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鲜半岛中部的志留系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金炳成 王训练 +4 位作者 江进建 李哲俊 李斌 许哲雄 金明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1,共9页
朝鲜半岛的志留系仅见于中朝克拉通东缘朝鲜半岛中部的平南盆地。该盆地志留系发育于谷山—新溪—遂安地区和法洞地区。谷山—新溪—遂安地区的志留系划分为碎屑-碳酸盐岩组成的谷山组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月阳里组,化石非常丰富,包括珊瑚... 朝鲜半岛的志留系仅见于中朝克拉通东缘朝鲜半岛中部的平南盆地。该盆地志留系发育于谷山—新溪—遂安地区和法洞地区。谷山—新溪—遂安地区的志留系划分为碎屑-碳酸盐岩组成的谷山组和碳酸盐岩为主的月阳里组,化石非常丰富,包括珊瑚类、腕足类、海百合类和腹足类等,该地区谷山组中部和月阳里组上部发育以床板珊瑚为主的生物礁。法洞地区志留系主要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薄层,化石极少。将平南盆地志留系生物地层划分为5个组合带,自下而上依次为Striispirifer shiqianensis带、Palaeofavosites balticus-Camarotoechia ubsuensis组合带、Favosites songrimensis-Leptostrophia guizhouensis组合带、Parastriatopora coreanicus-Pleurorima granata组合带和Pentagonocyclicus monocostatus-Pentagonopentagonalis probus组合带。据此认为谷山组时代为兰多维列世,月阳里组时代为温洛克世—罗德洛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 谷山组 月阳里组 平南盆地 中朝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岭下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 被引量:35
2
作者 韩国卿 刘永江 +5 位作者 温泉波 邹运鑫 梁道俊 赵英利 李伟 赵立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7-405,共9页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大兴安岭的东缘,为松辽盆地的西缘控盆断裂。断裂带传统认识上被认为是一条NNE向的深大断裂,其性质为正断层或拆离断层。笔者野外地质考察过程中,在断裂带中南段吉林省白城市岭下地区发现韧性剪...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大兴安岭的东缘,为松辽盆地的西缘控盆断裂。断裂带传统认识上被认为是一条NNE向的深大断裂,其性质为正断层或拆离断层。笔者野外地质考察过程中,在断裂带中南段吉林省白城市岭下地区发现韧性剪切带,通过对该韧性剪切带构造要素系统测量和统计、显微构造观察、有限应变测量、石英组构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和古应力值测量,明确了岭下剪切带变形程度为初糜棱岩-糜棱岩、石英组构以低温底面组构为主,滑移系为{0001},变形温度在400℃左右的变形特征,并初步认为嫩江一八里罕断裂带曾经历左旋走滑变形阶段;结合断裂带相关年代学资料,确定走滑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期(134~113Ma),其形成机制与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运动与NWW向NNW转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江-八里罕断裂带 岭下地区 韧性剪切带 构造变形 EBSD 左行走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拉木伦河断裂在松辽盆地下部的延伸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国卿 刘永江 +4 位作者 金巍 温泉波 李伟 梁琛岳 梁道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0-1020,共11页
西拉木伦河断裂作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最终缝合线,其西段的展布较为明确,但其东段尤其是在松辽盆地下部的延伸一直没有定论。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西部边界嫩江—八里罕断裂、中央断裂构造性质的研究,证实它们都具有左行走滑剪切... 西拉木伦河断裂作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最终缝合线,其西段的展布较为明确,但其东段尤其是在松辽盆地下部的延伸一直没有定论。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西部边界嫩江—八里罕断裂、中央断裂构造性质的研究,证实它们都具有左行走滑剪切的特征,据此初步提出了西拉木伦河断裂在松辽盆地下部被嫩江—八里罕断裂和中央断裂左行错移的认识。结合已报道的松辽盆地基底高精度锆石年龄数据,松辽盆地南部重力异常特征、MT剖面以及地壳和岩石圈厚度特征,认为西拉木伦河断裂在松辽盆地下部沿开鲁—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长春一线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拉木伦河断裂 嫩江-八里罕断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朝鲜湾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与砂矿成矿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金亨植 白玉川 李炎保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1期18-23,46,共6页
黄海西朝鲜湾是潮流流速特别高、潮流沙脊群明显发育的水动力沉积环境区,具有有利的砂矿成矿条件.为了分析其成矿特征,我们采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模拟各级波浪下潮流、海底冲淤状态和全输沙量过程,由此分... 黄海西朝鲜湾是潮流流速特别高、潮流沙脊群明显发育的水动力沉积环境区,具有有利的砂矿成矿条件.为了分析其成矿特征,我们采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模拟各级波浪下潮流、海底冲淤状态和全输沙量过程,由此分析按形成时代和主要分选控制因素划定的砂矿成因型和漂沙分选方式.本区砂矿属于潮流波浪控制的现代滨海砂矿,砂矿由潮流波浪掀沙、潮流输沙、风暴浪混沙进行平面及垂直分选形成,研究区类似一个巨型砂矿分选机,分选强度有利于砂矿成矿的地区大多为0~20m海域,矿层延伸到风暴浪最大冲刷范围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潮流共同作用 砂矿 冲淤 输沙量 成矿条件 西朝鲜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