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钦州市HIV/AIDS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兆森 易春杏 +5 位作者 王卫军 陈裕鸿 黄荣叶 叶力 黄颉刚 梁冰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钦州市HIV/AIDS的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钦州市1997~2017年报告的13983例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其相关资料,运用SPSS 21. 0对... 目的:分析钦州市HIV/AIDS的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钦州市1997~2017年报告的13983例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其相关资料,运用SPSS 21. 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病例生存曲线并估计其累积病死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对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3983例病例平均年龄(41. 62±16. 015)岁,男女比例3. 285∶1,已婚有配偶占53. 90%;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70. 35%;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占50. 15%;肺部感染、HIV脑病和多发性恶性肿瘤是HIV/AIDS的3大主要死因,分别占38. 89%、20. 71%和17. 08%;截止随访时死亡病例占35. 71%,总死亡率为9. 96/100人年,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为9. 48/100人年,进入队列后第1年、4年、7年、10年、13年、16年和19年的累积病死率分别为16. 4%、32. 6%、40. 2%、46. 9%、52. 7%、55. 5%和55. 5%。Cox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感染途径、职业、文化程度、发病年龄、病程阶段、CD4+T细胞计数和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等8个因素均是病例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钦州市艾滋病病死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制订防治措施,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死亡情况 回顾性队列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区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朝莲 王卫军 +5 位作者 余军 黄荣叶 黄颉刚 蒋俊俊 宋丽萍 梁冰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07-711,共5页
目的:了解钦州市区内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城市市区内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钦州市区内的不同档次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00名女性... 目的:了解钦州市区内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城市市区内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钦州市区内的不同档次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00名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27.79±7.71)岁,首次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6.7±0.33)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9.8%(279/400);未婚者占44.5%(178/400),在婚者占51%(204/400);户籍以本省为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8.75%(395/400)。调查对象中在过去一个月商业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9%,该比例在不同年龄,固定性伴有无,不同档次场所和不同从业时间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53,P=0.022;χ~2=4.811,P=0.035;χ~2=26.743,P<0.001;χ~2=6.518,P=0.038);调查对象每次商业性性行为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于与固定性伴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989,P<0.001);女性性工作者来源场所档次低(OR=2.853,95%CI:1.835-4.434,P<0.001)是商业性服务过程中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结论:钦州市区的女性性工作者每次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且安全套使用在不同类型性伴之间存在差异。女性性工作者来源于低档场所是安全套使用率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性病 安全套 女性性工作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鸭误食苦楝子中毒的诊治
3
作者 黄稳妃 《贵州畜牧兽医》 2008年第6期4-4,共1页
关键词 苦楝子中毒 后备种鸭 误食 诊治 畜禽场舍 落叶乔木 苦楝树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