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越北部湾共同渔区秋季渔获鱼类多样性 被引量:7
1
作者 牛泽瑶 许尤厚 +8 位作者 王鹏良 廖永岩 吴海萍 黄鹄 余敏航 徐威能 徐淑庆 林美芳 雷娟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0-646,共7页
根据2015年秋季中越北部湾共同渔区底拖网调查资料,统计调查海域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鱼类情况,同时从质量和尾数两方面分析该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并结合ABC曲线初步探讨该海域生物群落稳定性受环境干扰程度。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发现10... 根据2015年秋季中越北部湾共同渔区底拖网调查资料,统计调查海域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鱼类情况,同时从质量和尾数两方面分析该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并结合ABC曲线初步探讨该海域生物群落稳定性受环境干扰程度。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发现103种鱼,隶属于16目51科,其中以鲈形目最为丰富,占总鱼类渔获质量的95.44%;该海域的优势种(相对重要性指数≥500)鱼类有鲐鱼(相对重要性指数为16 093.70)和二长棘鲷(相对重要性指数为715.68)2种;与已有的文献相比,本次调查海域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偏低;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16个站位(占总站位数57.1%)属于重度污染区(物种多样性指数<1),这可能与捕捞压力、环境干扰、水温变化以及调查区域范围小等因素有关;ABC曲线中质量曲线和尾数曲线出现交叉,W=0.002,该海域受中等程度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结构 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 中越北部湾共同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来源的甾体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啟福 甘春芳 崔建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66-1273,共8页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使其具有独特的代谢途径和机体防御机制,从而能产生许多结构特殊、活性显著的化合物,被认为是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药源。目前来源于海洋微生物的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碱类、大环内酯类、肽类、甾体类、萜类...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使其具有独特的代谢途径和机体防御机制,从而能产生许多结构特殊、活性显著的化合物,被认为是最具开发前景的新药源。目前来源于海洋微生物的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碱类、大环内酯类、肽类、甾体类、萜类、聚酮类、糖苷类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从海洋放线菌、海洋真菌、海洋细菌以及海洋微藻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甾体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甾体化合物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湾海水中石油烃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斌 钟秋平 +3 位作者 张晨晓 鲁栋梁 梁燕茹 李尚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4,共9页
2009年1月至11月对广西钦州典型养殖海湾-钦州湾海域表层海水石油烃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分析该海域石油烃污染状况,探讨石油烃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海水石油烃的质量浓度在0.001-0.095 mg/L之间,平均值为0.02... 2009年1月至11月对广西钦州典型养殖海湾-钦州湾海域表层海水石油烃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分析该海域石油烃污染状况,探讨石油烃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海水石油烃的质量浓度在0.001-0.095 mg/L之间,平均值为0.022 mg/L;季节变化呈现夏季最高,秋、冬季次之,春季最低的特点,夏、冬季海水受到不同程度石油污染,春、秋季均达到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水平分布上总体呈现春、秋季节外湾大于内湾,夏、冬季节内湾大于外湾的特征。钦州湾水产养殖活动及陆地径流输入是影响石油烃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春季石油烃的质量浓度与温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子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夏季石油烃和溶解无机磷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上钦州湾海域目前受石油烃污染程度较轻,仍有一定接纳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污染评价 钦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特征及其富营养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万次 苏搏 +2 位作者 刘熊 钟秋平 杨斌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3期90-96,共7页
