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昌市≥10℃积温变化特征及对农作物的影响
1
作者 刘腾娇 刘小瑛 +2 位作者 张军鹏 陈文博 黄建文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通过探究金昌市气候变化背景下活动积温(≥10℃)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地制宜地安排作物布局、合理部署农业生产。选用金昌市金川区、永昌县1991—2020年30 a的观测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五日滑动平均法等气候统计诊断... 通过探究金昌市气候变化背景下活动积温(≥10℃)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地制宜地安排作物布局、合理部署农业生产。选用金昌市金川区、永昌县1991—2020年30 a的观测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五日滑动平均法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金昌市≥10℃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玉米、春小麦的种植面积、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金昌市热量条件有较好的改善,对农作物产生了一定影响,喜温作物玉米的种植比例和产量显著增加,喜凉作物春小麦的种植比例减少。金昌市≥10℃积温、积温持续日数总体呈波动增加的趋势,但金川区≥10℃积温持续日数的增加主要由初日提前造成,永昌县由终日延后造成。金昌市≥10℃积温异常概率较小,偏高年均在积温突变之后,金川区积温突变发生在1996年,永昌县发生在1997年。金昌市≥10℃积温与海拔密切相关,海拔每升高100 m,≥10℃积温减少187.5℃·d、终日提早2.4 d、初日推迟2.4 d、持续日数延长5.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分析 M-K突变检验 五日滑动平均 均方差判别 ≥10℃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市春小麦温度适宜度变化特征
2
作者 刘小瑛 刘腾娇 +2 位作者 廖明才 张军鹏 陈文博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5年第4期45-49,共5页
为明确金昌市春小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本研究基于2016—2024年金昌市12个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气温,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反距离插值法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金昌市春小麦的温度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昌市最适宜种植春小麦的区域为南坝... 为明确金昌市春小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本研究基于2016—2024年金昌市12个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气温,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反距离插值法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金昌市春小麦的温度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昌市最适宜种植春小麦的区域为南坝、六坝、红山窑、焦家庄和河西堡,温度适宜度常年居高且保持稳定;较为适宜种植春小麦的区域是朱王堡、双湾、水源、东寨、永昌和宁远堡,温度适宜度整体较高,但年际变化大;最不适宜种植春小麦的是新城子镇,温度适宜度较小且呈下降趋势,建议适当缩小春小麦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市 春小麦 温度适宜度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市气候特征及气象灾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建文 韩露露 刘腾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7期163-165,共3页
利用1991—2016年金昌市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该市气候特征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2 745.4 h;温度适宜,年平均温度为9.5℃,四季分明,3个不... 利用1991—2016年金昌市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该市气候特征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光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2 745.4 h;温度适宜,年平均温度为9.5℃,四季分明,3个不同特征气候区气温垂直变化差异大;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22.3 mm,主要降雨集中在7—8月,12月降雨量最少;影响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连阴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气候特征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市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工作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玉丽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期54-54,62,共2页
本文主要根据金昌市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的工作实际情况,对该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关于气象为现代农业服务的建议策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关键词 金昌市 现代农业 气象服务 建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金昌市气候特征及灾害分析
5
作者 黄建文 李万荣 +1 位作者 韩露露 刘腾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184-185,188,共3页
利用金昌市气象观测提供的各项气候要素数据,对2018年金昌当地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和当地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昌市2018年平均气温9.4℃,与历史同期相比偏低0.1℃;年降水量96.7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20.... 利用金昌市气象观测提供的各项气候要素数据,对2018年金昌当地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要素和当地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昌市2018年平均气温9.4℃,与历史同期相比偏低0.1℃;年降水量96.7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20.8%;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寒潮、霜冻、局地短时强降水等,成灾的主要原因是局地短时强降水,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2018年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为防灾减灾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效防御气象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气象灾害 影响分析 甘肃金昌 201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市皇城水库库区资源性人工增雨典型个例分析
6
作者 黄建文 靳明宇 +2 位作者 李万荣 宋旺昌 韩露露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11期58-60,共3页
金昌市气象局人影办在皇城水库库区设立了人工增雨作业基地,从2011年开始实施资源性人工增雨作业。本文选取了2014年6月29日增雨作业较为成功的个例,从天气形势、作业时间的把握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作了深入总结,对今后在皇城水库库区... 金昌市气象局人影办在皇城水库库区设立了人工增雨作业基地,从2011年开始实施资源性人工增雨作业。本文选取了2014年6月29日增雨作业较为成功的个例,从天气形势、作业时间的把握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作了深入总结,对今后在皇城水库库区开展资源性人工增雨积累了较好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性 人工增雨 天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地区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潜力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弢 李万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714-6717,6722,共5页
利用2005~2009年间金昌境内4个测风点的实测资料和气象站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对风能资源评估参数进行了计算,初步分析了金昌地区的风能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结果表明:芨岭滩和南山坡在10 m高度处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分别为148.4和129.8W... 利用2005~2009年间金昌境内4个测风点的实测资料和气象站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对风能资源评估参数进行了计算,初步分析了金昌地区的风能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结果表明:芨岭滩和南山坡在10 m高度处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分别为148.4和129.8W/m2,年有效风累积小时数均超过5 000 h,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速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大,50 m高度处的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较10 m高处多70%。上述两地具有较为明显开发价值,适合建设大型风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参数 分布特点 开发利用 金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金昌地区3次霜冻天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旺昌 靳明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5期149-151,160,共4页
