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成像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莫少武 陈松 +1 位作者 黄景茂 张旭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78例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及3DTOF MRA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 目的:研究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78例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及3DTOF MRA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动脉瘤诊断的符合率。结果:78例DSA诊断颅内动脉瘤91个,CTA检出76例,共89个动脉瘤;3DTOF MRA检出71例,共82个动脉瘤,灵敏度分别为97.8%、90.1%,CTA对3mm以下动脉瘤的检出优于3DTOF MRA(P<0.05)。结论: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总体上优于3D TOF MRA,但3D TOF MRA具有无对比剂副作用、无辐射及经济的优点,这两种检查方法均可作为筛选内动脉瘤的首选,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3D TOF MRA 颅内动脉瘤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AIDS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与胸腹部CT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姚钦江 黎灿 +1 位作者 梁欣 江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胸腹部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的成人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和胸腹部CT资料。结果成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CD4+细胞极度低下。①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成人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胸腹部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的成人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和胸腹部CT资料。结果成人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CD4+细胞极度低下。①临床表现:①不规则发热55例。②消瘦54例。③贫血48例。④咳嗽37例。⑤皮疹26例,为散在的斑丘疹、丘疱疹,以颜面居多,部分皮疹有脐凹。⑥浅表淋巴结均肿大17例,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6例。⑦脾肿大20例,肝肿大17例。⑧腹泻13例,腹痛11例。②肺部CT表现复杂多样:①双肺弥漫性毛玻璃状改变为主8例。②弥漫性、粟粒状病变为主11例。③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2例,单纯左侧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④胸膜炎6例。⑤肺内浸润性病灶或局限性肺实变片状渗出性改变19例。⑥结节病灶为主3例;腹部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及腹腔淋巴结肿大。结论成人AIDS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多发生在CD4+细胞计数极度低下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消瘦、贫血,胸部及腹部多器官受累,常见CT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实质及间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青霉属 真菌病 临床特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转移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苏赞瑞 龙瑜 +2 位作者 刘宇清 车建华 班海东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手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
4
作者 黄泽和 钟德钧 +1 位作者 江生 莫少武 《华夏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10例患者的CTPA图像的表现。结果:10例PE共累及58处肺动脉及分支,其中左肺动...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10例患者的CTPA图像的表现。结果:10例PE共累及58处肺动脉及分支,其中左肺动脉主干7处,右肺动脉主干8处,肺叶动脉15处,肺段动脉28处。结论:多层螺旋CTPA具有准确、快速、无创伤等优点,可立体、直观地观察到血栓的大小、分布及范围,并可观察肺内间接改变,是PE的临床诊断及观察疗效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恙虫病患者影像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莫定彪 《华夏医学》 2005年第4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恙虫病影像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经血清外裴氏凝集反应试验阳性确诊20例,且照有胸片,资料完整,复习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临床常见症状为高热、皮肤焦痂、溃疡、皮疹、淋巴结肿大。②影像学表现:肺门阴影增大... 目的:探讨恙虫病影像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经血清外裴氏凝集反应试验阳性确诊20例,且照有胸片,资料完整,复习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临床常见症状为高热、皮肤焦痂、溃疡、皮疹、淋巴结肿大。②影像学表现:肺门阴影增大,肺纹理增多,散在性斑点状模糊。结论:认识恙虫病影像学改变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影像学改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