2013年8月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整个保护区近岸水域溶解无机氮(DIN)显示过剩,但溶解无机磷(DIP)表现低磷特征,高的N/P比值使得P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性因子。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DIN和石油类是主要... 2013年8月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整个保护区近岸水域溶解无机氮(DIN)显示过剩,但溶解无机磷(DIP)表现低磷特征,高的N/P比值使得P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性因子。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DIN和石油类是主要的超标污染因子,COD次之。有机污染指数显示,近期整个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水质污染程度达到1级,水质较好,但局部海区开始受到轻度污染。富营养化指数结果表明,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总体达到轻度富营养程度,不同区域富营养程度不同。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率范围为42.8%—76.7%,平均值为(64.3±9.6)%,COD是影响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水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陆源污染物排放、水产养殖排污和船舶排污是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特征 富营养化 COD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栖菜蛋白质提取及功能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庞庭才 胡上英 +2 位作者 范和良 黄海 林丽丹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8-152,共5页
以羊栖菜为原料,考察提取工艺对其蛋白质得率的影响,并研究羊栖菜蛋白质的功能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液料比、碱质量分数、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等4个因素,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羊栖菜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以羊栖菜为原料,考察提取工艺对其蛋白质得率的影响,并研究羊栖菜蛋白质的功能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液料比、碱质量分数、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等4个因素,根据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羊栖菜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羊栖菜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1∶1(m L∶g),碱质量分数2.5%,浸提温度57℃,浸提时间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蛋白质得率为28.95%。羊栖菜蛋白的起泡性高达76.7%,优于大豆分离蛋白,而吸水性、吸油性、乳化能力、乳化稳定性、泡沫稳定性均不如大豆分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蛋白质 提取 功能特性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红树林植物健康与非健康叶片中真菌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龚斌 方怀义 +3 位作者 刘小雪 廖日权 宋静静 林啟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4-302,共9页
红树林叶片感染真菌后可能会向非健康状态变化,为了比较三种红树林植物海漆、秋茄和桐花树健康与非健康叶片真菌类群,明确其中真菌类群的差异,该研究从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采集海漆、秋茄和桐花树健康与非健康叶片,对叶片中真菌... 红树林叶片感染真菌后可能会向非健康状态变化,为了比较三种红树林植物海漆、秋茄和桐花树健康与非健康叶片真菌类群,明确其中真菌类群的差异,该研究从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采集海漆、秋茄和桐花树健康与非健康叶片,对叶片中真菌分离纯化并进行形态学鉴定,提取真菌的DNA,采用RAPD多样性、ITS序列对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经过初步分析,从海漆、秋茄和桐花树中共分离到157株真菌,经过形态学和RAPD分析,可能为19种不同的真菌。采用真菌ITS序列对19种真菌代表性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种真菌都属于子囊菌门,有15株与已有的真菌ITS序列相似性在97%以上;有4株相似性低于95%,可能为新种。海漆健康和非健康叶片分别分离到真菌7种和5种,健康叶片含了非健康叶片中所有真菌;秋茄健康和非健康叶片分离到真菌1种和9种,且健康叶片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Dothiorella aegiceri也包含于非健康叶片分离的真菌中;桐花树健康和非健康叶片分离到真菌1种和3种,且桐花树分离的内生真菌也是Dothiorella aegiceri,其包含于非健康叶片中分离到的真菌。该研究证明,海漆内生真菌同时也可能是植物病原菌,内生真菌与植物病原菌没有明显界限;另一方面,该研究发现秋茄和桐花树叶片的病变是由外部的病原真菌感染引起,感染的原因可能是昆虫叮咬红树林植物后留下了创口,这些创口有利于真菌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RAPD多样性 ITS 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南部赤潮区春季表层沉积物中色素组成、含量与分布状况 被引量:3
7
作者 亢振军 于仁成 +5 位作者 孔凡洲 高岩 王云峰 郭伟 陈建华 周名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39,共10页
为剖析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硅藻藻华后期藻类沉降与底层水体缺氧现象之间的关系,作者于2011年春季,在长江口南部赤潮区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浮游植物色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硅藻藻华发生后,表层沉积物... 为剖析长江口邻近海域春季硅藻藻华后期藻类沉降与底层水体缺氧现象之间的关系,作者于2011年春季,在长江口南部赤潮区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浮游植物色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硅藻藻华发生后,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Chl a)、岩藻黄素(Fuco)和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But-Fuco)含量有显著增加,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东南侧50 m等深线外侧,与底层低氧水体分布区基本吻合。因此,硅藻藻华后沉降的藻类对于该海域夏季缺氧区的形成应具有一定作用,其具体过程和机制仍有待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华 沉积物 色素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絮凝剂微杆菌的絮凝特性及印染废水处理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尤厚 周洪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9-63,共5页
