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山祖国家公园与邻近地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龙丹 吴逸卿 +6 位作者 周伟龙 朱子安 周文婕 仲磊 沈国春 刘金亮 于明坚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目的】百山祖国家公园具有典型且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完整,原生常绿阔叶林面积分布广泛。通过比较分析百山祖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与邻近其他自然保护区和非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有助于... 【目的】百山祖国家公园具有典型且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垂直带谱完整,原生常绿阔叶林面积分布广泛。通过比较分析百山祖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与邻近其他自然保护区和非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理解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护和退化植被生态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百山祖国家公园(凤阳山和五岭坑)、九龙山、乌岩岭和古田山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非自然保护区内的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0个30 m×30 m的森林固定监测样地,针对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利用方差分析、基于Bray-Curtis相异度指数的主坐标分析和置换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各地区常绿阔叶林中所有木本植物成树和幼树的物种α多样性差异、物种组成差异和生物量差异。【结果】(1)50个样地中共发现57科128属304种木本植物;其中百山祖国家公园的样地内有52科108属241种,优势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和甜槠Castanopsis eyrei。(2)五岭坑的所有木本植物和幼树的物种α多样性最高,且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所有木本植物、成树和幼树的物种α多样性都高于非自然保护区。(3)五岭坑和凤阳山之间的所有.木本植物、成树和幼树的物种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其他地区的物种组成均存在差异。(4)凤阳山、五岭坑及乌岩岭和非保护区之间所有木本植物、成树或幼树的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但五岭坑和凤阳山的幼树生物量显著低于古田山(P<0.05)。【结论】百山祖国家公园常绿阔叶林中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不仅在公园内不同海拔区域中存在差异,也与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存在差异,说明该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国家公园 常绿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国家公园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分析
2
作者 曹森 季景勇 +4 位作者 沈斌 肖纪军 刘胜龙 刘玲娟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9,共9页
[目的]对百山祖园区南方红豆杉的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开展研究,诠释百山祖园区不同天然居群的遗传交配方式和遗传多样性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和科学保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百山祖园区5个天然居群共115株作为样本,采用12对SSR多态... [目的]对百山祖园区南方红豆杉的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开展研究,诠释百山祖园区不同天然居群的遗传交配方式和遗传多样性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和科学保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百山祖园区5个天然居群共115株作为样本,采用12对SSR多态性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交配系统分析。[结果]参试的5个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略有差异,但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ZJLQ2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所有天然居群的近交系数(F_(is))和固定系数(F)均大于0,说明群体内存在近交现象,有一定的杂合子缺失。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115份南方红豆杉样本清晰地分成4个亚群,但个体聚类结果与地理位置不具备一致性。3个天然居群的交配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异交率均较高(0.99),单位点父本相关性和多位点父本相关性的差值[rp(s)-rp(m)]为-0.26,表明亲本间存在近亲关系,且近交水平中等(C_(tm-ts)=0.07)。有效花粉供体数(N_(ep)=1.71)数目较少,表明南方红豆杉自然交配时父本来源非常有限。[结论]南方红豆杉属于高度异交树种,5个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丰富;ZJLQ2,ZJQ3和ZJLQ4的异交率均较高,存在近交现象但近交指数较低。后续应通过人促扩大居群进行有效的就地保护,保障现存种群的自然更新和扩张。研究结论为南方红豆杉濒危内因的剖析和保育工作的推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天然居群 SSR 遗传多样性 交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国家公园植物群落α和β多样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9
3
作者 林阳 李时轩 +10 位作者 周伟龙 龙丹 杨中杰 毛志斌 熊艳云 刘胜龙 潘心禾 刘金亮 沈国春 丁炳扬 于明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700-7712,共13页
