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隙度检测长骨骨质疏松的超声导波传播特性
1
作者 苏娜娜 韩庆邦 +2 位作者 杨雨 钱佳文 靳琪琳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9-771,共13页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考虑到长骨皮质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其一为孔隙率增大,该文建立了充黏液孔隙介质圆柱壳模型,研究了超声导波纵向模态在充黏液孔隙介质圆柱壳中的传播规律。首先,推导出充黏液孔隙介质...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考虑到长骨皮质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其一为孔隙率增大,该文建立了充黏液孔隙介质圆柱壳模型,研究了超声导波纵向模态在充黏液孔隙介质圆柱壳中的传播规律。首先,推导出充黏液孔隙介质圆柱壳中超声导波纵向模态的频散方程。然后,运用数值方法求解得到其频散曲线,并与弹性介质圆柱壳进行对比;探讨了孔隙度对孔隙介质体波相速度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孔隙度下导波相速度和衰减特性,结合系统模态波结构分布确定了用孔隙度检查充黏液孔隙介质圆柱壳状态的适合模态和频率。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度的增大,在特定频率下圆柱壳中纵向模态的传播速度也随之减小;孔隙度不同时,在频段0~0.05 MHz,L(0;1)模态的相速度变化与孔隙度有明显的直接关系。表明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参量可以反映皮质骨孔隙度的变化,也说明孔隙度是一种可诊断皮质骨骨质疏松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导波 孔隙度 频散特性 波结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数图变换的雷达海面小目标检测算法
2
作者 宋佳龙 胡国兵 +2 位作者 杨莉 赵嫔姣 黄皓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8-595,共8页
针对现有基于图域变换的雷达海面小目标检测算法仅考虑单个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性能不佳、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数图变换的改进算法。首先,将雷达回波信号的自相关函数转换成可有效获取状态向量之间关联性的序数图,进而提... 针对现有基于图域变换的雷达海面小目标检测算法仅考虑单个样本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性能不佳、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数图变换的改进算法。首先,将雷达回波信号的自相关函数转换成可有效获取状态向量之间关联性的序数图,进而提取该图的无符号拉氏矩阵最大特征值作为检测统计量,以实现区分海杂波和目标信号的目的。以McMaster大学提供的实测全相参X波段雷达数据集为对象,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广泛评估,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可达0.907,优于现有算法,且其计算复杂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小目标 目标检测 序数图变换 图无符号拉氏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001)面在Cu多种覆盖度下的稳定构型与电子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孔平 张冷 +8 位作者 王丹蓓 肖柳 陈泽龙 张靖晨 张鹏展 刘飞 汤琨 叶建东 顾书林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40-1647,共8页
金刚石表面的电子特性很容易受到其表面覆盖物的影响,而目前表面稳定、性能优良的表面覆盖层依然处于研究与寻找中。本文研究的过渡金属Cu不仅在半导体微加工中被广泛使用,更由于过渡金属Cu与金刚石都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因此Cu覆盖金... 金刚石表面的电子特性很容易受到其表面覆盖物的影响,而目前表面稳定、性能优良的表面覆盖层依然处于研究与寻找中。本文研究的过渡金属Cu不仅在半导体微加工中被广泛使用,更由于过渡金属Cu与金刚石都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因此Cu覆盖金刚石已经超出寻常电极使用的意义,其金属-半导体结构更具有表面修饰剪裁电子特性的功能。文中通过使用密度泛函模拟方法,研究了Cu的不同覆盖度(0.25 ML、0.5 ML和1 ML)下金刚石(001)表面的单原子吸附能、稳定构型以及稳定体系的能带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各种覆盖度下的Cu原子在金刚石(001)表面具有较稳定的表面吸附构型,并且过渡金属Cu的覆盖使得金刚石(001)表面产生了约为-0.5~-0.3 eV的负电子亲和势,肖特基势垒高度约为-0.16~0.04 eV,这些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过渡金属Cu作为表面覆盖层在金刚石基电子发射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表面 覆盖度 负电子亲和势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的大电子发射电流和高电子发射稳定性(英文)
4
作者 李玉魁 刘云朋 +1 位作者 武超 杨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5,共9页
研制了一种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在这种结构中,衬底银电极由烧结的银浆制作在透明锡铟氧化物电极上,且具有六角形边缘,相邻衬底银电极交错排列于阴极面板上.用ZnO和SnO_2颗粒作为掺杂材料,在衬底银电极和单一碳纳米管层之间制作... 研制了一种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在这种结构中,衬底银电极由烧结的银浆制作在透明锡铟氧化物电极上,且具有六角形边缘,相邻衬底银电极交错排列于阴极面板上.用ZnO和SnO_2颗粒作为掺杂材料,在衬底银电极和单一碳纳米管层之间制作了底部混杂层;单一碳纳米管层中的碳纳米管主要被用于发射阴极电子.给出了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的制作工艺,并研究了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用于电子源的可行性.将氮气作为保护气体,采用烧结方法除掉制备浆料中的有机粘合剂及其它有机杂质.将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真空密封进三极场发射显示器中,能够形成稳定的电子发射电流.