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园区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及价值创造——基于金风碳中和智慧园区的案例研究
1
作者 王科 刘春婷 +3 位作者 陈翔 易瑾超 魏一鸣 李喆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8,共14页
深入探索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集成效应及绿色转型潜力,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能源设备制造领军企业金风科技的碳中和智慧园区为案例,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结合制度理论,系统剖析工业园区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及价值创... 深入探索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集成效应及绿色转型潜力,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能源设备制造领军企业金风科技的碳中和智慧园区为案例,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结合制度理论,系统剖析工业园区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及价值创造机制。研究发现,工业园区在政策规制、市场/社会期望、商业化战略探索三重动因驱动下,通过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改造与数字化赋能三大核心路径协同推动碳中和进程,依托碳诊断、资源整合、技术创新行动、碳中和认证与价值创造五大关键步骤将碳中和实践落到实处,最终通过商业模式推广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形成从行动到价值的一体化机制。此外,工业园区碳中和是制度压力与商业动机动态平衡的结果,技术创新是衔接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的关键纽带。研究成果丰富了环境社会责任(ECSR)理论与制度理论在绿色转型背景下的应用场景,并为我国工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与政策优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碳中和 环境社会责任 低碳发展 能源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大丰海域海洋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蕾 冀卫东 +3 位作者 陶小三 李荣富 王海波 朱海伦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4,共9页
为探究南黄海大丰地域海洋土的动模量阻尼特性,对该海域0~200 m深度范围内各地层土类开展GDS循环三轴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各个应变下分布基本满足正态分布,模量比变异系数与剪应变之间呈正相关,而阻尼比则相反... 为探究南黄海大丰地域海洋土的动模量阻尼特性,对该海域0~200 m深度范围内各地层土类开展GDS循环三轴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各个应变下分布基本满足正态分布,模量比变异系数与剪应变之间呈正相关,而阻尼比则相反,总体上阻尼比的变异性比模量更突出,土类对变异性有显著影响。对比我国其他海域海洋土,该海域各地层土剪切模量总体不高,阻尼则在1×10^(-6)~5×10^(-4)应变范围内发展缓慢,5×10^(-4)以后发展较快导致最终阻尼偏大,相应G/G_(max)-γ、λ-γ曲线整体表现出较弱的非线性以及滞后性的区域动力特征。G_(max)随土层深度呈现出持续递增的趋势,且粉土的增长速率最大,埋深对南黄海大丰海域海洋土最大动剪切模量影响相对其他海域不显著。综合研究结果,给出了南黄海大丰海域典型地层海洋土不同埋深下的推荐值,为该海域内海洋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以及未来海域地震区划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土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传动链试验平台六自由度加载技术综述
3
作者 林勇刚 曹忠鹏 +3 位作者 李丹阳 徐志良 付德义 陈博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3-412,共10页
针对加载载荷来源,介绍传动链试验平台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综述机组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六自由度载荷,明确载荷计算需要考虑的标准工况和外界条件。针对加载方式,从大扭矩和大惯量两个方面分析扭矩模拟的关键技术,并总结国内外现有的非扭... 针对加载载荷来源,介绍传动链试验平台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综述机组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六自由度载荷,明确载荷计算需要考虑的标准工况和外界条件。针对加载方式,从大扭矩和大惯量两个方面分析扭矩模拟的关键技术,并总结国内外现有的非扭矩载荷模拟技术,归纳出4种典型的非扭矩加载方案。针对加载准确性,计及非扭矩液压加载系统非线性、参数不确定性的特点,介绍提高加载精度和频响的普遍手段,以及数字多缸加载和导向静压加载的前沿发展方向。传动链试验平台在风电机组设计和可靠性提升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风能利用技术的发展虚拟样机技术有望成为未来试验台降低研发成本和缩短研发周期的新型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载荷 扭矩 非扭矩 加载准确性 传动链试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代理模型的风力机尾流模拟
4
作者 李正农 晏凯 +2 位作者 李亚飞 特日根 龙海芳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90,I0002,共12页
为研究风力机尾流风场特性,本文将风轮简化为多孔介质球体,提出了一种新的风力机三维代理模型。以河南省濮阳市某地区陆上风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测风系统采集风电场的自由流与尾流数据,以实测来流风场为入流条件,采用修正的湍流... 为研究风力机尾流风场特性,本文将风轮简化为多孔介质球体,提出了一种新的风力机三维代理模型。以河南省濮阳市某地区陆上风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测风系统采集风电场的自由流与尾流数据,以实测来流风场为入流条件,采用修正的湍流模型参数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风力机尾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多孔介质模型的阻力系数可有效模拟风轮对流场的阻力效应;水平方向的尾流风速和湍流度呈对称分布,且近尾流区的湍流分布呈现双峰形式,垂直方向的尾流则表现为非对称分布。在轮毂高度处,尾流风速在下游2倍风轮直径(2D)处削减为来流风速的46%;随着尾流向下游发展至6D位置处,逐渐恢复为来流风速的75%,同时湍流水平整体下降,叶尖高度的湍流增强效应也逐渐减弱。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表明,模拟风速的均方根误差均在10%以内,湍流强度的误差大多在15%以内,说明所提出的代理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尾流风速与湍流强度,为风力机尾流仿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尾流 三维代理模型 多孔介质 无人机测风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平与波纹管系统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超 林俊 +3 位作者 殷国富 彭云 郭旦平 王玉花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0,92,共5页
