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交设计的类铀矿岩相似材料配合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蒋复量 张帅 +3 位作者 李向阳 洪昌寿 黎明 杨文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深部铀矿岩氡析出机理,依据相似模型试验原理,设计了水灰比、砂胶比、微硅粉含量和精铁粉含量的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共设计了9组材料配比方案,得到了27个试样的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其中饱和密度均值为2.34 g/cm^3,单轴抗... 为了深入研究深部铀矿岩氡析出机理,依据相似模型试验原理,设计了水灰比、砂胶比、微硅粉含量和精铁粉含量的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共设计了9组材料配比方案,得到了27个试样的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其中饱和密度均值为2.34 g/cm^3,单轴抗压强度均值为54.12 MPa,弹性模量均值为2.00×10~4MPa,泊松比均值为0.19,镭含量均值为1.70 Bq/g;并采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相似材料物理力学参数影响的敏感性;最后通过MATLAB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项物理力学参数基本满足花岗岩型铀矿岩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的要求,最终得到优化配合比为:水灰比0.3、砂胶比1.18、微硅粉占水泥质量0.14%、精铁粉占水泥质量0.24%,并采用该优化配合比进行了试验验证。该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深部铀矿岩氡析出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相似材料 正交设计 敏感性因素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铀矿岩材料制备及氡扩散系数测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复量 黎明 +4 位作者 李向阳 洪昌寿 张帅 杨文超 王小丽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8,共9页
扩散过程是主导氡在铀矿岩中运移与析出的主要方式。铀矿原岩辐射较大且取样困难,不利于开展有关室内实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依据相似理论,以某花岗岩为原型,选取石英砂、铀尾砂、水泥、精铁粉和微硅粉等为原材料,制备了3种不同材料配... 扩散过程是主导氡在铀矿岩中运移与析出的主要方式。铀矿原岩辐射较大且取样困难,不利于开展有关室内实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依据相似理论,以某花岗岩为原型,选取石英砂、铀尾砂、水泥、精铁粉和微硅粉等为原材料,制备了3种不同材料配比的圆柱形类铀矿岩试样,并测定了原型和试样的物理力学参数;然后采用密闭腔体法测量了原型和试样在不同包裹方式下的累积氡浓度,推导氡的扩散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获得了原型和试样的氡扩散长度和扩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花岗岩原型与所制备的类铀矿岩的颗粒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相似比的均值分别为1.09∶1、3.93∶1、4.28∶1、3.47∶1和1.00∶1;花岗岩原型的扩散系数为0.146×10^(-6)m^2·s^(-1),类铀矿岩的扩散系数介于0.114×10^(-6)~0.594×10^(-6)m^2·s^(-1)之间,两者的相似比介于0.25∶1~1.28∶1之间。研究认为所制备的试样3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模拟花岗岩型铀矿岩,以满足室内实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铀矿岩 相似理论 密闭腔体法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高温下铀尾矿库覆土层控氡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艳 刘永 +3 位作者 徐正华 洪昌寿 章求才 袁劲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1-177,共7页
为掌握长期高温作用下铀尾矿库滩面非饱和覆土层控氡性能的变化特征,以铀尾矿库为对象,自制模拟滩面覆土层氡析出试验装置,选用黄土和我国南方铀尾矿库1. 5 m深处的尾矿砂为样品,试验研究长期高温条件下氡析出率与覆土层含水率、表面裂... 为掌握长期高温作用下铀尾矿库滩面非饱和覆土层控氡性能的变化特征,以铀尾矿库为对象,自制模拟滩面覆土层氡析出试验装置,选用黄土和我国南方铀尾矿库1. 5 m深处的尾矿砂为样品,试验研究长期高温条件下氡析出率与覆土层含水率、表面裂隙发育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氡析出率变化分为线性增长、线性下降、台阶式增长以及趋于稳定4个阶段;氡析出率随覆土层裂隙率的增大而增大,达到缩限时裂隙不再发育,氡析出率变化趋于平稳状态;覆土层裂隙的分形维数越大,土体龟裂程度越明显,氡析出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覆土层 氡析出率 含水率 裂隙率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和干密度对某铀尾砂基质吸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永 潘宇翔 +4 位作者 张志军 桂荣 戴兵 章求才 伍玲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51,共7页