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碳纳米管阴极相比,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具有更优的电子发射特性,其开启电场为1.83V/μm,最大电子发射电流为2 718.6μA;且其具有良好的电子发射曲线趋势,当电场强度从2.17V/μm增强到3.06V/μm时,电子发射电流的增幅约为1 410.3μA.对电子发射电流随时间的波动变化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具有可靠且稳定的电子发射电流.绿色发射图像表明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具有良好的电子发射均匀性及高的电子发射亮度.鉴于其简单的制作结构和制作工艺,六角密排多迭层碳纳米管阴极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阴极 制作工艺 发射电流 发射稳定性 银电极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制作的双半导体底层碳纳米管薄膜阴极的稳定电子发射(英文)
5
作者 李玉魁 武超 +1 位作者 刘飞 杨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6,共10页
应用带保护气进行烧结的方法,制作了一种双半导体底层碳纳米管薄膜阴极.利用烧结的银浆形成条形银电极,在条形银电极表面制作了具有相同宽度且平行排列的ZnO掺杂底层和TiO2掺杂底层,在掺杂底层上面制备了碳纳米管膜层.由于保护气的防氧... 应用带保护气进行烧结的方法,制作了一种双半导体底层碳纳米管薄膜阴极.利用烧结的银浆形成条形银电极,在条形银电极表面制作了具有相同宽度且平行排列的ZnO掺杂底层和TiO2掺杂底层,在掺杂底层上面制备了碳纳米管膜层.由于保护气的防氧化屏蔽,碳纳米管膜层中的碳纳米管未受损害,ZnO粒子和TiO2粒子也在烧结过程中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双半导体底层碳纳米管薄膜阴极获得更优的电子发射特性,且电子发射稳定性也得到有效增强.与普通条形银电极碳纳米管阴极相比,双半导体底层碳纳米管薄膜阴极能够将开启电场从2.09V/μm降低到1.91V/μm,将最大电子发射电流从1 653.5μA提高到2 672.9μA.在2.69V/μm电场作用下,普通条形银电极碳纳米管阴极的电子发射电流仅为421.1μA,而双半导体底层碳纳米管薄膜阴极的电子发射电流能够达到723.5μA.从发射电流稳定性实验曲线可以看出,双半导体底层碳纳米管薄膜阴极实现了稳定的电子发射,表明ZnO掺杂底层和TiO2掺杂底层能够应用于真空环境.利用数码相机获得了具有良好质量的发射图像,验证了双半导体底层碳纳米管薄膜阴极制作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阴极 掺杂底层 烧结 丝网印刷 电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辨率唇纹识别算法的性能评估
6
作者 韦静 周洪成 牛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3,138,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探索与研究适用于刑侦调查唇纹识别的网络模型,选取8种不同的CNN模型分别从网络结构设计、核心模块以及各网络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在创建的低分辨率唇纹数据库上针对不同网络模型进行性能评估。同时以不同的学习率和... 为了进一步探索与研究适用于刑侦调查唇纹识别的网络模型,选取8种不同的CNN模型分别从网络结构设计、核心模块以及各网络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在创建的低分辨率唇纹数据库上针对不同网络模型进行性能评估。同时以不同的学习率和网络层数也分别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轻量级模型MobileNetV2实现了97.22%的识别率,其识别效果最佳且模型大小仅8.63 MB。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CNN模型识别算法也能良好地应用于唇纹识别任务,有效弥补了传统识别算法中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纹识别 特征提取 低分辨率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A定位算法非线性优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姜志鹏 陈正宇 +1 位作者 刘影 杨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16-1719,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到达时间TOA(time of arrival)的定位算法需要建立关于未知节点与锚节点距离的非线性方程。牛顿迭代法是求解非线性线方程数值解的有效方法。分析了一种基于牛顿迭代法求解TOA定位非线性方程的算法,提出了对应的牛...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到达时间TOA(time of arrival)的定位算法需要建立关于未知节点与锚节点距离的非线性方程。牛顿迭代法是求解非线性线方程数值解的有效方法。分析了一种基于牛顿迭代法求解TOA定位非线性方程的算法,提出了对应的牛顿迭代式。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满足定位的需求,且具有比经典CHAN算法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牛顿迭代法 非线性 到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锂离子电池自动测试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志鹏 阎浩 +1 位作者 陈正宇 杨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98-2601,共4页
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是研究其性能、安全性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Lab VIEW的单节锂离子电池通用充放电测试系统,利用上位机Lab VIEW软件控制可编程电源和电子负载进行电池充放电,利用NI my DAQ设备实现电池端电压、电流和温度... 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是研究其性能、安全性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Lab VIEW的单节锂离子电池通用充放电测试系统,利用上位机Lab VIEW软件控制可编程电源和电子负载进行电池充放电,利用NI my DAQ设备实现电池端电压、电流和温度的采集,并且带有电池保护、数据记录和图形实时显示功能。该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完成恒流充放电、动态充放电等多种工况的测试,且数据采集精度满足电池性能研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测试 LABVIEW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的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 被引量:2
