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晶与粗晶磷铜球阳极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溶解性能比较研究
1
作者 毛海娜 张清龙 +6 位作者 赵一杭 白辰兴 郭永年 王贵平 柳建东 雷顺玲 王云香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5,共6页
酸性镀铜工艺在印刷电路板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磷铜阳极是酸性镀铜的重要原料,其成分和组织结构对镀铜溶液和镀铜层的质量与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两种商用的磷铜球,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 酸性镀铜工艺在印刷电路板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磷铜阳极是酸性镀铜的重要原料,其成分和组织结构对镀铜溶液和镀铜层的质量与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两种商用的磷铜球,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波谱仪等对其成分和组织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两种磷铜球在典型酸性镀铜溶液中的电化学溶解行为。研究表明,微晶磷铜球相比于粗晶磷铜球,晶粒尺寸要小一个数量级,且具有更加均匀细密的磷元素分布状态。在阳极极化和恒电流极化状态下,微晶磷铜球的溶解活性均要更高。而在不受极化影响的自溶解状态下,其溶解趋势和溶解速率均更低,有利于镀液成分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磷铜球 粗晶磷铜球 电镀阳极 印刷电路板 溶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锻轧法生产高精度KFC异型铜带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韩振斌 赵昭 +4 位作者 于国军 刘冬 刘建斌 王红玲 魏巍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28-132,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导率测试仪、维氏硬度仪及拉伸试验等研究了锻轧法生产的高精度KFC异型铜带在不同退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率。结果表明:锻打频次为650 Hz、退火温度在800℃、走带速度为3 m/min时,经冷轧后生产的带材...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导率测试仪、维氏硬度仪及拉伸试验等研究了锻轧法生产的高精度KFC异型铜带在不同退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率。结果表明:锻打频次为650 Hz、退火温度在800℃、走带速度为3 m/min时,经冷轧后生产的带材其厚料部分的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及导电率分别可达110.23 HV、186 MPa、343.3 MPa、10.4%和89.08%IACS,薄料的硬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导电率分别为112.77 HV、271.3 MPa、343.3 MPa、8.5%和89.48%IACS,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轧 退火温度 走带速度 铜带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方法制备镍球阳极的组织及电化学溶解性能比较
3
作者 张清龙 毛海娜 +5 位作者 赵长忠 柳建东 赵一杭 白辰兴 郭永年 王贵平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5,共7页
镍阳极的电化学溶解特性对电镀镍长期生产的工艺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通过真空熔炼结合水平连铸法制成的镍球阳极相较于液压镦制法制备的镍球阳极,具有更优的组织结构,表现为晶粒更为均匀、杂质少且晶粒排列有序度更高。这一... 镍阳极的电化学溶解特性对电镀镍长期生产的工艺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通过真空熔炼结合水平连铸法制成的镍球阳极相较于液压镦制法制备的镍球阳极,具有更优的组织结构,表现为晶粒更为均匀、杂质少且晶粒排列有序度更高。这一特点使得此类镍球阳极在瓦特镀镍液中展现出更好的溶解活性和均匀性,特别是在常规电流密度条件下,提升了阳极电流效率。此外,其溶解后的残渣形态紧实、颗粒大,易于过滤清除,这对于维持电镀镍生产工艺的长期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镍 镍球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