物种多样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探究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以下简称百山祖国家公园)内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样带法在百山祖国家公园设置一组三条连续海拔梯... 物种多样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探究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以下简称百山祖国家公园)内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样带法在百山祖国家公园设置一组三条连续海拔梯度样带,连续海拔垂直样带相较非连续海拔分布的样地具有更多的优势,它具有更精确的检测能力和更灵敏的检测手段,能够更好的对任意海拔位置上物种、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所建设样带宽30 m,总长3210 m,海拔范围为636.3—1928.04 m,总面积为9.63 hm^(2),在样带中进行植物群落每木调查。调查样带内所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个体,记录种名、胸径等,分析植物群落α和β多样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三条样带上,共记录木本植物260种、69914个个体,隶属于55科109属。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与海拔梯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地形因子中海拔对物种α多样性影响最大,坡度次之,坡向对α多样性影响较小。随着样地间海拔距离的增大,样地间β多样性指数(Jaccard相似性指数)都与样地间海拔距离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随着样地间海拔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植物群落β多样性与海拔、坡度、坡向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海拔的影响最大,坡度次之,坡向的影响较小。在海拔梯度上物种β多样性的周转组分占主导地位,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由物种更替控制。研究结果为今后百山祖国家公园及其他亚热带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山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维持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国家公园 木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国家公园五岭坑常绿阔叶林甜槠的种群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蔡焕满 吴素美 +5 位作者 吴逸卿 熊艳云 林阳 毛志斌 吴友贵 吴秋丰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甜槠Castanopsis eyrei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为了阐明其在百山祖国家公园五岭坑常绿阔叶林的种群特征,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和发展趋势,在该群落3个不同海拔各建立1个1 hm^(2)固定监测样地,将每个样地划分成400个5 m×5 m... 甜槠Castanopsis eyrei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为了阐明其在百山祖国家公园五岭坑常绿阔叶林的种群特征,了解种群数量动态和发展趋势,在该群落3个不同海拔各建立1个1 hm^(2)固定监测样地,将每个样地划分成400个5 m×5 m的小样方进行群落调查。结果表明:从径级结构来看,甜槠种群稳定,更新能力强;除了其中1个样地的过熟树为随机分布外,其余的小树、中树、大树、过熟树均为集群分布,从小树到中树聚集程度逐渐减少;在Ⅰ~Ⅲ龄级,甜槠种群具有较大的生命期望,随着龄级的增加生命期望逐渐下降,对3个样地的甜槠种群密度进行比较,发现种群密度较小的样地,由于种内竞争不激烈,死亡率小,因而拥有较大的平均生命期望;甜槠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Deevey-Ⅱ型,说明种群在各龄级的死亡率基本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甜槠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2022年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5
作者 陈煜 韦盛忠 +5 位作者 唐战胜 刘雷雷 熊艳云 蔡安波 吕强锋 何安国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37-242,共6页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具有典型意义和特殊科学研究价值。为了解浙江省内自然保护区科研发展水平,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为数据源,对2002-2022年浙江9个森林生态和野生生物类型的国...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具有典型意义和特殊科学研究价值。为了解浙江省内自然保护区科研发展水平,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为数据源,对2002-2022年浙江9个森林生态和野生生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9个保护区年均发文39.85篇,数量依然偏少,保护区之间的科研活跃度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投稿期刊兼顾了易录用和高质量,且高质量期刊呈现多样的趋势;保护区合作机构以省内高校为主,呈现地域性特征;重点研究领域为森林生态系统,针对主要保护物种开展研究的发文较少。研究结果可为推动浙江省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献计量分析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泉市国家公园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探析
6
作者 季如春 龚鸣 +3 位作者 王丹 王梦薇 陈宇飞 张成伟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4期158-160,共3页
为实现自然资源统一高效规范管理,分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国家公园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主要做法和成效,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建议,包括制度未健全,做法需提炼;堵点问题多,创新需优化;诉求类型多,权益需强护;激励效果弱,改革需深化。
关键词 集体林地 地役权改革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百山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7
作者 吴淑倩 熊艳云 +6 位作者 吴逸卿 吴素美 朱志成 刘宇 伊力塔 陈有超 陈小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5,26,共7页
以浙江百山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5 hm 2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区,选取样地内的主要优势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龄级结构、动态量化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等方法对常绿阔叶林种群结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常绿阔叶林种群结构、生存现状... 以浙江百山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5 hm 2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区,选取样地内的主要优势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龄级结构、动态量化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等方法对常绿阔叶林种群结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常绿阔叶林种群结构、生存现状以及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龄级结构以小龄级和中龄级个体为主,大龄级个体较少;随着龄级增加,种群个体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常绿阔叶林6个主要优势种群整体呈现为增长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对外界干扰敏感指数较高,而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尖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和微毛柃(Eurya hebeclados)受外界影响较小,种群由增长向稳定过渡;通过对2、4、6、8个龄级时间预测,常绿阔叶林6个优势种,种群的各龄级个体数量均有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优势种群 种群结构 动态特征 百山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海拔的响应
