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通校企二元育人模式的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爱慧 陈丹艳 +3 位作者 王倩 王长义 刘同金 袁颖辉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08-210,215,共4页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金陵科技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校企双方在需求导向引领下的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精准对接,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构建“四链”互融的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教学模式,推进...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金陵科技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校企双方在需求导向引领下的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精准对接,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构建“四链”互融的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教学模式,推进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技术共研、校企共赢的“五共”产教融合办学理念,引领“四链”的校企长效合作育人新机制,提升新时代校企合作办学水平,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二元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视域下“三协同、五导向”“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金陵科技学院园林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范俊俊 郝振萍 +2 位作者 王耘 赵伟 宰学明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4期188-191,共4页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全面提高“新农科”“新农人”人才培养背景下,针对课堂融入思政教学有限、教学课时量对课程教学内容支撑度不够、实验教学模式与现代园林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新要求匹配度不够等问题,...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全面提高“新农科”“新农人”人才培养背景下,针对课堂融入思政教学有限、教学课时量对课程教学内容支撑度不够、实验教学模式与现代园林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新要求匹配度不够等问题,以课程思政为引领,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块化重构,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课堂,设置“安吉”实验、融合双创竞赛,优化评分机制和反馈通道,建立“三协同、五导向”课程教学体系,探讨以植物生理学教学为抓手的“双创”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三协同、五导向” 混合式课程 “双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3
作者 宁坤 周露 +2 位作者 王倩 郝振萍 宰学明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224-227,243,共5页
在新农科背景下,以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为例,明确其课程教学目标,探讨思政教学在课程中的有机融合,以推动课程建设与创新。思政融合农业关键技术的掌握与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安全,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服务乡村振兴... 在新农科背景下,以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为例,明确其课程教学目标,探讨思政教学在课程中的有机融合,以推动课程建设与创新。思政融合农业关键技术的掌握与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安全,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课程建设与创新,包括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建立完善思政教学体系,精心设计课程框架,强化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注重思政元素与知识教学的有机融合,强化师生互动交流,将教学体系建设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相结合等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评价和考核机制(按照课堂表现∶团队合作∶实践项目成果∶最终考试=3∶3∶4∶10的比例),以推动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的全面提升,旨在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案例,为新农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思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 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文化融入园林植物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金雅琴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95-197,233,共4页
在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授课方式生硬、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课程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融入植物文化。强调融入植物文化是丰富园林植物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领域、提升教学效果的重... 在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授课方式生硬、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课程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融入植物文化。强调融入植物文化是丰富园林植物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领域、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融入植物文化便于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识别和特征记忆,有利于学生开展园林植物实践应用,并可以引领学生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依据植物的地域文化,有意识地进行对照分类,可以提高识别效果;依据植物的习性文化,可以强化植物生物学特性的掌握;依据植物的鉴赏文化,可以拓展植物的设计空间;依据植物的物候文化,可以深化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的理解,引导学生对植物进行科学配置,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文化 园林植物学 课堂教学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5
作者 宁坤 范俊俊 +1 位作者 郝振萍 宰学明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4期195-197,200,共4页
