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孪晶对TU1薄壁无氧铜管高温处理后弯曲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杨帆 张忠涛 +1 位作者 牛冬涛 李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8-62,66,共6页
TU1无氧铜被广泛用于烧结热管的管壳材料,经过高温烧结处理后会产生粗大的再结晶组织和织构,严重影响热管的制备以及服役性能。对未加入La和加入La的薄壁TU1铜管进行950℃高温处理,探究退火孪晶对薄壁TU1铜管弯曲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 TU1无氧铜被广泛用于烧结热管的管壳材料,经过高温烧结处理后会产生粗大的再结晶组织和织构,严重影响热管的制备以及服役性能。对未加入La和加入La的薄壁TU1铜管进行950℃高温处理,探究退火孪晶对薄壁TU1铜管弯曲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50℃、40 min高温处理后铜管的织构组分主要包括Goss织构,形成的Σ3晶界为退火孪晶界。添加微量的稀土La后,铜管中P含量降低,退火孪晶数量减少;铜管的抗弯强度和伸长率提高,弯曲变形能力增大;铜管的腐蚀电位向负方向移动,腐蚀电流轻微增大。3.5%的NaCl溶液浸泡测试表明铜管的腐蚀形式主要为点蚀,虽然腐蚀速率轻微增加,但是腐蚀均匀性与未加入La的相比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铜管 退火孪晶 弯曲强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元素的添加对Cu-7Sn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樊文欣 高阳 +5 位作者 王鹏飞 陈燕 原霞 彭丽军 付亚波 张忠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在传统的固溶强化型Cu-7Sn合金的基础上,通过相图热力学和第一性原理结果对合金化成分及热处理制度进行设计,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合金的物相组成,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表征。通过分析不同合金成分及温度条件下的物相组成,设计并... 在传统的固溶强化型Cu-7Sn合金的基础上,通过相图热力学和第一性原理结果对合金化成分及热处理制度进行设计,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合金的物相组成,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表征。通过分析不同合金成分及温度条件下的物相组成,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新型沉淀强化型Cu-7Sn-1Ni-0.4Si合金。研究表明,根据相图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将Ni和Si元素作为合金化元素,采用熔铸法制备的Cu-7Sn-1Ni-0.4Si合金,在850℃条件下进行3 h的固溶处理及400℃条件下进行5 h的时效处理后,大量δ-Ni2Si相析出,显著提升了合金的力学性能。此时,合金的维氏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可达160.7 HV、550 MPa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7Sn合金 热处理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超声互连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甘贵生 马勇冲 +6 位作者 马鹏 江兆琪 李方樑 李乐奇 程大勇 徐向涛 夏大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共19页
超声振动摩擦和局部高温高压可实现同材或异材的低温、快速、可靠的互连,超声技术在电子封装中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综述了超声引线键合、块体母材直接超声键合、母材/焊料/母材三体超声固相键合等超声固相键合技术,超声钎焊、超... 超声振动摩擦和局部高温高压可实现同材或异材的低温、快速、可靠的互连,超声技术在电子封装中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综述了超声引线键合、块体母材直接超声键合、母材/焊料/母材三体超声固相键合等超声固相键合技术,超声钎焊、超声瞬态液相扩散焊等超声液相键合技术,超声纳米烧结、混合(复合)焊料超声互连等超声固液混合键合技术。无论是高频低功率的高速超声键合,还是中频高功率超声常速键合,超声的作用规律和效果相似,其互连质量和互连机理与接触材料及其状态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考虑由于超声互连过程快、时间短、互连界面窄、接头不透明,可以采用焊接实时高速摄像技术和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技术相结合,实时观察液态焊料润湿流动、焊料颗粒运动轨迹、母材的剥离过程及界面形成规律;考虑由于微焊点尺寸放大,可以借助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超声的温度效应和瞬态压强实时测量;基于双超/多超声诸多影响因素,多超声的数值模拟分析将成为微焊点超声互连机理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超声互连 同异质材料 高温高压 润湿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高温焊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勇冲 甘贵生 +6 位作者 罗杰 张嘉俊 陈嗣文 李方樑 李乐奇 程大勇 吴懿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87,共31页
随着先进封装和第三代半导体的快速发展,具有高熔化温度、耐持久温度考验的高温焊料逐渐成为学界追逐的热点,也成为推动电子产业无铅化和升级换代等“卡脖子”问题的瓶颈。本文综述了传统高温Sn-80Au和Pb-Sn焊料、IMC焊料、纳米及纳米-... 随着先进封装和第三代半导体的快速发展,具有高熔化温度、耐持久温度考验的高温焊料逐渐成为学界追逐的热点,也成为推动电子产业无铅化和升级换代等“卡脖子”问题的瓶颈。本文综述了传统高温Sn-80Au和Pb-Sn焊料、IMC焊料、纳米及纳米-微米混合焊料,提出未来高温焊料在成分上必将以金、银、铜、铝等金属或石墨烯、碳纳米管等轻质、高导热、高熔化温度的碳基材料及其复合材料为主流;在微观尺度上,纳-微米混合焊料既具有纳米焊料的温度效应,又具有颗粒选择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纳米焊料的氧化、团聚及烧结时的相转变等问题;基于颗粒焊料的多尺度、颗粒种类选择的多维度,具有低温快速制备、高温长期服役的IMC高温焊料也具有极大的前途。加速高温焊料研发,突破低温封装、高温服役的技术瓶颈,必将极大推动先进封装和功率封装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高温焊料 高导热率 纳-微米混合焊料 IMC焊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Ga对挤压态TAZ811-1Ca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柏鑫 张忠涛 +3 位作者 程大勇 张研研 李航 许春香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87,共4页
