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部门季度数据的我国区域金融风险测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廷求 张紫朝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8,共11页
区域金融风险是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及时、准确测度,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采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5年至2023年的四部门季度数据,基于CISS指数法对各区域金融风险进行动态测度,通过四部门间时变... 区域金融风险是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及时、准确测度,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采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5年至2023年的四部门季度数据,基于CISS指数法对各区域金融风险进行动态测度,通过四部门间时变的相关系数矩阵作为动态权重以识别系统性风险,并就区域金融风险的总体趋势、部门特征、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下,我国总体风险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2015年一季度至2020年四季度风险波动上升,2021年一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风险逐渐回落;空间维度下,我国区域金融风险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西部、东部、东北和中部,其中东部地区风险主要来源于家庭部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风险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中部地区风险结构较为均衡;影响因素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金融风险,这一效果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为显著,财政依存度越高,货币政策缓解政府部门风险的效果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CISS指数 部门风险 季度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2
作者 张正平 崔宇彤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 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及人口净流出的地区,金融科技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创新 区域差异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治理虚拟货币刑事犯罪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欢 肖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67-171,共5页
针对虚拟货币刑事犯罪治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图卷积网络的增强识别模型(RGCN)。创新性地在图嵌入层设计中融合原始特征与跨时特征的拼接机制,有效缓解了卷积冗余导致的信息流失问题;采用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策略优化图嵌入层特征表达,... 针对虚拟货币刑事犯罪治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图卷积网络的增强识别模型(RGCN)。创新性地在图嵌入层设计中融合原始特征与跨时特征的拼接机制,有效缓解了卷积冗余导致的信息流失问题;采用随机森林集成学习策略优化图嵌入层特征表达,显著提升模型识别精度。所构建的3层RGCN框架通过时空特征融合策略降低计算开销,并重点优化召回率。实验结果表明:LSTM动态图卷积网络在召回率指标上表现最优,为67.6%,较GRU变体提升4.4%;而GRU结构则更侧重精确率优化,精确率达到87.3%。最后,结合当前反洗钱场景对高风险个体监控的迫切需求,验证了所提模型通过强化召回率性能,可有效支撑虚拟货币交易监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虚拟货币 刑事犯罪 动态图卷积网络 LSTM GRU 召回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超额收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乐 田惠敏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共20页
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品种,近年来发行交易较为活跃。本文运用小样本稳健的自助法,以2010年至2021年我国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收益率和超额收益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政策性银行债收益率曲线前三个主成分(水平、斜率和曲... 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品种,近年来发行交易较为活跃。本文运用小样本稳健的自助法,以2010年至2021年我国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收益率和超额收益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政策性银行债收益率曲线前三个主成分(水平、斜率和曲率)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波动项对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超额收益具有显著影响,而收益率曲线更高阶主成分、通货膨胀趋势、债券供给的影响并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社融增速波动项可能是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超额收益定价因子,与超额收益呈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结论为新兴市场债券定价以及金融债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建议商业银行和市场投资者综合考虑收益率曲线形态和社融增速,合理评估金融债供给波动的短期影响,妥善安排债券发行和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金融债 收益率曲线 商业银行 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强国与金融强国建设中的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第十八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杰 庄腾跃 罗剑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在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探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024年8月9-11日,第十八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来... 在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探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024年8月9-11日,第十八届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200余名师生代表汇聚于此,围绕农业强国与金融强国的内涵、特征和建设经验,农业强国与金融强国背景下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战略路径以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本届论坛的一致共识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力,二者具有高度协同性;面对多重现实挑战,需要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加强风险管理,创新保险产品,完善政策与监管环境,扩大普惠金融与试验示范区范围。此外,需在数字金融、农业保险、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创新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核心领域持续发力,以实现农村金融的全面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金融强国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野里的隐形纽带:社会资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信贷担保违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杰 罗剑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1,共15页
能否以无形的社会资本作为风险控制机制,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促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基于陕西、山西、江苏三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 能否以无形的社会资本作为风险控制机制,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促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基于陕西、山西、江苏三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信贷担保违约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借款人社会资本,能够有效降低其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其中乡村社会资本的作用最强,政府社会资本次之,金融社会资本最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年轻一代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更易受到社会资本的影响;农业担保机构实缴资本规模越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的违约风险越大,但社会资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这种不利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增强借款人的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是社会资本在农业信贷担保融资中有效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违约风险的重要机制。本文结论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积累和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风险控制策略提供实证依据和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信贷担保 信贷违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协同推进、区域分化与因地制宜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邹克 刘翔 +1 位作者 倪青山 张淦尧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共21页
