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栲树心材腐朽病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戴玉成 魏玉莲 +1 位作者 徐梅卿 杜丽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1-254,共4页
根据野外调查,四川青城山和峨嵋山地区栲树心材腐朽病的病原菌为淡黄木层孔菌(Phellinusgilvus(Schwein:Fr.)Pat.),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最终导致受害树木枯死或风折。本文对此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对采集的病原菌标本材料作了详细描述... 根据野外调查,四川青城山和峨嵋山地区栲树心材腐朽病的病原菌为淡黄木层孔菌(Phellinusgilvus(Schwein:Fr.)Pat.),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最终导致受害树木枯死或风折。本文对此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对采集的病原菌标本材料作了详细描述,对该菌的种内分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栲树 心材腐朽病 淡黄木层孔菌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症状 寄主范围 种内分化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李属等苗木边材腐朽病研究初报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春静 庄严 +1 位作者 孙向前 王铁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3-785,共3页
A new sapwood rot on seedlings of Prunus persica, caused by Schizophyllum commune, was reported from Tieli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The disease caused severe damage on 5 year-old seedlings of Prunus ... A new sapwood rot on seedlings of Prunus persica, caused by Schizophyllum commune, was reported from Tieli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The disease caused severe damage on 5 year-old seedlings of Prunus persica. The illustrated description of the pathogen was given. The infection route, damage and symptom of the disease were supplied. Schizophyllum commune infected other seedlings in the sam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李属苗木 边材 腐朽病 裂褶菌 形态特征 症状 危害 侵入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溃疡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春静 孙明禹 +5 位作者 刘会志 邢立华 徐昌宁 李赋 曾大鹏 戴玉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03-406,共4页
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是杨树重要枝干病害,可在定植后的幼树主干上形成大型溃疡斑,常导致幼树死亡。1987年辽宁省康平、法库、昌图三县因此病损失的幼树近200万株,仅苗木费一项经济损失达70万元左右。1988年铁岭市发病面积... 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是杨树重要枝干病害,可在定植后的幼树主干上形成大型溃疡斑,常导致幼树死亡。1987年辽宁省康平、法库、昌图三县因此病损失的幼树近200万株,仅苗木费一项经济损失达70万元左右。1988年铁岭市发病面积近5万亩,损失幼树132万余株,经济损失达42万余元。为尽早控制此病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溃疡病 综合防治 栽植方法 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截头法栽植杨树防治溃疡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大鹏 戴玉成 刘春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由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引起的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在辽宁、河北和山西等省为害严重,它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一致肯定树皮含水量的增加能提高对皮部溃疡病的抗性。钟兆康曾认为,由Dothichiza populea Sacc... 由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引起的杨树大斑型溃疡病在辽宁、河北和山西等省为害严重,它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一致肯定树皮含水量的增加能提高对皮部溃疡病的抗性。钟兆康曾认为,由Dothichiza populea Sacc.etBr.所致的杨树溃疡病的发生还与树干失水有关。我们的试验表明,由D.gregaria引起的大斑型溃疡病受木质部相对含水量的影响最大。因此使用截头法栽植杨树,对防治溃疡病、提高幼树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显著作用。这一结论已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所证实。本文着重对这种栽植技术的防病机理是否与提高了树体含水量有关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溃疡病 截头栽植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480克/升乳油防除林下灌木、阔叶杂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海英 邱立新 +2 位作者 林晓 李硕 孙彦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11期57-60,共4页
