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2CrMo4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窦存超 孙振栋 +5 位作者 郭宁 沈德鹏 刘哲 程林 刘永超 唐炳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5,共9页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实验(变形量60%),测得温度(950~120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42CrMo4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结果显示,其流变应力曲线在大多变形条件下表现出动态再结晶的特征,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 采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压缩实验(变形量60%),测得温度(950~120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42CrMo4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结果显示,其流变应力曲线在大多变形条件下表现出动态再结晶的特征,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计算得到其热变形激活能为382.5122 kJ/mol,并构建了“两段式”高温流动应力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高达0.99784。用作图法求解加工硬化率,确定了临界应变和峰值应变,得到了42CrMo4钢热变形特性的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将高温流动应力模型和微观组织演变模型嵌入Deform 3D二次开发子程序,对某工件镦粗成形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其平均晶粒尺寸和动态再结晶分数。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性较好,验证了本文建立的42CrMo4钢的本构方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4 等温压缩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杂物对42CrMo4钢塑性及韧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振栋 窦存超 +5 位作者 郭宁 沈德鹏 刘哲 程林 刘永超 唐炳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86,99,共7页
风电主轴材质42CrMo4钢内部夹杂物的存在导致大锻件热成形中易出现微裂纹等缺陷。针对不同种类的夹杂物进行研究,探究其在热成形中的损伤失效行为。对原铸态42CrMo4钢进行取样、抛磨、腐蚀后进行夹杂物形貌的SEM观察与EDS成分检测,并对... 风电主轴材质42CrMo4钢内部夹杂物的存在导致大锻件热成形中易出现微裂纹等缺陷。针对不同种类的夹杂物进行研究,探究其在热成形中的损伤失效行为。对原铸态42CrMo4钢进行取样、抛磨、腐蚀后进行夹杂物形貌的SEM观察与EDS成分检测,并对基体损伤较大的夹杂物做纳米压痕实验以获得其真实的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铸态42CrMo4钢室温下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共存组织,主要存在Al_(2)O_(3)、TiN、硅酸盐类夹杂物及少量的CaS类夹杂物。纳米压痕实验表征得到在相同载荷下TiN的残余压痕深度最小,说明其塑性变形最小,弹性回复能力最好,Al_(2)O_(3)次之;室温下基体弹性性能最差,其塑性变形最大。在夹杂物附近观察到了部分孔洞,表明夹杂物较基体硬度大,在成形过程中会破坏基体的连续性,形成裂纹等缺陷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4钢 热成形 夹杂物 基体 损伤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转变温度以上变形时应变速率对低碳钢动态软化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刘永超 王少强 +5 位作者 王鹏程 桑学科 丁宁 刘珑 许慧霞 郭卫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85,90,共5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将一低碳微合金钢在Ac3温度以上(950℃)进行了4种不同的应变速率(10、7、3、1 s^(-1))的压缩变形,然后淬火处理。对高温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用双微分法进行变换,发现材料变形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软化机制,分...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将一低碳微合金钢在Ac3温度以上(950℃)进行了4种不同的应变速率(10、7、3、1 s^(-1))的压缩变形,然后淬火处理。对高温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用双微分法进行变换,发现材料变形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软化机制,分别为动态相变和动态再结晶,随变形速率的增加,材料发生软化的两个临界应力呈线性升高的趋势;两个临界应变则随应变速率变化不大。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观察了材料淬火后的金相组织,发现材料内的Widmanstätten铁素体板条宽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变细,多边形铁素体的数目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Widmanstätten铁素体板条一般为平行或垂直关系,而垂直关系的Widmanstätten铁素体板条并不呈现严格的直角,而是偏离一定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动态再结晶 动态相变 双微分法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介质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隋佳丽 李新生 +4 位作者 肖桂勇 谷国超 许文花 刘永超 吕宇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7-141,共5页