为满足某飞机后机身风洞试验需求,研制了一种用金属波纹管密封测力天平的新型测力装置。利用密封原理,该装置的波纹管结构能有效地隔断风洞流场压力波动,使其内腔压力平衡,确保天平精确测量作用在飞机后机身上的气动载荷。通过对天平与... 为满足某飞机后机身风洞试验需求,研制了一种用金属波纹管密封测力天平的新型测力装置。利用密封原理,该装置的波纹管结构能有效地隔断风洞流场压力波动,使其内腔压力平衡,确保天平精确测量作用在飞机后机身上的气动载荷。通过对天平与波纹管系统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详尽的静态和动态力学分析,该装置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设计结果。天平地面校准和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波纹管密封效果好,对天平测力干扰小,达到了预期的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应变天平 波纹管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风载下风电齿轮箱的系统动态可靠性研究
6
作者 顾慧耘 王宏伟 +3 位作者 周建星 费翔 温建民 房忠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50,共13页
风电齿轮箱在随机风载的作用下产生疲劳损伤,导致系统可靠性的降低。针对风电齿轮箱系统可靠性实时评估的问题,以2 MW风电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齿轮箱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统计动力学响应下各零件的疲劳应力,生成疲劳载荷谱。结合非... 风电齿轮箱在随机风载的作用下产生疲劳损伤,导致系统可靠性的降低。针对风电齿轮箱系统可靠性实时评估的问题,以2 MW风电齿轮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齿轮箱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统计动力学响应下各零件的疲劳应力,生成疲劳载荷谱。结合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和核密度估计法,建立了考虑强度退化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计算各零件失效模式的动态可靠度。进一步利用Copula函数构建了系统可靠性模型,分析零件的共因失效对齿轮箱系统可靠性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行过程中齿轮箱的行星轮系和中速轴轴承的可靠度下降较快,其余零件的可靠度也呈下降趋势,说明服役初期的疲劳失效主要集中在行星轮系和中速轴轴承,其他零件在服役后期也会失效。齿轮箱的系统可靠度经过20年寿命周期预计降至约0.588,结合零件的可靠度可实现风电齿轮箱的故障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可靠性 疲劳损伤 齿轮 轴承 失效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发电侧惯量支撑责任分摊方法
7
作者 史黎阳 王海云 房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6-176,共11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低惯量的背景下,发电侧惯量支撑责任的合理分摊可以公平地补偿惯量辅助服务的参与者,激励其技术革新的同时降低辅助服务的总成本。因此,设计了考虑惯量补偿的日内经济调度模型,通过合作博弈理论的方法探索了发电侧惯量支... 在新型电力系统低惯量的背景下,发电侧惯量支撑责任的合理分摊可以公平地补偿惯量辅助服务的参与者,激励其技术革新的同时降低辅助服务的总成本。因此,设计了考虑惯量补偿的日内经济调度模型,通过合作博弈理论的方法探索了发电侧惯量支撑责任的分摊问题。然后,具体运用Aumann-Shapley法进行分摊并阐述其公理化标准。最后,以不同配置的IEEE 30节点系统为例,对发电侧惯量支撑责任分摊方法的可行性、公理化标准、效果以及适应性进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Aumann-Shapley法具有一定合理性且不同配置系统均适用,在满足效率和公平性等分摊标准的同时能有效激励发电机组提高惯量支撑,相较于对比分摊方法在降低生产成本上也具有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侧 惯量支撑责任 分摊 合作博弈 Aumann-Shapley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效率和启停特性的大规模离网风电制氢多电解槽切换调度策略
8
作者 梁涛 杨文博 +2 位作者 谭建鑫 井延伟 吕梁年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5,共8页
针对大规模离网风电碱性制氢系统中电解槽的宽功率波动适应性及其使用损耗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多台小容量电解槽组合与单台大容量电解槽对宽功率波动的适应能力,建立多台碱性电解槽共用一套气液处理装置(多对一)的离网风电制氢系统,并... 针对大规模离网风电碱性制氢系统中电解槽的宽功率波动适应性及其使用损耗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多台小容量电解槽组合与单台大容量电解槽对宽功率波动的适应能力,建立多台碱性电解槽共用一套气液处理装置(多对一)的离网风电制氢系统,并综合考虑碱性电解槽的效率特性和启停特性,以制氢系统利润最大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鹈鹕优化算法(POA)的离网风电制氢多电解槽切换调度策略。对不同的切换调度策略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多对一离网风电制氢系统采用基于POA的切换调度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宽功率波动,同时减少电解槽启停次数,提高电解槽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制氢 多电解槽 鹈鹕优化算法 宽功率 切换策略 效率特性 启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氢耦合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9
