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钦州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胡晓熙 王芸 +1 位作者 黄宝章 刘魁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37-40,共4页
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的重要检验指标。加强选题的合理性,确保选题的可操作性;加强毕业论文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全... 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的重要检验指标。加强选题的合理性,确保选题的可操作性;加强毕业论文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全程指导论文;加强考研动员鼓励,统筹兼顾考研和毕业论文;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健全科学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方式;保质保量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确保答辩外在形式与内容质量统一等措施能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此外,强化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动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毕业论文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学院油气储运专业基础化学的教学探微 被引量:1
2
作者 尹艳镇 焦淑菲 梁金禄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1-55,共5页
结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在该专业现代基础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对现代基础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更好的为其他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结合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在该专业现代基础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对现代基础化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更好的为其他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对教学和实践的结合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实验能力;对考核方式进行更合理的优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全面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运工程 现代基础化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钦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史忠丰 李家明 +1 位作者 尹艳镇 黄宝章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45-48,共4页
随着钦州市以石化、造纸、能源和粮油加工为代表的临港工业框架的初步形成,一批相关的上下游材料化工企业也正在加快进入钦州。为满足钦州市乃至整个北部湾经济区材料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钦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划开设高分子材料专业,... 随着钦州市以石化、造纸、能源和粮油加工为代表的临港工业框架的初步形成,一批相关的上下游材料化工企业也正在加快进入钦州。为满足钦州市乃至整个北部湾经济区材料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钦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划开设高分子材料专业,并结合学院相关专业现有教学情况和前期教改成果,在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结合促进石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钦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艳辉 黄丽丹 +1 位作者 李超柱 黄学仁 《钦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9-53,共5页
在石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模式,一方面可通过利用企业、研究单位的人员、仪器设备的优势,借助社会力量办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 在石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模式,一方面可通过利用企业、研究单位的人员、仪器设备的优势,借助社会力量办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钦州学院在化工类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中,通过产研结合,以产促研;产学结合,以产促学;研学结合,以研促学;研教结合,以研促教等,实现了培养高素质石化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应用型人才 化工类专业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钦州学院石化专业为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石海信 《钦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54-58,共5页
通过分析近年来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结合钦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石化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订单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等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依托北部湾经济区石化产业创新... 通过分析近年来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结合钦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石化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订单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等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依托北部湾经济区石化产业创新联盟,构建以石化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为基础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方向,实施政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地方本科院校为区域行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理念,确保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应用技术型 地方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在纳米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正国 邓勤 +1 位作者 郑韵英 石海信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基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Nano-Au/SDBS/GCE),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Nano-Au/SDBS/GC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由在裸玻碳... 基于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Nano-Au/SDBS/GCE),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Nano-Au/SDBS/GC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由在裸玻碳电极上的不可逆氧化过程变为准可逆过程,氧化峰峰电位由0.60 V负移至0.50 V,且在0.42 V处产生一个新的还原峰,表明nano-Au/SDBS膜能催化对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反应。在优化条件下,氧化峰峰电流与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1.0×10-6mol/L~9.0×10-6mol.L–1和1.0×10-5~1.0×10-4mol.L–1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7mol.L–1(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纳米金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艳军 彭重威 +2 位作者 廖日权 郑韵英 钟书明 《钦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5-18,共4页
