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品位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资源化利用与新技术研发现状 被引量:7
1
作者 党晓娥 谭金滔 +2 位作者 卢苏君 张婷 边道超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20,共9页
在分析新能源车发展现状以及对镍钴需求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资源化利用技术原理、重要技术指标及技术特点,探讨了现有方法的缺点及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资源化利用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指出了其未来资源化利用新方向... 在分析新能源车发展现状以及对镍钴需求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资源化利用技术原理、重要技术指标及技术特点,探讨了现有方法的缺点及褐铁矿型红土镍矿资源化利用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指出了其未来资源化利用新方向,同时给出了镍铁分离新技术研发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型红土镍矿 资源化利用 镍铁分离 局限性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变形对纯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仰涛 魏江龙 南宏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9-2029,共11页
为研究不同热轧变形量对纯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高纯钴(99.95%)进行500℃下的热轧处理,将试样水冷后进行XRD、EBSD表征。结果表明:初始态试样中HCP相、FCC相两相共存,且以HCP相为主;随轧制进行,最大晶粒尺寸从28.08μm细化到... 为研究不同热轧变形量对纯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高纯钴(99.95%)进行500℃下的热轧处理,将试样水冷后进行XRD、EBSD表征。结果表明:初始态试样中HCP相、FCC相两相共存,且以HCP相为主;随轧制进行,最大晶粒尺寸从28.08μm细化到12.35μm,∑3退火孪晶和相变孪晶的含量降低,残余应变增加,两相含量发生改变,FCC相含量上升,HCP相含量降低;不同相中大小角度晶界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小角度晶界(LAGB)含量上升,大角度晶界(HAGB)含量降低;压下量27%的试样性能最好,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硬度和伸长率(657.18 MPa、964.05 MPa、298.2HV_(0.5)和42.87%)相较于初始态(408.34 MPa、862.53 MPa、214.4HV_(0.5)和38.07%)均有提升;塑性随强度的增加不降反升,主要是由FCC相含量上升、大尺寸片层状HCP相晶粒发生细化和均匀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钴 热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镍矿浸出液中钴、锰、铁的协同萃取 被引量:3
3
作者 明键伟 卢苏君 +4 位作者 宛顺磊 张峰瑞 郭勇 卢晓锋 李亦婧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5,共5页
将P204与Cyanex272构成混合萃取剂用于萃取红土镍矿浸出液中的Co、Mn、Fe。系统研究了协同萃取的最优萃取剂比例、水相pH值、萃取平衡时间、萃取温度及反萃的最合适酸浓度。结果表明,有机相比例P204∶Cyanex272∶TBP∶磺化煤油=5∶15∶5... 将P204与Cyanex272构成混合萃取剂用于萃取红土镍矿浸出液中的Co、Mn、Fe。系统研究了协同萃取的最优萃取剂比例、水相pH值、萃取平衡时间、萃取温度及反萃的最合适酸浓度。结果表明,有机相比例P204∶Cyanex272∶TBP∶磺化煤油=5∶15∶5∶75,待处理溶液pH值为4.5、萃取温度60℃、平衡时间8min为最佳萃取条件;反萃工序中,采用50g/L的H2SO4溶液反萃钴,110g/L的H2SO4溶液反萃锰,7mol/L的HCl溶液反萃铁可获得较好的反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协同萃取 红土镍矿 硫酸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膏体管道输送特性环管试验与减阻技术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志强 王永前 +1 位作者 高谦 刘洲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6,共5页
在金川矿山膏体充填系统开展了泵压管道输送特性环管试验,针对不添加水泥和胶砂比为1∶4的2种全尾砂膏体进行了管道输送阻力试验。结果表明,膏体输送平均流速为1.2 m/s时,质量浓度为72.2%,75.8%和78.9%的管输阻力分别为10,19和33 k Pa/m... 在金川矿山膏体充填系统开展了泵压管道输送特性环管试验,针对不添加水泥和胶砂比为1∶4的2种全尾砂膏体进行了管道输送阻力试验。结果表明,膏体输送平均流速为1.2 m/s时,质量浓度为72.2%,75.8%和78.9%的管输阻力分别为10,19和33 k Pa/m;胶砂比为1∶4、质量浓度为78.9%的胶结全尾砂膏体管输阻力为12.5 k Pa/m。针对全尾砂与棒磨砂配比分别为6∶4、5∶5和4∶6的3种混合骨料,开展了膏体管输阻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均流速为1.2 m/s、管输阻力不大于15 k Pa/m的条件下,3种混合骨料膏体可泵送膏体质量浓度分别为80%,79%和81%;试验结果还显示,质量浓度相差1%,管道阻力损失相差50%~100%,可见膏体管输阻力对浓度变化十分敏感;3种配比的混合骨料膏体塌落度大于15 cm,满足膏体泵压输送要求。膏体减阻试验结果揭示,添加水泥材料1.5%的YNB型泵送剂,膏体管输减阻效率可达到68.6%,相应的膏体塌落度增加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送 膏体充填 泵压输送特性 环管试验 减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矿山混合充填料浆环管试验系统与管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志强 陈得信 +1 位作者 高谦 邹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0,共7页