科技金融处于建设金融强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领衔地位,科学合理地编制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科技金融及其效应拓展研究领域的现实需求。从科技金融供给侧视角出发,构建包括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以及七个二级子... 科技金融处于建设金融强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领衔地位,科学合理地编制科技金融发展指数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背景下科技金融及其效应拓展研究领域的现实需求。从科技金融供给侧视角出发,构建包括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以及七个二级子维度的多层次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多渠道搜集数据,采取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等比次序赋权法,统计测度2013—2022年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全方位地讨论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呈稳步增长趋势,公共科技金融与市场科技金融协同前进,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呈现出多发展极的尖峰右偏拖尾分布特征、东中西部梯次递减与扩散特征、“南快北慢”与向更高水平非均衡发展的演化特征。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强化政策引领与市场协同、因地制宜、“以评促建”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指数 公共科技金融 市场科技金融 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码支付实践问题研究
8
作者 白冬生 陈捷 +1 位作者 周彤 王新程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从中国扫码支付实践出发,聚焦于金融安全与国际化发展,关注扫码支付存在的风险及市场非对称竞争等问题,梳理并分析相关法律规范与案例,结合移动支付市场数据样本,指出扫码支付标准不统一、监管制度滞后等核心问题。研究认为中国扫码支... 从中国扫码支付实践出发,聚焦于金融安全与国际化发展,关注扫码支付存在的风险及市场非对称竞争等问题,梳理并分析相关法律规范与案例,结合移动支付市场数据样本,指出扫码支付标准不统一、监管制度滞后等核心问题。研究认为中国扫码支付市场虽规模持续增长,但标准化与立法现状亟待完善,建议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统一生成标准,并强化监管机制,以推动扫码支付技术安全与合规发展,助力中国支付行业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码支付 金融安全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款保险制度差异对银行风险处置成本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柯文轩 赵全厚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9,共11页
存款保险制度在各国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各国金融安全网中,差异化的存款保险制度授权对问题银行风险处置过程以及处置成本具有多重影响。基于全球存款保险制度实践和国别案例,研究发现:充分的问题银行恢复与处置... 存款保险制度在各国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各国金融安全网中,差异化的存款保险制度授权对问题银行风险处置过程以及处置成本具有多重影响。基于全球存款保险制度实践和国别案例,研究发现:充分的问题银行恢复与处置工具、较高的审慎监管技术是实现低处置成本结果的必要条件、核心要素。比较而言,风险最小化模式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全过程银行风险处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制度授权 处置成本 金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调控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间的U型非线性关系探析
10
作者 谭小芬 宋佳馨 +1 位作者 徐慧伦 李源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2,共13页
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对于企业杠杆率水平和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准确识别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实现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必要条件。本文构建了含有银行部门和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局部均衡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 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对于企业杠杆率水平和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准确识别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实现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必要条件。本文构建了含有银行部门和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局部均衡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形成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10—2023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模型中的主要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货币政策收紧一方面会通过银行信贷收缩直接影响企业的负债端规模,另一方面会通过替代性融资机制和净利润机制影响企业的负债端和权益端规模,最终使货币政策调控与企业杠杆率呈U型非线性关系,且这一关系在短期杠杆率、非国有企业、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表现更明显。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货币政策调控与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为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替代性融资 企业净利润 企业杠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去”战略中我国企业金融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锡良 董青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3,共7页
自从2000年10月11日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中最早将"走出去"战略上升至正式的国家战略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领域不断拓宽,规模稳步扩张,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 自从2000年10月11日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中最早将"走出去"战略上升至正式的国家战略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领域不断拓宽,规模稳步扩张,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2012年1-1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359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但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日益多元的各类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风险更引起了各国海外投资企业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同时明确要求,"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本文作者从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现状出发,系统评估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政治经济风险,探讨我国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存在的缺陷,进而结合发达国家经验,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探讨构建"走出去"战略中我国企业"三位一体"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并据此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视角提出风险分担的具体政策建议,相信对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开展国际经营过程中提升防范和化解政治经济风险能力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去”战略 风险分担机制 企业金融 对外直接投资 海外投资企业 国际金融危机 境内投资者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金融集权与分权--基于中央政府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雷 刘锡良 王锦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69,共12页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和金融风险处置上的作用日益被强调,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权责却模糊不清。本文从中央政府的视角,从信息、道德风险以及金融外部性三方面来分析金融管理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研究发现在金融集权的模式下,...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和金融风险处置上的作用日益被强调,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权责却模糊不清。本文从中央政府的视角,从信息、道德风险以及金融外部性三方面来分析金融管理的集权与分权问题。研究发现在金融集权的模式下,由于地方政府的隐性干预,一国可能会处于高度的金融抑制状态。在金融分权情境下,地方状态信息对一项金融政策制定越重要、信息甄别成本越大,中央向地方政府授权的价值越大,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容忍度越高。而当引入金融外部性,尤其是金融风险极易跨区域传染的特性时,有着强大的行政控制力和丰富的宏观金融工具的中央政府在协调地区间金融溢出效应,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相比地方政府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而,本文认为在金融分权的情境下,政策性金融权力的下放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放与不放的问题,而是一个金融适度分权问题,即合理地将一系列的政策性金融权力配置给中央与地方政府,寻求最优金融分权结构,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权与分权 信息不对称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金融研究生的商学院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8