2016年5月2、15、23日甘肃中部金昌地区出现3次霜冻天气,其中以15日的霜冻强度最大,从天气实况、环流形势、前期气候背景、数值产品预报效果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此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前期气温异常偏高促使农作物生... 2016年5月2、15、23日甘肃中部金昌地区出现3次霜冻天气,其中以15日的霜冻强度最大,从天气实况、环流形势、前期气候背景、数值产品预报效果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此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前期气温异常偏高促使农作物生长发育期提前,抵抗低温冻害的能力减弱;乌拉尔山高压脊的发展为冷空气的南下及低槽冷空气的增强提供了有利条件;霜冻多发生在天空晴朗少云、风力较弱、温度显著下降的寒冷夜晚;强霜冻往往是由平流降温和辐射降温共同影响所致;欧洲中心和T639形势场及其细网格温度场预报对霜冻天气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成因分析 气候背景 预报着眼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昌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靳明宇 刘小瑛 辛亚男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4期122-123,共2页
利用Micaps资料以及地面观测资料,对2018年11月2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大风沙尘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以及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自西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东移南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因素;金昌地区前期干暖气候为沙尘天气提供良好的环境因素... 利用Micaps资料以及地面观测资料,对2018年11月2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大风沙尘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以及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自西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东移南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因素;金昌地区前期干暖气候为沙尘天气提供良好的环境因素和物质因素;地面冷锋前强烈抬升和锋后强烈下沉作用明显,加剧了大风沙尘天气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 沙尘 冷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云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地气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星星 陈艳 +1 位作者 张武 鲁澎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9-466,480,共9页
利用ISCCPD2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云宏观参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NCEP资料分析了不同云类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利用CERES SSF MODIS Edition 3A资料分析了云对地气系统的辐射强迫作用.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云量分布整体呈自东向西减少的态... 利用ISCCPD2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云宏观参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NCEP资料分析了不同云类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利用CERES SSF MODIS Edition 3A资料分析了云对地气系统的辐射强迫作用.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云量分布整体呈自东向西减少的态势;总云量、低云云量、总光学厚度和总云水路径的分布形势很相似;水高积云、水积云、卷云和冰高积云的云水路径及云光学厚度均较小,冰层云、冰雨层云和深对流云的云水路径及云光学厚度均较大;出现最多的是卷云,最少的是冰层云、冰层积云、冰积云和冰雨层云;青藏高原地区的水积云、水高积云、水高层云、卷云和卷层云的云量与降水一致.近20a,中高云量在青藏高原地区呈上升趋势,低云量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该结果可能导致青藏高原地区地面气温升高.青藏高原地区云的短波辐射强迫主导着云的净辐射强迫效应,且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国际卫星云气候学计划 云参量 辐射强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通道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韦霖 杨琳 +3 位作者 李慧 陈尚德 李维红 黄鹏程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5期174-178,共5页
雷电的研究必须基于雷电本身,而闪电通道模型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模仿自然雷电。通过建立逼真的雷电通道模型,可以更有效地研究雷电及开发雷电防护产品。通过对常见的雷电回击通道模型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雷电通道的工程模型,分析其中TL,TC... 雷电的研究必须基于雷电本身,而闪电通道模型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模仿自然雷电。通过建立逼真的雷电通道模型,可以更有效地研究雷电及开发雷电防护产品。通过对常见的雷电回击通道模型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雷电通道的工程模型,分析其中TL,TCS,BG和DU等模型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优劣做出比较。利用Matlab工程数学软件分析了双指数模型与海德尔模型雷电流模型的波形和频谱,经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海德尔模型相比双指数模型更符合实际的雷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 雷电通道模型 雷电流 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7年周村区旱涝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先芸 王媛媛 +2 位作者 李海凤 朱育清 张秀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194-196,201,共4页
利用周村区1979—2015年降水资料,采用降水变率、线性趋势、滑动t检验等现代气候学诊断方法,分析了近37年来周村区降水量的月、季、年际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运用Z指标分析了周村区旱涝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15年周村... 利用周村区1979—2015年降水资料,采用降水变率、线性趋势、滑动t检验等现代气候学诊断方法,分析了近37年来周村区降水量的月、季、年际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运用Z指标分析了周村区旱涝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15年周村区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冬季降水量呈略微减少趋势。周村区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90%,7月份降水量最多,1月份降水量最少。近37年来周村区偏旱、偏涝年份各11年,正常年份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旱涝特征 农业影响 周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的预报等级在雾的观测及预警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先芸 张秀萍 +2 位作者 张小红 任嘉 王佳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7期208-208,210,共2页
《雾的预报等级(GB/T 27964—2011)》的颁布和实施对规范全国范围内雾的预报预警发布和服务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阐述雾的观测记录标准、雾的预报等级标准以及二者间的差异,分析了《雾的预报等级》在实际观测及预警发布中的应用,并提出... 《雾的预报等级(GB/T 27964—2011)》的颁布和实施对规范全国范围内雾的预报预警发布和服务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阐述雾的观测记录标准、雾的预报等级标准以及二者间的差异,分析了《雾的预报等级》在实际观测及预警发布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加强雾和霾预报预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的预报等级 划分标准 观测等级 预报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