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茶菌发酵罗城毛葡萄13种有机酸的同时检测 被引量:8
1
作者 郝俊光 陈婉玲 +4 位作者 杨丽 陈霜梅 梁振荣 银书 祁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60-266,共7页
为解决目前尚无对红茶菌发酵液中多种有机酸同时检测方法的问题,本文利用液相色谱建立红茶菌发酵液13种有机酸的准确定量方法,并对发酵过程中的典型有机酸变化进行跟踪。优化后的色谱条件:Atlanis T3色谱柱,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p... 为解决目前尚无对红茶菌发酵液中多种有机酸同时检测方法的问题,本文利用液相色谱建立红茶菌发酵液13种有机酸的准确定量方法,并对发酵过程中的典型有机酸变化进行跟踪。优化后的色谱条件:Atlanis T3色谱柱,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pH=2.6),流速0.4 mL/min,等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此色谱条件下,葡萄糖醛酸和草酸完全重合(只能用葡萄糖醛酸标准曲线相对定量),但其它11种有机酸均能有效分离。定量方法线性范围较宽,R2>0.990,定量限0.080~4.789 mg/L,加标回收率92.68%~107.35%,相对标准偏差<5%,葡萄糖酸、乙酸、苹果酸在发酵过程中一直增加,而其它酸类呈先升后降趋势。葡萄糖酸、乙酸是主要的有机酸,在17 d的发酵液中所测有机酸占75.03%和10.46%。本研究建立的有机酸检测方法适合红茶菌发酵样品的检测,为红茶菌发酵毛葡萄生产酸性功能软饮品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毛葡萄 有机酸 液相色谱 葡萄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电子鼻技术分析不同烘烤度橡木对荔枝白兰地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晨 郭德军 +1 位作者 游刚 覃宁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9,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烘烤度橡木片对荔枝白兰地陈酿风味的影响,在荔枝白兰地中加入不同烘烤度橡木片进行陈酿。运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四种(原酒、轻度烘烤、中度烘烤和重度烘烤)荔枝白兰地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评... 为了研究不同烘烤度橡木片对荔枝白兰地陈酿风味的影响,在荔枝白兰地中加入不同烘烤度橡木片进行陈酿。运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四种(原酒、轻度烘烤、中度烘烤和重度烘烤)荔枝白兰地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四种荔枝白兰地中共检测出21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和醇类物质在四种酒中皆有,气味活度值较高,对酒的风味贡献大,它们的组成与含量构成了荔枝白兰地的主要挥发性香气特征。原酒中含有独特的烯烃类和芳香烃类化合物,不同烘烤橡木浸渍的荔枝白兰地中含有独特的醛酮类物质。原酒中风味化合物种类最多,含量较高。轻度和中度烘烤橡木荔枝白兰地中风味化合物种类较少,主要是酯类、醇类和醛酮类,而重度烘烤橡木荔枝白兰地中则含有部分烯烃和芳香烃类化合物。在感官评价中,重度烘烤橡木荔枝白兰地得分最高,风味较好,同时电子鼻检测可以明显的区分出添加不同烘烤度橡木的荔枝白兰地,因此添加重度烘烤的橡木片能提升荔枝白兰地陈酿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白兰地 橡木 烘烤度 GC-MS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相思藤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龚受基 覃媚 +2 位作者 戴梓茹 蒋红明 郭德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185,共8页
为优化相思藤黄酮的提取工艺,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能量、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以黄酮得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法优化相思藤黄酮提取工艺,并通过检测相思藤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 为优化相思藤黄酮的提取工艺,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能量、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以黄酮得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法优化相思藤黄酮提取工艺,并通过检测相思藤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亚铁离子的还原力探讨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料液比(W/V)为1:50时,相思藤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2%、超声能量507 J、超声时间42 min,此时相思藤黄酮得率为0.696%。相思藤黄酮能有效清除DPPH、ABTS+自由基,清除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28、0.009 mg/mL,清除能力优于水溶性维生素E(Trolox),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相思藤黄酮浓度为5 mg/mL时对铁离子的还原力为2.42 mmol/L,弱于Trolox。综上,应用超声提取技术可有效提取相思藤黄酮,提取的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藤 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和电子鼻技术分析不同烘烤度荔枝木对荔枝白兰地陈酿风味的影响