为探究不同水土特性状态下铀尾砂基质吸力变化规律及特性,采用滤纸法在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测定了3种铀尾砂的基质吸力,利用Van Genuchten (VG)模型对其水土特性曲线(SWCC)进行拟合,并构建了吸力应力特性曲线(SSCC)。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水土特性状态下铀尾砂基质吸力变化规律及特性,采用滤纸法在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测定了3种铀尾砂的基质吸力,利用Van Genuchten (VG)模型对其水土特性曲线(SWCC)进行拟合,并构建了吸力应力特性曲线(SSCC)。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含水量阶段铀尾砂基质吸力随含水率减小而缓慢增加,当含水量小于临界值时基质吸力急剧增大。尾砂颗粒越均匀,孔隙体积越大,其残余含水率越低;在同等含水率下,随着干密度的增大,铀尾砂基质吸力有所提高,但吸力增量会因含水率增加而逐渐减小。1#和2#尾砂吸力应力随有效饱和度增长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3#尾砂则呈现出先迅速降低后增大且增幅不断变缓的趋势,表明当1#和2#尾砂作为主要筑坝材料时,基质吸力对铀尾矿坝抗剪强度及安全性系数的影响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砂 水-土特征曲线 吸力应力特性曲线 含水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掺合料及掺量下铀尾矿水泥固化体力学性能及氡析出率测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蒋复量 王小丽 +4 位作者 黎明 刘永 李向阳 陈冠 郭锦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7,共7页
铀尾矿水泥固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混合不均匀而导致强度较低、氡析出率高等问题。为了改善固化体的性能,在固化体中掺入一些其他固化材料,例如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生石灰等。通过调整固化体中掺合料的种类、掺量和养护龄期,测试铀尾... 铀尾矿水泥固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混合不均匀而导致强度较低、氡析出率高等问题。为了改善固化体的性能,在固化体中掺入一些其他固化材料,例如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生石灰等。通过调整固化体中掺合料的种类、掺量和养护龄期,测试铀尾矿水泥固化体的饱和含水率、力学强度和氡析出率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掺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生石灰时,铀尾矿固化体7 d、14 d和28 d龄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均有所提高;从力学性能考虑,效果最好的是养护28 d掺量为25%粒化高炉矿渣固化体,其饱和含水率也最低;掺量越大氡析出率越低,但是效果最好的是掺入25%的粒化高炉矿渣,其次是掺入25%的粉煤灰。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 水泥固化体 力学强度 饱和含水率 氡析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的铀尾砂固化体孔隙特征与氡析出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复量 陈冠 +3 位作者 王小丽 郭锦涛 刘永 王者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掺合料及掺量铀尾砂固化体孔隙特征与氡析出率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15%、20%和25%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矿渣粉+粉煤灰对铀尾砂进行固化处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固化体试样的孔隙特征,并采用RAD7测氡仪测量试样的累积氡浓度... 为了研究不同掺合料及掺量铀尾砂固化体孔隙特征与氡析出率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15%、20%和25%的粉煤灰、矿渣粉或矿渣粉+粉煤灰对铀尾砂进行固化处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固化体试样的孔隙特征,并采用RAD7测氡仪测量试样的累积氡浓度,得出不同固化体试样的氡析出率。结果表明,随着掺合料掺量增加,核磁共振T2分布曲线向左偏移,峰值幅度降低,试样内部孔隙逐渐演化为小孔径孔隙;固化体试样的氡析出率与孔隙度均随掺合料掺量增加而逐渐降低,氡析出率与孔隙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5%掺量矿渣粉固化体试样的氡析出率与孔隙度最低,分别为0.136 Bq/(m^2·s)和9.83%;掺量相同时,孔隙度与氡析出率最低的为矿渣粉固化体试样,其次为粉煤灰+矿渣粉固化体试样,最后为粉煤灰固化体试样。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的铀尾砂固化处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砂固化体 粉煤灰 矿渣粉 核磁共振 孔隙特征 氡析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势梯度对铀尾矿砂电渗效果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金翔 田亚坤 +3 位作者 刘永 伍玲玲 郑槐淼 张志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9-112,共14页
为探究电渗法对铀尾矿砂排水效果及规律特性的影响,在不同电势梯度下对铀尾砂进行室内电渗模型试验。通过测量各梯度下电渗排水量、电势、电流、能耗、砂体沉降、含水率等数值,进一步分析电极腐蚀与电势梯度、电流的关系。结果表明:电... 为探究电渗法对铀尾矿砂排水效果及规律特性的影响,在不同电势梯度下对铀尾砂进行室内电渗模型试验。通过测量各梯度下电渗排水量、电势、电流、能耗、砂体沉降、含水率等数值,进一步分析电极腐蚀与电势梯度、电流的关系。结果表明:电渗能有效降低铀尾砂含水率,一般情况下排水量满足随电势梯度的增大而增多,在设置的五组梯度中,E4(1.25 V/cm)梯度下排水量最大;试验中有效电势与电流在变化趋势上较一致,随着砂体含水率的降低,内部阻值增大,不同电势梯度下其内部形成的场强不同,高梯度下有效电势、电流先增加后持续降低,低梯度下变化幅度较小;电极腐蚀与电势梯度关系密切,设置组下最高梯度相比最低梯度阳极腐蚀量增加明显;电势梯度、温度、尾砂电渗透系数均对试样的含水率有较大影响,在取样测量含水率后E3(1.0 V/cm)梯度下含水率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砂 电渗排水 电势梯度 模型试验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尾矿库氡析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梁铠淇 洪昌寿 +4 位作者 陈志斌 赵天吉 汪弘 李向阳 刘永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13,共17页