林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480克/升乳油对林下灌木、阔叶杂草均有非常好的防除效果,药后15d对灌木的总株防效为100%,对阔叶杂草的总株防效达85%以上;药后90d对阔叶杂草和灌木的总鲜重防效分别达90%和94%以上,各... 林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480克/升乳油对林下灌木、阔叶杂草均有非常好的防除效果,药后15d对灌木的总株防效为100%,对阔叶杂草的总株防效达85%以上;药后90d对阔叶杂草和灌木的总鲜重防效分别达90%和94%以上,各浓度的试验药剂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剂。该药剂尤其对灌木的药效作用快、防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乳油 杂草 灌木 除草剂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栽培技术防治杨树溃疡病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曾大鹏 刘春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7-32,共1页
杨树移栽时剪掉侧枝或剪掉侧枝及顶梢能减少缓苗期叶片生长量60%~8o%,增加生根量1~10倍;移栽苗用ABT生根粉100ppm蘸根,能提早生根5~7d,增加生根量数倍至十几倍。综合应用这两项栽培技术,提高了树体含水量... 杨树移栽时剪掉侧枝或剪掉侧枝及顶梢能减少缓苗期叶片生长量60%~8o%,增加生根量1~10倍;移栽苗用ABT生根粉100ppm蘸根,能提早生根5~7d,增加生根量数倍至十几倍。综合应用这两项栽培技术,提高了树体含水量,因而增强了杨树抗溃疡病能力,防病效果达80%~90%,提高幼树成活率7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溃疡病 生根剂 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铁岭柳树边材腐朽病初报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春静 王忠 孙向前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辽宁铁岭柳树边材腐朽病的病原菌为柳生针孔菌InonotuspruinosusBondartsev。根据采集的病原标本材料对该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该菌只危害柳树 ,造成边材白色腐朽 。
关键词 柳树 边材腐朽病 柳生针孔菌 铁岭 辽宁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产量程序设计及栽培措施优化的研究:第四报 多点联合... 被引量:4
8
作者 董钻 谢甫绨 +10 位作者 贺振昌 安景峰 李艳清 徐德新 李福军 乔魁书 黄丽 于公邦 冯启章 朱学玉 赵彤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9,共6页
大豆'丰收计划'的实施推动了大豆生产的发展。为了保证'丰收计划'圆满完成,除普及现有的优良栽培措施外,还必须探索今后应当推广的高产措施组合。大豆产量程序设计及栽培措施优化恰好可以服务于这一任务。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程序设计 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栽植初期体内水分含量变化与大斑型溃疡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戴玉成 曾大鹏 +1 位作者 刘春静 盛素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由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引起的杨树大斑型溃疡病是辽宁、河北、山西等地区杨树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我们对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发现用截头法种植杨树,对减轻发病程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均有显著作用。在研究这种栽培... 由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引起的杨树大斑型溃疡病是辽宁、河北、山西等地区杨树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我们对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发现用截头法种植杨树,对减轻发病程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均有显著作用。在研究这种栽培技术的防病原理过程中,我们首先对树体内各部位水分的变化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相对含水量 大斑型溃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枝技术防治杨树溃疡病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
10
作者 刘春静 盛素艳 +6 位作者 于成志 魏峻峰 张树成 张兴杰 王支援 曾大鹏 晁龙军 《防护林科技》 1994年第2期11-14,共4页
杨树移栽后立即采取适当的修枝措施,可减少和控制缓苗期叶片的生长量,增加根系生长量。由于地上部分水分蒸腾面积的减少和地下部分吸水能力提高,使树体含水量增加,因而提高了杨树抵抗溃疡病的能力。采用修枝技术不仅可以收到显著的防病... 杨树移栽后立即采取适当的修枝措施,可减少和控制缓苗期叶片的生长量,增加根系生长量。由于地上部分水分蒸腾面积的减少和地下部分吸水能力提高,使树体含水量增加,因而提高了杨树抵抗溃疡病的能力。采用修枝技术不仅可以收到显著的防病效果,对提高幼树成活和生长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枝技术 杨树 溃疡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溃疡病引致幼树生长量损失模型研究及其对生物学规律的解释
