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化微珠泡沫保温砂浆制备方式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立民 王冲 +2 位作者 刘俊超 殷吉强 于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9-132,136,共5页
为了能够使用普通搅拌设备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无机泡沫保温砂浆,研究了搅拌时间、不同制备方式对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砂浆的稠度、密度、强度逐渐增大,体积吸水率减小;混合搅拌法制备泡沫保温砂浆时,宜将发... 为了能够使用普通搅拌设备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无机泡沫保温砂浆,研究了搅拌时间、不同制备方式对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砂浆的稠度、密度、强度逐渐增大,体积吸水率减小;混合搅拌法制备泡沫保温砂浆时,宜将发泡剂加入干粉料混合后再进行拌和;预发泡法制备泡沫保温砂浆,尽量缩短加入泡沫之前的搅拌时间。对比两种发泡方式,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宜选用混合搅拌法制备无机泡沫保温砂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化微珠 无机泡沫保温砂浆 搅拌时间 制备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顶板隐伏断层倾角对矿压显现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登峰 张拥军 +2 位作者 王盛 牛长辉 柴佳乐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8,共11页
针对顶板隐伏断层倾角对浅埋煤层开采矿压显现的影响作用问题,构建断裂力学模型研究隐伏断层倾角对来压步距和支架工作阻力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倾角隐伏断层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活化、扩展、垮落压架过程,分析了支承压... 针对顶板隐伏断层倾角对浅埋煤层开采矿压显现的影响作用问题,构建断裂力学模型研究隐伏断层倾角对来压步距和支架工作阻力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倾角隐伏断层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活化、扩展、垮落压架过程,分析了支承压力、断层应力场、支架工作阻力等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断层活化扩展、贯通,顶板切落失稳,倾角不同造成了断层1为倾覆式切落破坏,断层2形成滑移式切落破坏,来压步距较长,滑移式破坏切顶的规模要大于倾覆式。裂纹面正应力和剪应力随工作面的推进持续增大,工作面过断层裂纹扩展应力释放后开始降低,断层2降速较缓。切顶线基本是沿断层的扩展方向形成,顶板切落动载荷使支架的荷载大幅增加,过断层1时升高了33%,过断层2时增幅达到64%。倾角的变化对切顶线的形成和上覆岩层切落时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形成了顶板的不同切落形式,造成了支架的剧烈来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隐伏断层 切顶 支护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板及其配筋在RC框架结构实现抗震延性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贵珍 周玲珑 +2 位作者 谭潜 罗文文 祝飞水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1-429,452,共10页
总结采用梁有效翼缘来考虑楼板及配筋对“强柱弱梁”机制形成的影响的实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基于SAP2000采用三种侧向加载模式对RC框架结构不带楼板、不带楼板考虑梁刚度放大、带楼板的三个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对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 总结采用梁有效翼缘来考虑楼板及配筋对“强柱弱梁”机制形成的影响的实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基于SAP2000采用三种侧向加载模式对RC框架结构不带楼板、不带楼板考虑梁刚度放大、带楼板的三个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对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塑性铰的出铰顺序以及顶点位移与层间位移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三个模型的“强柱弱梁”现象不带楼板的纯框架结构最明显,考虑梁刚度放大的模型次之,带楼板结构最不明显,证明负弯矩承载力和刚度等反映“强柱弱梁”的参数及塑性铰的出现顺序与楼板、板内配筋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楼板及配筋影响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性能和塑性耗能能力,是抗震延性机制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后续的结构设计中,建议考虑实际楼板和钢筋建模进行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楼板 RC框架结构 强柱弱梁 延性机制 静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玄武岩纤维复合固化剂分别对泥炭质土静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屈俊童 刘关栋 +5 位作者 朱云强 刘超 张翔 崔茂俊 张健 赵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5,共10页
为了研究单掺水泥及复合固化剂(由水泥、生玄武岩纤维、石灰和生石膏组成)对滇池地区高原湖相泥炭质土静力特性的影响,对不同掺量水平下的水泥改良土和复合固化剂改良土进行静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两种改良土的三轴应力应变... 为了研究单掺水泥及复合固化剂(由水泥、生玄武岩纤维、石灰和生石膏组成)对滇池地区高原湖相泥炭质土静力特性的影响,对不同掺量水平下的水泥改良土和复合固化剂改良土进行静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两种改良土的三轴应力应变关系与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掺量的增加,两种改良土的主应力差峰值强度增大;当掺入复合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5%时,相比5%、10%两个掺量水平,复合固化剂改良土的三轴应力应变关系由“应变硬化型”转变为“应变软化型”,且抗剪强度显著提升;当改良土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时,水泥改良土的抗剪强度有较大损失,而复合固化剂改良土仍保持较高的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水泥 玄武岩纤维 泥炭质土改良 静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呈贡重塑饱和红黏土的动变形特性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正 屈俊童 +2 位作者 季东 字晓雷 刘超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1-366,共6页
为了得到不同试验条件下昆明呈贡地区的饱和红黏土的动变形特性演化规律,通过GDS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围压、动载频率和固结比对重塑饱和红黏土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和动载频率的增加,达到相同应变所需的动应力越大... 为了得到不同试验条件下昆明呈贡地区的饱和红黏土的动变形特性演化规律,通过GDS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围压、动载频率和固结比对重塑饱和红黏土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和动载频率的增加,达到相同应变所需的动应力越大,动弹性模量也越大,阻尼比减小;随着固结比增加,达到相同应变所需的动应力越小,动弹性模量也越小,阻尼比增加.利用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对饱和红黏土的动本构关系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良好;给出了各试验条件下的拟合参数,并计算得到了最大动弹性模量和最大动剪切模量;两个模量随着围压和动载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固结比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红黏土 动三轴试验 围压 动载频率 固结比 动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