8
作者 靳一丹 朱俊宇 +7 位作者 陈小荣 熊艳云 朱志成 王思宇 吴家森 陈信力 陈有超 蔡延江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百山祖山地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的响应模式与机制,为识别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限制状况、揭示土壤C、N、P循环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百山祖四个海拔梯度(700~900 m、1 100~1 300 m、1 3... 【目的】探讨百山祖山地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的响应模式与机制,为识别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限制状况、揭示土壤C、N、P循环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百山祖四个海拔梯度(700~900 m、1 100~1 300 m、1 300~1 500 m、1 500~1 700 m)设置样地,通过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及环境因子,测定土壤有机C、总N、总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运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探究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百山祖土壤C和N含量随海拔升高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中,土壤C含量在海拔1 300~1 500 m处达到最大值(85.16 g·kg^(-1)),土壤N含量在海拔1 500~1 700 m处达到最大值(5.65 g·kg^(-1)),而P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C、N含量的变异高度耦合(R^(2)=0.86,P<0.01),而P含量与C、N含量呈现非耦合特征;土壤C:N、C:P和N:P均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海拔1 300~1 500 m处(针叶林区),研究区土壤存在明显的P限制现象;不同海拔间土壤C:N和凋落物C:N呈显著正相关(r=0.40, P<0.05),而土壤C:P和N:P均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P:r=0.68, P<0.05;N:P:r=0.71, P<0.05),而与土壤温度(C:P:r=-0.35, P<0.05;N:P:r=-0.38, P<0.05)和pH(C:P:r=-0.60, P<0.05;N:P:r=-0.55, P<0.05)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海拔梯度下土壤C:N变异主要受植被因素调控,而C:P和N:P的变异主要受土壤理化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土壤养分 亚热带森林 养分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百山祖冷杉种子活力与种子物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吕洪飞 楼晨坤 +3 位作者 兰荣光 熊艳云 杨云芳 于明坚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9-1556,共8页
【目的】探究百山祖冷杉种子的形态特征和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该濒危物种种群更新、保护及解释其濒危机制和其种子生物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极度濒危植物百山祖冷杉为材料,测定百山祖冷杉种子长度、宽度、厚度、... 【目的】探究百山祖冷杉种子的形态特征和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该濒危物种种群更新、保护及解释其濒危机制和其种子生物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极度濒危植物百山祖冷杉为材料,测定百山祖冷杉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单粒重、RGB值等特征常数,用TTC染色法测定其种子活力,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百山祖冷杉有活力和无活力种子的R、B值和单粒重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百山祖冷杉种子活力与种子单粒重显著相关,R2为0.839;双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种子活力与种子单粒重和宽度显著相关,R2为0.89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R2为0.978;但其有活力种子和无活力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和G值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用百山祖冷杉种子的R、B值和单粒重等指标可筛选具有较高种子活力的种子,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可更精确分析其种子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冷杉 TTC染色 形态特征 物理特征 单粒重 种子活力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及其群落特征
10
作者 季景勇 沈斌 +4 位作者 肖纪军 刘胜龙 叶立新 王斌 周志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调查和分析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及群落组成特点,为其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百山祖园区的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种群数量、分布格... 调查和分析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及群落组成特点,为其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样方法对百山祖园区的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资源分布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种群数量、分布格局、生境及居群状况。结果显示: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分布点共31个,覆盖3个乡镇街道。红豆杉种群植株数量相对较多,水平分布跨度较大,垂直分布差可达1 000 m,多分布于村旁风水林或人为干扰较少的保护区,主要伴生树种为壳斗科、柏科和蔷薇科树种。南方红豆杉多以古树存在于村落周边,均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下,人为干扰较大,主要伴生树种为壳斗科、柏科和蔷薇科树种。白豆杉种群数量极少,都分布在海拔1 100 m以上的保护区,主要伴生树种为壳斗科和杜鹃花科树种。调查结果表明:百山祖园区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白豆杉野生资源稀少,亟需保护,人为活动频繁及自身生长特性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园区 红豆杉 白豆杉 南方红豆杉 资源分布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林分水平结构多样性新参数及其在北京国家植物园的应用