11
作者 张淑娟 曾大鹏 +1 位作者 戴玉成 刘春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70-475,共6页
在研究杨树溃疡病导致幼树生长量损失的过程中,找到一个适用的回归模型。经数学检验,回归曲线形状合理,各项指标均较好。此外,使用此模型能从数学上精确地描述生长量变化的生物学规律,这对生产部门预测病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掌握防治指标... 在研究杨树溃疡病导致幼树生长量损失的过程中,找到一个适用的回归模型。经数学检验,回归曲线形状合理,各项指标均较好。此外,使用此模型能从数学上精确地描述生长量变化的生物学规律,这对生产部门预测病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掌握防治指标及估算防治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量损失模型 生物学特性 杨树 溃疡病 生长量损失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大气SO_2积累特点与净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陶久阳 袁忠利 +1 位作者 张凤歧 田桂英 《辽宁林业科技》 1998年第3期29-33,共5页
以大兴矿25种植物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对SO2吸收能力,以及植物吸收硫量与大气和土壤含硫量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类型植物含硫量的顺序为落叶乔木>草本植物>落叶灌木>常绿针叶乔木;同一类型的不同植物含硫量也不一致;植物... 以大兴矿25种植物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对SO2吸收能力,以及植物吸收硫量与大气和土壤含硫量相关性,结果表明,各类型植物含硫量的顺序为落叶乔木>草本植物>落叶灌木>常绿针叶乔木;同一类型的不同植物含硫量也不一致;植物、土壤和空气中的含硫量三者之间相关密切,均以作业污染区为最高;常绿针叶乔木含硫量以冬季最高;不同成熟度叶片含硫量以成熟叶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SO2 积累 净化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高粱株形与穗结构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李涛 牛颖英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11,共5页
杂交高粱株形与穗结构的初步研究李涛牛颖英(铁岭市农科所)(铁岭市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粮食作物高产问题是农业科技工作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下个世纪人们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高粱高产问题也是如此。优良品种是作物获得高产的最重要... 杂交高粱株形与穗结构的初步研究李涛牛颖英(铁岭市农科所)(铁岭市农业技术培训学校)粮食作物高产问题是农业科技工作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下个世纪人们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高粱高产问题也是如此。优良品种是作物获得高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培育高产优良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 杂交高梁 株型 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株型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贵仁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30,共3页
不同株型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关系的研究邓贵仁(铁岭市农科所)目前大豆品种虽然很多,但以株型划分可分为分枝株型与不分枝株型。如何了解这两类株型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这对提高大豆亩产,将有重要... 不同株型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关系的研究邓贵仁(铁岭市农科所)目前大豆品种虽然很多,但以株型划分可分为分枝株型与不分枝株型。如何了解这两类株型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这对提高大豆亩产,将有重要意义。一、试材及方法以分枝株型铁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株型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浆法造林的研究
15
作者 李世杰 徐宝友 刘成志 《辽宁林业科技》 1995年第5期18-21,共4页
泥浆法造林的研究李世杰,徐宝友,刘成志(铁岭市林科所112000)为了提高“三北”地区造林成活率,采用泥浆法造林技术,探讨最适施水量、苗干含水量、根系活力等,我们从1991~1992年分别在法库县卧牛石乡、开原市中固... 泥浆法造林的研究李世杰,徐宝友,刘成志(铁岭市林科所112000)为了提高“三北”地区造林成活率,采用泥浆法造林技术,探讨最适施水量、苗干含水量、根系活力等,我们从1991~1992年分别在法库县卧牛石乡、开原市中固镇采用小钻杨大酋进行泥浆法造林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 泥浆法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施锌肥开发应用研究
16