氡来源于土壤、铀尾矿、岩石等多孔射气介质,铀尾矿库滩面是尾矿堆积或沉积体与大气环境直接接触的暴露面,氡气从该交界面析出并经大气弥散而污染周边环境,覆盖处置是滩面控氡的主要手段。本文以典型铀尾矿库滩面为例,综述氡析出机理及... 氡来源于土壤、铀尾矿、岩石等多孔射气介质,铀尾矿库滩面是尾矿堆积或沉积体与大气环境直接接触的暴露面,氡气从该交界面析出并经大气弥散而污染周边环境,覆盖处置是滩面控氡的主要手段。本文以典型铀尾矿库滩面为例,综述氡析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多孔射气介质固有特性及外部气象环境条件对铀尾矿库滩面氡析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国内外学者已对多孔射气介质固有特性影响氡析出的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实验尺度、研究方法存在差异,矿物颗粒特征影响氡析出机制的解释仍存在争议,外部气象环境等因素对铀尾矿库滩面氡析出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为此,提出今后研究的关注点:(1)真实条件下,氡析出过程的合理表征形式;(2)开展大尺度实验探究多孔介质固有特性对铀尾矿库滩面氡析出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滩面 覆盖处置 多孔射气介质 氡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VFA和ISSA的多目标优化WSN覆盖算法
9
作者 余修武 晋诗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72,共13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监测目标区域过程中存在覆盖率低、覆盖冗余度高、节点移动距离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虚拟力导向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首先,采用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其次,引入虚拟力算法引导麻雀种群的发现...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监测目标区域过程中存在覆盖率低、覆盖冗余度高、节点移动距离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虚拟力导向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首先,采用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其次,引入虚拟力算法引导麻雀种群的发现者位置更新过程:节点与节点、边界、障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引导发现者前往更优的位置探索,从而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然后,利用莱维飞行扰动策略改善跟随者的位置更新过程,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困境;最后,采用随机反向学习策略优化全局最优个体的位置,使其在附近区域进行局部寻优,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种群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算法,该算法在提高覆盖率的同时,还能减少节点的移动距离,节点分布也更加均匀。此外,在含障碍物的监测区域内,该算法将虚拟力算法的有效避障能力与麻雀搜索算法强大的寻优能力相结合,实现了有效避障的同时,仍然可以合理部署节点,实际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部署 多目标优化 麻雀搜索算法 虚拟力算法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U(Ⅵ)的萃取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成 彭国文 +6 位作者 肖方竹 余丽梅 蒲移秋 许玉历 张康 许东阳 刘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9-664,共6页
以氯磷酸二苯酯作为取代基,通过取代反应对杯[4]芳烃下沿进行修饰,合成出一种新型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其表征。考察pH值、萃取剂浓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U(Ⅵ)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氯磷酸二苯酯作为取代基,通过取代反应对杯[4]芳烃下沿进行修饰,合成出一种新型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其表征。考察pH值、萃取剂浓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U(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铀的初始浓度为5mg/L时,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萃取铀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4.0,温度为25℃,萃取剂浓度为0.20 g/L,萃取平衡时间为2 h。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对铀的萃取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此外,在有多种共存离子的情况下,杯[4]芳烃磷酸酯衍生物表现出对U(Ⅵ)良好的选择性萃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4]芳烃 磷酸酯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动态竞争半径的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修武 李佩 +2 位作者 刘永 肖人榕 张可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0-406,共7页