料浆流变特性是影响管道输送的重要因素,其流变参数是进行料浆管道输送阻力分析的重要指标。针对金川矿山充填材料的复杂多变性,开展了多种混合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和管输阻力因素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金川矿山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环... 料浆流变特性是影响管道输送的重要因素,其流变参数是进行料浆管道输送阻力分析的重要指标。针对金川矿山充填材料的复杂多变性,开展了多种混合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和管输阻力因素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金川矿山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环管试验系统及检测技术;然后,概述了金川矿山充填料浆环管试验的部分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试验成果,揭示了多种混合充填骨料粒径级配、料浆浓度、管道流速和水灰比对管输阻力的影响规律。最后,给出棒磨砂集料的高浓度充填料浆优化配比,为金川矿山安全、高效和高浓度充填法采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矿山 混合充填料浆 环管试验 管道输送阻力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镍与电积镍的结构和性能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卢苏君 王超 +3 位作者 徐仰涛 朱纪念 宗红星 苏玉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80-2392,共13页
为了研究可溶性/不可溶性阳极隔膜电解工艺生产的电解镍与电积镍在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差异,利用XRD、SEM等分析手段进行择优取向、晶粒尺寸、微观组织及断口形貌等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电解镍的品质要明显优于电积镍的品质,电积镍和电解... 为了研究可溶性/不可溶性阳极隔膜电解工艺生产的电解镍与电积镍在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差异,利用XRD、SEM等分析手段进行择优取向、晶粒尺寸、微观组织及断口形貌等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电解镍的品质要明显优于电积镍的品质,电积镍和电解镍表面(200)面都呈现出单一高择优生长,截面(111)面和(200)面也都呈双择优取向。两种电沉积镍的晶粒尺寸都为几十个纳米,电解镍平均晶粒尺寸为34.3 nm,小于电积镍的平均晶粒尺寸47.6 nm,说明电解镍的晶粒更为细小。两种电沉积镍的生长机制都是由开始时的螺旋位错生长变为累积长大机制,两者表面显微组织都有平行于表面的棱锥状脊阶,部分区域出现类似于菌落状或胞状形态。两者截面显微组织都为层片状,靠近始积片区域沉积层晶粒为细小等轴晶,越远离始极片区域沉积层晶粒尺寸越大且择优取向越明显。但电解镍表面脊阶较为集中且数量庞大,而电积镍脊阶分散且数量较少,多以零散菌落状或胞状形态分布。两种电沉积镍塑性都较好,都为韧性断裂。电积镍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要高于电解镍,但塑性较电解镍差。电积镍韧窝内分布着较多的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夹杂物,而电解镍鲜见夹杂物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晶粒尺寸 择优取向 塑韧性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高温合金GH5605热压缩变形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兵 赵芬芬 +3 位作者 陈韩锋 杨艳 马艳恒 祁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9-889,共11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真空感应(VIM)+电渣重熔(ESR)所得的GH5605合金铸锭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为950~12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真应变为0.65时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铸态GH5605合金的真应力−应变曲...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真空感应(VIM)+电渣重熔(ESR)所得的GH5605合金铸锭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为950~1200℃、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真应变为0.65时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铸态GH5605合金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属于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型,分为3个阶段,即Ⅰ剧烈加工硬化阶段、Ⅱ平缓加工硬化阶段、Ⅲ稳态流变阶段。建立的Arrhenius本构方程相关系数(Rr)和平均相对误差(δ)分别为0.95和11.99%,结合热加工图和变形组织分析得出GH5605合金良好的加工区域为变形温度1055~1200℃、应变速率0.01~0.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高温合金 热变形行为 本构模型 热加工图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GH4730高温合金热变形中的动态再结晶预测研究