9
作者 叶全意 苏守宝 +1 位作者 杨娟 许灵慧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39,共3页
介绍了一种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该结构由2个3d B光纤耦合器和1个可调光延迟线组成,自由光谱范围的调谐由高精度光延迟线控制。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两臂的光延迟时间调节范围为0~300ps,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 介绍了一种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该结构由2个3d B光纤耦合器和1个可调光延迟线组成,自由光谱范围的调谐由高精度光延迟线控制。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两臂的光延迟时间调节范围为0~300ps,自由光谱范围可调谐范围为3^+∞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通信 Mach-Zehnder全光纤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束成形技术在无线互联电力仪表抗干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志鹏 顾斌 +1 位作者 汤滟 杨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1-33,36,共4页
电力仪表无线互联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然而又面临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通信的抗干扰问题。分析了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即每个通信节点所接收的信号和干扰通常多方向,且波达角不定。建立了直流电机干扰仿真模型,提出了基于波束成形技术抑制... 电力仪表无线互联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然而又面临复杂电磁环境下无线通信的抗干扰问题。分析了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即每个通信节点所接收的信号和干扰通常多方向,且波达角不定。建立了直流电机干扰仿真模型,提出了基于波束成形技术抑制干扰的方法,即首先由MUSIC算法估计了干扰波的波达角,再基于LCMV算法进行波束形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干扰,通信链路的误比特率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干扰 抗干扰技术 波束成形 MUSIC算法 LCMV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和不确定推理的HRRP目标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杰 杨娟 周建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55,共5页
由于HRRP固有的信息有损压缩,利用单帧HRRP样本进行目标识别时,存在经典算法识别率较低而改进后的算法一般复杂度较高的问题。为获得更加稳健、可信的识别效果,文中基于MYCIN模型,引入灰色关联算子,构造了不确定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HRR... 由于HRRP固有的信息有损压缩,利用单帧HRRP样本进行目标识别时,存在经典算法识别率较低而改进后的算法一般复杂度较高的问题。为获得更加稳健、可信的识别效果,文中基于MYCIN模型,引入灰色关联算子,构造了不确定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HRRP序列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基于五种飞机模型高分辨距离像数据的仿真实验表明:与单样本的识别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识别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自动目标识别 高分辨距离像 灰色关联算子 序列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积自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歌声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桂文明 曾岳 臧娴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99-1906,共8页
传统的歌声检测过程往往包含了复杂的特征工程,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统一框架的算法则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学习到特征,从而忽略特征工程。但是,这些学习到的特征通常得不到重要性区分,在网络中所占权重相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卷... 传统的歌声检测过程往往包含了复杂的特征工程,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统一框架的算法则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学习到特征,从而忽略特征工程。但是,这些学习到的特征通常得不到重要性区分,在网络中所占权重相同。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嵌入点积自注意力模块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学习得到各个特征的注意力分布,调整注意力权重,使得卷积神经元在"观察"这些特征时能区分轻重,从而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在实验部分,通过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下测试,并和基准模型进行对比,准确率分别提升1.96%和1.76%,证明了该算法对提升歌声检测水平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声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余弦注意力 点积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研究等离子体光子晶体透射系数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英杰 叶全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0-236,共7页