11
作者 陈明辉 沈庆华 +4 位作者 闫帅 卢彦磊 孙猛 石青松 温黎彬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新指数,首次全面评价和比较北京国家植物园内典型林分的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方法】描述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4个参数可以分别表达林木及其最近相邻木的格局、大小、树... 【目的】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新指数,首次全面评价和比较北京国家植物园内典型林分的水平空间结构多样性。【方法】描述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4个参数可以分别表达林木及其最近相邻木的格局、大小、树种和竞争等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将参数组合,则可以全面描述林分的水平结构多样性。用修正的遗传绝对距离表达林分结构单元类型的均匀性,用林分结构参数组合数与最大类型数的比值表达林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构造林分水平结构多样性指数(FSDN)。以北京国家植物园两个典型林分为分析对象,以同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其他人工林为比较林分,采用FSDN指数分析不同结构参数组合类型个数的多少及其占比,评价林分水平空间结构的多样性。【结果】北京国家植物园内两种典型林分虽然在林分类型、树种多少、林分密度等多个方面都有差异,但其水平结构多样性非常相似。同地区的侧柏人工林结构多样性更低,但以等级划分时,其等级和国家植物园两个林分的等级相同,均为中等。【结论】北京国家植物园典型林分类型的水平格局多样性处于中等的水平,这与中国同地区或南方地区的人工林相似。新的水平格局多样性指数由结构种类分布的均匀性和结构的复杂性两部分组成,可量化林分水平不同方面的多样性,也方便综合描述,并明确阐释多样性高低的原因,以及均匀性和复杂性的贡献程度。这将为森林经营,尤其是致力于提升和优化森林结构多样性的经营目标提供更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国家植物园 林分空间结构 结构复杂性 结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宁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其药用价值调查
12
作者 何海荣 吴耀成 +3 位作者 张冬青 夏小明 林坚 夏丽敏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1期93-97,共5页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野外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景宁县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景宁县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科38属51种,其中有药用价值的21科30属43种,占全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科、属...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野外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景宁县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景宁县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科38属51种,其中有药用价值的21科30属43种,占全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科、属、种比分别为75.0%、78.9%、84.3%;对这些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功效及优势科等进行分析,认为景宁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药用植物占比高,建议今后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的同时,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强生境保护、扩大种群数量、增进资源总量、提升利用效率等途径,提高保护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 重点保护 药用价值 浙江省景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扩张后土壤动物群落及与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关系
13
作者 王意锟 朱强根 +4 位作者 叶建国 郎法勇 马毅 季新良 方万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共9页
为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凤阳山地区毛竹向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扩张不同阶段的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Tullgern干漏斗法对土壤动物进行分离,并调查其功能种团和分布密度,分... 为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凤阳山地区毛竹向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扩张不同阶段的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Tullgern干漏斗法对土壤动物进行分离,并调查其功能种团和分布密度,分析土壤动物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细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扩张演替形成的毛竹林中,腐食性土壤动物和植食性土壤动物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未受侵入的杉木林。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林地扩张形成混交林后显著提高,但林地演替为毛竹纯林后,又会显著降低,而毛竹林地中土壤pH显著高于杉木林和混交林。林地中土壤pH及有效磷质量分数等指标与蜱螨目(Acarina)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呈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蜱螨目甲螨亚目(Oribatida)、鞘翅目(Coleoptera)等土壤动物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弹尾目(Collembola)等节跳科(Isotomidae)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动物优势类群甲螨亚目、中气门亚目在毛竹林分布较多,且与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而等节跳科在竹-杉混交林分布较多。甲螨亚目与norank_f__norank_o__Rokubacteriales属、norank_f__norank_o__norank_c__TK10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norank_f__Gemmatimonadaceae属均呈显著正相关,而等节跳科与norank_f__norank_o__Elsterales属等土壤肥力相关的细菌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动物分布密度与其生境条件密切相关,毛竹向杉木林的长期扩张有利于林地中土壤动物的生存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土壤动物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窗对马尾松和杉木林乔木树种生长及组成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朱念福 吴绍发 +4 位作者 沈庆华 胡兆贵 马小民 叶崇宇 吴统贵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482-7491,共10页
