨钢的强度,推迟珠光体转变时间,使钢轨既易于热处理,又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而且钢轨强度的提高还增加了曲线钢轨的耐磨性能和耐伤损能力;提高轨钢的纯净度,可增加钢轨的抗疲劳性能,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重载铁路曲线下股应铺设热处理钢轨;铺设新钢种PG4和U77MnCr的线路,钢轨打磨时间可延长至通过总重4亿t,而铺设U75V钢轨的线路在通过总重6000万t后就需打磨1次,才能有效抑制轨面剥离的产生和发展。新钢轨的综合使用性能良好,适合在重载铁路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高强钢轨 性能 热处理 焊接 钢轨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踏面斜裂纹伤损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刘学文 邹定强 +2 位作者 邢丽贤 田常海 卢观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7,共6页
广深准高速铁路全长139km。对准高速区段和非准高速区段曲线上钢轨进行探伤检查,发现在44个曲线,37km长的范围内存在踏面斜裂纹,斜裂纹主要发生在上下行上股钢轨,斜裂纹呈成段、非连续、跳跃式分布。踏面斜裂纹及断口的宏观形貌和理化... 广深准高速铁路全长139km。对准高速区段和非准高速区段曲线上钢轨进行探伤检查,发现在44个曲线,37km长的范围内存在踏面斜裂纹,斜裂纹主要发生在上下行上股钢轨,斜裂纹呈成段、非连续、跳跃式分布。踏面斜裂纹及断口的宏观形貌和理化检验与分析表明,踏面斜裂纹伤损属于滚动接触疲劳裂纹伤损类型。研究认为:钢轨性能、线路状况、车辆性能及运行速度、车轮踏面形状等是产生斜裂纹的主要原因。提高钢轨的接触疲劳强度,在曲线上使用微合金淬火钢轨,研究和改善轮轨接触方式,加强轨道的养护维修,合理地进行预防性打磨和校正性打磨是解决钢轨踏面斜裂纹伤损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斜裂纹 接触疲劳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高速铁路钢轨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银花 周清跃 +3 位作者 鲍磊 高怡斐 陈朝阳 李闯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6,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性能,对比分析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技术标准、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试样的理化性能、几何尺寸和平直度等。结果表明: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技术标准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钢轨的生产设备和工...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性能,对比分析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技术标准、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试样的理化性能、几何尺寸和平直度等。结果表明: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的技术标准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钢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外高速铁路钢轨的有害元素、氢氧氮含量、脱碳层、非金属夹杂物、硬度等均大致相当;我国U75VG钢轨的抗拉强度略高,而断后伸长率、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略低,但均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建议在非金属夹杂物、脱碳层深度、残余应力、轨端平直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生产高速铁路钢轨的工艺技术水平,并深入开展高速铁路钢轨成分优化、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技术标准 生产设备 工艺 性能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钢轨的伤损及预防对策研究 被引量:84
9
作者 周清跃 张建峰 +2 位作者 郭战伟 习年生 高新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1,共5页
通过对重载铁路钢轨伤损的现场调查分析,确定出钢轨伤损的主要类型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对策措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①在半径小于1 200 m的曲线上铺设轨面硬度大于370 HB的含铬热处理钢轨(U77 MnCr和PG4)、采用每天1次... 通过对重载铁路钢轨伤损的现场调查分析,确定出钢轨伤损的主要类型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对策措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①在半径小于1 200 m的曲线上铺设轨面硬度大于370 HB的含铬热处理钢轨(U77 MnCr和PG4)、采用每天1次固体润滑并设置欠超高,可以减少钢轨的严重侧磨;②热塑性弹性体垫板可以增加轨道弹性,减少轨道动应力和钢轨的疲劳核伤;③在减少所用钢轨表面脱碳层深度和钢中夹杂物的基础上及时进行钢轨打磨,可有效抑制钢轨轨距角剥离掉块伤损的发展;④虽然热轧轨出现的剥离掉块深度较浅,但会在轨面外侧出现严重的深层肥边掉块,影响钢轨的安全使用,因此,重载铁路曲线下股仍应铺设高强度的热处理钢轨;⑤在优化焊接工艺和提高接头内部质量的基础上,对焊接接头采用焊后再淬火,以提高接头轨面的硬度,从而明显减少焊接接头轨面的低塌和焊接接头的伤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钢轨 伤损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0MPa级在线热处理钢轨使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银花 周清跃 +1 位作者 陈朝阳 刘丰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9,共7页
