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枣仁茯苓粉、大豆肽粉对失眠模型小鼠的改善睡眠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魏嵘 王振 +2 位作者 李怀平 郭豫 赵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9-366,共8页
目的:研究酸枣仁茯苓粉和大豆肽粉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的失眠模型小鼠的睡眠改善作用。方法:18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先选取9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酸枣仁茯苓粉低、中、高剂量组,大豆肽粉组),进行戊巴比妥钠诱... 目的:研究酸枣仁茯苓粉和大豆肽粉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的失眠模型小鼠的睡眠改善作用。方法:18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先选取9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酸枣仁茯苓粉低、中、高剂量组,大豆肽粉组),进行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另选90只随机分为6组(分组同上),进行旷场实验并测定下丘脑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海马中的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的含量。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灌胃无菌水;酸枣仁茯苓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0.67、1.33、4.00 g/kg BW的受试物;大豆肽粉组灌胃1.15 g/kg BW的受试物,小鼠的灌胃体积均为20 mL/kg BW。睡眠实验共计灌胃36 d,矿场实验共计灌胃37 d。在灌胃的第29和30 d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通过腹腔注射PCPA(350 mg/kg BW)诱导失眠模型,之后两批动物分别再继续灌胃6、7 d。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酸枣仁茯苓粉能显著缩短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降低失眠模型小鼠自主活动能力,包括减少水平得分、垂直得分、修饰得分,显著提高下丘脑5-HT、5-HIAA含量,降低NE含量,降低海马中Glu含量,提高海马中GABA含量,调节海马中Glu/GABA比值,保持Glu/GABA平衡。大豆肽粉能显著延长睡眠时间,保持Glu/GABA平衡。结论:酸枣仁茯苓粉对失眠模型小鼠睡眠具有一定地改善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失眠小鼠下丘脑组织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含量,降低NE含量,促使失眠小鼠的睡眠-觉醒状态向正常恢复,调节海马中Glu和GABA含量,维持Glu和GABA的稳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茯苓 大豆肽 改善睡眠 5-羟色胺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多肽营养干预对预防和治疗尾吊模拟失重大鼠肌肉萎缩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博雅 赵芬 +5 位作者 刘新旗 张健 应知伟 韩炳星 曹元 张义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6-273,共8页
目的:通过尾吊大鼠模拟失重效应,探讨大豆多肽营养干预对肌肉萎缩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选取15只雄性Wistar大鼠为预防实验对象,分为地面-对照组、尾吊-对照组、尾吊-肽组,灌胃40 d。选取20只雄性Wistar大鼠为治疗实验对象,5只作为地... 目的:通过尾吊大鼠模拟失重效应,探讨大豆多肽营养干预对肌肉萎缩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选取15只雄性Wistar大鼠为预防实验对象,分为地面-对照组、尾吊-对照组、尾吊-肽组,灌胃40 d。选取20只雄性Wistar大鼠为治疗实验对象,5只作为地面-对照组,15只尾吊40 d后放回地面,分为尾吊后-高剂量肽治疗组、尾吊后-中剂量肽治疗组、尾吊后-低剂量肽治疗组,灌胃60 d。预防和治疗实验结束后,称量大鼠体质量、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湿重,测定血清中蛋白质合成相关因子(IGF-1)、蛋白质分解相关因子(FoxO3)、氧化应激相关因子(SOD)的浓度及蛋白质分解中关键特异性连接酶(Atrogin-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预防实验中,与尾吊-对照组相比,大豆多肽可显著提升大鼠血清中IGF-1浓度(p <0.05),显著降低血清中FoxO3浓度(p <0.05),显著降低比目鱼肌中Atrogin-1蛋白相对表达量(p <0.05)。治疗实验中,与尾吊-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大豆多肽可显著提高大鼠体质量增长速率(p <0.05),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IGF-1和SOD浓度(p <0.05),显著降低血清中FoxO3浓度(p <0.05),显著降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中Atrogin-1蛋白相对表达量(p <0.05),且治疗60 d后与地面-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豆多肽营养干预可增强蛋白质合成代谢、减弱蛋白质分解代谢,同时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一定程度有效预防肌肉萎缩的发生或治疗修复肌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萎缩 大豆多肽 尾吊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儿宁颗粒在幼年大鼠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聪 杨正标 +4 位作者 王海苹 李怀平 郑高利 宣尧仙 陈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0-1057,共8页
目的研究安儿宁颗粒单次给药和3个月重复给药对幼年大鼠的毒性影响,评估安儿宁颗粒对临床儿童患者的长期使用安全性。方法20只幼年大鼠(3~4周龄),按最大给药量法,单次给予安儿宁颗粒240 g生药/kg体重的剂量,观察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 目的研究安儿宁颗粒单次给药和3个月重复给药对幼年大鼠的毒性影响,评估安儿宁颗粒对临床儿童患者的长期使用安全性。方法20只幼年大鼠(3~4周龄),按最大给药量法,单次给予安儿宁颗粒240 g生药/kg体重的剂量,观察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200只幼年大鼠(3~4周龄)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唐古特乌头组、安儿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分别灌胃给予纯水、唐古特乌头5.5 g生药/kg体重、安儿宁颗粒3、11、40 g生药/kg体重,每天1次,连续91 d,于给药中期(给药1.5个月)、停药(给药3个月)和恢复期结束(停药后4周)分别抽样剖检大鼠40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80只(每组20只,雌雄各半)和40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检测体重、摄食、血液学、血清生化学、凝血、尿液、眼科及组织病理学等相关指标。结果幼年大鼠单次经口给予最大给药量的安儿宁颗粒,未见明显急性毒性;重复经口给予安儿宁颗粒91 d,仅见高剂量雄鼠摄食量减少和体重增长减缓、唐古特乌头组和给药组雄鼠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血清白蛋白均可逆性升高,AST、Na+、Cl-可逆性下降,其余指标均未见显著毒性反应。结论安儿宁颗粒对幼年大鼠无显著毒性反应。相对安全剂量为40 g生药/kg体重,未观察到有害作用(NOAEL)剂量为11 g生药/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儿宁颗粒 儿科用药 幼年大鼠 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