针对一般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扩展性较差和能量消耗不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竞争半径的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Non-uniform clustering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energy consumption,NCRP)。其核心思想是:对LEACH协议的阈值公式加以改... 针对一般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扩展性较差和能量消耗不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竞争半径的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Non-uniform clustering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energy consumption,NCRP)。其核心思想是:对LEACH协议的阈值公式加以改进,引入节点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和节点剩余能量等因素。使靠近基站的节点成为候选簇首的概率稍大于远离基站的节点,从而间接使得靠近基站的区域产生更多的簇首用于转发其他簇首的数据,有效均衡了整个传感器网络能量消耗,在竞争半径的计算中引入继任能量消耗因子和前任能量消耗因子,使得竞争半径更加合理。并在后续轮次利用节点剩余能量选举下一轮候选簇首,减少了选举候选簇首的能量开销。通过与LEACH和EEUC对比,实验结果表明,NCRP能够有效均衡节点间能耗,大大延长整个网络的存活时间。生存时间较LEACH提升了88.42%,较EEUC提升了3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非均匀分簇 分层路由 能量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流-固耦合作用下铀尾矿库坝体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向阳 陈艳 +2 位作者 洪昌寿 雷波 汪弘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5-3142,共8页
为可靠评估铀尾矿坝的稳定性,以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坝为例,采用基于COMSOL软件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坝体内温度、渗流和应力耦合进行建模分析,分别研究了自重应力、流-固耦合及热-流-固耦合作用下铀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比较了安全系数、等效... 为可靠评估铀尾矿坝的稳定性,以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坝为例,采用基于COMSOL软件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坝体内温度、渗流和应力耦合进行建模分析,分别研究了自重应力、流-固耦合及热-流-固耦合作用下铀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比较了安全系数、等效塑性及位移。结果表明,耦合降雨会使尾矿坝的安全系数下降4.7%,耦合温度后则进一步降低5.9%;单独改变降雨强度和温度,安全系数都会随之增大而减小,等效塑性应变随之增大而增大。总体而言,在强降雨和高温耦合天气下,该铀尾矿坝处于安全稳定状态,但长时间的强降雨和高温会降低铀尾矿库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铀尾矿库坝体 热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极端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自补偿的IEEE 1588时钟同步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灏 余修武 刘永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9,共7页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节点时钟因各自频率与偏移不同步的问题,提高时钟同步的精度和收集到数据的时效性,提出了基于节点自补偿的IEEE 1588时钟同步算法。该算法在IEEE 1588协议中时钟同步的基础上引入主从节点补偿的理念,以主...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节点时钟因各自频率与偏移不同步的问题,提高时钟同步的精度和收集到数据的时效性,提出了基于节点自补偿的IEEE 1588时钟同步算法。该算法在IEEE 1588协议中时钟同步的基础上引入主从节点补偿的理念,以主节点为全局中心,周边所有的从节点依据与主节点时钟间的Kalman最优估计差值进行自补偿,从而达到更高精度的同步。实验表明:经过补偿算法优化后的时钟偏移同步性能综合提升较大,同时同步后时钟系统更稳定,能量损耗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时钟同步 主从节点补偿 Kalman最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掺量木质素磺酸钙改良红黏土氡气阻滞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洪昌寿 辛佳怡 +4 位作者 李邵 汪弘 钟永明 李向阳 刘永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9-114,共6页
为使覆盖后的铀尾矿库滩面长期稳定可靠,以我国南方湿润区某铀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模拟滩面覆土层氡析出试验装置,通过开展吸附试验验证木质素磺酸钙(木钙)吸附氡气性能;开展低掺量木钙改良红黏土对铀尾矿的覆盖控氡试验,研究其... 为使覆盖后的铀尾矿库滩面长期稳定可靠,以我国南方湿润区某铀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模拟滩面覆土层氡析出试验装置,通过开展吸附试验验证木质素磺酸钙(木钙)吸附氡气性能;开展低掺量木钙改良红黏土对铀尾矿的覆盖控氡试验,研究其作为覆土层对铀尾矿库滩面的氡气阻滞效果,以及改良红黏土的强度特性。结果表明:木钙对氡具有较明显的吸附性能,6%及8%掺量木钙改良红黏土的降氡率较素红黏土分别高9%和12%;木钙改良红黏土的强度在0~6%掺量内增强,在6%~8%略微减少,但整体而言强度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 木质素磺酸钙 红黏土 氡气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与演化博弈铀尾矿库无线传感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修武 夏凡 +4 位作者 周利兴 张枫 刘永 戴李 姜慧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3-1398,1405,共7页