在新农科背景下,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例,针对园艺专业及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自我提升、创新授课、优化考核等方面,探索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旨在适时巧妙地将爱国情怀、价值观培养、职... 在新农科背景下,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为例,针对园艺专业及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自我提升、创新授课、优化考核等方面,探索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旨在适时巧妙地将爱国情怀、价值观培养、职业能力培养等有机融合于课程教学中,提升课程的立德树人效果及学生综合专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新农科人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课程思政 新农科 园艺专业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古村落与水口园林特色的传承——合肥“文一·名门华府”居住区景观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鑫磊 武文婷 +1 位作者 王中玥 常俊丽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7-161,共5页
随着人类社会对居住环境的日益重视,要求景观设计师不仅重视居住区生态环境营建,还要对居住区的景观特色有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地进行表达。以合肥"文一·名门华府"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案例,分析场地所在的徽州古村落特色... 随着人类社会对居住环境的日益重视,要求景观设计师不仅重视居住区生态环境营建,还要对居住区的景观特色有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地进行表达。以合肥"文一·名门华府"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案例,分析场地所在的徽州古村落特色,阐述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特色植物应用、风水学生态环境营建,总结水口园林对徽州古村落的作用,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传承徽州古村落和水口园林特色,探索了居住区景观将地域特点、地方文化内涵和生态与功能融为一体的绿地景观营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徽州 村落文化 水口园林 居住区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连康山与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
7
作者 金雅琴 陶积松 +1 位作者 王海亮 李冬林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6,共11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研究了河南连康山与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组成及科、属区系成分,揭示了地理条件对植物区系形成及成分差异的影响;应用Czehanowski相似系数,分析了2个区域科、属植物区系成分及相似性特征。结果表明:...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研究了河南连康山与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组成及科、属区系成分,揭示了地理条件对植物区系形成及成分差异的影响;应用Czehanowski相似系数,分析了2个区域科、属植物区系成分及相似性特征。结果表明:连康山有种子植物143科716属1 808种(含变种),分别占河南全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4.08%、79.91%、61.22%;小秦岭有种子植物134科705属2 004种(含变种),分别占河南全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88.16%、78.68%、67.86%。连康山与小秦岭植物区系在科、属两级水平上均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以泛热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而温带分布属同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呈现出南北交汇、暖热过渡的共同特征。2个区域科、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92.8%、81.07%、61.80%,适应不同纬度的地理条件变化和局部生境异质性的长期演变,同一科属植物群体在种的层次上出现了深层次的分化,造就了2个区域丰富的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康山 小秦岭 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都市圈区域绿地格局演变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8
作者 刘伟 赵一嘉 +1 位作者 孙丽娟 许浩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1-260,共10页
明晰区域绿地空间格局演变影响因子的时空异质性,有助于深刻理解宏观尺度区域绿地格局演变的内在机制。本研究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识别了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区域绿地格局的影响因子及其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 明晰区域绿地空间格局演变影响因子的时空异质性,有助于深刻理解宏观尺度区域绿地格局演变的内在机制。本研究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识别了2000—2020年南京都市圈区域绿地格局的影响因子及其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区域绿地在前10年规模减少,景观受干扰严重,后10年规模增加,景观破碎化趋势得到缓解。2)GDP、人口密度、粮食总产量、林渔生产总值、距建成区距离、林水财政支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规模对区域绿地格局具有显著影响。3)影响因子的作用强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其中,GDP对区域绿地格局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人口密度、粮食生产总量、距建成区距离的影响则持续上升,且GDP与人口密度的主要影响范围逐渐转移至都市圈西部、南部和城市毗邻区,粮食生产总量和距建成区距离则对北部平原地带的影响加大;林水财政支出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规模对区域绿地格局的积极影响力逐渐增加,且空间影响范围显著扩大。本研究结论为南京都市圈制定地域化和差别化的区域绿地保护策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地 格局演变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珠花的分布特征及潜在适生区预测
9
作者 徐梦寒 王洪超 +3 位作者 许晓岗 童丽丽 田露 程瑶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81-87,共7页
为探索垂珠花分布特性及潜在适生区,基于145条现代分布记录及18个气候环境因子,利用刀切法、标准差椭圆计算及多元相似度面和最不相似变量分析后发现,其适生区空间分布格局向“正北—正南”方向扩张,质心有由中亚热带往北亚热带迁移的趋... 为探索垂珠花分布特性及潜在适生区,基于145条现代分布记录及18个气候环境因子,利用刀切法、标准差椭圆计算及多元相似度面和最不相似变量分析后发现,其适生区空间分布格局向“正北—正南”方向扩张,质心有由中亚热带往北亚热带迁移的趋势,未来气候条件下温度与降水共同制约垂珠花的分布,温度因子是驱动其适生区迁移的关键因素,但降水因子与垂珠花的潜在分布关联性更强。垂珠花的现代中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我国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南的大部分地区;未来2种气候情景对垂珠花生存有正向影响,中高度适宜区面积存在增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珠花 分布特性 潜在适生区 最大熵 安息香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青年亚健康群体的口袋公园疗愈景观设计研究
10
