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钒尾渣酸浸深度提钒及回收
1
作者 李明 杜光超 +1 位作者 叶露 蒋霖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92,共11页
针对钒渣钙化提钒尾渣中V的高效回收,提出钙化提钒尾渣低p H值循环浸出-浸出液碳酸氢铵除杂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新方法,开展了尾渣物相组成及元素微观分布表征、浸出反应热力学分析、酸浸参数及浸出液除杂制取五氧化二钒研究。结果表明:提... 针对钒渣钙化提钒尾渣中V的高效回收,提出钙化提钒尾渣低p H值循环浸出-浸出液碳酸氢铵除杂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新方法,开展了尾渣物相组成及元素微观分布表征、浸出反应热力学分析、酸浸参数及浸出液除杂制取五氧化二钒研究。结果表明:提钒尾渣中残留的钒主要是未充分溶解的钒酸盐及与氧化铁、铁板钛矿相结合的钒,热力学上具备酸溶提取钒酸盐中钒的可行性,尾渣中含钒物相的酸溶热力学优先顺序为Ca_(2)V_(2)O_(7)>Mn_(2)V_(2)O_(7)>Fe_(2)O_(3)>Fe_(2)TiO_(5);通过酸浸pH值、温度、浸出液固比及时间参数试验,获得最佳的浸出工艺条件为pH值0.5、常温浸出30 min、浸出液固比1.5,钒的浸出率可达64.75%,尾渣中V_(2)O_(5)含量(质量分数)从2.95%降低至1.04%;采用碳酸氢铵调节浸出液p H值并除去其中的Fe、P杂质,除杂p H值为2.5~3.0时,浸出液中Fe、P浓度分别降低至0.10 g/L、0.01 g/L以下,满足制备钒产品要求;纯化后的钒溶液通过酸性铵盐沉钒得到多钒酸铵,经干燥、煅烧后获得纯度达99.11%的V_(2)O_(5)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提钒尾渣 酸浸提钒 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镁钛精矿沸腾氯化制备TiCl_(4)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福兴 马占山 +3 位作者 陈爱祥 李良 黄志鹏 彭卫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2,共11页
针对高钙镁钛精矿难以满足沸腾氯化制备四氯化钛工艺问题,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对高钙镁钛原料碳热还原—沸腾氯化制备TiCl_(4)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钛精矿高温碳热还原历程为:FeTiO_(3)→TiO_(2)+Fe→Ti_(n)O_(2) n-1(n=4~9)... 针对高钙镁钛精矿难以满足沸腾氯化制备四氯化钛工艺问题,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对高钙镁钛原料碳热还原—沸腾氯化制备TiCl_(4)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钛精矿高温碳热还原历程为:FeTiO_(3)→TiO_(2)+Fe→Ti_(n)O_(2) n-1(n=4~9)+Fe→Ti_(3)O_(5)+Fe→Ti_(2)O_(3)+Fe→TiC_(x)O_(1-x)+Fe,碳氧钛生成的温度必须高于1400℃,此时钛精矿中的Ca、Mg、Al、Si、Mn等杂质元素在1800℃以内都不会被还原为对应的碳化物;高钙镁钛铁矿精矿碳热还原制备碳氧钛过程中,失重率随温度升高呈现4阶段上升,其中阶段1和3分别为受扩散控制生成金属Fe和碳氧钛的快速失重段,而阶段2和4分别为金属Fe和碳氧钛形核长大的缓慢失重阶段,4个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9.84、-2.24、12.82、-2.53 kJ mol。沸腾氯化过程还原产物中的Fe、MgO和CaO均会优先被氯气氯化,但当存在TiO_(2)时,SiO_(2)和Al_(2)O_(3)则不易被氯化,碳氧钛较适宜沸腾氯化的温度为300~650℃,沸腾氯化前5分钟为还原产物中碳氧钛的快速氯化阶段,主要受表面化学反应的控制,而后5~20分钟为Ti_(2)O_(3)的缓慢氯化阶段,主要受颗粒内部扩散控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镁钛精矿 沸腾氯化 四氯化钛 碳氧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中硫的影响
3
作者 赵青娥 吕学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2-49,共8页
调查显示攀枝花钛精矿硫(S)含量高达1.55%。笔者对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中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副产半钢S含量较高、C含量较低,出铁温度升高70~150℃,吨渣冶炼电耗增加近20kW·h。钛精矿预氧化—冶炼... 调查显示攀枝花钛精矿硫(S)含量高达1.55%。笔者对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中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副产半钢S含量较高、C含量较低,出铁温度升高70~150℃,吨渣冶炼电耗增加近20kW·h。钛精矿预氧化—冶炼钛渣工艺可降低产品S含量,消除S对冶炼过程的影响,是高硫钛精矿冶炼钛渣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渣 半钢 氧化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析氢反应的TiO_(2)基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志颖 田林 +6 位作者 杨青宏 陆平 李冬勤 李亮 杨妮 谢刚 侯彦青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159,共7页
TiO_(2)作为一种应用于光催化领域的前沿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TiO_(2)作为光催化剂的性能取决于各种参数,包括形貌、表面积和结晶度。虽然TiO_(2)在各种催化体系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但由于其低导电性和较宽带隙,TiO_(2)作为光... TiO_(2)作为一种应用于光催化领域的前沿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TiO_(2)作为光催化剂的性能取决于各种参数,包括形貌、表面积和结晶度。虽然TiO_(2)在各种催化体系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但由于其低导电性和较宽带隙,TiO_(2)作为光催化剂的性能普遍受到限制。众多研究致力于克服这些问题,使得光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TiO_(2)光催化析氢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关于催化剂组分的改变、掺杂以及光敏化对TiO_(2)光催化活性的调整与改良,对每种改性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了TiO_(2)作为光催化剂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光催化剂 光催化活性 析氢 复合材料 掺杂 光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炉供热方式对钢坯氧化烧损的影响及控制措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秦洁 包薪群 +5 位作者 李里 齐建玲 李占军 刘功国 樊河雲 王海波 《冶金能源》 2022年第3期32-36,共5页
采用单位重量比表面积相似法对某厂三座加热炉的氧化烧损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蓄热式燃烧加热炉的氧化烧损率低于常规脉冲燃烧加热炉的氧化烧损率;针对蓄热式燃烧加热炉,沿板坯长度方向,氧化烧损率近似呈“M”型分布,即中部低、端部... 采用单位重量比表面积相似法对某厂三座加热炉的氧化烧损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蓄热式燃烧加热炉的氧化烧损率低于常规脉冲燃烧加热炉的氧化烧损率;针对蓄热式燃烧加热炉,沿板坯长度方向,氧化烧损率近似呈“M”型分布,即中部低、端部次之、中部和端头之间最高,这主要与烧嘴的布置以及气体介质的射流速度相关;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精细化操控炉温、强化炉体保温等是抑制加热炉氧化烧损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烧损 蓄热式燃烧 脉冲式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