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和室内实验的固废湿喷混凝土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小平 冯亮 胡亚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9-312,共14页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某镍矿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难题,以废石和戈壁砂为复合骨料,协同利用钢渣、高炉矿渣及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制备胶凝材料,研发了适用于地下岩体支护的固体废物基湿喷混凝土(Solid Waste Based Wet Shotcrete,SWC)。...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某镍矿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难题,以废石和戈壁砂为复合骨料,协同利用钢渣、高炉矿渣及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制备胶凝材料,研发了适用于地下岩体支护的固体废物基湿喷混凝土(Solid Waste Based Wet Shotcrete,SWC)。采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方案设计,系统揭示了不同因素对SW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多种微观表征方法揭示了SWC的力学性能形成机制。同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SWC配合比智能优化模型。结果表明:SWC抗压强度随钢渣掺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钢渣掺量为30%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35.2MPa),胶砂比与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戈壁砂占比则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微观机理研究表明,戈壁砂占比会影响骨料堆积体系的孔隙结构(戈壁砂占比为0.4时骨料堆积密实度最大),钢渣掺量则调控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进程,二者均通过改变材料密实度影响SWC的力学性能。建模结果显示,通过哈里斯鹰算法(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HHO)对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进行参数寻优,显著提升了预测精度(R2> 0.99,RMSE<0.20,VAF>99.80),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构建的HHO-SVR-GA智能模型实现了SWC配合比的精确设计(误差低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地下支护 湿喷混凝土 机器学习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