作者 梁涛 柴露露 +2 位作者 谭建鑫 井延伟 吕梁年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为了促进氢能与综合能源系统中其他能源的耦合,提高能源利用灵活性,减少系统碳排放,提出了一种氢耦合电-热综合能源系统(HCEH-IES)的运行优化方法。对HCEH-IES的各设备进行数学建模,并深入阐述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双延迟深度... 为了促进氢能与综合能源系统中其他能源的耦合,提高能源利用灵活性,减少系统碳排放,提出了一种氢耦合电-热综合能源系统(HCEH-IES)的运行优化方法。对HCEH-IES的各设备进行数学建模,并深入阐述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的流程;将HCEH-IES的不确定性优化调度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采用TD3算法将优化目标以及约束条件转换为奖励函数进行连续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下的动态调度决策,形成合理的能源分配管理方案;采用历史数据对智能体进行训练,并对比深度Q学习网络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获得的调度策略。结果表明,相较于深度Q学习网络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基于TD3算法的调度策略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其结果更接近于CPLEX日前优化调度方法的经济成本且更适用于解决综合能源系统动态优化调度问题,有效地实现了能源灵活利用,提高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耦合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 深度强化学习 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能量优化管理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在海上漂浮风电机组中的实现与优化
10
作者 袁嘉旺 何山 杜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31-138,共8页
随着风电机组叶片尺寸的不断增大,非对称载荷逐渐成为影响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非对称载荷具有周期性特征,长期运行中可能引起部件的反复疲劳,进而增加维护成本,甚至可能导致部件损坏或风机倾覆的风险。针对这一挑战... 随着风电机组叶片尺寸的不断增大,非对称载荷逐渐成为影响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非对称载荷具有周期性特征,长期运行中可能引起部件的反复疲劳,进而增加维护成本,甚至可能导致部件损坏或风机倾覆的风险。针对这一挑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的无模型自适应独立变桨距控制方法,通过高斯过程模型捕捉目标函数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控制器参数的优化,利用风机仿真软件FAST软件对15 MW海上风电机组的模拟评估,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缓解非对称载荷引起的周期性振动,并显著减少载荷波动,提高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变桨距控制 贝叶斯优化 无模型自适应 高斯过程 载荷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我国风电企业国际化发展风险管理研究
11
作者 杨艳艳 杨红娟 +1 位作者 李加莲 杨金龙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5,I0034-I0038,共6页
风电企业国际化发展是实现企业成长发展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之一,对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需求、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风电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涉及的风险因素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绩效和竞... 风电企业国际化发展是实现企业成长发展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之一,对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需求、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风电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涉及的风险因素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绩效和竞争力的影响,为优化企业风险因素改进策略,构建了考虑风险管理成本总量约束、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我国风电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风险管理模型,该优化模型已知条件为各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改进成本及其对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程度,决策目标主要包括最小化企业风险、最大化企业竞争力、最大化企业国际化绩效,运用三种算法进行求解,并以国内某风电企业为例,通过与我国某风电企业管理者、相关专家研讨,构造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为综合考量风电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绩效、竞争力和风险防范提供了方法支撑,提出了我国风电企业国际化发展中风险管理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风电企业 国际化发展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U的海上风电场构网型变流器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研究
12
作者 程志江 李帅 +3 位作者 杨天翔 艾斯卡尔 房忠 高宇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针对现在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的故障判断不成熟、故障点覆盖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一种通过电压误差判断故障的自适应控制策略,针对海上交流汇集处多个位置(单机故障和公共线海缆故障)的故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利用直流侧的耗能电阻和自适应控... 针对现在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的故障判断不成熟、故障点覆盖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一种通过电压误差判断故障的自适应控制策略,针对海上交流汇集处多个位置(单机故障和公共线海缆故障)的故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利用直流侧的耗能电阻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故障穿越方案,实现了未故障风电机组在故障期间不脱网运行并且快速恢复功率的传输。仿真实验基于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搭建。仿真结果所示,该方案在面临对称和非对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故障穿越,提高了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相位控制 自适应调节 低频交流输电 二极管整流单元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风力机叶片颤振抑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廖唯良 张明明 +2 位作者 杨建军 凡友华 邓燕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566,共11页