作者 原魁栋 张士昌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0-43,共4页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氮磷化肥施用量与80年代前相比,已成倍增加,而有机农肥的施用却呈减少趋势,土壤中微量养分日益贫缺,已影响到作物生育和产量的提高.为此,我们于1983~1985年在全省8个市23个县(区)的不同土类,不同生产水...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氮磷化肥施用量与80年代前相比,已成倍增加,而有机农肥的施用却呈减少趋势,土壤中微量养分日益贫缺,已影响到作物生育和产量的提高.为此,我们于1983~1985年在全省8个市23个县(区)的不同土类,不同生产水平,进行大豆施锌、锰硼肥多点田间试验、示范,收到了明显增产效果.对试验地耕层土壤分析结果表明,本省2/3的土壤有效锌含量缺乏,1986~1988年在全省13个县(市、区)383个乡、镇(次)进行大豆施锌肥示范试验与开发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施肥 锌肥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杨树湿心材的一种病原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Matsushima)Nirenberg 被引量:19
17
作者 晁龙军 曾大鹏 +2 位作者 孙福在 赵廷昌 刘春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9-73,共5页
在我国,杨树湿心材是一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的病害。1995~1996年从湖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及北京地区的20多种杨树的根、干部取样,分离到一种真菌,此菌在杨树的根、干部都有广泛的分布,依据其形态特征和培养形状,据N... 在我国,杨树湿心材是一种分布广危害严重的病害。1995~1996年从湖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及北京地区的20多种杨树的根、干部取样,分离到一种真菌,此菌在杨树的根、干部都有广泛的分布,依据其形态特征和培养形状,据Nelson,T.M.(1983)《FusariumSpecies》,此菌被鉴定为Fusariumproliferatum(Matsushima)Nirenberg。室内和田间的多次接种结果表明,F.proliferatum致病力强,能产生典型的湿心材症状,是引起我国杨树湿心材的主要病原之一,这在国内外还是首次报道。电镜观察表明,此菌能破坏杨树导管—射线间纹孔膜,与国内外有关纹孔膜的报道一致。本文还讨论了细菌及生理因素在湿心材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湿心材 病原真菌 杨树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的多孔菌 被引量:8
18
作者 戴玉成 徐存宝 +1 位作者 刘春静 刘承志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报道了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内的多孔菌 78种 ,其中 Gelatoporia pannocincta( Romell)Niemela··为中国新记录种 ,Antrodia crassa( P.Karst.) Ryvarden等为黑龙江省首次报道种。 Fomi-topsis cajanderi( P.Karst.) Kotl.&a... 报道了小兴安岭丰林自然保护区内的多孔菌 78种 ,其中 Gelatoporia pannocincta( Romell)Niemela··为中国新记录种 ,Antrodia crassa( P.Karst.) Ryvarden等为黑龙江省首次报道种。 Fomi-topsis cajanderi( P.Karst.) Kotl.&Pouzar和 Fomitopsis pinicola( Sw.:Fr.) P.Karst.等为保护区内常见种。Melanoporia castanea( Yasuda) T.Hattori &Ryvarden和 Parmastomyces mollissimus( Maire) Pouzar等为保护区内稀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丰林自然保护区 多孔菌 稀有种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锈革孔菌科一新记录种——忍冬木层孔菌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春静 戴玉成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3-415,共3页
忍冬木层孔菌PhellinuslonicericolaParmasto首次报道于我国东北 ,为中国多孔菌一新记录种。根据中国的材料和模式产地的标本对该菌进行了详细描述 。
关键词 中国 锈革孔菌科 新记录种 忍冬木层孔菌 多孔菌 忍冬属树木 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的RAPD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苏乔 刘文哲 +2 位作者 吴军 安利佳 孙百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对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大豆共32份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并应用PSBAPC2软件按照最远法构建了聚类图。结果表明,东北不同地区的栽培大豆各以较近的关系聚在一起,基本反映了大豆品种生态类型的地理分布。野生种(G.so... 对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大豆共32份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并应用PSBAPC2软件按照最远法构建了聚类图。结果表明,东北不同地区的栽培大豆各以较近的关系聚在一起,基本反映了大豆品种生态类型的地理分布。野生种(G.soja)和半野生种(G.gracilis)大豆可以聚为一类,但二者与栽培大豆(G.max)明显分开,故初步认为与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较近,或应归类到野生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RAPD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