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钦州市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防治建议
1
作者 莫玉萍 黄萍 +1 位作者 韦繁 陈传娟 《广西植保》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钦州市55个镇(街道办)的耕地、园地、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5类生境中的国家重点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共发现20种重点管理入侵植物,隶属9科18属,其中,菊...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钦州市55个镇(街道办)的耕地、园地、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5类生境中的国家重点重点管理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共发现20种重点管理入侵植物,隶属9科18属,其中,菊科Asteraceae9属10种,苋科Amaranthaceae2属3种,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天南星科Araceae、落葵科Basellaceae、豆科Fabac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和商陆科Phytolaccaceae各1种。其中,19种原产于美洲,1种原产于非洲。讨论了入侵植物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外来入侵植物 发生 分布 为害 防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农业“一号技术”栽培模式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大福 黄其椿 刘吉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72-73,78,共3页
为破解春旱难题,钦州市农业技术部门研究并提出了3个"一号技术",即3种栽培模式:水稻旱直播栽培;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春玉米+晚稻栽培。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一号技术” 栽培模式 旱直播 再生稻 春玉米 广西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世礽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表明,水稻免耕除草剂以内吸型除草剂除草效果较好,触杀型除草剂次之;早稻每公顷抛栽30.0万~34.5万蔸、晚稻每公顷抛栽33.0万~36.0万蔸范围内,有效穗和产量随着抛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每公顷施纯氮18...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表明,水稻免耕除草剂以内吸型除草剂除草效果较好,触杀型除草剂次之;早稻每公顷抛栽30.0万~34.5万蔸、晚稻每公顷抛栽33.0万~36.0万蔸范围内,有效穗和产量随着抛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每公顷施纯氮189.15~226.95kg范围内,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晚稻氮肥施用后移的比例适当加重,成穗率、穗粒数和产量随之增加;常耕耕田用水约是免耕泡田用水的2.63倍,本田用水相差不大,免耕抛秧的灌溉水生产效率为常耕抛秧的1.36~1.79倍。水稻免耕抛秧不但省工、省力,而且增产、节水、生态环保,节本增收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抛秧 试验研究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其椿 何大福 +1 位作者 刘吉敏 梁玉祥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0期11-13,共3页
甘薯是钦州市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之一,其产业发展呈现逐步扩大趋势。结合钦州市甘薯生产现状和有利条件,分析了甘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甘铃薯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钦州市 甘薯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大福 黄其椿 +1 位作者 刘吉敏 农振平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6期380-382,共3页
马铃薯是钦州市重要的兼用作物之一,其产业发展呈现逐步扩大趋势。通过分析钦州市马铃薯生产的发展现状,包括适宜冬种的气候条件、栽培面积和产量、主推品种和技术方面,阐明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钦州市马铃薯产业... 马铃薯是钦州市重要的兼用作物之一,其产业发展呈现逐步扩大趋势。通过分析钦州市马铃薯生产的发展现状,包括适宜冬种的气候条件、栽培面积和产量、主推品种和技术方面,阐明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钦州市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大福 黄其椿 +1 位作者 刘吉敏 农振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8期94-95,共2页
结合钦州市马铃薯生产的现状,分析了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建春 王慧芹 +1 位作者 施春婷 刘维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8期91-94,共4页
钦州市是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的"黄金区域",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品种单一的问题,改善品种结构,对合作88、荷兰803、兴佳2号、张薯12号、大西洋、费乌瑞它6个马铃薯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综合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田间性... 钦州市是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的"黄金区域",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品种单一的问题,改善品种结构,对合作88、荷兰803、兴佳2号、张薯12号、大西洋、费乌瑞它6个马铃薯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综合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田间性状、植株性状及对晚疫病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费乌瑞它作为早熟主推品种产量高,达2 939.4kg/亩;荷兰803作为中早熟品种在钦州地区推广具有明显优势,产量达3 468.2 kg/亩,其次为大西洋,兴佳2号可适度发展,用于丰富本地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 冬种马铃薯 品比试验 田间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黄瓜春提早增产增效关键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华才 黎彩凤 +2 位作者 黄光耀 蒙清 廖明阵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77-78,共2页
充分利用钦州气候条件,结合黄瓜栽培特点及市场需求,提出此栽培方法,主要包括土地选择、种子处理、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清洁田园等内容,以作参考。