以挤压态TAZ811-1Ca合金为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室温拉伸试验等研究了不同含量Ga(1wt%、3wt%)的添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Ga元素可以细化TAZ811-1Ca合金晶粒,且随着Ga含量增大细... 以挤压态TAZ811-1Ca合金为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室温拉伸试验等研究了不同含量Ga(1wt%、3wt%)的添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Ga元素可以细化TAZ811-1Ca合金晶粒,且随着Ga含量增大细化效果增强。此外,Ga元素可以固溶于α-Mg基体产生固溶强化,并且促进挤压过程中纳米尺寸Mg_(2)Sn相的动态析出,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Ga含量为3wt%时,挤压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佳值,分别为316.5 MPa、210 MPa和2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Z811合金 挤压变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In对Mg-4Sn合金微观组织、电化学行为和放电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研研 张忠涛 +1 位作者 王勋 李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
向铸态Mg-4Sn合金中添加1.0wt%In,研究了微量In对合金微观组织、电化学行为和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In元素前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均由树枝晶形态的α-Mg基体以及在枝晶间弥散分布的Mg_(2)Sn相组成。添加In元素后,In固溶于基体中,... 向铸态Mg-4Sn合金中添加1.0wt%In,研究了微量In对合金微观组织、电化学行为和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In元素前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均由树枝晶形态的α-Mg基体以及在枝晶间弥散分布的Mg_(2)Sn相组成。添加In元素后,In固溶于基体中,且合金的树枝晶尺寸变小,Mg_(2)Sn相的均匀性提高;合金的开路电位更负,自腐蚀电流密度更低;在电池性能的测试中,合金表现出更平稳的放电过程、更负的放电电位和更高的阳极效率。这主要归因于加入In后合金更高的放电活性和更疏松的放电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空气电池 Mg-Sn合金 微观组织 电化学性能 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对小管径强化管内R410A流动冷凝压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胡海涛 黄翔超 +4 位作者 丁国良 邓斌 郑永新 高屹峰 宋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5-519,共5页
对环保制冷工质R410A与润滑油混合物在4mm小管径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润滑油对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度小于0.6时,润滑油会减小R410A在4mm强化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最大可减小12%;而在... 对环保制冷工质R410A与润滑油混合物在4mm小管径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润滑油对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度小于0.6时,润滑油会减小R410A在4mm强化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最大可减小12%;而在干度大于0.6时,润滑油会增大R410A在4mm强化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最大可增加13%.结合已有文献中的数据,基于混合物性建立了适用于R410A-油混合物在小管径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压降关联式,关联式预测值与94%的实验值误差在±3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管 冷凝 压降 R41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10A-油在5mm小管径光管内流动沸腾的阻力特性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海涛 丁国良 +2 位作者 黄翔超 邓斌 高屹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398,共5页
为了促进环保制冷剂R410A在制冷空调紧凑式换热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了R410A-油混合物在小管径光管内的流动沸腾摩擦压降特性.测试管的外径为5mm,内径为4.18mm.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纯制冷剂R410A,小管径管内的摩擦压降随着干度... 为了促进环保制冷剂R410A在制冷空调紧凑式换热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研究了R410A-油混合物在小管径光管内的流动沸腾摩擦压降特性.测试管的外径为5mm,内径为4.18mm.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纯制冷剂R410A,小管径管内的摩擦压降随着干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干度为0.7~0.8左右处;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随平均油浓度、干度和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油的平均质量分数Wno从0%增长到5%,在于度为0.9的高于度工况下,摩擦压降最大可增加80%~120%.R410A-油混合物在5mm小管径光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与7mm光管相比大约增大10%~50%.基于混合物性开发了R410A-油混合物在5mm小管径光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关联式,新的关联式预测值与94%的实验数据误差在±20%以内,平均误差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 小管径 光管 压降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10A-油混合物在5mm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摩擦压降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任凡 丁国良 +3 位作者 黄翔超 胡海涛 邓斌 高屹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76-81,共6页