对铺设在北京、太原、上海和郑州铁路局的半径为300-500m曲线上的60kg·m^-1 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的使用性能进行跟踪观测,研究提高重载小半径曲线钢轨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60kg·m^-1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硬度高、耐磨性能... 对铺设在北京、太原、上海和郑州铁路局的半径为300-500m曲线上的60kg·m^-1 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的使用性能进行跟踪观测,研究提高重载小半径曲线钢轨的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60kg·m^-1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硬度高、耐磨性能好;在使用初期,钢轨磨耗少,钢轨表面容易出现剥离掉块,此时如果采用液体润滑,会加剧钢轨表面的剥离掉块;钢轨的磨耗主要出现在曲线的圆缓或缓圆部位,当钢轨磨耗到一定程度后,侧磨加快,如果采用正确的固体润滑方法,可使钢轨的侧磨得到有效地控制,且钢轨不会出现严重的剥离掉块;PG4在线热处理钢轨的综合使用性能良好,耐磨性能比U75V热处理钢轨提高1倍以上,适合在钢轨磨耗严重的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上使用;对钢轨实施预防性打磨、设置适当的欠超高、采用1:20的轨底坡等改善轮轨匹配关系降低接触应力的措施,均对提高重载铁路曲线区段上钢轨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00 MPA级 在线热处理钢轨 小半径曲线 钢轨磨耗 跟踪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钢轨钢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35
11
作者 周清跃 张银花 +1 位作者 陈朝阳 周镇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0-126,共7页
论述国内外轨钢研究及进展,重点介绍了俄罗斯、日本、欧洲及美国等国普通轨、合金轨、热处理轨钢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以及轨钢研究的最新动向,如日本研制的过共析珠光体轨钢、英国研制的马氏体轨钢、欧美等研制的贝氏体轨钢;介绍国内... 论述国内外轨钢研究及进展,重点介绍了俄罗斯、日本、欧洲及美国等国普通轨、合金轨、热处理轨钢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以及轨钢研究的最新动向,如日本研制的过共析珠光体轨钢、英国研制的马氏体轨钢、欧美等研制的贝氏体轨钢;介绍国内轨钢的研究和使用情况,如含V,含Nb,RE的微合金轨钢(PD3,BNbRE),提出含Cr专用热处理轨钢、高纯净性的高速铁路用轨钢和重载铁路用超高强度贝氏体轨钢等是我国今后轨钢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日本 欧洲 美国 铁路用 研究动态 钢轨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新材质车轮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丛韬 韩建民 +2 位作者 陈刚 张关震 张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提高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轮的强度、硬度,同时兼顾其韧性,进行新材质车轮的成分设计及试样制备;对试样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断面硬度、断裂韧性、淬透性进行测试,对其金相组织、微观组织和析出物进行观测,综合分析新材质车轮的性能,并... 为提高高速铁路动车组车轮的强度、硬度,同时兼顾其韧性,进行新材质车轮的成分设计及试样制备;对试样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断面硬度、断裂韧性、淬透性进行测试,对其金相组织、微观组织和析出物进行观测,综合分析新材质车轮的性能,并与ER8车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ER8车轮相比,新材质车轮中C的质量分数相同,Mn的质量分数按常规设定,但提高Si的质量分数并添加V,使其抗拉强度提高9%,屈服强度提高12%,硬度提高15HBW,断裂韧性提高10%,断后伸长率、冲击韧性和淬透性相当;相同踏面深度下,新材质车轮珠光体团更细、珠光体片层间距更小、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更高;提高Si的质量分数并添加V,还使新材质车轮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分布发生改变,是其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车轮 材质 硬度 强度 韧性 强化机制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轮轨硬度匹配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银花 周韶博 +3 位作者 周清跃 刘丰收 李闯 张关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出现车轮磨耗相对较大的问题,对国内外高速铁路轮轨硬度匹配关系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实验室进行3种硬度车轮与3种硬度钢轨的对磨试验,对比分析硬度不同的车轮与钢轨对磨时的轮轨磨损、变形和接触疲劳伤损等...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出现车轮磨耗相对较大的问题,对国内外高速铁路轮轨硬度匹配关系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实验室进行3种硬度车轮与3种硬度钢轨的对磨试验,对比分析硬度不同的车轮与钢轨对磨时的轮轨磨损、变形和接触疲劳伤损等。