关键词 钦州黄瓜 春提早 栽培技术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马铃薯品种在钦州市冬作区的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钟艳秋 施春婷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期85-87,共3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钦州市冬季种植的生育期适宜、产量高且商品薯率高的马铃薯优质品种,2015年冬季选用4个优质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性状等表现差异较大,4个品种均适宜在钦州地区推广种植... 为了筛选出适宜钦州市冬季种植的生育期适宜、产量高且商品薯率高的马铃薯优质品种,2015年冬季选用4个优质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性状等表现差异较大,4个品种均适宜在钦州地区推广种植。其中,荷兰15号的生育日数、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可作为钦州地区早熟良种推广,尤其适合在"稻-稻-薯"一年三造轮作地区大面积推广;希森6号产量和商品薯率较高,综合表现较优,在钦州种植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比较试验 冬作区 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单季杂交水稻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春婷 黄勇 +5 位作者 甘永梅 曹伟波 简海丽 谢咏梅 王小鹏 韦繁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4期55-59,共5页
选择机械精量穴直播、毯苗机插、手工插秧(对照)3种不同种植方式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漏秧率为3.33%,低于毯苗机插处理,与手工插秧比较可缩短水稻生育期9 d,亩有效穗和成穗率较高,亩产量高达702.78 kg,亩纯收入为962.8... 选择机械精量穴直播、毯苗机插、手工插秧(对照)3种不同种植方式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漏秧率为3.33%,低于毯苗机插处理,与手工插秧比较可缩短水稻生育期9 d,亩有效穗和成穗率较高,亩产量高达702.78 kg,亩纯收入为962.84元,分别比手工插秧增产、增收33.66 kg和425.98元,产出投入比为1.84,省工、节本、增效效果最好。毯苗机插处理可缩短水稻生育期3 d,虽然亩产量比手工插秧减产11.56 kg,但其省工、节本、增效效果明显,亩纯收入比手工插秧增加135.32元,产出投入比为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杂交水稻 种植方式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市冬种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有胜 张丽华 +1 位作者 黎广胜 施春婷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6期126-128,204,共4页
钦州市是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的重要冬作区,为解决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的问题,满足种植户对新品种的需求,改善品种结构,2020年对合作88、兴佳2号、丽薯7号、桂农薯1号、荷兰15号6个马铃薯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参试品种的马铃... 钦州市是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的重要冬作区,为解决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的问题,满足种植户对新品种的需求,改善品种结构,2020年对合作88、兴佳2号、丽薯7号、桂农薯1号、荷兰15号6个马铃薯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参试品种的马铃薯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田间性状、植株性状及晚疫病抗性表现,希森6号产量最高,商品薯率高,大薯多,生育期适中,较适合钦州市种植,可作为钦州市冬种主推品种;其次为桂农薯1号,综合表现较优,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钦州市推广,种植潜力较大;荷兰15号产量表现居第3位,可作为早熟主推品种,尤其适合在“稻—稻—薯”一年三造轮作区大面积推广;兴佳2号食用品质好,受市场欢迎,可作为早中熟品种在钦州推广;丽薯7号可适度发展,丰富本地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品比试验 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污染防治及农业环境保护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喜强 庞杰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113-114,共2页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耕地资源日益珍贵,而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本文将探讨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增强农民的环...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耕地资源日益珍贵,而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本文将探讨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种植水平、发挥农业循环经济的作用等方面的措施,以期为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产生的耕地污染防治及农业环境保护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污染 农业环境 重金属污染 有机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钦州市冬种马铃薯苗情监测结果分析
13
作者 施春婷 黄勇 +2 位作者 黄有胜 钟艳秋 左科举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为准确掌握冬种马铃薯生产动态,增强冬种马铃薯生产指导的科学性,提高冬种马铃薯生产的整体水平,钦州市于2018年开展冬种马铃薯苗情监测工作,掌握冬种马铃薯主要品种的生长规律,及时了解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生长发育进度以及... 为准确掌握冬种马铃薯生产动态,增强冬种马铃薯生产指导的科学性,提高冬种马铃薯生产的整体水平,钦州市于2018年开展冬种马铃薯苗情监测工作,掌握冬种马铃薯主要品种的生长规律,及时了解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马铃薯生长发育进度以及群体发育动态,阐述了气候条件以及品种、种植方式等对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为指导钦州市冬种马铃薯生产和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苗情监测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反季节人工补光促花技术的研究
14
作者 庞杰 陈喜强 《农家科技》 2024年第13期10-12,共3页
火龙果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的水果,其种植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农业产业。然而,火龙果的花期受季节性限制,导致了产量和质量的波动。本研究旨在探索使用人工补光技术促进火龙果在非花期时的开花。通过在火龙果种植基地建立夜间光源系统... 火龙果作为一种高经济价值的水果,其种植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农业产业。然而,火龙果的花期受季节性限制,导致了产量和质量的波动。本研究旨在探索使用人工补光技术促进火龙果在非花期时的开花。通过在火龙果种植基地建立夜间光源系统,我们分析了不同光照条件对火龙果开花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的人工补光可以显著提高火龙果的开花率和花果质量。在持续光照下,火龙果的开花率明显提高,并且花朵更加鲜艳。该研究结果为火龙果种植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火龙果花期限制问题,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深入了解火龙果对光照的响应机制,并优化夜间补光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反季节 人工补光促花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其椿 何大福 +5 位作者 黄世礽 林明龙 陈同聪 何万福 梁玉祥 农振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073-19074,19077,共3页
