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轨道工程施工阶段投资控制要点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华明 王淑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轨道工程在整个大兴线地铁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要保证工期,为后续动车调试、试运行等环节创造有力条件,而且要保证质量,控制投资,节约成本,因而对监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投资控制是做好质量、进度控...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轨道工程在整个大兴线地铁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要保证工期,为后续动车调试、试运行等环节创造有力条件,而且要保证质量,控制投资,节约成本,因而对监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投资控制是做好质量、进度控制的基础。重点对本工程在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阐述,分别从根据计量核算确立投资目标、加强投资、进度、质量的集成管理,计量支付工作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工作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施工阶段在保证进度、质量的前提下投资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轨道交通 大兴线 投资控制 计量核算 计量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轨道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2
作者 李照星 廉瑞军 苏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6,共5页
大兴线80%以上为地下线,且减振道床形式多,工程量大,对轨道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建设单位的有效管理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及时、圆满地完成了铺轨任务,为动车调试和设备安装创造了有利条件。在... 大兴线80%以上为地下线,且减振道床形式多,工程量大,对轨道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建设单位的有效管理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及时、圆满地完成了铺轨任务,为动车调试和设备安装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介绍轨道铺设流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大兴线轨道铺设进度管理的过程、方法和措施,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轨道交通 大兴线 轨道工程 进度管理 障碍点台账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轨道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信陵 杨金杰 李照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轨道工程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使用功能与行车安全。因此,对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是监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结合北京地铁大兴线,阐述在工程材料监理与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措施和检验... 轨道工程材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使用功能与行车安全。因此,对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是监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结合北京地铁大兴线,阐述在工程材料监理与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措施和检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轨道交通 大兴线 材料管理 质量控制 试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列车在北京地铁线网实现工程应用
4
作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8-48,共1页
近年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院”)聚焦城市轨道交通“绿色·融合”发展,积极发挥铁科院城市轨道交通中心的平台和窗口作用,不断推进铁路综合检测技术向城市轨道交通转移。2016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近年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科院”)聚焦城市轨道交通“绿色·融合”发展,积极发挥铁科院城市轨道交通中心的平台和窗口作用,不断推进铁路综合检测技术向城市轨道交通转移。2016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铁科院承担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验试验项目的科研攻关,依托该项目建成世界首列3B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列车。继完成北京地铁19号线综合检测服务之后,近期又完成了北京地铁6号线综合检测服务工作,标志着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列车开展更大范围的线网级应用已成为可能。对北京地铁6号线的检测内容涵盖:轨道动态几何、钢轨廓形、车辆动力学响应、钢轨波磨、隧道三维结构变形、接触网动态几何及弓网相互作用关系、轮轨和车内噪声检测,以及轨道状态、隧道衬砌状态、接触网悬挂状态巡检,并针对车辆异常晃动、车内噪声超标等多专业耦合的系统问题开展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检测列车 铁科院 车内噪声 接触网悬挂 轨道状态 钢轨波磨 隧道衬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测试序列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锐 司鑫悦 王成志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场工程验收测试方法单一、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任务重和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一种适用于现场工程验收测试序列自动生成的方法。首先分析城轨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测试案例集约束条件,将线路划分成若... 针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场工程验收测试方法单一、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任务重和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一种适用于现场工程验收测试序列自动生成的方法。首先分析城轨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测试案例集约束条件,将线路划分成若干独立测试区段;其次将线路特征量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形式化语言,提高编辑效率和人机交互体验;然后应用辅助生成工具自动生成若干条现场可执行的工程验收测试序列;最后选取真实线路作为测试对象,验证工程验收测试效率。