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与康复:基于ICF的目标设置与服务体系研究
1
作者 朱晨晨 廖思斯 +2 位作者 潘建明 夏币华 洪宁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5-641,共7页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构建针对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的家庭早期教育与康复理论框架。方法 融合生态系统理论、神经可塑性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和世界卫生组织康复理念,构建涵盖生物、心理、社...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构建针对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的家庭早期教育与康复理论框架。方法 融合生态系统理论、神经可塑性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和世界卫生组织康复理念,构建涵盖生物、心理、社会和政策维度的家庭教育与康复体系。结果 依据ICF框架,在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交等领域设定操作化干预目标,并结合不同类型发育障碍,制定个性化目标;家庭教育与康复体系包含早期筛查与评估、个性化干预方案制定、家庭教育与康复训练、持续监控与调整、数字赋能与远程指导、残疾预防与家庭教育和康复6个领域,全面的功能和需求评估、整体教育与康复方案制定、教育与康复方案实施、动态评估与反馈、总结与转介5个阶段。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5阶段家庭早期教育与康复方法体系,为婴幼儿全方位康复提供有效框架。ICF框架为发育障碍婴幼儿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发育障碍 早期 家庭教育 康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的政策架构与支持系统研究
2
作者 朱晨晨 廖思斯 +4 位作者 刘悦 潘建明 朱竹林 夏币华 谢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目的探讨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支持系统的政策基础,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融合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服务的全人、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支持体系架构和建构路径以及治理模式。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支持系统的政策基础,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融合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服务的全人、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支持体系架构和建构路径以及治理模式。方法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康复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欧盟儿童康复政策和中国残联“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研究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的相关政策架构和主要内容,系统分析支持体系的构成、实现路径及治理模式。结果支持系统由早期筛查与评估、家庭教育与家长培训、咨询与个性化教育和康复支持、社区支持与资源整合以及远程数字支持平台构成。提出了构建早期筛查和评估、家庭教育和家长培训、咨询和个性化康复支持、社区支持和资源整合、远程数字支持平台5个系统的实现路径。强调多学科联合、跨部门协同和远程数字平台支持等治理机制,以构建从标准化评估到跨部门联动的连续性服务链的服务支持体系。结论基于ICF模式的全人观和全生命周期发展理念,以及健康服务连续体的指导思想,为0~3岁发育障碍儿童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与政策支持。通过多学科联合、跨部门协同以及数字平台应用,构建科学、连续且以儿童为中心的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精准干预,还将推动家庭、社区与专业机构多方协同,实现残疾预防、康复与保健服务的有机融合,进而提升儿童功能和家庭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幼儿 发育障碍 家庭教育 康复 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