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车轮的硬度即提高轮轨硬度比以减轻车轮磨耗较大的问题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9组轮轨磨损试验中,轮轨硬度比为0.95∶1~1.15∶1时轮轨总磨耗量较小,轮轨硬度比大于1∶1时,轮轨变形和表面接触疲劳伤损较轻,轮轨硬度比为1.15∶1时轮轨总磨耗量最小,且接触疲劳伤损也最轻;随着车轮硬度的提高,不但车轮的磨耗减小,而且其抗变形能力也显著增加。建议动车组车轮与U71MnG钢轨的硬度比控制在1∶1以上,以解决我国高速铁路车轮磨耗较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轮轨关系 磨耗 车轮 钢轨 硬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高强度贝氏体钢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朝阳 周清跃 +2 位作者 张银花 刘丰收 陈昕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79,共5页
根据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发展的需要,开展低合金高强度贝氏体钢轨的实验室研究及工业性试制、显微组织及性能试验研究、焊接性能及铺设使用研究。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具有优良的强韧性配合,室温抗拉强度达到1 240MPa,断后伸长率15.3%,平均... 根据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发展的需要,开展低合金高强度贝氏体钢轨的实验室研究及工业性试制、显微组织及性能试验研究、焊接性能及铺设使用研究。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具有优良的强韧性配合,室温抗拉强度达到1 240MPa,断后伸长率15.3%,平均冲击功达到142J,-20℃断裂韧性KIC为48MPa.m1/2;钢轨全断面显微组织为无碳化物贝氏体;焊接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其接触焊、气压焊和铝热焊接头的各项性能均达到我国铁路钢轨的铺设使用要求。试铺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的耐磨性能与高强度热处理钢轨相当,抗接触疲劳伤损性能突出,综合使用性能优于珠光体型热处理钢轨及热轧钢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贝氏体钢轨 贝氏体钢 滚动接触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重载铁路用过共析钢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银花 李闯 +7 位作者 周清跃 陈朝阳 刘丰收 邹明 李大东 刘晓卫 郭军锋 王海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通过试验,分析我国重载铁路用过共析钢轨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以及硬度、残余应力、断裂韧性、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拉伸和冲击等性能,并与国外的过共析钢轨进行对比;对提高过共析钢轨耐磨和抗疲劳性能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研制... 通过试验,分析我国重载铁路用过共析钢轨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以及硬度、残余应力、断裂韧性、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拉伸和冲击等性能,并与国外的过共析钢轨进行对比;对提高过共析钢轨耐磨和抗疲劳性能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研制的过共析钢轨,其踏面硬度为408HB,抗拉强度为1 360 MPa,断后伸长率为9.5%,轨头和轨底组织基本为珠光体,只有轨腰部位存在极少量的二次渗碳体,达到了我国过共析钢轨性能指标的要求;该钢轨的硬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与日本轨相当,但低于加拿大轨;钢轨闪光焊接头的硬度基本能满足标准要求,但轨腰和轨底的抗拉强度和冲击功偏低,因此需优化闪光焊焊后的热处理工艺;钢轨铝热焊接头的硬度低于标准要求,需研制硬度高的新型铝热焊剂;建议在重载线路上试铺我国研制的过共析钢轨以考核其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析钢轨 性能分析 显微组织 重载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材质重载货车车轮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斌 张弘 付秀琴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70,共6页
针对目前我国重载铁路货车车轮运用情况不佳的现实,为提高车轮抗磨耗性能,同时兼顾车轮抗热损伤性能,研究车轮材质,分别确定辗钢重载货车车轮和铸钢重载货车车轮的材质成分设计方案,并试制出车轮样品。对试制的车轮样品分别进行磨耗性... 针对目前我国重载铁路货车车轮运用情况不佳的现实,为提高车轮抗磨耗性能,同时兼顾车轮抗热损伤性能,研究车轮材质,分别确定辗钢重载货车车轮和铸钢重载货车车轮的材质成分设计方案,并试制出车轮样品。对试制的车轮样品分别进行磨耗性能研究、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分析、抗热损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制的辗钢车轮样品抗磨耗性能和强度分别比普通CL60辗钢车轮提高约40%和25%,铸钢车轮样品抗磨耗性能和强度分别比普通ZL—B铸钢车轮提高约30%和25%;2种车轮样品的显微组织均为细珠光体与少量沿晶界分布的铁素体;2种车轮的抗热损伤性能均可满足我国重载货车实际运用条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货车 辗钢车轮 铸钢车轮 材质 抗磨耗性能 抗热损伤性能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B型制动梁材质Q460E钢中魏氏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项彬 肖利民 +3 位作者 宋子濂 温宝利 刘鑫贵 秦晓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102,共7页