实验研究了环保制冷工质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 mm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摩擦压降特性,探索了平均油浓度、干度和质流密度对摩擦压降的影响。实验测试工况为:冷凝温度为40℃,质流密度为200~400 kg·m^(-2)·s^(-1),热通量为... 实验研究了环保制冷工质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 mm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摩擦压降特性,探索了平均油浓度、干度和质流密度对摩擦压降的影响。实验测试工况为:冷凝温度为40℃,质流密度为200~400 kg·m^(-2)·s^(-1),热通量为4.21~8.42 kW·m^(-2),测试段入口干度为0.3~0.9,油浓度为0~5%。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纯制冷剂R410A和R410A-油混合物,摩擦压降随着质流密度和干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R410A-油混合物,油的存在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的影响与干度有很大关系,中低干度时会减小压降,而高干度时会增加压降。在中低干度时,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当平均油浓度从0增长到5%时,最大可减小29%;在高干度时,当平均油浓度从0增长到5%时,最大可增加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 强化管 冷凝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管径强化管内R410A-油混合物流动沸腾阻力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海涛 黄翔超 +2 位作者 丁国良 邓斌 高屹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17-1321,共5页
实验研究了环保制冷工质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 mm小管径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纯制冷剂R410A,摩擦压降随着干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干度为0.7~0.8左右;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随油平均... 实验研究了环保制冷工质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 mm小管径内螺纹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纯制冷剂R410A,摩擦压降随着干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干度为0.7~0.8左右;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随油平均质量分数、干度和质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油平均质量分数从0增长到5%时,在干度为0.9的高干度工况下,摩擦压降最大可增加120%.R410A-油混合物在5 mm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摩擦压降与7 mm强化管的相比约增大10%~30%;用已有的7 mm强化管的压降关联式预测5 mm强化管的压降时,误差为±40%.以R410A-油混合物在7和5 mm强化管内摩擦压降的实验值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混合物物性的R410A-油混合物在不同管径强化管内的摩擦压降关联式.该关联式的预测值与95%的实验值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 强化管 小管径 压降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对R410A在小管径水平光管内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翔超 胡海涛 +3 位作者 丁国良 朱禹 邓斌 高屹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62-1366,共5页
实验研究了润滑油对R410A在外径3、5 mm光管内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研究表明,润滑油的存在减小了R410A在光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比纯R410A的摩擦压降最大下降了19%;润滑油降低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随着平均油... 实验研究了润滑油对R410A在外径3、5 mm光管内流动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研究表明,润滑油的存在减小了R410A在光管内的冷凝摩擦压降,R410A油-混合物的摩擦压降比纯R410A的摩擦压降最大下降了19%;润滑油降低冷凝摩擦压降的影响随着平均油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质流密度和干度的增大而减小.基于混合物性建立了适用于R410A-油混合物在小管径光管内流动冷凝的摩擦压降关联式,该关联式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误差为-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 润滑油 光管 冷凝 压降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互连全IMC焊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聪 甘贵生 +7 位作者 江兆琪 黄天 马鹏 陈仕琦 许乾柱 包成利 程大勇 吴懿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76-2896,共21页