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设计测试序列的方法,通过形式化语言设计的测试序列,满足工程验收要求,覆盖互联互通测试案例,能够缩短现场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CBTC 互联互通 工程测试 形式化语言 测试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外经验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姬 凌晨 +1 位作者 苏靖棋 刘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心脏”,其升级换代对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智慧发展至关重要,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未来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以推动其技术革新与产业... [目的]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的发展背景下,牵引供电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心脏”,其升级换代对于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智慧发展至关重要,有必要对牵引供电系统未来的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以推动其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方法]总结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外典型国家在优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配置、新能源利用、数字信息化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从推广牵引供电系统创新成果应用,加大新能源在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建立智能化牵引供电系统管理平台等3个维度出发,探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创新发展路径。[结果及结论]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创新发展路径,可推动实现牵引供电系统升级换代,进一步助力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化、智慧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牵引供电系统 发展路径 国外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网络加权投影的站内关键轨道区段识别研究
7
作者 高鹏飞 郑伟 +1 位作者 王洪伟 李晔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5-286,共12页
站内轨道区段作为列车车列走行的基础单元,其失效直接影响站场运输效率和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为有效识别站内关键轨道区段,本文以联锁图表为数据源,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车站站场多层网络及其加权投影网络模型;选取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 站内轨道区段作为列车车列走行的基础单元,其失效直接影响站场运输效率和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为有效识别站内关键轨道区段,本文以联锁图表为数据源,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车站站场多层网络及其加权投影网络模型;选取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和PageRank等12个典型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运用改进秩和比方法融合得到节点综合重要度排序;最后,利用排序结果的站场映射及其按顺序屏蔽引起的网络效率变化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典型车站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建立了包含7个网络层和72个节点的多层网络,并通过作业量比例构建了加权投影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识别出的关键轨道区段处于上下行咽喉,与实际情况较为契合;按节点重要性排序依次屏蔽前10,20,33个节点后,网络效率分别下降37.57%、51.26%和97.28%,证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本文方法有效融合了拓扑结构、通信效率和影响力等多种指标特征,在多层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中具有综合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关键轨道区段 改进秩和比方法 车站站场网络 节点重要性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区间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金龙 黄建 贾德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58,共4页
北京地铁一区间联络通道兼泵房采取冻结法施工,冻土帷幕是冻结法施工的关键所在。施工前对盐水温度、冻土温度、泄压孔压力进行现场监测,分析冻土帷幕发展规律,判定冻土帷幕各参数是否达到施工指标。通道开挖时获得冻土帷幕信息,以此来... 北京地铁一区间联络通道兼泵房采取冻结法施工,冻土帷幕是冻结法施工的关键所在。施工前对盐水温度、冻土温度、泄压孔压力进行现场监测,分析冻土帷幕发展规律,判定冻土帷幕各参数是否达到施工指标。通道开挖时获得冻土帷幕信息,以此来验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先是急剧下降,之后缓慢下降趋于稳定;冻结壁交圈发生在泄压孔压力开始增大时,泄压孔压力稳定表明冻土帷幕基本形成。开挖施工获得的冻土帷幕信息证实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联络通道 冻结法 冻土帷幕 现场监测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棚施工技术在北京地铁黄庄站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伟 顾问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4-46,共3页
文章介绍北京地铁十号线黄庄站施工过程中,在车站主体结构和1#、2#风道施工中采用159 mm大管棚对车站暗挖结构进行超前支护的施工情况,并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评价。地面沉降监测表明,其最终沉降值都在事先预定允许的沉降范围内,为暗挖施... 文章介绍北京地铁十号线黄庄站施工过程中,在车站主体结构和1#、2#风道施工中采用159 mm大管棚对车站暗挖结构进行超前支护的施工情况,并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评价。地面沉降监测表明,其最终沉降值都在事先预定允许的沉降范围内,为暗挖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棚技术 地下定位系统 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跨京开高架桥段无缝线路可行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力 李照星 卢耀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