相较于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具有高准确度性和低色散性.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计算准确度较低,数值色散误差较大,并且破坏了麦克斯韦方程的辛结构,从而导致其稳定性较差.然而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可以克服这些缺... 相较于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具有高准确度性和低色散性.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计算准确度较低,数值色散误差较大,并且破坏了麦克斯韦方程的辛结构,从而导致其稳定性较差.然而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可以克服这些缺点,从而保证了整个仿真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基于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对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的带隙特性,透射系数等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优势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等离子体光子晶体 高准确度 辛算子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记忆单元改进DQN的Web服务组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波 胡国兵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7,共7页
针对面向高可扩展性、复杂性和异构性服务环境的Web服务组合难以进行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长短期记忆单元改进深度Q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Deep Q-Network,LSTM-DQN)的Web服务组合优化方法。利用Markov对Web服务组合优化... 针对面向高可扩展性、复杂性和异构性服务环境的Web服务组合难以进行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长短期记忆单元改进深度Q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Deep Q-Network,LSTM-DQN)的Web服务组合优化方法。利用Markov对Web服务组合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各变量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入强化学习的组合优化模型,简化了组合优化过程;引入记忆单元对深度Q网络算法进行优化,提出LSTM-DQN方法,提升了DQN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将LSTM-DQN应用于大规模服务环境下的Web服务组合优化问题,对所建立的马尔可夫决策(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模型进行优化,以提升Web服务组合的处理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在大规模服务环境下对Web服务组合优化所消耗时间更短,服务组合成功率更高,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单元 LSTM-DQN MDP简化建模 WEB服务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势流理论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径路由协议中的研究
15
作者 姜志鹏 陈正宇 +1 位作者 阎浩 赵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73-1878,共6页
针对网络规模不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势流理论模型的多径路由协议。将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包的传递看作是流场中随流体运动的流体元素。在流场中,流体从点源流出而流入汇聚点,即点汇;网络中的源节点相当于势流理论中的点源概... 针对网络规模不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势流理论模型的多径路由协议。将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包的传递看作是流场中随流体运动的流体元素。在流场中,流体从点源流出而流入汇聚点,即点汇;网络中的源节点相当于势流理论中的点源概念;而汇聚节点相当于点汇的概念。数据包从源节点(点源)发出而经过路由后到达汇聚节点(点汇)。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通信中使用较少的能量,有较高的网络成功率,能有效地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流理论 传感器网络 多径路由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电路IGBT老化失效的特征分析
16
作者 姜志鹏 阎浩 杨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6-129,共4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常被应用于汽车、火车的电机控制系统以及航空航天设备的开关电源中。IGBT的失效会导致系统的效率下降,严重的会直接导致系统失效。通过识别和监测IGBT失效所导致电路特性参数的变化可以做到对其失效的预测和...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常被应用于汽车、火车的电机控制系统以及航空航天设备的开关电源中。IGBT的失效会导致系统的效率下降,严重的会直接导致系统失效。通过识别和监测IGBT失效所导致电路特性参数的变化可以做到对其失效的预测和避免。为研究IGBT老化是否会对电路输出特性造成影响,以Buck电路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大电流下便于替换IGBT的Buck电路,对IGBT进行热应力老化实验,获取老化后的IGBT,并将老化后的IGBT引入到设计的Buck中,实验分析了IGBT老化对于Buck电路输出电压的影响。得出IGBT的老化会导致Buck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增大、高频杂波幅值增大的结论,为进一步实现电路中IGBT老化的检测以及初期的故障诊断提供了可供提取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BUCK电路 老化失效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esNeXt网络的低信噪比LPI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桂光 王旭东 +3 位作者 汪飞 胡国兵 高涌荇 罗泽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76-3684,共9页