天然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多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应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方法,转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专业和地方特... 天然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多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应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方法,转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专业和地方特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服务地方培养一批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石化行业的化工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贵秋 陈艳辉 +1 位作者 熊拯 陈敏娥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0-64,共5页
在面向石油化工行业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尤其要注重理论与石油化工行业实践的结合,使理论教学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找准教学切入点,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解教学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各种... 在面向石油化工行业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尤其要注重理论与石油化工行业实践的结合,使理论教学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找准教学切入点,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解教学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整学生学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教学改革 石油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校化学类实验室管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艳军 彭重威 +1 位作者 陆来仙 郑韵英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4-76,84,共4页
高校实验室管理是高校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针对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化学实验室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对策:以注重培养人才为根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实验室管理,主要对药品、设备和人员管理。加强人才队... 高校实验室管理是高校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针对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化学实验室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对策:以注重培养人才为根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实验室管理,主要对药品、设备和人员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实验工作中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满足创新教育的需要,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化学类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专业柔性专业方向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海燕 黄贵秋 +1 位作者 石海信 郝媛媛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41-44,共4页
北部湾临海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化工人才。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北部湾各化工产业需要的人才,是广西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国内高校现有的化工专业方向设置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柔性专业方向的设置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 北部湾临海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化工人才。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北部湾各化工产业需要的人才,是广西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国内高校现有的化工专业方向设置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柔性专业方向的设置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改革方向,更加便于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灵活的调整专业方向和知识体系的组成,使得专业方向的选择更加灵活,可以快速的根据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 高等教育 柔性 专业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花树内生真菌ME-3次代谢产物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日权 张艳军 +1 位作者 林美芳 蒙豪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9-11,共3页
对采自钦州湾的红树植物桐花树叶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真菌ME-3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培养、乙酸乙酯萃取得到桐花树内生真菌ME-3的发酵液粗提物,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 对采自钦州湾的红树植物桐花树叶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真菌ME-3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培养、乙酸乙酯萃取得到桐花树内生真菌ME-3的发酵液粗提物,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表明,从桐花树内生真菌ME-3的次代谢产物中分离获得3个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东莨菪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苯甲酸。其中,东莨菪内酯和苯甲酸为首次从桐花树内生真菌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树 内生真菌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家明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5-68,共4页
仿真实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再现和模拟真实情景的功能,可以把所有因仪器、药品短缺、实验有毒、污染严重等诸多原因而受限制的实验进行模拟训练,能填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缺陷,改进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 仿真实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再现和模拟真实情景的功能,可以把所有因仪器、药品短缺、实验有毒、污染严重等诸多原因而受限制的实验进行模拟训练,能填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缺陷,改进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虽然仿真化学实验室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实验教学,但只要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就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仿真化学实验技术也将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实验教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忠丰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7-59,75,共4页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物理化学》教学中,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物理化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韵英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2-75,共4页
现阶段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演示实验占用时间太多、演示实验条件限制太多等问题。计算机网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保障演示实验安全;创设各种实验情景,激发学生学习... 现阶段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演示实验占用时间太多、演示实验条件限制太多等问题。计算机网络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保障演示实验安全;创设各种实验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化学实验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法测定木薯淀粉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 被引量:29