4
作者 黄晨 曹慧颖 +1 位作者 郭德军 王润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3-179,共7页
为研究不同烘烤程度荔枝木片对荔枝白兰地陈酿风味的影响,在荔枝白兰地原酒中分别加入不同烘烤程度荔枝木片进行陈酿,以原酒和添加重度烘烤橡木片陈酿的荔枝白兰地作对照,运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5种不同陈酿的荔... 为研究不同烘烤程度荔枝木片对荔枝白兰地陈酿风味的影响,在荔枝白兰地原酒中分别加入不同烘烤程度荔枝木片进行陈酿,以原酒和添加重度烘烤橡木片陈酿的荔枝白兰地作对照,运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5种不同陈酿的荔枝白兰地品质、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分析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添加重度烘烤荔枝木片陈酿的荔枝白兰地感官综合评分最高;5种酒样中共检测出44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5种荔枝白兰地酒样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同时都具有独特的烯烃类风味物质;陈酿荔枝白兰地的主要的成分为醇类、酯类、烯烃类,而醛酮、烷烃和芳香烃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相对较少;癸酸乙酯、乙酸乙酯、辛酸乙酯、2-甲基丁醇、异戊醇、异丁醇、α-石竹烯和β-石竹烯共同构成了陈酿荔枝白兰地的主要风味成分特征。与加入重度烘烤橡木片陈酿的荔枝白兰地相比,原酒中添加适量的重度烘烤荔枝木片更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白兰地 荔枝木 烘烤度 气相色谱-质谱法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质/加热条件下组分缺失型原料豆乳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海波 张麒 +3 位作者 邱硕 黎冬梅 张茵茵 江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4-385,共12页
为探究脂氧酶缺失型大豆品种东富3、7S球蛋白缺失型大豆品种东富2为原料生产的豆乳理化性质,以普通大豆品种黑农64为对照,分别探究均质(80 MPa)、加热工艺(95℃、25 min)对3种原料豆乳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均质加热前,东富3生豆... 为探究脂氧酶缺失型大豆品种东富3、7S球蛋白缺失型大豆品种东富2为原料生产的豆乳理化性质,以普通大豆品种黑农64为对照,分别探究均质(80 MPa)、加热工艺(95℃、25 min)对3种原料豆乳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未均质加热前,东富3生豆乳的蛋白溶解度、游离巯基含量在3种豆乳中最高,平均粒径、浊度、粘度、离心沉淀率最低;东富2生豆乳的蛋白溶解度、游离巯基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品种黑农64生豆乳(p<0.05),平均粒径、浊度、粘度、离心沉淀率显著大于黑农64生豆乳(p<0.05),即生豆乳中东富3物理稳定性最高,东富2物理稳定性最低。均质后,所有豆乳的蛋白溶解度、游离巯基含量均增加,平均粒径、浊度、粘度均降低。东富2和黑农64豆乳均质后离心沉淀率显著下降(p<0.05),而东富3豆乳离心沉淀率与均质前无显著差异(p>0.05),但物理稳定性仍然最高,东富2均质豆乳物理稳定性仍最低。加热后3种豆乳的蛋白溶解度、平均粒径、粘度均增加,而游离巯基含量、离心沉淀率均下降,较与均质,加热对豆乳物理稳定性提升效果更显著(p<0.05)。加热后东富3豆乳平均粒径和离心沉淀率仍然最低,尽管受热后东富2豆乳粒径增加幅度大于其他2个品种,但较高的粘度使其离心沉淀率下降程度最大,物理稳定性优于加热后的黑农64豆乳。豆乳微观结构图显示均质、加热前后3种豆乳油滴尺寸变化与粒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酶缺失型大豆 7S球蛋白缺失型大豆 豆乳 均质 加热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冻方式对近江牡蛎肉感官特征和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牛改改 秦成丰 +5 位作者 游刚 张晨晓 蔡秋杏 覃媚 张自然 董庆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71-278,共8页