基于降本增效、平价上网等因素的考量,风力机的大型化趋势日益凸显,叶片长柔化带来的颤振加剧现象引发叶片疲劳增加、机组寿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为缓解叶片颤振导致的机组各部件寿命下降、提升风轮运转平稳性,在超大型风力机颤振问题... 基于降本增效、平价上网等因素的考量,风力机的大型化趋势日益凸显,叶片长柔化带来的颤振加剧现象引发叶片疲劳增加、机组寿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为缓解叶片颤振导致的机组各部件寿命下降、提升风轮运转平稳性,在超大型风力机颤振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风力机叶片综述国内外各颤振抑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分析颤振产生对风力机安全性和性能的影响,介绍不同颤振抑制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对风力机动态响应和稳定性的改善程度,总结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叶片颤振抑制研究持续发展、风力机的大型化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风力机 长柔叶片 气弹稳定性 颤振抑制 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构网换流器并联的海上DRU低频交流送出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志江 姜明皓 +3 位作者 杨天翔 杨志千 艾斯卡尔 郭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3-500,共8页
基于不可控整流单元(DRU)的风电低频交流送出系统不具备功率返送的能力,需采用构网型换流器实现海上风电场的自组网。同时考虑传统跟网型换流器所具备的快速功率响应能力对海上风力发电带来的正面影响,以六相永磁同步电机构成的风电机... 基于不可控整流单元(DRU)的风电低频交流送出系统不具备功率返送的能力,需采用构网型换流器实现海上风电场的自组网。同时考虑传统跟网型换流器所具备的快速功率响应能力对海上风力发电带来的正面影响,以六相永磁同步电机构成的风电机组作为研究对象,阐明在风电机组内,采用两种控制策略的换流器并联经DRU低频交流送出系统的拓扑结构和运行特性。分别设计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的构网型控制策略与跟网型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组网侧换流器之间的功率不平衡问题,进一步设计环流抑制策略,实现风电功率经DRU送出。通过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和RT-LAB半实物仿真系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电力输送 电力电子 二极管整流单元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框架结构的新型等效简化动力模型构建方法
15
作者 张东昱 韩一航 王亭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了实现对长期服役后的结构在地震、风等动荷载作用下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评估,利用监/检测数据建立一个能准确反映实际建筑在地震、风等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的结构动力学模型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非常普遍的框架建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 为了实现对长期服役后的结构在地震、风等动荷载作用下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评估,利用监/检测数据建立一个能准确反映实际建筑在地震、风等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的结构动力学模型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非常普遍的框架建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少量移动传感器的框架结构等效简化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首先,提出建筑结构等效简化模型构建的层间剪力等效原理,证明了以该原理构建的简化模型具备准确模拟实际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的能力。其次,推导了框架结构简化模型形式,并研究了简化模型参数特点。然后,提出了一种框架结构简化模型参数的迭代识别方法,实现了仅使用少量无线移动传感器的简化模型参数识别。最后,通过一个12层3跨钢框架结构数值模拟算例,研究了在不预知结构刚度退化的具体形式和仅使用少量移动加速度传感器的条件下,由本文所提方法构建的等效简化模型对实际框架结构在不同水平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的预测能力。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等效简化模型能准确模拟不同荷载工况下框架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因此,本文提出的框架结构等效简化模型构建方法将在评估既有框架结构在风、地震等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等效简化模型 层间剪力等效原理 参数识别 结构响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膨胀剂对风电灌浆料早期膨胀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韩宇栋 谢月 +2 位作者 岳清瑞 杨峰 丁振跃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1-619,共9页
基于改进的竖向膨胀率(εv)测试方法,获得了高强风电灌浆料0~24 h、1~7 d的εv发展全曲线;并研究了掺合料比例及组合膨胀剂比例对灌浆料εv、流动度、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料0~24 h竖向膨胀率曲线呈“四阶段”特征;在0%~20%掺... 