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冷东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波
郝媛媛
+3 位作者
石海信
孙国强
史基安
吴志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综合运用重矿物、岩心、测录井及物性资料,对冷东地区浅层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沉积期离物源距离较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砂岩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
综合运用重矿物、岩心、测录井及物性资料,对冷东地区浅层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沉积期离物源距离较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砂岩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碎屑的粒径大小与孔渗高低呈正相关性。根据储层分类标准,将研究区储层从优至劣分为三类,大部分为Ⅱ类和Ⅲ类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且非均质性较强。研究区储层物性与沉积时的水动力强度有关,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较厚的砂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干柴沟组上段
沉积储层
物性特征
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波
孙国强
+3 位作者
史基安
郝媛媛
石海信
陈汾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2期7-13,共7页
应用钻井取心资料、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资料,同时结合分析化验数据,对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成熟度较低,储层中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微...
应用钻井取心资料、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资料,同时结合分析化验数据,对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成熟度较低,储层中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均有发育,储层物性较差;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的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是破坏储层物性的最根本原因。研究区储层整体因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达21.65%,胶结作用是使储层物性进一步减少的重要因素,造成孔隙损失平均达3.34%,溶蚀作用是储层增孔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溶蚀流体的缺乏使其贡献有限,增孔约为2.26%。储层物性与成熟度成正相关性,与埋藏深度成负相关性,表现为低成熟度和深埋藏的路乐河组(E_(1+2))压实和胶结作用最强,储层物性最差,下干柴沟组下段(E_3~1)次之,成熟度最高和埋藏最浅的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储层物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冷湖地区
古近系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东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波
郝媛媛
石海信
孙国强
史基安
吴志雄
机构
钦州学院广西高校北部湾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油气
资源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
学院
油气
资源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基金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北部湾涠西南凹陷储层构型特征对油田含水率的影响研究"(2017KY0787)
钦州学院校级重点培育项目
+1 种基金
高层次人才引进启动项目"文昌油田储层构型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2016PY-SJ10
2017KYQD113)
文摘
综合运用重矿物、岩心、测录井及物性资料,对冷东地区浅层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沉积期离物源距离较近,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砂岩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碎屑的粒径大小与孔渗高低呈正相关性。根据储层分类标准,将研究区储层从优至劣分为三类,大部分为Ⅱ类和Ⅲ类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且非均质性较强。研究区储层物性与沉积时的水动力强度有关,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较厚的砂体中。
关键词
下干柴沟组上段
沉积储层
物性特征
储层评价
Keywords
upper reservoin of the lower Gangchaigou formation
sedimentary facies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evaluat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波
孙国强
史基安
郝媛媛
石海信
陈汾君
机构
钦州学院广西高校北部湾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油气
资源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
学院
油气
资源
研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2期7-13,共7页
基金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北部湾涠西南凹陷储层构型特征对油田含水率的影响研究"(2017KY0787)
钦州学院校级重点培育项目"文昌油田储层构型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2016PY-SJ10)
文摘
应用钻井取心资料、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资料,同时结合分析化验数据,对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成熟度较低,储层中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均有发育,储层物性较差;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的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是破坏储层物性的最根本原因。研究区储层整体因压实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平均达21.65%,胶结作用是使储层物性进一步减少的重要因素,造成孔隙损失平均达3.34%,溶蚀作用是储层增孔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溶蚀流体的缺乏使其贡献有限,增孔约为2.26%。储层物性与成熟度成正相关性,与埋藏深度成负相关性,表现为低成熟度和深埋藏的路乐河组(E_(1+2))压实和胶结作用最强,储层物性最差,下干柴沟组下段(E_3~1)次之,成熟度最高和埋藏最浅的下干柴沟组上段(E_3~2)储层物性最优。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冷湖地区
古近系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Keywords
Qaidam basin
Lenghu region
Paleogene
diagenesis
pore evolutio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冷东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陈波
郝媛媛
石海信
孙国强
史基安
吴志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冷湖地区古近系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陈波
孙国强
史基安
郝媛媛
石海信
陈汾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