针对现有的分簇路由无法平衡成簇合理性和信道质量,造成网络负载不均和部分簇成员射频能量浪费的问题,结合铀尾矿库监测环境,提出一种多簇头选择的路由算法(MHSR)。首先建立铀尾矿库监测模型,采用灰色预测法得出放射性核素迁移规律,确定... 针对现有的分簇路由无法平衡成簇合理性和信道质量,造成网络负载不均和部分簇成员射频能量浪费的问题,结合铀尾矿库监测环境,提出一种多簇头选择的路由算法(MHSR)。首先建立铀尾矿库监测模型,采用灰色预测法得出放射性核素迁移规律,确定Sink节点位置;然后基于各节点之间的演化博弈理论确定成簇机制,均衡网络负载;并通过信道评级,减小部分信道射频功率,以延长网络寿命。仿真结果表明:MHSR与CCREG、CMIMO相比,在不同的网络大小及节点密度条件下,显著地延长了网络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路由 演化博弈 信道功率分配 灰色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氡析出测量偏差评估与测量采样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弘 王文华 +3 位作者 罗熙照 何润程 洪昌寿 李向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3-1057,共5页
为实现氡测量方法的最优化与高效化,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开展不同覆盖厚度(4 cm、8 cm、12 cm、16 cm)的氡析出测量实验,对氡析出率测量值进行偏差分析,并确定最优测量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同覆盖厚度实验中最佳采样样本数和时间间... 为实现氡测量方法的最优化与高效化,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开展不同覆盖厚度(4 cm、8 cm、12 cm、16 cm)的氡析出测量实验,对氡析出率测量值进行偏差分析,并确定最优测量方法.结果表明,在不同覆盖厚度实验中最佳采样样本数和时间间隔分别为30个和20 min;基于Chauvenet准则的氡析出测量值偏差分析模型,能有效分析不同采样方法对多孔介质表面氡析出率测量值的影响,实现氡析出测量的采样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析出率测量 偏差分析 Chauvenet准则 采样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作用下铀尾矿坝损伤与氡析出规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向阳 李能 +2 位作者 汪弘 陈振兴 刘永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146,共7页
冲击损伤会破坏铀尾矿坝体结构,给周边及下游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危害。通过自研水平冲击试验台开展铀尾矿库坝体冲击模拟试验,研究冲击速度逐级加载下坝体损伤特征及其坝体损伤氡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冲击对坝体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表面... 冲击损伤会破坏铀尾矿坝体结构,给周边及下游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危害。通过自研水平冲击试验台开展铀尾矿库坝体冲击模拟试验,研究冲击速度逐级加载下坝体损伤特征及其坝体损伤氡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冲击对坝体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表面单主裂隙发育和穿透破坏,穿透深度随冲击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红土层穿透破坏后的穿透深度的变化速度增大;红土层穿透前的氡浓度累积增长速率快于穿透后,穿透深度与整体氡析出率的规律呈现为缓慢上升(OA)-快速上升(AB)-趋于平稳(BC);穿透深度与降氡系数之间呈现快速下降到趋于平稳的规律,在红土层穿透后的3~7 cm穿透区间内降氡系数变化仅为2.94%。其结果可为铀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坝 坝体损伤 冲击破坏 氡析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达时间差改进凸规划的铀尾矿库WSN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修武 黄露平 +2 位作者 刘永 余昊 李莹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1期65-69,共5页
针对现有Convex算法定位误差和波动范围较大以及铀尾矿库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问题,提出一种到达时间差改进凸规划的铀尾矿库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CLAT)。首先在铀尾矿库监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TDOA测距法求得未知节点与其通信范围内各锚... 针对现有Convex算法定位误差和波动范围较大以及铀尾矿库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问题,提出一种到达时间差改进凸规划的铀尾矿库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CLAT)。首先在铀尾矿库监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TDOA测距法求得未知节点与其通信范围内各锚节点间的距离,并对这些锚节点进行筛选,使锚节点重叠区域面积最小化。通过比较未知节点与各锚节点的距离,使未知节点所在区域范围缩小。其次,求得未知节点所在多边形区域的顶点坐标,结合Convex算法进一步得到未知节点的估计位置坐标。最后通过Matlab模拟仿真分析,与经典Convex算法相比,CLAT算法定位精度提高了27%,定位误差波动范围减少了26%。这一结果表明,Convex算法有效降低了定位误差并提升了定位稳定性,可满足铀尾矿库实时监测的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 定位算法 凸规划定位 到达时间差 锚节点筛选 节点定位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