筛选获得一株高效产絮凝剂菌株WX-7,通过16srDNA鉴定,该菌株隶属于微杆菌属。在pH为8.0、接种量1%、30℃、170r/min条件下,添加蔗糖、玉米浆干粉,培养16~24h生长最佳。WX-7菌株的絮凝活性主要分布于菌体.最佳助凝剂为Ca2+。... 筛选获得一株高效产絮凝剂菌株WX-7,通过16srDNA鉴定,该菌株隶属于微杆菌属。在pH为8.0、接种量1%、30℃、170r/min条件下,添加蔗糖、玉米浆干粉,培养16~24h生长最佳。WX-7菌株的絮凝活性主要分布于菌体.最佳助凝剂为Ca2+。在pH〉11条件下,向0.5%的高岭土悬液投加3mL菌液和3m.L1%的CaCl2溶液,絮凝活性最高可达98%。絮凝剂成分对热处理不敏感。WX-7菌株所产絮凝剂能有效去除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1%、42%。在废水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印染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胸腺素β4(thymosinbeta4)插核损伤和发育时期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文耀 范嗣刚 +5 位作者 刘宝锁 张博 周童 苏家齐 邓正华 喻达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4,共9页
胸腺素β4(thymosinβ4)具有抗菌、抑制炎症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该研究克隆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胸腺素β4(Pfthymosinβ4)的基因序列。该基因长261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26 bp,编码42个氨基酸。生... 胸腺素β4(thymosinβ4)具有抗菌、抑制炎症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该研究克隆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胸腺素β4(Pfthymosinβ4)的基因序列。该基因长261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26 bp,编码4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胸腺素β4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4.78 ku;具有典型的"THY"特征模体和胸腺素β家族的特征序列;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很高,与其他物种相似性达90%以上。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fthymosinβ4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血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足与鳃。插核手术后取血细胞和伤口组织,Pfthymosinβ4在血细胞和伤口组织的表达量显著升高,第6小时达到最高,推测表达量升高的原因是Pfthymosinβ4促进血细胞向伤口处移动来参与合浦珠母贝伤口的前期修复。在各个发育时期中Pfthymosinβ4均有表达,在变态期的表达量突然升高,推测其可能参与了合浦珠母贝的变态附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胸腺素Β4 表达分析 伤口愈合 发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对合浦珠母贝热休克蛋白基因HSP2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童 刘宝锁 +3 位作者 张博 孟子豪 何文耀 喻达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9,共10页
该研究获得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热休克蛋白22 (heat shock protein 22,PfHSP22)基因cDNA序列,全长2 18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699 bp,预测编码232个氨基酸。结构预测显示PfHSP22具有小热休克蛋白家族典型结构域"α-晶体结构... 该研究获得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热休克蛋白22 (heat shock protein 22,PfHSP22)基因cDNA序列,全长2 18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699 bp,预测编码232个氨基酸。结构预测显示PfHSP22具有小热休克蛋白家族典型结构域"α-晶体结构域"(ACD)。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fHSP22与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HSP22相似性最高(54%)。进化分析显示,PfHSP22与软体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常温条件下,PfHSP22在类胡萝卜素含量高的橘色组和含量低的白色组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足中表达量最高,且橘色组均显著高于白色组(P<0.05),表明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低可能影响PfHSP22的基础表达量。高温胁迫时,橘色组和白色组各组织的PfHSP22表达量在前3 h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之后呈现出或升高或下降的复杂变化;其中橘色组一些组织的PfHSP22表达量显著升高时间晚于白色组,这可能是由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HSP22 类胡萝卜素 表达分析 小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