作者 赵淅蒙 姚运玥 +3 位作者 皋雅欣 唐健盛 郑申伟 叶婉星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9期51-53,56,共4页
为有效缓解高强度城市生活中日益普遍的亚健康问题,深入探讨发挥口袋公园作为城市绿洲的独特优势,挖掘提升其景观疗愈的潜力。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从功能布局、空间营造、设施小品和植物配置等方面,提出了针对亚健康青年群体的口袋公... 为有效缓解高强度城市生活中日益普遍的亚健康问题,深入探讨发挥口袋公园作为城市绿洲的独特优势,挖掘提升其景观疗愈的潜力。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从功能布局、空间营造、设施小品和植物配置等方面,提出了针对亚健康青年群体的口袋公园疗愈景观设计策略,以南京市国际金融中心口袋公园设计为例,融合自然环境和艺术设计,构建既能促进身心健康又能强化社交互动的疗愈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愈景观 亚健康 城市青年 口袋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思政元素在园林专业英语双语教学中的设计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童丽丽 管兆昶 +5 位作者 许晓岗 夏重立 张波 宰学明 王长义 郝振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3期265-267,共3页
探讨了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学理念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双语课程园林专业英语中。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修订、自己编写教材、改革考核方式等手段来体现OBE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举例、比较、论证等教学方法把思政内容贯穿其中,用... 探讨了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学理念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双语课程园林专业英语中。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修订、自己编写教材、改革考核方式等手段来体现OBE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举例、比较、论证等教学方法把思政内容贯穿其中,用爱国的、辩证的、科学的观点讲解所学的内容,在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民族自信,真正达到育人细无声的思政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专业英语 OBE 思政元素 教学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下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培养园林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丽娟 纪易凡 +2 位作者 宰学明 郝振萍 曹绪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268-270,共3页
运用工学结合方式,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衔接通过构建“1+3+2”课程体系群、搭建“1+2+3”的实践教学平台,利用项目式案例教学等方法,可以解决高职工程类专业与应用型园林专业专转本阶段人才培养有效衔接,以发挥高职技能教育的优势... 运用工学结合方式,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衔接通过构建“1+3+2”课程体系群、搭建“1+2+3”的实践教学平台,利用项目式案例教学等方法,可以解决高职工程类专业与应用型园林专业专转本阶段人才培养有效衔接,以发挥高职技能教育的优势并同步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实现园林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 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 实践教育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改革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伟 《广东园林》 2022年第3期44-47,共4页
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的意义。其次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导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路径,即借助网络平台打造“云课堂”,构建“微理论+实调研+群讨论+云指导”的实践课程链,通... 首先分析了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的意义。其次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导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路径,即借助网络平台打造“云课堂”,构建“微理论+实调研+群讨论+云指导”的实践课程链,通过“三大主体”“两条路径”“一个体系”,构建“321”实践教学模式。最后以金陵科技学院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项目“兰花小镇”为例,从借助网络平台做好前期分析、利用智慧实验室与社交平台协同运作、虚拟现实演示等几个方面探索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现代信息技术 虚拟现实 教学改革 云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思政元素的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同金 张爱慧 +1 位作者 袁颖辉 宰学明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209-211,共3页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设施园艺学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设施园艺学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挖掘与课程知识点紧密关联的德育元素,探索将思政教育与课程专业知识教学紧密融合的途径,辅以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设施园艺学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设施园艺学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挖掘与课程知识点紧密关联的德育元素,探索将思政教育与课程专业知识教学紧密融合的途径,辅以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期提高该课程立德树人效果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学课程 融合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连作障碍发生的土壤养分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仙菊 姜晓蕊 +4 位作者 陈丹艳 张永春 汪吉东 冯冰 钟月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连作障碍是甘薯种植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阐明甘薯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分别采集了5、10和15年连作甘薯及其对照土壤,分析了土壤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量和有效态氮、磷、钾含量、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并计算了土壤氮、磷、钾... 连作障碍是甘薯种植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阐明甘薯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分别采集了5、10和15年连作甘薯及其对照土壤,分析了土壤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量和有效态氮、磷、钾含量、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并计算了土壤氮、磷、钾之间的比值。