针对铁路货车L—B型制动梁使用的Q460E钢中出现魏氏组织的问题,选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冷却方式组合设计了6个系列试验研究方案,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魏氏组织的形态特征、形成规律和生成机理。在定量计算魏氏组... 针对铁路货车L—B型制动梁使用的Q460E钢中出现魏氏组织的问题,选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冷却方式组合设计了6个系列试验研究方案,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魏氏组织的形态特征、形成规律和生成机理。在定量计算魏氏组织面积的基础上,建立Q460E钢的力学性能指标与魏氏组织的定量关系,重点揭示魏氏组织含量对Q460E钢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质上Q460E钢中的魏氏组织是由微合金化元素的碳氮化合物固溶较多区域生成的先析铁素体和其周围珠光体共同组成的混合组织;Q460E钢在正火温度条件下的金相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魏氏组织,没有贝氏体。建议依据研究结果编制铁道行业"铁路用Q460E钢魏氏组织金相检验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E钢 微合金化 魏氏组织 金相分析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速250km等级动车组自主化车轮的耐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关震 任瑞铭 +2 位作者 丛韬 张弘 付秀琴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对时速250km等级动车组自主化D1车轮进行耐磨性能试验,并与进口ER8车轮的耐磨性能进行对比。首先在实验室内采用Amsler磨损试验机对这2种车轮试样进行磨损试验,测量各试样的磨损失重量。然后将这2种车轮安装在同一动车组上,在太原南至... 对时速250km等级动车组自主化D1车轮进行耐磨性能试验,并与进口ER8车轮的耐磨性能进行对比。首先在实验室内采用Amsler磨损试验机对这2种车轮试样进行磨损试验,测量各试样的磨损失重量。然后将这2种车轮安装在同一动车组上,在太原南至永济北区间往返运行,通过计算车轮踏面廓形实测线与基准线滚动圆中心位置纵坐标的差值,衡量车轮实际的磨损量。结果表明:自主化D1车轮试样的相对耐磨性能约为ER8车轮试样的1.09倍,且其磨损机理主要为疲劳磨损,同时伴有磨粒磨损的特征;随着运行里程的增加,车轮每万km的平均磨损量逐渐减小,当运行里程达到20万km时,自主化D1车轮每万km的平均磨损量为0.041mm,低于ER8车轮,表明自主化车轮的耐磨性能较进口车轮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车轮 耐磨性能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与砂浆层离缝快速维修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绍利 吴智强 +2 位作者 王鑫 毛昆朋 陆方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与砂浆层离缝造成轨道结构应力集中,影响无砟轨道结构平顺性和耐久性。本文针对我国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与砂浆层出现的离缝问题,结合国外高速铁路维修经验,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客运专线运营的快速维修工艺,并对设备和材... 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与砂浆层离缝造成轨道结构应力集中,影响无砟轨道结构平顺性和耐久性。本文针对我国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与砂浆层出现的离缝问题,结合国外高速铁路维修经验,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客运专线运营的快速维修工艺,并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确定了异丁烯树脂低压注浆方案。结合已运营的客运专线出现部分轨道板与砂浆层的离缝问题,采用异丁烯树脂注浆加固填充后,轨检数据良好,经过两年运营,表明这套离缝快速维修技术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无砟轨道 轨道板 砂浆层 离缝 异丁烯树脂 维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油中烟炱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宏业 李卫东 +3 位作者 王丹 张红 蔺利 邓石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7,共5页
烟炱颗粒团聚后形成的结构会使柴油机油的黏度快速增加,导致柴油机油报废。采用反射和透射扫描电镜对铁路柴油机油中的烟炱颗粒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柴油机油中的多数烟炱颗粒都分布在20-70nm附近,团聚后形成烟炱结构一般都呈点状... 烟炱颗粒团聚后形成的结构会使柴油机油的黏度快速增加,导致柴油机油报废。采用反射和透射扫描电镜对铁路柴油机油中的烟炱颗粒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柴油机油中的多数烟炱颗粒都分布在20-70nm附近,团聚后形成烟炱结构一般都呈点状或短链状,在黏度大的油样中有少量的球状团聚;柴油机油的黏度与烟炱结构大小具有相关性,结构大的黏度也大;柴油机油中烟炱颗粒的主要成份为C,还含有少量O,Ca,S,以及微量Si,Al和P;烟炱颗粒的晶体结构具有很高的硬度;烟炱含量大于4%的油品抗磨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油 烟炱 颗粒 扫描电镜 内燃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