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湖早白垩世碱性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08
1
作者 葛文春 李献华 +3 位作者 林强 孙德有 吴福元 尹成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6-183,共8页
大兴安岭呼伦湖一带的上库力组第 3段流纹岩具有高硅 (Si O2 =75.41 %~77.32 % )、富碱 (Na2 O+K2 O=7.98%~ 8.74% )、富 Y、Nb、Zr及低 Al、Mg、Ca、Ni、Cr、Ti和高 Ga/Al比值等特点 ,类似于 A型花岗岩 ,而与高度分异的 I型和 S型花... 大兴安岭呼伦湖一带的上库力组第 3段流纹岩具有高硅 (Si O2 =75.41 %~77.32 % )、富碱 (Na2 O+K2 O=7.98%~ 8.74% )、富 Y、Nb、Zr及低 Al、Mg、Ca、Ni、Cr、Ti和高 Ga/Al比值等特点 ,类似于 A型花岗岩 ,而与高度分异的 I型和 S型花岗岩有明显差别。该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 A1型花岗岩 ,且与该区 A型花岗岩同时 ,很可能是 A型花岗岩浆喷出相的产物。流纹岩的全岩 Rb- Sr等时线年龄 1 2 7± 5Ma,与伊列克得组玄武岩(1 2 5± 2 Ma)时代一致 ,两者构成了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圈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流纹岩 铷-锶年代学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早白垩世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壳幔相互作用的证据 被引量:199
2
作者 葛文春 林强 +5 位作者 孙德有 吴福元 元钟宽 李文远 陈明植 尹成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6-407,共12页
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类由北区碱性系列岩石和南区亚碱性系列岩石组成, 主要活动时期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 在时间、空间上显示大体呈北北东向展布的环状 “热向斜构造”。北区碱性系列岩石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其... 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类由北区碱性系列岩石和南区亚碱性系列岩石组成, 主要活动时期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 在时间、空间上显示大体呈北北东向展布的环状 “热向斜构造”。北区碱性系列岩石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其丰度类似于板内碱性玄武岩, 但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这一特点又类似于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南区亚碱性系列岩石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类似于火山弧钙碱性玄武岩, 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程度又类似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和岛弧拉斑玄武岩。显然, 大兴安岭中生代玄武岩系列显示地球化学双重性, 也就是既有板内特征又有火山弧特征, 既有富集特征又有亏损特征。这种地球化学双重性表明, 大兴安岭地区存在若干不同性质的地幔源: 富集性的、亏损性的、过渡性的地幔源。解释一个地区存在多元地幔源区模式的最佳方案是地幔柱。这种包含富集成分和亏损成分的地幔柱源区的形成是与古生代地质时期古亚洲域闭合过程中俯冲洋壳与亏损地幔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地球化学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作用 微量元素 地幔柱 玄武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