为获得冻结牡蛎肉的最佳解冻方式,以解冻时间、感官评分、质构、色差、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babituric acid,TBA)和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自然解冻、静水解... 为获得冻结牡蛎肉的最佳解冻方式,以解冻时间、感官评分、质构、色差、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babituric acid,TBA)和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自然解冻、静水解冻、冷藏解冻、超声波解冻和微波解冻5种解冻方式对近江牡蛎感官特征和理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对解冻后牡蛎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然解冻(128 min)与冷藏解冻(309 min)所需时间较长,解冻后牡蛎肉的感官评分最小,分别为4.6、4.4分;TVB-N、TBA和菌落总数较大。微波解冻(1.5 min)和超声波解冻(9 min)耗时较短,感官评分较高,分别为6.12、6.0分;TVB-N、TBA和菌落总数最小,但蒸煮损失率和解冻损失率较大。静水解冻所需时间31 min,感官评分(6.0分)较高,但TVB-N、TBA和细菌总数较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解冻时间(权重值为0.357)对牡蛎肉品质影响最大,微波解冻综合评分(0.548)最高,是理想的近江牡蛎肉解冻方式,但持水力较低,微波解冻条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解冻方式 感官特征 理化性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草胶对淀粉-鱼糜凝胶特性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游刚 赖玉坪 +2 位作者 牛改改 曾达 郭德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1-87,共7页
该研究以淀粉-鱼糜为研究对象,探讨添加仙草胶(hsian-tsao gum,HG)对淀粉-鱼糜复合凝胶感官特性、凝胶特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凝胶形成作用力、微观结构)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添加HG可改善凝胶感官特性和... 该研究以淀粉-鱼糜为研究对象,探讨添加仙草胶(hsian-tsao gum,HG)对淀粉-鱼糜复合凝胶感官特性、凝胶特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凝胶形成作用力、微观结构)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添加HG可改善凝胶感官特性和质构特性,添加0.5%(质量分数)HG时淀粉-鱼糜凝胶破断力、形变和凝胶强度均最大。添加HG可促进蛋白质聚集,增加淀粉-鱼糜凝胶形成作用力(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增强凝胶网络结构,改善淀粉-鱼糜凝胶质构特性,添加0.5%(质量分数)HG时,淀粉-鱼糜凝胶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最大;但添加HG降低了淀粉-鱼糜凝胶体外分解率和蛋白质消化率。经主成分分析,疏水相互作用与样品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呈现正相关性,二硫键与样品弹性、黏性和凝胶强度呈现正相关性;凝胶体外分解率和蛋白质消化率与疏水相互作用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与样品硬度、胶着性、咀嚼性、黏性、弹性和凝胶强度呈现负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添加HG改善淀粉-鱼糜凝胶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 淀粉 仙草胶 凝胶特性 体外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焙烤温度焦香麦芽焙烤过程的L^*a^*b^*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郝俊光 莫小丹 +1 位作者 陈静 邱彦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0-165,共6页
为更好地理解焦香麦芽低温焙烤过程颜色变化规律,利用CIE L^*a^*b^*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焦香麦芽质量分数50%的协定法麦汁、10%的协定法麦汁、10%的65℃糖化麦汁及其煮沸麦汁的颜色进行比对。质量分数50%焦香麦芽协定法麦汁检测结果表明,... 为更好地理解焦香麦芽低温焙烤过程颜色变化规律,利用CIE L^*a^*b^*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焦香麦芽质量分数50%的协定法麦汁、10%的协定法麦汁、10%的65℃糖化麦汁及其煮沸麦汁的颜色进行比对。质量分数50%焦香麦芽协定法麦汁检测结果表明,焦香麦芽在焙烤过程中黄色素物质的生成早于红色素物质;色度值、a^*、b^*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反映出焙烤过程非酶褐变的复杂性。质量分数10%焦香麦芽协定法麦汁的a^*、b^*变化模式与50%的不同。质量分数10%焦香麦芽65℃糖化麦汁煮沸30 min的a^*、b^*变化模式与质量浓度50%的也不同。鉴于质量分数10%为生产常用配比,利用质量分数10%协定法麦汁评价焦香麦芽的颜色特性更具实用价值。对质量分数10%配方65℃糖化麦汁进行煮沸因配比、温度等与实际生产相近,可用于指导特定颜色特性啤酒的焦香麦芽配方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香麦芽 焙烤 非酶褐变 美拉德 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illard反应前后方格星虫酶解物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游刚 牛改改 +2 位作者 张自然 董庆亮 郭德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5,58,共8页