针对大兴线跨京开高架桥上双向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布设情况,运用梁轨相互作用原理,进行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通过对桥墩受力、轨道强度、无缝线路压弯变形、钢轨断缝等进行检算,论证了取消该桥上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无缝线路的可行性,... 针对大兴线跨京开高架桥上双向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布设情况,运用梁轨相互作用原理,进行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通过对桥墩受力、轨道强度、无缝线路压弯变形、钢轨断缝等进行检算,论证了取消该桥上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无缝线路的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跨区间无缝线路的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轨道交通 大兴线 高架桥 跨区间无缝线路 钢轨伸缩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交通工程系统总联调及运营演练的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海川 《都市快轨交通》 2005年第4期86-89,100,共5页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体系的组成,阐述实施机电设备系统总联调和运营演练的重要意义,探讨联调、试运营阶段的主要内容、实施策略和工作目标,以达到建设与运营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系统总联调 运营演练 试运营 工程系统 城轨交通 演练 联调 城市轨道交通 机电设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高可靠性城市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发展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成尧 司玉林 +1 位作者 赵雷廷 唐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2,97,共5页
[目的]随着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控制技术日趋成熟,永磁牵引系统已成为新一代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发展方向。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永磁牵引系统的高可靠性和智能化提升。需以实现系统数字设计、状态感知、故障反演、健... [目的]随着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控制技术日趋成熟,永磁牵引系统已成为新一代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发展方向。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永磁牵引系统的高可靠性和智能化提升。需以实现系统数字设计、状态感知、故障反演、健康管理及性能预测为目标,对构建永磁牵引系统数字孪生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探究。[方法]首先对永磁牵引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进而针对具有高速移动、多物理场耦合、多时间尺度、动态特性丰富等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系统,提出了基于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多时间尺度数字孪生架构设想,以及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系统集成及匹配优化设计、永磁电机控制性能提升、系统故障预警及故障反演等功能的可行性技术方案。[结果及结论]数字孪生技术可提升永磁牵引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优化系统智能感知水平,为系统性能预测、健康管理乃至车辆的智能运维提供良好技术支撑。基于数字孪生的高可靠性城市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物理场建模、车地信息交互等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永磁牵引系统 数字孪生 高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智慧车站三维可视化管控体系构建与实践
13
作者 张逸 张斌 +1 位作者 许铎 黄书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0-198,共9页
[目的]市域铁路智慧化发展是提升运营效率的核心方向,但同时面临换乘协同等技术与管理的挑战。对此需构建并验证三维可视化管控体系,旨在形成可复制技术范式,从而为未来智慧联调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三维建模-多源融合-联调验证... [目的]市域铁路智慧化发展是提升运营效率的核心方向,但同时面临换乘协同等技术与管理的挑战。对此需构建并验证三维可视化管控体系,旨在形成可复制技术范式,从而为未来智慧联调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三维建模-多源融合-联调验证-未来预演”为技术路线,基于上海机场联络线实践,整合能源、设备健康、客流热力等数据,构建车站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分析设备智能感知、一键开关站等技术特点,阐述联调平台开发及闭环管理机制的创新方法;探索数字孪生仿真、跨系统协同联调等未来技术路径。[结果及结论]基于上海机场联络线,构建并验证智慧车站三维可视化管控体系的可行性;实现设备智能管控、多源数据融合决策,联调问题数字化闭环周期缩至3 d,且超期率显著下降;其创新技术及运营模式具示范价值,技术与管理模式可为未来智慧联调提供实践依据,并为智慧联调迭代升级奠定方法论支撑,进而推动市域铁路智慧联调从“功能验证”迈向“前瞻预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智慧车站 换乘协同 联调联试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联调联试技术对比分析
14
作者 马思楠 曲行亮 +2 位作者 王松林 黄明暘 黄书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9-206,共8页
[目的]目前,我国市域铁路采用中国列车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两者在技术架构与功能逻辑上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其联调联试内容、方法及侧重要点迥异,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应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市域铁路CTCS-2+ATO... [目的]目前,我国市域铁路采用中国列车控制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采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两者在技术架构与功能逻辑上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其联调联试内容、方法及侧重要点迥异,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应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市域铁路CTCS-2+ATO(中国列车控制系统2级+列车自动运行)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在联调联试过程中的技术差异,重点对比两者在功能验证、系统接口调试、测试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及结论]研究结果可为CTCS-2+ATO与CBTC的联调联试提供技术参考;也可为打破技术壁垒、推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跨领域融合创新、实现轨道交通网络一体化运营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联调联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网融合”重塑轨道上的中国
15