结果表明:相比于各自对照,5年甘薯连作显著提高了土壤pH,但是10和15年连作显著降低了土壤pH;5年连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小,但是10和15年连作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15年连作达显著水平;5年连作对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影响较小,但是10和15年连作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5、10和15年连作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全钾、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铁、锰、铜、锌、硅)含量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甘薯多年连作后,土壤氮/磷降低,氮/钾和磷/钾升高,导致土壤氮、磷、钾失衡,氮磷过多可能引起钾的相对缺乏,也会破坏土壤微生态体系,引起病虫害发生。甘薯是一种耐贫瘠且喜钾植物,基于上述结果,甘薯连作一般不会造成土壤肥力的降低,土壤酸化和氮磷钾养分失衡可能是造成甘薯连作障碍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年限 甘薯 土壤养分 障碍因素 土壤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城市园林微景观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绪峰 孙丽娟 《现代园艺》 2021年第23期89-90,80,共3页
园林微景观是伴随城市绿地更新、旧城改造等,为提升城市局部景观环境而设计的一类园林绿化景观。本研究提出了在城市园林微景观设计中一般要遵循主题性、多彩化、特色化等设计原则,并从主题性设计、植物设计、非植物材料的运用、花器的... 园林微景观是伴随城市绿地更新、旧城改造等,为提升城市局部景观环境而设计的一类园林绿化景观。本研究提出了在城市园林微景观设计中一般要遵循主题性、多彩化、特色化等设计原则,并从主题性设计、植物设计、非植物材料的运用、花器的组合运用、绿雕设计应用、垂直绿化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园林微景观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景观 园林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都市园艺概论”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袁颖辉 张爱慧 +1 位作者 刘同金 王倩 《现代园艺》 2023年第23期174-175,178,共3页
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都市园艺概论”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都市园艺人才,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 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都市园艺概论”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都市园艺人才,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革实践: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追踪行业前沿,精选教学内容;聚焦典型案例,提升教学互动性;坚持目标导向,改进考核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园艺 课程建设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要素的山地型动物园场馆可达性分析——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伟 赵一嘉 曹加杰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626,共10页
山地型动物园因其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易于营造生境式的展示场馆,成为动物园的主要类型之一。基于地形要素特征,引入坡度和地形位置指数,从通行距离和权重系数两个方面改进传统场馆可达性模型,并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结合可达性系... 山地型动物园因其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易于营造生境式的展示场馆,成为动物园的主要类型之一。基于地形要素特征,引入坡度和地形位置指数,从通行距离和权重系数两个方面改进传统场馆可达性模型,并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结合可达性系数分析、场馆热度分析,对山地型动物园场馆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改进模型计算的场馆可达性两极化显著,在识别高地势低可达和低地势高可达场馆方面更加符合实际,可以比较准确地刻画山地型动物园场馆可达性特征;(2)红山森林动物园场馆可达性较好,呈现“核心—边缘”近似圈层的空间布局;(3)红山森林动物园场馆可达性与场馆热度之间存在不匹配情况,高热度场馆平均可达水平略低,虎馆、狼馆高热度场馆可达性较差。研究结果可为山地型动物园内部空间结构完善、已有景观资源配置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型动物园 地形要素 场馆可达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传导机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淑娟 赵明芳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7,共5页
职业生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僵化、过时的生涯教育有碍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的形成。研究试图借鉴组织管理中的压力传导机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解构与重组,梳理出目前职业生涯教育中政策执行难、高校改革难、学生接受... 职业生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僵化、过时的生涯教育有碍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的形成。研究试图借鉴组织管理中的压力传导机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解构与重组,梳理出目前职业生涯教育中政策执行难、高校改革难、学生接受难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可行建议,助力大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并应对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教育 压力传导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教学理念下新农科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丽丽 管兆昶 许晓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以师资力量(A1)、教学过程(A2)、教学成效(A3)为一级评价指标,师德规范、教学理念、学生考核等共16个二级评价指标(B1—B16)的新农科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细化二级指标,确... 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以师资力量(A1)、教学过程(A2)、教学成效(A3)为一级评价指标,师德规范、教学理念、学生考核等共16个二级评价指标(B1—B16)的新农科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细化二级指标,确定因子权重。其中,教学成效(A3)所占权重最高,学生考核(B13)、社会认可(B16)2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占比达50%,体现OBE教学理念所强调的以教学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以期为本科院校农学的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新农科 双语教学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