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彭宇拓 刘德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0,共5页
为有效量化评估铁路运输安全风险,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构建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某车辆段车轮车间轮对组装班组进行车轴探伤岗位的冷切轴和人身伤害风险的量化评估,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评估中不易量化... 为有效量化评估铁路运输安全风险,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构建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某车辆段车轮车间轮对组装班组进行车轴探伤岗位的冷切轴和人身伤害风险的量化评估,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评估中不易量化和主观性等问题,有效提高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安全风险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综合评判 被引量:8
2
作者 彭宇拓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50,共5页
高速铁路的速度目标值是高速行车技术的核心指标,是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的决定性参数。根据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定义,综合考虑能耗、时间、环保、竞争优势、安全和运营成本等主要因素,建立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选取的评判指标体系,采用模糊... 高速铁路的速度目标值是高速行车技术的核心指标,是高速铁路总体设计的决定性参数。根据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定义,综合考虑能耗、时间、环保、竞争优势、安全和运营成本等主要因素,建立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选取的评判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高速铁路不同等级速度目标值进行计算评判,并根据分析结果,说明高速铁路300 km/h速度等级在理论上是最经济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速度目标值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铁路运价管制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汉斌 覃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9-52,共4页
从合理性、均衡性、效率性3个方面阐述美国铁路运价管制理念。美国铁路运价管制初期十分注重平衡运价公平合理与运输企业的合理利润,中期则更加注重协调产业的均衡发展与灵活制定运价。随着运输市场供给力量的增加,铁路运输企业收益不... 从合理性、均衡性、效率性3个方面阐述美国铁路运价管制理念。美国铁路运价管制初期十分注重平衡运价公平合理与运输企业的合理利润,中期则更加注重协调产业的均衡发展与灵活制定运价。随着运输市场供给力量的增加,铁路运输企业收益不充足性凸显,后期更多地允许运用差别定价法以提高运输效率。美国铁路运价管制理念发展历程对我国铁路运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阶段我国旅客运输应维持较低的统一定价标准以保持公平,而货物运输则应放松运价管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价 管制 收益充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价格周期波动趋势与宏观政策调整
4
作者 谢娟娟 安锦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7,共7页
本文对2001年以来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者价格指数(RFCPI)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并基于方差比度量了随机冲击对我国RFCPI波动产生的持久性效应。研究发现我国RFCPI的变动主要受到以需求为代表的确定性趋势影响,周期性因素与随机冲击对RFCPI变动... 本文对2001年以来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者价格指数(RFCPI)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并基于方差比度量了随机冲击对我国RFCPI波动产生的持久性效应。研究发现我国RFCPI的变动主要受到以需求为代表的确定性趋势影响,周期性因素与随机冲击对RFCPI变动的影响并不大;2001年以来我国RFCPI共经历了两个完整的波动周期,从2013年开始我国RFCPI开始进入第三轮价格上行期;我国RFCPI长期波动中约有30%源于随机冲击,并且这种冲击效应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因此,我国应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特别是充分利用与开发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化我国食品消费的供给结构、消除食品供给的瓶颈,避免过度依赖市场机制调节,这是控制RFCPI长期上涨态势的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价格 Beveridge-Nelson分解 随机冲击 市场机制 宏观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迁路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方爱明 魏晓洁 王德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784-6786,共3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在变迁的同时,存在交易成本高、产权不清晰、制度配套差等问题,在对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及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变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产权制度 变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经济圈背景下的北京工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晓洁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5,共5页
本文在首都经济圈的大背景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剖析北京工业发展与城市资源禀赋、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并探究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尝试性地提出了北京工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北京 首都经济圈 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