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金陵科技学院教学改革中的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赵越春 陈莉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82-185,共4页
本文针对金陵科技学院在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开展PBL教学法的教改试点工作,介绍了PBL教学法的试点过程和在课程中的实施运用,结合问卷调查总结了PBL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PBL实践中应注意的相关要点,以探索能够满足社会需... 本文针对金陵科技学院在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开展PBL教学法的教改试点工作,介绍了PBL教学法的试点过程和在课程中的实施运用,结合问卷调查总结了PBL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PBL实践中应注意的相关要点,以探索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课程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型现代农业园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宰学明 朱士农 +1 位作者 崔群香 王春彦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10期99-101,共3页
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设置了富有特色的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适应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的培养方案;按照坚持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农业职业素能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双证型... 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设置了富有特色的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适应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的培养方案;按照坚持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农业职业素能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双证型"应用型人才;建设了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培养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三农服务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为纽带,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 园艺人才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绿地景观改造数字化研究--以金陵科技学院幕府校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静 王中玥 +1 位作者 杨祁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3期99-101,共3页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引入校园,海绵校园改造已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海绵校园的概念入手,立足当下海绵校园改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IS地形分析后的校园下垫面设计及材料选择策略,并提供不同材料的性能分析情况。并以金陵科技学...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引入校园,海绵校园改造已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海绵校园的概念入手,立足当下海绵校园改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IS地形分析后的校园下垫面设计及材料选择策略,并提供不同材料的性能分析情况。并以金陵科技学院幕府校区为例,通过利用GIS进行地形分析,得出在海绵校园改造与设计中基于GIS地形分析的具体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校园 GIS技术 校园景观 地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型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罗羽洧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9期33-35,共3页
金陵科技学院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富有特色的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适合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的培养方案。坚持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农业职业素能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双证型&... 金陵科技学院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富有特色的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适合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的培养方案。坚持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农业职业素能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双证型"应用型人才,建设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培养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教师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为纽带,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 园艺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实验室建设管理措施与成效
5
作者 李玉萍 王燕青 +2 位作者 闫娜 张波 金潇潇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344-346,共3页
以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为例,从软硬件条件、体制、教改、创新、队伍等方面阐述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实验室 建设与管理 创新教育 措施 成效 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6
作者 赵丹丹 姚怡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0期168-172,共5页
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变革性力量。在农业农村领域,数字技术已成为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持续推动着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变。以南京市作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进行分... 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变革性力量。在农业农村领域,数字技术已成为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持续推动着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变。以南京市作为研究对象,对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南京市积极建设智慧农业园区和数字农场,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与共享,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出台政策引导与规划;梳理目前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生产数据碎片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短缺,顶层设计有待完善;提出如下建议,提高自主创新力,加强农业数据资源建设,强化对农业数字化人才的支持,完善政府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农业 数字赋能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下江苏省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评价及提升对策
7
作者 沈菊琴 尚泽龙 +1 位作者 孙付华 严若菁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了提升水利工程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从引进、培养、使用、评价4个方面构建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某水利工程管理处为案例,运用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对其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 为了提升水利工程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从引进、培养、使用、评价4个方面构建了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某水利工程管理处为案例,运用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对其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某水利工程管理处精细化管理人才队伍综合评价结果是“良”,引进、培养以及评价3个方面均展现出了较好的成效,人才使用评价结果为“中”,人才使用制度亟待健全。基于案例评价结果提出了优化人才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健全多维评价机制等提升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水利工程 人才队伍 精细化管理 改进物元可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内部控制与企业ESG表现
8
作者 孙梅 李文勤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3,共8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提升企业ESG表现对于推动碳减排以及企业、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内部控制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提升企业ESG表现对于推动碳减排以及企业、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内部控制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内部控制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对ESG表现提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研发投入企业中显著,而在国有企业和低研发投入企业则不显著;相比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对非重污染企业ESG表现提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从技术创新和内部控制视角为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内部控制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分析与影响因素扎根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74
9
作者 罗茜 高蓉蓉 曹丽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51,共9页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江苏省32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发现:2009-2014年间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效率有显著提高,虽然成果产出是转化的基础,但产出并不必然实现转化,也不能决定转化成效;经济发达且...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江苏省32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发现:2009-2014年间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效率有显著提高,虽然成果产出是转化的基础,但产出并不必然实现转化,也不能决定转化成效;经济发达且科教资源密集区域高校的成果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地方高校相较985与211高校更具成果转化优势;工科类、综合类与农林类高校间的成果转化效率不具有显著差异,医药类高校的转化劣势较明显。最后,针对转化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扎根研究,提取出3个核心范畴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国家政策、区域环境与组织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MALMQUIST指数 影响因素 扎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收益分配激励效应的三角验证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罗茜 高蓉蓉 张丽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7-35,共9页
以江苏省为例,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高校政策激励后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前期有显著提高。为解析当前高校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中,收益分配政策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 以江苏省为例,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高校政策激励后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前期有显著提高。为解析当前高校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中,收益分配政策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施基于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的三角验证研究策略。通过整合研判与溯因研究发现,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激励对象的收益分配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效应较弱,根源在于激励环节与转化流程不对应、激励主体与转化主体不匹配以及激励回馈与激励风险不对称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 收益分配 激励效应 三角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倪杰 吴远征 宋从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5-58,共4页
