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N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的车牌定位方法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万军 姜庆玲 张闯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03-1512,共10页
针对现有车牌定位算法准确率不高、步骤多和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彩色图像车牌定位方法(License plate locating based on CNN color edge detec tion,LPLCCED).首先利用细胞神经网络(Cel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导出一种与车牌颜色... 针对现有车牌定位算法准确率不高、步骤多和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彩色图像车牌定位方法(License plate locating based on CNN color edge detec tion,LPLCCED).首先利用细胞神经网络(Cel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导出一种与车牌颜色特征相结合的车牌定位专用边缘检测算法,将车牌的颜色对约束条件融合到边缘检测算法中,本文专用边缘检测算法可以大大缩小车牌初步定位的范围.接下来提出一种针对车牌特征的边缘滤波算法,最后根据车牌结构和纹理特征对候选区域进行判别验证.该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为面向智能交通领域的实时车牌识别系统的前期车牌定位处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定位 彩色边缘检测 细胞神经网络 边缘滤波 人类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分块自适应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庆玲 刘万军 张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1134,共4页
利用细胞神经网络(CNN)模型对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时,首先要解决彩色空间的选择以及颜色距离的计算问题,其次网络参数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达到在确保边缘检测准确的同时有效抑制噪声的目的,对整幅图像进行分块自适应检测,采用熵... 利用细胞神经网络(CNN)模型对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时,首先要解决彩色空间的选择以及颜色距离的计算问题,其次网络参数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达到在确保边缘检测准确的同时有效抑制噪声的目的,对整幅图像进行分块自适应检测,采用熵来度量图像的各个子区域的不同性质,然后根据该区域的性质选择一组合适的网络参数,对提取该区域图像边缘的CNN模板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鲁棒性研究,提出一个设计符合相应功能要求的CNN鲁棒性定理,它为设计相应的CNN模板参数提供了解析判据。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神经网络 边缘检测 人类视觉系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的一类不确定奇异系统的鲁棒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娟 张秀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1-693,698,共4页
针对奇异系统、双线性系统、时滞系统和不确定系统四方面结合的复杂系统进行了鲁棒控制研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此外还利用了集合域内放大的方法,对不确定项的参数是时变的但满足范数有界的奇异时滞的双线... 针对奇异系统、双线性系统、时滞系统和不确定系统四方面结合的复杂系统进行了鲁棒控制研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此外还利用了集合域内放大的方法,对不确定项的参数是时变的但满足范数有界的奇异时滞的双线性系统,推导出其闭环系统鲁棒镇定的充分条件,给出了使得闭环系统鲁棒镇定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定理基于LMI的方法解决了介于线性和非线性之间的一类不确定时滞奇异双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此方法设计的状态反馈控制器更加简单有效,使得系统能快速达到稳定状态。数值仿真说明了定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解决相关工程控制问题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不确定性 奇异系统 鲁棒控制 李亚普诺夫函数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值区域的实时人脸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庆玲 刘爽 陈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437,共4页
为了解决红外图像人脸跟踪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值区域的实时人脸检测和定位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改进帧间差分法得到一帧差分图像,然后对差分图像进行预处理,确定"类"瞳孔的位置,进而标记出人脸差值区域,对该区域... 为了解决红外图像人脸跟踪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值区域的实时人脸检测和定位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改进帧间差分法得到一帧差分图像,然后对差分图像进行预处理,确定"类"瞳孔的位置,进而标记出人脸差值区域,对该区域归一化后应用AdaBoost方法进行验证,从而得到人脸的准确定位。研究结果证明:该系统定位方法比直接应用AdaBoost方法有更好的实时性,该方法的各个环节都满足实时性要求,为红外条件下的人脸跟踪系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值区域 ADABOOST方法 人脸定位 红外光源 亮图像 暗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神经网络鲁棒性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庆玲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30,共9页
根据细胞神经网络(CNN)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方法。新方法继承了CNN的优点,解决了CNN现有算法不能直接检测彩色图像边缘的问题。该方法充分利用图像中的颜色信息,通过欧几里得距离度量像素之间的差异,使CNN方程可以在... 根据细胞神经网络(CNN)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方法。新方法继承了CNN的优点,解决了CNN现有算法不能直接检测彩色图像边缘的问题。该方法充分利用图像中的颜色信息,通过欧几里得距离度量像素之间的差异,使CNN方程可以在RGB彩色空间中进行运算。对CNN模板进行理论分析和鲁棒性研究,提出一个实现彩色图像边缘检测功能要求的CNN鲁棒性定理,为设计相应的CNN模板参数提供了解析判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彩色图像进行有效的边缘提取,定量评价验证了CNN边缘检测定位准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细胞神经网络(CNN) 鲁棒性 模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清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3期189-191,共3页
针对场效应管电路分析中不同元件性能参数不同而导致一些理论计算复杂、繁琐,并且难于理解的情况,通过对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组成的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理论研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电路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模拟,根据二者结... 针对场效应管电路分析中不同元件性能参数不同而导致一些理论计算复杂、繁琐,并且难于理解的情况,通过对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组成的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理论研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电路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模拟,根据二者结果的对比,研究并提出了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电路仿真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效应管 分压-自偏压共源极放大电路 MULTISIM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硅片传输机器人轨迹规划及仿真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昊 孙强 +1 位作者 李龙晶 丛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为了提高硅片传输机器人运动的平滑性,采用5次均匀B样条插值方法进行轨迹规划,并利用两种遗传算法对轨迹进行优化。以硅片传输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ADAMS软件对机器人进行轨迹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相... 为了提高硅片传输机器人运动的平滑性,采用5次均匀B样条插值方法进行轨迹规划,并利用两种遗传算法对轨迹进行优化。以硅片传输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基于ADAMS软件对机器人进行轨迹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混合遗传算法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局部搜索能力,能够得到性能更好的解。获得的轨迹具有脉动连续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轨迹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规划 机器人 ADAMS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S型中速磨煤机自动加载液压系统改进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文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104,共2页
该文分析了MPS型磨煤机原加载方式的设计特点,分析在目前机组调峰要求愈来愈高的环境下,中速磨煤机在原加载方式存在的很多缺陷,提出应用电液比例技术对磨煤机进行可变加载的改造,使磨煤机的液压加载系统与电子技术PLC相结合,从而解决... 该文分析了MPS型磨煤机原加载方式的设计特点,分析在目前机组调峰要求愈来愈高的环境下,中速磨煤机在原加载方式存在的很多缺陷,提出应用电液比例技术对磨煤机进行可变加载的改造,使磨煤机的液压加载系统与电子技术PLC相结合,从而解决原有加载系统的缺陷,提高磨煤机变加载的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煤机 変加载 改进 电液比例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sim8的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习大力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8期143-144,148,共3页
针对串联谐振电路分析中不同元件性能参数不同而导致一些理论计算复杂、繁琐并且难于理解的情况,通过对串联谐振电路的理论研究和利用Multisim 8仿真软件对电路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模拟,根据二者结果的对比,研究并提出了串联谐振电路的Mult... 针对串联谐振电路分析中不同元件性能参数不同而导致一些理论计算复杂、繁琐并且难于理解的情况,通过对串联谐振电路的理论研究和利用Multisim 8仿真软件对电路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模拟,根据二者结果的对比,研究并提出了串联谐振电路的Multisim电路仿真研究的方法。Multisim 8仿真分析中图像清晰、现象直观、结果精确,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IM 8 串联谐振电路 谐振频率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