作者 刘海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I0001-I0001,213,214,共3页
当城市群与都市圈的脉动日益强劲,当“双碳”目标与智慧化浪潮席卷全球,轨道交通作为现代社会的“大动脉”,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从单一线路的独立运行到多层次网络的协同联动,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跃升”,“四网融合”这一战... 当城市群与都市圈的脉动日益强劲,当“双碳”目标与智慧化浪潮席卷全球,轨道交通作为现代社会的“大动脉”,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从单一线路的独立运行到多层次网络的协同联动,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跃升”,“四网融合”这一战略构想,正在重新定义轨道交通的未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城市群 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小半径曲线段非对称轨底坡对钢轨波磨的影响
16
作者 孙萍 赵炎南 +2 位作者 张博远 朱利强 刘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3-58,共6页
[目的]合理的轨底坡可改善轮轨匹配关系,有效降低轮轨接触压力和减少轮轨磨耗,但目前鲜有从抑制钢轨波磨的角度进行轨底坡设置研究,也未见小半径曲线段内外轨非对称轨底坡对钢轨波磨影响的研究,为此对上述研究空白展开分析和讨论颇具价... [目的]合理的轨底坡可改善轮轨匹配关系,有效降低轮轨接触压力和减少轮轨磨耗,但目前鲜有从抑制钢轨波磨的角度进行轨底坡设置研究,也未见小半径曲线段内外轨非对称轨底坡对钢轨波磨影响的研究,为此对上述研究空白展开分析和讨论颇具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力锤原点导纳测试获取钢轨横垂向位移导纳;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获取列车通过不同内外轨轨底坡配置下的轮轨接触参数,二者相结合计算得到不同轨底坡的钢轨波磨增长率指标;从预防钢轨波磨产生的角度研究轨底坡对钢轨波磨的影响规律。[结果及结论]基于粒子群算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出小半径曲线段最优内外轨轨底坡配置内轨为1/40、外轨为1/22;该配置可实现对钢轨波磨的有效抑制,进而降低环境振动及车内噪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轨道 轨底坡 钢轨波磨 波磨增长率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三维结构高速检测系统研发及其数据应用
17
作者 尹文泽 张梓鸿 +2 位作者 赵正阳 柴志伟 刘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6-71,共6页
[目的]隧道三维结构综合检测效率低、速度慢,不仅难以满足高密度轨道交通线路网络运维需求,且针对点云、图像等异构数据的智能化管理不力,限制了检测数据的深度挖掘,因此有必要开展隧道三维结构高速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 [目的]隧道三维结构综合检测效率低、速度慢,不仅难以满足高密度轨道交通线路网络运维需求,且针对点云、图像等异构数据的智能化管理不力,限制了检测数据的深度挖掘,因此有必要开展隧道三维结构高速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基于模块化激光测距单元阵列的高速激光扫描仪,结合惯性导航单元,研发隧道三维结构高速检测系统;开发逐步椭圆拟合算法,通过迭代过滤噪点并拟合隧道横截面,计算隧道局部变形;采用多圈点云分段拟合与最优值筛选策略,减少支架、管线等干扰,以提高管片变形分析的准确性;建设隧道检测数据平台,以实现隧道点云及图像数据综合展示与管理,并结合运维需求进行隧道健康度分析。[结果及结论]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隧道三维结构高速检测系统可在速度不低于80 km/h的条件下全面获取隧道点云及图像数据,并实现结构及表观病害智能化检测,由此可大幅提升隧道综合检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检测 激光扫描 结构病害 数据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速铁路工程监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建 吕彦朋 +2 位作者 王佳琦 李照星 刘仲武 《中国铁路》 2023年第3期63-67,共5页
铁路工程建设已采用了大量信息化管理手段和自动化的现代施工技术、设备,而现行监理体制机制还较为落后,满足不了我国智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亟须优化调整监理模式。基于高速铁路工程的特点以及现行监理体制机制的不足,提出多端协... 铁路工程建设已采用了大量信息化管理手段和自动化的现代施工技术、设备,而现行监理体制机制还较为落后,满足不了我国智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亟须优化调整监理模式。基于高速铁路工程的特点以及现行监理体制机制的不足,提出多端协同作业平台的信息化交互监理模式。系统分析信息化交互监理模式的优势,并明确在新模式下各方参建单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划分,为满足信息化交互监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提出保障措施。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工程监理 交互监理模式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联络通道三维冻结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建 贾德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7,共5页
以北京地铁7号线一区间联络通道兼泵房冻结法施工为背景,分析联络通道冻结温度场。根据倾斜放射状布置的冻结管群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对冻结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温度作对比。结果表明:冻结管放射状布... 以北京地铁7号线一区间联络通道兼泵房冻结法施工为背景,分析联络通道冻结温度场。根据倾斜放射状布置的冻结管群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对冻结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温度作对比。结果表明:冻结管放射状布置时,沿联络通道不同横截面温度场分布不尽相同,冻结管越密集,温度场发展得越快,所形成的冻结壁越厚;冻结壁内部温度场发展速度大于外部,且内部温度场发展更为均匀;同一测温点数值模拟温度曲线与实测温度曲线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联络通道 数值模拟 冻结法 冻结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综合测试期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高架区间列车运行平稳性异常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桂艳 程永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开展动态综合测试发现,列车运行至高架部分区段出现异常晃动现象,列车运行平稳性指标超过标准限值。通过分析确定轨道高低不平顺异常是导致列车运行平稳性异常的原因;针对性地对该区间轨道进行精调整治后,列车运行... 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开展动态综合测试发现,列车运行至高架部分区段出现异常晃动现象,列车运行平稳性指标超过标准限值。通过分析确定轨道高低不平顺异常是导致列车运行平稳性异常的原因;针对性地对该区间轨道进行精调整治后,列车运行平稳性复测结果满足标准要求。本文阐述了列车运行平稳性异常问题发现、分析、整治、复测的过程,同时验证了地铁新线初期运营前开展动态综合测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高架区间 平稳性 动态综合测试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