13
作者 罗刚 李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6,共4页
对美国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商学院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了其主要特点,得出了其对中国的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研究生 “商学院模式” 职业性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农户创业中的金融约束--基于农村金融调查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海洋 郝朝艳 +1 位作者 平新乔 梁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27,155,共13页
农户的创业活动有助于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和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然而调查数据表明财富的多寡显著影响着他们创业的概率,说明金融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农户的创业行为。为深入探究农户创业过程中所受金融约束的形成原因,本文... 农户的创业活动有助于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和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然而调查数据表明财富的多寡显著影响着他们创业的概率,说明金融约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农户的创业行为。为深入探究农户创业过程中所受金融约束的形成原因,本文依据农户家庭金融抽样调查所获数据,以农户的社会资本作为切入点,在Paulson等(2006)职业选择模型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当前发展阶段,有限责任机制和道德风险机制都是制约农户融资的原因,但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农户所受的金融约束主要来自有限责任约束。为此,对种养殖专业户贷款需降低抵押和质押的要求以减轻有限责任约束,同时需要加强针对农村地区工商业农户的征信体系建设,通过重复博弈降低道德风险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约束 有限责任 道德风险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丁业现 彭克强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0,共13页
基于1989~2009年相关经济金融统计数据,对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人均收入、银行贷款及地方财政支出都是西藏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其中,人均收入的正向效应最大,财政支出的正向效应最小;从... 基于1989~2009年相关经济金融统计数据,对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人均收入、银行贷款及地方财政支出都是西藏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其中,人均收入的正向效应最大,财政支出的正向效应最小;从短期看,西藏人均收入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短期因果关系,而银行贷款余额仅是西藏经济增长的单向影响因素,西藏经济增长也只是地方财政支出增加的单向影响因素。基于此,着力构建西藏特点的现代金融业服务体系,深彻转变现行财政援藏模式及体制机制,努力提升西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可有效改善西藏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被引量:55
16
作者 叶春明 赵宇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7-61,共5页
金融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旅游金融支撑存在政府投资、银行信贷投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旅游市场投资效率、金融服务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这些问题背后的因素,正确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于... 金融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旅游金融支撑存在政府投资、银行信贷投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旅游市场投资效率、金融服务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这些问题背后的因素,正确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于我们研究旅游发展中的金融支撑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金融 投资 信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研究——基于四川省梓潼县的案例研究(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锡良 王磊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49,共6页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 金融需求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长链金融: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陆岷峰 葛和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5,共7页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的成长链金融理论模型及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的信贷规模与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以及人口数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信贷规模扩大的影响最大;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数量是...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的成长链金融理论模型及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的信贷规模与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以及人口数量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对信贷规模扩大的影响最大;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数量是信贷规模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对信贷规模的扩张具有拉动作用,居民消费水平与信贷规模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程度不高;信贷规模对其本身的作用是正负交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信贷规模的作用相反,人均消费水平始终是负的作用。而人口数量对信贷规模具有拉动作用。成长链金融作为一种终身制的金融创新,采用互联网金融模式,构建统一权威的信用体系,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链金融 个人金融 家庭金融 可支配收入 信贷规模 金融体制 供给侧改革 生命周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金融理论的困境与金融物理学研究的兴起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鹏 魏宇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0-55,共16页
经典金融理论在解释实际市场所发现的众多异象(anomalies)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而以非线性动力学、复杂系统及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力争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理论解释和建模研究的"金融物理学"(econophysics)却逐... 经典金融理论在解释实际市场所发现的众多异象(anomalies)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局限性,而以非线性动力学、复杂系统及统计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力争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理论解释和建模研究的"金融物理学"(econophysics)却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文章在简要介绍经典金融理论演进的基础上,提炼总结了几种已被普遍接受但却无法为经典金融理论所解释的金融异象,由此阐释了金融物理学兴起的原因,并评述了金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最新进展等问题,最后对经典金融理论与金融物理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金融理论 金融物理学 金融异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互关联性视角的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和体系内风险传导的时变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颖毅 周嘉伟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135,共19页
基于相互关联性的视角,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VAR-MVGARCH(1,1)-BEKK模型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衡量,并对系统内各个行业或市场间的风险传导进行检验。主成分分析法具有在收益率层面更好地展现系统性风险时变特征的优势,VAR-M... 基于相互关联性的视角,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VAR-MVGARCH(1,1)-BEKK模型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衡量,并对系统内各个行业或市场间的风险传导进行检验。主成分分析法具有在收益率层面更好地展现系统性风险时变特征的优势,VAR-MVGARCH(1,1)-BEKK模型则在波动率层面考虑了风险传导方向伴随某些政策事件可能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近十几年中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导致系统性风险升高的重要原因。我国各项政策的颁布和市场环境的改变也导致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各个行业或市场间传播的方向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主成分分析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