开辟林窗是促进人工林更新、近自然演替和增加树种组成多样性的重要经营方式之一。林分类型、林窗大小及其与林窗内树种更新生长的适配关系一直是林窗研究的焦点,然而在不同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研究结果差异较大,限制了林窗改造模式的应... 开辟林窗是促进人工林更新、近自然演替和增加树种组成多样性的重要经营方式之一。林分类型、林窗大小及其与林窗内树种更新生长的适配关系一直是林窗研究的焦点,然而在不同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研究结果差异较大,限制了林窗改造模式的应用。基于浙江丽水白云山林场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林窗,分析了林窗大小(中林窗:500 m^(2)和250 m^(2),小林窗:50 m^(2))和林分类型对人工引入10个树种生长和自然更新乔木树种组成多样性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林窗大小和林分类型及其交互作用对人工引入树种生长(地径或树高)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中林窗内,枫香、南方红豆杉、闽楠、木荷、朴树、无患子和细柄蕈树生长状况好于小林窗。枫香和无患子在马尾松林窗长势较好,而南方红豆杉、红豆树、闽楠、木荷、细柄蕈树和浙江楠在杉木林窗长势较好。(2)林窗大小和林分类型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自然更新乔木树种组成多样性。相较于小林窗,中林窗内自然更新乔木种类增加,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提高,Pielou均匀度指数降低。马尾松林窗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高于杉木林窗,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则低于杉木林窗。综合考虑引入树种的生长状况和自然更新乔木树种组成多样性差异,建议在南方低山丘陵区,马尾松和杉木林开辟中等面积(250-500 m^(2))林窗,并在马尾松林窗中引入喜光、耐土壤瘠薄干旱树种,如枫香和无患子,在杉木林窗中引入喜光或耐阴、喜湿润肥沃土壤树种,如南方红豆杉、红豆树、木荷和细柄蕈树等,将有效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树种组成多样性和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窗 马尾松 杉木 生长 组成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萼的传粉昆虫多样性及其访花行为效果研究
15
作者 张丽芳 汪贤挺 +4 位作者 郎泽东 张陈贇 兰荣光 石从广 杨少宗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1-53,共13页
为了解蛛网萼Platycrater arguta野生种群花期传粉昆虫的物种组成和访花行为,本研究在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4个昆虫观察点,在2020—2021年开展了相关调查,并进行多样性分析,以揭示影响蛛网萼繁殖成功的潜在因素。结果表明... 为了解蛛网萼Platycrater arguta野生种群花期传粉昆虫的物种组成和访花行为,本研究在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4个昆虫观察点,在2020—2021年开展了相关调查,并进行多样性分析,以揭示影响蛛网萼繁殖成功的潜在因素。结果表明,共采集鉴定出4目10科16种共406只昆虫;蛛网萼的优势传粉类群以蜜蜂科Apidae、食蚜蝇科Syrphidae或蜜蜂科、地蜂科Andrenidae、食蚜蝇科两种组合最为常见;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东港和坪港观察点传粉昆虫多样性较高,而西港和干坑观察点较低,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较频繁,因此这些观察点传粉昆虫多样性较低。传粉昆虫中熊蜂Bombus sp.、油茶地蜂Andrena cammelia和四条蜂Apis florea的传粉效率最高,其日活动规律表现出双峰型,有效传粉昆虫类群少将影响蛛网萼的结实率。繁育系统和套袋实验研究表明,蛛网萼为兼性自交和异交授粉,自然结实,需传粉者参与,所以传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会影响蛛网萼的授粉成功率,而蛛网萼的不孕花则能有效提高授粉成功率。因此,对蛛网萼种群的保护应着重于生境破坏和人为干扰对传粉昆虫的影响,并考虑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来提高植株的繁殖成功率。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探明蛛网萼传粉昆虫群落多样性,为蛛网萼的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萼 传粉昆虫 物种多样性 繁育系统 传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变化对树木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6
作者 张思琦 兰荣光 +1 位作者 刘宇 吴宪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7-27,共11页
以浙江省百山祖25 hm 2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对象,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影响树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土壤因子,并对树木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显著。在低水分条件... 以浙江省百山祖25 hm 2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对象,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影响树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土壤因子,并对树木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显著。在低水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速效钾、速效磷、全磷、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高水分条件,而土壤pH值则显著高于高水分条件。此外,在高土壤水分条件下,细菌多样性显著增加,而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以及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类群的相对丰度发生显著改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树木群落多样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对土壤理化性质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化响应。土壤真菌群落与树木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水分下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细菌群落与树木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在低水分条件下显著正相关,但在高水分条件下则无显著相关性。综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和树木群落产生影响,并且这一过程受到土壤含水量的调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气候变化(例如干旱)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多样性 树木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薹草属(莎草科)植物资料增补(Ⅵ)及浙江莎草科植物增订