为研究方格星虫酶解物-半乳糖Maillard反应对产物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感官特性影响,实验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定量描述感官分析法,考察方格星虫酶解液与半乳糖在一定条件下(130℃,60 min)Maillard反应前后... 为研究方格星虫酶解物-半乳糖Maillard反应对产物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感官特性影响,实验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定量描述感官分析法,考察方格星虫酶解液与半乳糖在一定条件下(130℃,60 min)Maillard反应前后产物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感官特性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探讨方格星虫(SN)、酶解物(SNH)和Maillard反应产物(SNHG)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和感官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电子鼻可有效区分SN、SNH和SNHG的挥发性特征风味,SN经酶解和Maillard反应后,SNHG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增加,特别是醛类和吡嗪类,呈现芳香味、肉香味和焦糖味,同时减弱了苦味,改善了产物的感官特性。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表明,SN挥发性风味与癸醛、正癸醇、正己醇、1-壬醇、D-柠檬烯、茴香烯、桉油精和对烯丙基茴香醚成分呈正相关性,SNH挥发性风味与肉豆蔻酸异丙酯、2-二甲基-5-异丙基吡嗪、萘、1,2,3,4-四甲基苯,2,5-二甲基吡嗪、苯甲醛、2-戊基呋喃、2,4-二叔丁基苯酚相关性程度较小,SNHG形成的芳香味、肉香味和焦糖味与醛类(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壬醛、苯乙醛)、吡嗪类(三甲基吡嗪、吡嗪)、3-苯基呋喃、2-戊基呋喃、2,4-二叔丁基苯酚、苯并噻唑、苯乙烯成分呈正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利用半乳糖Maillard反应改善方格星虫酶解物挥发性风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酶解液 半乳糖 MAILLARD反应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方格星虫干品质及特征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改改 游刚 +3 位作者 王培 张自然 郭德军 陈文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28-135,共8页
为研究3种干燥方法对方格星虫干(dried Sipunculus nudus,DSN)品质及特征风味的影响,实验对比分析干制品的感官评分、色泽、复水率、营养成分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干燥时间和干燥能耗,并利用... 为研究3种干燥方法对方格星虫干(dried Sipunculus nudus,DSN)品质及特征风味的影响,实验对比分析干制品的感官评分、色泽、复水率、营养成分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干燥时间和干燥能耗,并利用变异系数权重法综合评价干制品品质,结合电子鼻技术研究干制品特征风味。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DSN复水率最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最高,TVB-N含量与色差最小,但其能耗最高;真空干燥DSN感官评分最高。a*和干燥能耗在DSN品质评价中占较大比重,权重值分别为0.192和0.241;DSN品质综合评分结果: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鼓风干燥。电子鼻能够区分不同干燥方法制备的DSN风味,6号(甲烷)、7号(无机硫化氢类)、8号(乙醇)和9号(有机硫化氢类)传感器对DSN风味识别起到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干燥方法 品质 变异系数权重法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对仙草胶-鱼糜凝胶特性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游刚 张自然 +1 位作者 李莹 牛改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0-106,共7页