以2003—2008年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为基础,对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态势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作出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高科技企业 创新能力 高技术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产业创新集群形成路径研究——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茜 皮宗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85-90,共6页
通过对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实例分析,认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在前期政府单边推进的作用下,已进入到创新集群的形成发展期,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在博弈合作的框架下,形成了知识共享和学习机制,以改进型创新为主的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通过对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实例分析,认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在前期政府单边推进的作用下,已进入到创新集群的形成发展期,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在博弈合作的框架下,形成了知识共享和学习机制,以改进型创新为主的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推动了环保产业集群的升级,对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科技工业园 环保产业 创新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驱动江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50
13
作者 丁涛 顾金亮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6,共6页
在构建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以2015年江苏省13个市的相关指标为依据,对江苏省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地区绿色发展和... 在构建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以2015年江苏省13个市的相关指标为依据,对江苏省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地区绿色发展和协调显现出较强的推动作用,对共享发展和开放发展的推动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提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融资支持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花爱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年第1期28-29,共2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离不开融资支持,融资支持力度影响着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水平。要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融资难的问题,必须由财政性资金、金融性资金以及其他资金从多方面、多层次对其进行融资支持。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融资支持 财政性资金 金融性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性驱动下的绿色产品服务设计研究
15
作者 樊文育 郑祎峰 +2 位作者 鲁大源 吴鲁敬 聂元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61,共9页
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化实施背景下,各领域正加速推进低碳转型。设计环节是减碳源头与核心载体,绿色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构建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城市环境。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探讨绿色设计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应... 在国家“双碳”战略深化实施背景下,各领域正加速推进低碳转型。设计环节是减碳源头与核心载体,绿色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构建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城市环境。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探讨绿色设计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范式,聚焦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创新设计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文献计量与政策文本分析,揭示全球化进程中资源约束与环境压力的双重挑战。构建了融合智能化感知技术的垃圾分类服务系统,实测数据显示用户参与度提升、资源转化率提高。绿色设计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展示了绿色设计在解决城市实际问题中的独特优势和创新性,未来城市建设应更加注重绿色设计理念的运用,推动城市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设计 城市建设 产品服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创新协同:来自创新竞争与创新质量的证据
16
作者 刘晓曦 葛扬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39,共15页
市场与政府是推动我国企业创新的双重主体,二者有效协同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创新。使用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创新价值链视角研究市场创新竞争与政府创新竞争对于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与政府在提升企业创新质... 市场与政府是推动我国企业创新的双重主体,二者有效协同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创新。使用2013—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创新价值链视角研究市场创新竞争与政府创新竞争对于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与政府在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方面相互协同,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市场创新竞争对创新资源配置高效,对创新质量影响见效迅速,弥补了政府作用见效时间长的缺点。而在资金缺乏或者创新积极性过度情况下,市场创新竞争作用甚微,但政府创新竞争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竞争与政府创新竞争作用的充分发挥都离不开彼此的配合。这有效验证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的特色优势,并为促进高质量创新如何协调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创新竞争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制度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长宁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24,共4页
在对国内外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进行分析,参考国内外科技创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了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的现状和机制。对5个主要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中的Malmquist指数和相关的分解情况进行了数据讨论,获... 在对国内外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进行分析,参考国内外科技创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了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的现状和机制。对5个主要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中的Malmquist指数和相关的分解情况进行了数据讨论,获得有借鉴意义的发展经验,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提供了参考。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开发共享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科技创新效率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骏 石研研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期256-261,276,共7页
为深入探讨江苏省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情况,选取"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十三个省辖市的科技创新效率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个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评价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方法纵向与横向对比各市的科技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 为深入探讨江苏省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情况,选取"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十三个省辖市的科技创新效率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个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评价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方法纵向与横向对比各市的科技创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评价其投入要素规模与配置是否有效。得出结论:江苏省内各市科技创新效率在"十二五"期间维持上升态势,但各市表现不均衡,苏北地区相对落后;规模限制是创新效率提升的瓶颈;部分城市投入要素的配置与利用效率需要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科技创新效率 DEA方法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与广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倪杰 吴钧 吴远征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31,共3页
民营科技企业是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江苏与广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在企业数量、技工贸总收入、从业人员、专利情况这4个主要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了江苏与广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存在的差异,寻求到... 民营科技企业是民营经济的生力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江苏与广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在企业数量、技工贸总收入、从业人员、专利情况这4个主要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了江苏与广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存在的差异,寻求到了两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相互借鉴的经验。最后,通过对江苏与广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总体把握,对加快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进行了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比较研究 江苏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金融支持与产业链韧性——基于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20
作者 杨昀 金碧云 严若菁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0,共15页
随着全球经济迈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纪元,数实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关键动力。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实融合、金融支持与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其门槛效应... 随着全球经济迈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纪元,数实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关键动力。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实融合、金融支持与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其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采用熵值法构建产业链韧性评价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实融合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多层次检验。研究发现数实融合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受益最显著,中西部次之,东北部效应微弱;数实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金融支持正向调节数实融合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金融支持力度越大,数实融合的边际效应越强;数实融合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提升本地产业链韧性,还能通过技术扩散与资本流动辐射邻近区域,但区域间“虹吸效应”可能导致发展不平衡。因此,建议地区定制化数实融合策略、优化金融支持体系、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推进政策与监管创新以及重视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促进数实融合和金融支持对产业链韧性的积极作用。研究结论为深化数实融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及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产业链韧性 金融支持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