基于改进的竖向膨胀率(εv)测试方法,获得了高强风电灌浆料0~24 h、1~7 d的εv发展全曲线;并研究了掺合料比例及组合膨胀剂比例对灌浆料εv、流动度、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料0~24 h竖向膨胀率曲线呈“四阶段”特征;在0%~20%掺量范围内提高硅灰掺量,灌浆料流动度下降,0~24 h内εv曲线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塑性膨胀剂(PEA)对24 h内εv发展起主导作用,复掺氧化钙-硫铝酸钙双源膨胀剂(HP-CSA)后,εv峰值减小,24 hεv下降、3 hεv增大,有利于控制24 h与3 h的εv差值;在1~7 d内,0.03%掺量的PEA即可促进HP-CSA膨胀效能的发挥,6%以上掺量的HP-CSA可较好补偿竖向自收缩变形而获得净膨胀灌浆料;PEA与HP-CSA组合,可发挥时间上接力、效果上协同的膨胀调控作用,可分阶段、按需设计,从而实现对灌浆料7 d内竖向膨胀率的精细调控;随组合膨胀剂掺量增加,灌浆料初始和30 min流动度无明显变化,28 d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本文研究范围内,0.06%PEA+6%HP-CSA是最优掺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风电灌浆料 竖向膨胀率 塑性膨胀剂 氧化钙-硫铝酸钙双源膨胀剂 组合与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灌浆材料制备和基本性能研究评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月 韩宇栋 +2 位作者 彭博 杨峰 韩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3-173,共11页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基本原材料组成,并综述了其流动性能、凝结特性、膨胀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中发现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同时结合工程需求和建材行业发...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基本原材料组成,并综述了其流动性能、凝结特性、膨胀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研究中发现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同时结合工程需求和建材行业发展趋势,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给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灌浆材料 材料组成 基本性能 超高性能化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O算法的电热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涛 张晓婵 +2 位作者 谭建鑫 井延伟 吕梁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83,共11页
为改变“源随荷动”的传统运作模式并增加储能,实现能源网、负荷、储能等各环节协调互动,建立电热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ETHC-IES)优化调度,其中应用氢储能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的“源-网-荷-储”的新型综合能源系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以降... 为改变“源随荷动”的传统运作模式并增加储能,实现能源网、负荷、储能等各环节协调互动,建立电热氢耦合综合能源系统(ETHC-IES)优化调度,其中应用氢储能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的“源-网-荷-储”的新型综合能源系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以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并减少弃风弃光为目标,将ETHC-IES优化调度问题转换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提出应用基于连续动作的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PO)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电热氢储能各部分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功率平衡,安全状态等约束条件,然后采用PP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提高经济性和减少弃风弃光为优化目标,重新设计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动作空间、状态空间、奖励函数等,智能体通过训练学习实现ETHC-IES的动态调度优化决策。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模型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储能 可再生能源 近端策略优化 ETHC-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NISAND本构模型对不同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的适用性研究
19
作者 孟晓伟 翟恩地 许成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9-627,共9页
该文通过土体三轴试验数据确定本构参数,并建立场地试验和离心机试验的有限元模型,研究SANISAND本构模型对于静力、地震和循环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ANISAND本构模型能较好再现水平静力荷载下不同桩径的桩顶荷载-位移... 该文通过土体三轴试验数据确定本构参数,并建立场地试验和离心机试验的有限元模型,研究SANISAND本构模型对于静力、地震和循环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ANISAND本构模型能较好再现水平静力荷载下不同桩径的桩顶荷载-位移特性,地震作用下加速度和孔压时程曲线变化趋势以及短期循环水平荷载下的桩变形特性,但无法较好地再现砂土由于剪胀引起的孔压负峰值和长期循环荷载下的累积变形,所以主要关注这些问题时建议选择更合适的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单桩基础 本构模型 循环荷载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机腐蚀监测系统应用与数据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蒙雪银 冀卫东 +4 位作者 李荣富 谭泓 薛文飞 钱秋培 郝鹏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4,共8页
利用电阻探针传感器(TER)开发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腐蚀监测系统,并将其安装于南海域广东省湛江市某海上风电项目中,通过监测结果评估了该项目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内外部腐蚀速率及腐蚀环境等级。结果表明:风机内外环境均为典型的海洋大气腐... 利用电阻探针传感器(TER)开发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腐蚀监测系统,并将其安装于南海域广东省湛江市某海上风电项目中,通过监测结果评估了该项目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内外部腐蚀速率及腐蚀环境等级。结果表明:风机内外环境均为典型的海洋大气腐蚀环境,呈现典型的干-湿交替周期变化规律;风机内外腐蚀速率最大值均出现在腐蚀初期,并随着服役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根据数据拟合得到腐蚀量与时间的幂函数模型;最后,对机组防腐蚀系统设计等级及耐久性要求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监测 海上风机 腐蚀速率 防腐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