仙草胶(Hsian-tsao gum,HG)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促凝胶性,可改善鱼糜凝胶质构特性。Ca常用于鱼糜加工,而Ca对HG-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以HG-鱼糜为对象,探讨Ca对HG-鱼糜凝胶感官特性、凝胶特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凝胶... 仙草胶(Hsian-tsao gum,HG)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促凝胶性,可改善鱼糜凝胶质构特性。Ca常用于鱼糜加工,而Ca对HG-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以HG-鱼糜为对象,探讨Ca对HG-鱼糜凝胶感官特性、凝胶特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凝胶形成作用力、微观结构)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a减少HG-鱼糜凝胶二硫键、离子键和氢键作用力,增加其非二硫共价键和疏水作用力;添加3 mmol/kg Ca可改善HG-鱼糜凝胶感官特性(弹性、硬度和组织状态)、持水率、凝胶强度和质构特性(硬度、弹性),但降低凝胶溶解率和体外消化率;继续增大Ca浓度,HG-鱼糜凝胶结构孔隙率增大,凝胶溶解率和体外消化率增加,但凝胶强度、硬度、弹性和持水率均降低。经主成分分析,凝胶消化率与微观结构孔隙率和凝胶溶解率呈正相关性,与凝胶强度、硬度、弹性、持水率和凝胶形成作用力(二硫键、离子键、氢键)呈负相关性。因此,添加不同浓度Ca可设计不同感官特性和凝胶特性的HG-鱼糜凝胶,研究结果为HG-鱼糜凝胶产品多元化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仙草胶 鱼糜 凝胶特性 体外消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香味美思酒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静 郝俊光 +1 位作者 张晨晓 郭德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3-206,共4页
以山葡萄酒为酒基,加以橙皮浸泡制成橙香味美思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由感官评分判定橙香味美思酒品质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橙皮添加量>砂糖添加量>浸泡温度;从橙皮苷含量判定对其结果影响的大小... 以山葡萄酒为酒基,加以橙皮浸泡制成橙香味美思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由感官评分判定橙香味美思酒品质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橙皮添加量>砂糖添加量>浸泡温度;从橙皮苷含量判定对其结果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橙皮添加量>浸泡温度>砂糖添加量。根据综合分析,确定最优工艺方案的橙皮添加量10%、向砂糖添加量11.5%、浸泡温度28℃。该优化条件下的味美思酒总糖为26.5 g/L,总酸为5.125 g/L、酒精度为10.5%vol、橙皮苷质量浓度为0.972 mg/L、甲醇为283.52 mg/L、杂醇为186.4 mg/L。此工艺条件下的味美思酒橙香与酒香糅合适宜、口感圆润、回味甘甜、酒体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美思酒 山葡萄酒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乳方式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过程中的乳状液回收油品质影响和水解蛋白风味研究
13
作者 吴海波 任桂凤 +3 位作者 刘松勇 黄莹 覃秀荧 江连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3-138,145,共7页
为研究破乳方式对粗酶水相提取大豆油过程形成的乳状液回收油品质影响和所得水解蛋白风味,分别对等电点法、添加CaCl--2法、Alcalase酶法、加热破乳方式回收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以溶剂浸提油为对照样。结果表明,各破乳... 为研究破乳方式对粗酶水相提取大豆油过程形成的乳状液回收油品质影响和所得水解蛋白风味,分别对等电点法、添加CaCl--2法、Alcalase酶法、加热破乳方式回收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以溶剂浸提油为对照样。结果表明,各破乳方式所得油的色泽、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碘值均低于溶剂浸提油,破乳油中,等电点法破乳油酸价最高,达0.83 mg/g,其次是加热破乳油,CaCl2和Alcalase酶法破乳油的酸价最低,仅为0.52 mg/g;加热破乳油过氧化值高于其他破乳油,达0.85μg/g,CaCl2和Alcalase酶法破乳油的过氧化值最低,仅为0.62μg/g。各破乳油色泽、皂化值和碘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破乳油脂肪酸组成与溶剂浸提油相同,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均在84%以上,符合国际法典委员会推荐的食用油标准。因此,破乳油的品质均优于溶剂浸提油,而CaCl2和Alcalase酶法破乳油的品质最好。粗酶水解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原料大豆相近,尽管仍具有苦味,但苦味值低于Alcalase酶解蛋白,因此粗酶水解蛋白仍然保持大豆蛋白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提取 破乳方式 乳状液回收油 蛋白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