针对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雷达脉内波形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压缩激励(squeeze excitation,SE)和ResNeXt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通过Cho... 针对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雷达脉内波形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分析、压缩激励(squeeze excitation,SE)和ResNeXt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首先通过Choi-Williams分布(Choi-Williams distribution,CWD)获得雷达时域信号的二维时频图像(time-frequency image,TFI);然后进行TFI预处理降低噪声干扰和频率维的位置分布差异,以适应深度学习网络输入;最后在ResNeXt基础上加入扩张卷积和SE结构提取TFI特征,实现雷达辐射源分类。实验结果表明,SNR低至-8 dB时,该方法对12类常见LPI雷达波形的整体识别准确率依然能达到9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截获概率雷达波形 辐射源信号识别 残差网络 压缩激励结构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分布拟合检验的LFM/BPSK处理结果可信性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国兵 吴珊珊 +3 位作者 陈正宇 赵嫔姣 宋军 李昌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6-72,共7页
研究了线性调频/二相编码(LFM/BPSK)混合调制信号处理结果的可信性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谱超阈值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评估算法.根据某一次识别处理结果及其对应的调制信号模型,建立参考信号,并计算其与原始观测信号的相关谱,通过... 研究了线性调频/二相编码(LFM/BPSK)混合调制信号处理结果的可信性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谱超阈值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评估算法.根据某一次识别处理结果及其对应的调制信号模型,建立参考信号,并计算其与原始观测信号的相关谱,通过对相关谱极大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分析,将LFM/BPSK信号处理结果的可信性评估转化为对相关谱超阈值序列概率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问题.文中利用极大值分布吸引场理论,证明了零假设下相关谱超阈值的超出量近似服从广义Pareto分布.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性评估 LFM/BPSK调制 广义极值分布 广义PARETO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层WSN安全范围查询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正宇 戴华 +2 位作者 叶庆群 王敏 葛宁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6-32,39,共8页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广泛应用,对于具备安全保护能力的数据查询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安全范围查询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数据查询方式。在两层WSN中,现有的安全范围查询技术主要以保护网络采集数据的私密性和查询结果一致性为研究重点...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广泛应用,对于具备安全保护能力的数据查询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安全范围查询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数据查询方式。在两层WSN中,现有的安全范围查询技术主要以保护网络采集数据的私密性和查询结果一致性为研究重点,较少关注共谋攻击问题。介绍了两层WSN的网络模型和查询模型,给出了在该模型架构下的关于安全范围查询的隐私性和一致性的问题描述,并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对现有的两层WSN安全范围查询方法进行综述;分析现有方法的核心技术及协议,对比各自的优缺点,并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层WSN 范围查询 隐私保护 一致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连杰 陈正宇 田晨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14,共7页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系统能检测人的跌倒行为,并在老人监护等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系统的设计也引起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对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系统的研究情况做了详细综述,介绍了跌倒的过程,按照可穿戴设备跌倒检测系...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系统能检测人的跌倒行为,并在老人监护等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系统的设计也引起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对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跌倒检测系统的研究情况做了详细综述,介绍了跌倒的过程,按照可穿戴设备跌倒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分别从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判别算法等几个方面介绍目前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和统计分析,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跌到检测 数据采集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