全金属间化合物焊点具有“低温制备,高温服役”技术优势,成为最可能替代用于高温环境的高铅焊料、Au基焊料等连接材料。本文概述了低温烧结、固液互扩散键合技术、瞬态液相连接等方法制备全金属间化合物(IMC)焊点的特点,综述了Cu/Sn、Cu... 全金属间化合物焊点具有“低温制备,高温服役”技术优势,成为最可能替代用于高温环境的高铅焊料、Au基焊料等连接材料。本文概述了低温烧结、固液互扩散键合技术、瞬态液相连接等方法制备全金属间化合物(IMC)焊点的特点,综述了Cu/Sn、Cu/In、Sn/Ag、Sn/Ni等体系制备全IMC焊点的研究进展,指出键合时间太长、相变会产生孔洞等缺陷是制约IMC生产应用的主要问题,认为应结合Cu-Cu接头的结构特点和材料性能,在焊料体系方面开发更多基于Sn基、Cu基、Sn-Cu基二元或三元焊料体系,更多地关注焊料的状态、尺寸、制备方法;在制备方法方面,把母材和焊料构造为一个冷热微循环,对焊料进行如飞秒激光、局部激光、感应加热等瞬态、局部高功率加热,同时对母材进行高功率制冷,适当辅助振动和压力能增加碰撞扩散几率和缩短扩散距离,就能快速获得单一高可靠性全IMC焊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金属间化合物 高温焊料 制备方法 焊料体系 冷热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齿型内螺纹传热管蒸发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邓斌 王凯 陶文铨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8,共5页
针对开发的瘦齿、交叉齿、光管及普通齿型内螺纹传热管单管蒸发传热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相同工况下,各传热管管内换热系数均随着冷媒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交叉齿管换热系数比瘦齿管高出10%,瘦齿管换热系数高出普通齿管10%左右。四种齿型中... 针对开发的瘦齿、交叉齿、光管及普通齿型内螺纹传热管单管蒸发传热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相同工况下,各传热管管内换热系数均随着冷媒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交叉齿管换热系数比瘦齿管高出10%,瘦齿管换热系数高出普通齿管10%左右。四种齿型中,交叉齿管管内压降最大,光管其次,瘦齿管比普通齿管略有增加。相同结构尺寸,相同工况下,利用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对以上四种内螺纹传热管蒸发器传热和流动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交叉齿管蒸发器换热量最大,瘦齿管稍差,普通齿管其次,但均好于光管。整个流量变化范围内,4种蒸发器压降变化都相差不大,光管蒸发器压降变化较其它管型略有增加。研究结果对内螺纹传热管的开发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内螺纹传热管 蒸发传热 实验研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强化管内的流动冷凝换热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凡 丁国良 +4 位作者 黄翔超 朱禹 胡海涛 邓斌 高屹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37-1440,共4页
探讨了不同质流密度、测试段入口干度及润滑油的质量分数等制冷工况下,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内螺纹强化管内的流动冷凝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质流密度条件下,R410A/润滑油混合物的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加先增大,当干度... 探讨了不同质流密度、测试段入口干度及润滑油的质量分数等制冷工况下,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5mm水平内螺纹强化管内的流动冷凝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质流密度条件下,R410A/润滑油混合物的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加先增大,当干度为0.7左右时,换热系数达到最大值,当干度大于0.7时,换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加反而下降;在润滑油的质量分数为3%和5%条件下,油的存在恶化了换热特性,使其换热系数降低了9.39/6~36.5%.基于混合物换热特性,建立了适用于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强化管内流动冷凝的换热关联式,其预测值与92%的试验数据误差在±20%以内,平均误差为6.7%,最大误差为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制冷剂 润滑油 强化管 冷凝 换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IMS/ERP的塑性成形生产过程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劲松 张士宏 +1 位作者 邓子玉 姜年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2080-2084,共5页
根据塑性成形企业生产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CIMS/ERP的塑性成形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介绍了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构建了生产自动监控系统以及质量信息监控系统的理论模型和控制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 根据塑性成形企业生产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CIMS/ERP的塑性成形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介绍了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构建了生产自动监控系统以及质量信息监控系统的理论模型和控制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体壁板自适应增量成形生产自动监控系统和铜管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并在现场进行了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S/ERP 塑性成形 生产过程控制 信息管理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Th对LiMn_2O_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超 樊彦良 +2 位作者 毕磊 李述中 杨书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0-272,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可用作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LiMn2O4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掺杂Th元素的修饰。对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交流阻抗、充放电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掺入Th元素所合成的材料具有标...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可用作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LiMn2O4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掺杂Th元素的修饰。