15
作者 石海信 郝媛媛 +1 位作者 方怀义 熊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3-127,共5页
目的:分离纯化木薯淀粉中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建立同时测定木薯淀粉中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的双波长法。方法:采用正丁醇结晶法分离纯化直链和支链淀粉,蓝值比较法表征直链与支链淀粉的纯度;根据双波长法原理,分别在测定波长624、538nm,参... 目的:分离纯化木薯淀粉中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建立同时测定木薯淀粉中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的双波长法。方法:采用正丁醇结晶法分离纯化直链和支链淀粉,蓝值比较法表征直链与支链淀粉的纯度;根据双波长法原理,分别在测定波长624、538nm,参比波长440、750nm处测定木薯淀粉中直链与支链淀粉含量。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的直链与支链淀粉蓝值分别为0.979和0.144,分别落在0.8~1.2与0.08~0.22范围内,表明纯化后木薯直链与支链淀粉的纯度较高;直链淀粉在0~8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其碘复合物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r=0.9992),支链淀粉在0~22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其碘复合物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r=0.9995)。结论:正丁醇结晶法能有效地分离木薯直链与支链淀粉;双波长法操作快速、准确,无需分离即可同时测定木薯淀粉样品中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分离 正丁醇结晶法 双波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木薯淀粉结构与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28
16
作者 石海信 方丽萍 +1 位作者 王爱荣 王晓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4,共7页
采用2 455 MHz微波对0.5 g/mL的淀粉乙醇悬浮液进行处理。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乌氏黏度计和热重分析仪对不同微波辐射时间的木薯淀粉结构与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未能... 采用2 455 MHz微波对0.5 g/mL的淀粉乙醇悬浮液进行处理。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乌氏黏度计和热重分析仪对不同微波辐射时间的木薯淀粉结构与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未能使淀粉产生新的官能团,但分子间及分子内氢键发生变化。随微波辐射时间延长,淀粉-碘复合物最大紫外-可见吸收波长及蓝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凹陷或皱褶数量增多。微波辐射增强了对应的X射线衍射峰的强度,但未能改变淀粉颗粒结晶类型。黏度测定数据显示微波辐射淀粉的特性黏度呈减小趋势。热重分析表明,微波辐射提高了淀粉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木薯淀粉 结构表征 特性黏度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与交联酯化木薯淀粉理化性质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石海信 谭铭基 +1 位作者 黄妍 方怀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7,共5页
研究了木薯淀粉(NS)、交联淀粉(CS)、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和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COSAS)的颗粒形态、粒径分布、透光率、蓝值、黏温性、耐酸耐碱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4种淀粉的颗粒形状均呈尾端内凹或空心的半球形,粒径... 研究了木薯淀粉(NS)、交联淀粉(CS)、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和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COSAS)的颗粒形态、粒径分布、透光率、蓝值、黏温性、耐酸耐碱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4种淀粉的颗粒形状均呈尾端内凹或空心的半球形,粒径差异不显著,CS、OSAS和COSAS颗粒表面与NS相比较为粗糙。4种淀粉透光率大小依次是:NS>OSAS>COSAS>CS;随着交联度与取代度的增加,CS、OSAS、COSAS的蓝值变小。NS糊黏温性与耐酸耐碱性均较差,CS糊黏温性与耐酸耐碱性好,OSAS糊黏度高但黏温性与耐酸性较差,COSAS糊黏度较高,黏温性较好,具备一定耐酸耐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交联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芭蕉芋支链淀粉的结构表征与流变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海信 李桥 +1 位作者 陆来仙 顾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04-108,共5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芭蕉芋支链淀粉(CAP)的颗粒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乌氏黏度计和数显黏度计对CAP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SEM结果表明:CAP大部分颗粒黏连在一起成团粒状,部分区域出现孔洞。FT-IR分析显示...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芭蕉芋支链淀粉(CAP)的颗粒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乌氏黏度计和数显黏度计对CAP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SEM结果表明:CAP大部分颗粒黏连在一起成团粒状,部分区域出现孔洞。FT-IR分析显示:CAP仍具有芭蕉芋原淀粉的基本化学基团,但无序化程度增加。流变性能研究表明:CAP的特性黏度为43.6mL/g;CAP糊液呈假塑性流体特征,用幂率定律能较好地对CAP糊液的流变曲线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蕉芋淀粉 支链淀粉 正丁醇-异戊醇重结晶法 结构表征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半干法合成工艺与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石海信 邓全道 +2 位作者 刘灵芝 严凤英 方怀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2-177,共6页
以环氧氯丙烷(ECH)和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为改性剂,采用半干法工艺合成具有疏水亲脂性质的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COSAS)。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COSAS的合成工艺与反应机理,测定产品白度,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产品结构进行... 以环氧氯丙烷(ECH)和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为改性剂,采用半干法工艺合成具有疏水亲脂性质的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COSAS)。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COSAS的合成工艺与反应机理,测定产品白度,并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对产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半干法合成COSAS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含水量15%~18%、OSA用量3%(占淀粉干基分数)、酯化时间90min、pH9.0、温度100℃,在此工艺下制备的COSAS平均取代度为0.0175,白度值比原淀粉的稍低;红外光谱图证实了淀粉经交联酯化变性后引入了醚化交联键和辛烯基琥珀酸基团。扫描电镜显示淀粉颗粒表面受到侵蚀,部分颗粒出现凹陷、空隙和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半干法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溶胀理论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梁兴唐 黄祖强 李超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4,共4页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吸水性能和良好的保水性能。采用溶液热力学理论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进行探讨;同时,对树脂的凝胶在不同环境中的溶胀性能、溶胀动力学以及水在树脂中的扩散行为进行阐述。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吸水机理 溶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