[目的]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中浙优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头季稻收割成熟度、收割后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3个因子对再生稻苗情、有效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的影响。[结果]头季稻在80%、... [目的]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中浙优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头季稻收割成熟度、收割后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3个因子对再生稻苗情、有效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的影响。[结果]头季稻在80%、85%成熟度时收割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稻收割后,留桩时间越短产量越高;定桩高度为10 cm时产量最高,其次是15、20、5 cm。[结论]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时要掌握好头季稻收割成熟度、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才能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浙优1号 再生稻 留桩时间 定桩高度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建春 黄世礽 +5 位作者 王慧芹 胡成武 施春婷 梁玉祥 农振平 刘向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184-6185,6187,共3页
水稻平衡栽培技术是水稻高产高效的综合技术,涵盖地力改造、品种选择、培育壮秧、抛插质量、高产施肥、晒田控苗、水气平衡、病虫预防等集成技术,通过平衡栽培,促使禾苗全田平衡健壮生长,在拔高个体水平的同时兼顾群体质量,达到整田整... 水稻平衡栽培技术是水稻高产高效的综合技术,涵盖地力改造、品种选择、培育壮秧、抛插质量、高产施肥、晒田控苗、水气平衡、病虫预防等集成技术,通过平衡栽培,促使禾苗全田平衡健壮生长,在拔高个体水平的同时兼顾群体质量,达到整田整片平衡增产的目的.2011~2013年,在钦州市钦北区、钦南区、灵山县、浦北县开展水稻平衡栽培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钦北区,该方法前期分蘖快,后期苗总体下降数量少,有效穗数较常规栽培高45万穗/hm2以上;稻田病虫总体发生较轻,全年两个生育期防治次数较常规栽培减少2次;与常规栽培相比,结实率高5个百分点以上,千粒重高0.3g以上,晚稻实割产量11 557.5 kg/hm2,创全市最高单产纪录,高出常规栽培2 403.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平衡栽培技术 茎蘖动态 病虫害防治 产量及其构成 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编织布育秧抛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玉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编织布 育秧 抛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大福 黄其椿 +4 位作者 刘吉敏 黄世礽 梁菊秀 梁玉祥 农振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842-17844,共3页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方法]以中浙优1号等4个超级稻为试材,于2009年在广西钦州市的传统中稻区、冬种辣椒区、冬种蔬菜及马铃薯区和双季稻区进行了超级稻+再生稻栽培示范项目,示范面积为167.9 hm2。[结果]...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方法]以中浙优1号等4个超级稻为试材,于2009年在广西钦州市的传统中稻区、冬种辣椒区、冬种蔬菜及马铃薯区和双季稻区进行了超级稻+再生稻栽培示范项目,示范面积为167.9 hm2。[结果]在传统中稻区和冬种辣椒区推广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在冬种蔬菜、马铃薯区虽然水稻有所减产,但可使一年三熟或多熟,在时间安排上显得宽松,确保农民在冬种作物上增产增收;在双季稻区虽然产量略低,但节省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使农民有充裕的时间再种植一茬冬种作物。[结论]利用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全生育期缩短1个月左右,产量与双季稻差别不大,并且具有省种、省工、节水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再生稻 栽培模式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水稻品种早稻品比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建春 王慧芹 +4 位作者 施春婷 刘维文 梁玉祥 农振平 宋静静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8期81-82,共2页
2016年在钦北区进行了早稻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钦北区早稻以Y两优900、深两优8386、Y两优2号、Y两优5806、特优582、Y两优9683、Y两优286为重点推广品种。
关键词 水稻 品比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12
20
作者 梁娟英 林明龙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362-365,共4页
为应对钦州市秋冬春三季连旱对水稻生产的威胁,在旱区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再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早稻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Y两优1号、新两优6号;晚稻再生稻的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中浙优1号、特优航1号... 为应对钦州市秋冬春三季连旱对水稻生产的威胁,在旱区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再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早稻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Y两优1号、新两优6号;晚稻再生稻的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中浙优1号、特优航1号;年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是中浙优1号,其他超级稻品种(组合)的年平均产量也比普通杂交稻(对照)的高。综合各参试超级稻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稻米品质、生长势与再生能力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两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今后钦州市超级稻再生栽培的主推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区 超级稻 再生栽培 产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