表面换热系数是淬火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关键参数。淬火介质下的表面换热系数是大型风电主轴42CrMo4钢淬火过程模拟的重要边界条件之一,也是评定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主要参数。结合试验测得不同介质(水、油)的冷却曲线,通过研究对比反传热... 表面换热系数是淬火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关键参数。淬火介质下的表面换热系数是大型风电主轴42CrMo4钢淬火过程模拟的重要边界条件之一,也是评定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主要参数。结合试验测得不同介质(水、油)的冷却曲线,通过研究对比反传热法、数值法和比拟法,测定了42CrMo4钢不同淬火介质下的表面换热系数。对比淬火模拟和相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反传热法获得的模拟边界条件精度高,其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4 换热系数 淬火试验 冷却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轴拔长过程中翻转组合对变形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新生 王广春 +3 位作者 丁明琦 田晨晟 谷国超 吕宇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4,共7页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芯轴拔长单步下压时变形区域形状特征,给出了下压量对大变形区形态特征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单圈芯轴拔长过程中翻转角度及其下压量对整体截面变形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给出了芯轴拔长过程中周向变形不均匀的成因...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芯轴拔长单步下压时变形区域形状特征,给出了下压量对大变形区形态特征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单圈芯轴拔长过程中翻转角度及其下压量对整体截面变形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给出了芯轴拔长过程中周向变形不均匀的成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组合方式的圈次间翻转方案对变形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圈次间对称翻转方案较其它方案的变形均匀性得到明显提高。进行了45°与60°翻转缩比铅试样芯轴拔长变形的实验研究,顺序翻转过程中的实际下压量与模拟获得的压下量无论从趋势上还是数值上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通过数值模拟给出的圈次间对称翻转方案可有效提高芯轴拔长变形均匀性结论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轴拔长 变形均匀性 翻转角度 翻转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TC11钛合金的断裂机理及异种载荷下裂纹扩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鹏 于海洋 +4 位作者 郭宁 周庆军 唐炳涛 赵伟 李新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1,共8页
目的基于航天航空领域损伤容限性钛合金的设计理念,研究沉积态TC11钛合金拉伸速率相关的断裂机理及异种载荷形式下裂纹扩展路径。方法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表征由激光选区熔化(SLM)制备的沉积态TC11钛合金的晶粒形貌,利用扫描电子... 目的基于航天航空领域损伤容限性钛合金的设计理念,研究沉积态TC11钛合金拉伸速率相关的断裂机理及异种载荷形式下裂纹扩展路径。方法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表征由激光选区熔化(SLM)制备的沉积态TC11钛合金的晶粒形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不同应变速率下TC11钛合金的断口形貌和缺陷分布,针对无法原位实时追踪裂纹扩展路径的问题,利用Abaqus相场UEL对裂纹扩展进行研究。结果沉积态TC11钛合金中,∥BD截面上的晶粒主要为柱状晶并有少部分等轴晶,⊥BD截面上的晶粒全部为等轴晶,组织为由密排立方结构(HCP)的针状α相构成的马氏体,无明显晶粒取向;瞬时载荷下,载荷为1、1.5、2 MPa时,切向裂纹宽度分别为0、7.69、14 mm,角度分别为108°、92°、82°;周期载荷下,载荷为1、1.1、1.2、1.35、1.5 MPa时,裂纹宽度分别为15.56、11.87、26.23、20.51、20.92 mm。结论随拉伸速率的增加,断裂机理由韧性断裂转化为脆性断裂;瞬时加载时,裂纹萌生并切向扩展,进而裂纹分叉直至完全断裂,且载荷的增加对沉积态TC11钛合金切向裂纹有促进作用,同时可抑制裂纹的分叉;周期加载时,载荷的增加对裂纹宽度先是起促进作用,裂纹达到最大值后稳定在25~2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TC11钛合金 相场断裂 裂纹扩展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980板材边缘开裂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代恩凯 吕志亲 +4 位作者 袁盼盼 刘国强 郭宁 刘哲 唐炳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2,共9页
目的冲裁加工后的第3代先进高强钢QP980板材在成形中会因边缘开裂而显著影响汽车结构件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对QP980板材边缘开裂行为进行研究。方法使用QP980板材通过钻孔和冲孔2种方法制备不同边缘状态的试样,并进行扩孔和中心孔拉伸... 目的冲裁加工后的第3代先进高强钢QP980板材在成形中会因边缘开裂而显著影响汽车结构件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对QP980板材边缘开裂行为进行研究。方法使用QP980板材通过钻孔和冲孔2种方法制备不同边缘状态的试样,并进行扩孔和中心孔拉伸试验。分析不同边缘状态试样的扩孔率和断裂应变演化规律。采用DF2015断裂模型对QP980板材的韧性断裂行为进行预测。结果钻孔试样的扩孔率约为33%,冲孔试样的扩孔率约为24%。与钻孔试样的试验结果相比,DF2015断裂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出了良好的预测性,但DF2015断裂模型无法准确预测冲孔试样的载荷-位移响应、扩孔率和断裂应变。结论不同的预加工工艺导致QP980板材表现出不同的边缘开裂行为。中心孔拉伸试验结果与扩孔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因此中心孔拉伸试验是研究边缘开裂的良好方法。钻孔预加工工艺可以保持板材的原始性能,而冲裁预加工工艺会导致板材边缘发生严重的预损伤。由于DF2015断裂模型未考虑预损伤,因此无法准确预测冲孔试样的边缘开裂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开裂 扩孔试验 中心孔拉伸试验 有限元 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4钢锭镦粗裂纹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史可庆 蔺立元 +5 位作者 赵刚 桑学科 刘哲 张青 徐建 伊希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4-156,共3页
在42CrMo4钢锭镦粗时出现了表面裂纹缺陷。对裂纹处解剖后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OM)和扫描电镜(SEM)组织分析,对形成裂纹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锻造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硅酸盐夹杂物的聚集,锻造时夹杂物局部产生应力集中... 在42CrMo4钢锭镦粗时出现了表面裂纹缺陷。对裂纹处解剖后进行了化学成分、金相(OM)和扫描电镜(SEM)组织分析,对形成裂纹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锻造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硅酸盐夹杂物的聚集,锻造时夹杂物局部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的。建议优化冶炼工艺,采用高稳定性的耐火材料,保证钢材的纯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 裂纹 硅酸盐 纯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