17
作者 鲁益飞 王军峰 +2 位作者 叶珍林 王健生 金孝锋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2,共8页
报道了我国薹草属的若干省级分布新记录种,安徽新记录种互花薹草Carex alterniflora,贵州新记录种翠丽薹草C.speciosa和纤细薹草C.pergracilis,浙江新记录种武夷山薹草C.wuyishanensis和闽北薹草C.borealifujianica,湖南新记录种武夷山... 报道了我国薹草属的若干省级分布新记录种,安徽新记录种互花薹草Carex alterniflora,贵州新记录种翠丽薹草C.speciosa和纤细薹草C.pergracilis,浙江新记录种武夷山薹草C.wuyishanensis和闽北薹草C.borealifujianica,湖南新记录种武夷山薹草C.wuyishanensis、等高薹草C.aequialta和金佛山薹草C.jinfoshanensis。对浙江莎草科植物做了补充、修订,发现《浙江植物志(第7卷)》记载的江苏薹草C.kiangsuensis为天目山薹草C.tianmushanica的误定,而产于临海括苍山的江苏薹草被误定为豌豆型薹草C.pisiformis,对其做了澄清,并比较了这3种间的区别;以往我国大陆记载的长穗薹草C.dolichostachya均为误定,此种只产于我国台湾和日本,浙江被误定的实为拟穿孔薹草C.foraminatiformis。同时报道了浙江莎草属的新归化种密穗莎草Cyperus eragros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草科 薹草属 莎草属 密穗莎草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浙江省血红钩瓣叶蜂亚种团一新记录种——红头钩瓣叶蜂
18
作者 吴家连 陈小荣 +3 位作者 朱志成 陈定云 刘萌萌 李泽建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26-128,143,共4页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片区的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血红钩瓣叶蜂种团(Macrophya sanguinolenta subgroup)的浙江省一新记录种——红头钩瓣叶蜂(Macrophya erythrocephalica Wei&Nie,2003),并...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百山祖国家公园庆元片区的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血红钩瓣叶蜂种团(Macrophya sanguinolenta subgroup)的浙江省一新记录种——红头钩瓣叶蜂(Macrophya erythrocephalica Wei&Nie,2003),并列出了世界范围内血红钩瓣叶蜂亚种团已知种类地理分布名录。标本保存于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中心昆虫模式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叶蜂科 血红钩瓣叶蜂亚种团 红头钩瓣叶蜂(Macrophya erythrocephalica Wei&Nie 2003) 新记录种 中国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红豆树家系生长与叶形性状变异分析与优良家系选择
19
作者 陈焕伟 季景勇 +4 位作者 叶琳燕 沈斌 蔡超 骆珍莎 曹森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3-81,共9页
揭示不同产地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家系生长与叶形的表型分化程度与变异规律,为筛选优良家系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选择来自江西、浙江、福建和四川4省共38个红豆树家系,通过表型测定开展生长和叶形性状的差异分析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揭示不同产地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家系生长与叶形的表型分化程度与变异规律,为筛选优良家系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选择来自江西、浙江、福建和四川4省共38个红豆树家系,通过表型测定开展生长和叶形性状的差异分析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豆树生长性状与叶形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所有表型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说明各表型性状在产地间均有丰富的变异。其中四川产地的红豆树表型特征明显,生长较差,其树高(3.01 m)、东西冠幅(1.31 m)和南北冠幅(1.35 m)均显著低于其他三个省份产地的红豆树(P<0.01),但叶片发育较好,叶面积(23.56 cm^(2))、叶周长(16.21 cm)、叶长(11.57 cm)和叶宽(5.50 cm)等表型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产地的红豆树(P<0.01),说明四川产地的红豆树家系整体长势一般,但叶片较大;表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生长性状和叶形性状内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这为优异种质定向筛选提供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将红豆树群体分为5类,聚类结果与地理位置基本一致。最终基于树高、胸径和冠幅表型数据筛选得到优良红豆树家系8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生长性状 叶形性状 方差分量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死木焚烧处理对景宁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分析
20
作者 王海霞 吴广伟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5期1-3,共3页
为探讨景宁县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及枯死木清理焚烧技术的有效性,在沙湾镇、东坑镇和澄照乡三个区域选择样地,根据病害程度分为严重、中度和轻度区域。采用焚烧法处理枯死木,并通过土壤采样、新病树调查和天牛数量监测评估处理效果。... 为探讨景宁县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及枯死木清理焚烧技术的有效性,在沙湾镇、东坑镇和澄照乡三个区域选择样地,根据病害程度分为严重、中度和轻度区域。采用焚烧法处理枯死木,并通过土壤采样、新病树调查和天牛数量监测评估处理效果。结果显示,焚烧处理对松材线虫有显著的杀灭效果,特别是在浅层土壤中。新出现的病害树木数量与区域风险等级呈正相关。综上,焚烧处理是有效的松材线虫治理方法,但需要结合天牛防治,采取综合治理策略,重点关注严重区域,以有效控制病害扩散,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线虫 焚烧 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