对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交流阻抗、充放电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掺入Th元素所合成的材料具有标准的尖晶石结构,规则的结晶形貌,材料颗粒分布主要在1~2μm之间;在不同的充放电速率下,所合成的Th掺杂改性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及较好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在0.2C及1C放电速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是119.9mAh/g和118.3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分别在98%和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LIMN2O4 掺杂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量驱动的产品系列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明德 刘鑫 +2 位作者 唐小景 王中义 郝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5-237,285,共4页
针对形状或功能相似的产品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变量驱动的产品系列化设计方法,将所有的设计要素视为设计变量,同时定义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式以及程序逻辑,从而使设计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并以渐开线齿轮为例,讨论了在三维CAD环境下基于... 针对形状或功能相似的产品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变量驱动的产品系列化设计方法,将所有的设计要素视为设计变量,同时定义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式以及程序逻辑,从而使设计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并以渐开线齿轮为例,讨论了在三维CAD环境下基于变量驱动的系列化齿轮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变量驱动 系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3+)掺杂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李超 樊彦良 +2 位作者 李述中 毕磊 杨书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1,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的方法,以Li2CO3、MnO2、Bi(NO3)3.5H2O和柠檬酸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BixO4(x=0、0.03、0.06)。对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充放电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iMn1... 采用固相反应的方法,以Li2CO3、MnO2、Bi(NO3)3.5H2O和柠檬酸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BixO4(x=0、0.03、0.06)。对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充放电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iMn1.97Bi0.03O4材料具有标准的尖晶石结构,较平滑的表面外观,较高的比容量及优异的循环性能。在0.2C放电速率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17.8 mAh/g,循环30次后,容量保持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Mn1.97Bi0.03O4 正极材料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FIBBUS-DP的火电厂脱硫控制系统的设计
19
作者 宋娟 李明 范友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6-1668,共3页
针对当前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自动化水平不高、脱硫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ROFIBBUS-DP技术的火电厂脱硫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强,能够实现信息管理(MIS)和实时监控(SIS)等特点。应用于河南豫新发电厂,脱硫效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减... 针对当前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自动化水平不高、脱硫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ROFIBBUS-DP技术的火电厂脱硫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强,能够实现信息管理(MIS)和实时监控(SIS)等特点。应用于河南豫新发电厂,脱硫效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IBBUS-DP技术 脱硫控制系统 SO2浓度 PLC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兵头将尾”的领导艺术
20
作者 岳振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28,共2页
在企业里,大家一般把基层生产或管理单位的班组长称为"兵头将尾",各级领导的意图最终要经过这些"兵头将尾"来实现,企业的生产指标要通过这些"兵头将尾"来完成。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些"兵头将尾",注重培养和提高这些位置上的员... 在企业里,大家一般把基层生产或管理单位的班组长称为"兵头将尾",各级领导的意图最终要经过这些"兵头将尾"来实现,企业的生产指标要通过这些"兵头将尾"来完成。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些"兵头将尾",注重培养和提高这些位置上的员工的素养,提升他们的领导艺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一、提升"兵头将尾"的业务素质,要选拔技术水平高、一线工作经验丰富、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艺术 管理单位 生产指标 事半功倍 业务素质 工作经验 企业 班组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