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治疗肺结核患者疗效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邓小凡 黄山鉴 谢乃集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滋阴利肺汤治疗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滋阴利肺汤,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IL-6、IL-10和TNF... 目的探讨滋阴利肺汤治疗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滋阴利肺汤,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分别为(65.87±23.16)pg/mL、(42.65±25.72)pg/mL和(35.94±13.42)pg/mL,治疗后为(9.67±5.33)pg/mL、(9.37±5.18)pg/mL和(9.94±7.33)pg/mL。治疗前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和TNF-α平均水平为(63.24±21.86)pg/mL、(44.23±21.65)pg/mL和(36.12±18.45)pg/mL,治疗后为(18.32±11.02)pg/mL、(23.73±7.41)pg/mL和(21.74±15.21)pg/mL。治疗前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平均水平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滋阴利肺汤可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免疫损害机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炎症因子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饭树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梁业飞 周有旺 《内科》 2015年第6期845-847,共3页
目的探讨白饭树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360只,每个实验选取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小鼠分别给予0.2 m L/g的白饭树提取物灌胃,连续给药7 d。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 目的探讨白饭树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360只,每个实验选取6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小鼠分别给予0.2 m L/g的白饭树提取物灌胃,连续给药7 d。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痛,采用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热板法,观察白饭树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白饭树醇提物及水提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小鼠棉球肉芽肿、热致痛具有抑制作用,高剂量的白饭树醇提物、水提物达到地塞米松、罗痛定的抗炎、镇痛水平。结论白饭树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饭树 醇提物 水提物 镇痛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祖贵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122-123,共2页
目的研究评价临床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效果。方法 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采取单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观察组则采取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 目的研究评价临床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效果。方法 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采取单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观察组则采取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多莫德片进行治疗,疗程为2.5个月,进行随访5个月。结果临床效果评价中,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3%和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是90.0%和53.3%,对照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较好,且较单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伐昔洛韦片 匹多莫德片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苯噻啶片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翁升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1205-1206,共2页
目的:建立苯噻啶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SinoChrom OPS-AP(4.6mm×250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00nm,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乙腈-甲醇(50:41:9)(含1.5%三乙胺,磷酸调... 目的:建立苯噻啶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SinoChrom OPS-AP(4.6mm×250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00nm,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乙腈-甲醇(50:41:9)(含1.5%三乙胺,磷酸调pH3.0),流速为0.8ml/min,β-萘酚作为内标物。结果:苯噻啶在7~11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0.53%,n=3)。结论:本法可用于该片的含量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 苯噻啶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西丁钠与三种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祖贵 《北方药学》 2014年第12期117-117,共1页
目的:针对头孢西丁钠与三种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头孢西丁钠加入三种不同注射溶液,进行配伍,配伍6h之后,对三种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这三种不同的注射液分别为:0.9%的氯化钠注射... 目的:针对头孢西丁钠与三种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头孢西丁钠加入三种不同注射溶液,进行配伍,配伍6h之后,对三种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这三种不同的注射液分别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结果:本次研究中,头孢西丁与三种不同注射液进行配伍后,配合6h后的溶液外观、颜色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是头孢西丁钠在三种注射液中≥10μm与≥25μm的不溶性微粒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在配伍后不同时间内不溶性微粒数存在差异。但是总体符合国家药典中的要求。结论:在头孢西丁钠与不同溶液配伍后,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增加,将会造成一些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合理选择头孢西丁钠与注射液的配伍方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西丁钠 配伍 不溶性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翁升 洪泽文 +1 位作者 陈瑶颉 梁琛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伊贝沙坦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