8
作者 王轶博 赵张龙 +4 位作者 李森 王涛 韦康 万志鹏 昝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H4730合金进行了开坯热变形模拟压缩研究,选取的变形温度1060~1160℃、应变速率0.001~10 s-1。通过获得的应力-应变数据,分析了该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基于合金热变形中的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GH4730合金进行了开坯热变形模拟压缩研究,选取的变形温度1060~1160℃、应变速率0.001~10 s-1。通过获得的应力-应变数据,分析了该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基于合金热变形中的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软化平衡原理,建立了动态再结晶演化模型;并且建立了合金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结果表明:Zener-Hollomo参数与峰值应变呈分段线性变化关系,而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呈单一线性变化关系;随着应变的增加,动态再结晶百分数呈S形上升,较高的变形温度和较低的应变速率有利于动态再结晶发生。微观组织实验结果与建立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较好,这说明建立的模型可用于铸态GH4730合金热变形的工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30高温合金 热变形行为 动态再结晶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石尾砂混合料浆流变特性及充填采场流动性试验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志强 高谦 +1 位作者 王永前 王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4-299,共6页
为了在金川充填采矿中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了废石和尾砂两种骨料的混合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以及在采场中的流动性研究.首先基于现场取样进行废石和尾砂两种骨料的粒径级配分析,获得了满足充填骨料级配的废石与尾砂的质量比分别是6∶4... 为了在金川充填采矿中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了废石和尾砂两种骨料的混合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以及在采场中的流动性研究.首先基于现场取样进行废石和尾砂两种骨料的粒径级配分析,获得了满足充填骨料级配的废石与尾砂的质量比分别是6∶4和5∶5.然后针对这两种混合充填料,进行高浓度充填料浆坍落度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合充填料浆的坍落度大于20cm,满足金川矿山充填料浆泵送输件的要求;其质量分数在78%以上时属于高流态料浆,但废石与尾砂质量比为6∶4的混合充填料浆的流动性略优于质量比为5∶5的.通过混合充填料浆环管试验,确定了废石与尾砂质量比为6∶4、管径为130mm和质量分数为78%的混合充填料浆为合理管输参数.最后根据充填采场现场调查和强度分析,发现废石与尾砂质量比为6∶4和5∶5的混合充填料浆在采场中流动的坡面角分别为0.55°~1.19°和0.38°~1.26°,但料浆在下料点存在不明显的"锥堆"现象.采场中胶结充填体强度呈现"下高上低"现象,说明废石尾砂混合充填料浆仍存在轻度的沉淀离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石 尾砂 混合充填料 粒径级配 流变特性 管道阻力 工业充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料固结粉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志强 高谦 +2 位作者 王永前 马龙 王永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6-473,共8页
为了将固结粉新型胶凝材料在金川矿山推广应用,针对目前矿山采用的4种充填骨料,开展固结粉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研究.首先,针对龙首矿充填系统以及工业技术参数,进行4种充填骨料、3种胶凝材料和5种充填料浆浓度的试验方案设计.然后,针对4... 为了将固结粉新型胶凝材料在金川矿山推广应用,针对目前矿山采用的4种充填骨料,开展固结粉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研究.首先,针对龙首矿充填系统以及工业技术参数,进行4种充填骨料、3种胶凝材料和5种充填料浆浓度的试验方案设计.然后,针对4种充填骨料开展不同料浆浓度的充填体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配比条件下胶结充填体强度.最后,针对固结粉胶凝材料进行4种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除了戈壁粗砂骨料的胶结充填体3d和28d强度低于矿山设计强度外,其他3种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均满足金川矿山充填体设计强度.由此可见,固结粉新型胶凝材料可以替代水泥在金川矿山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矿山 固结粉胶凝材料 废弃物 综合利用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胶结充填体强度回归及料浆寻优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尹升华 郝硕 +3 位作者 邹龙 寇永渊 李希雯 ARMELLE Belibi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95-1605,共11页
为了提升充填料浆性价比,针对多种骨料混合充填类矿山开展料浆优化配比研究。首先,根据骨料物化性质,采用Talbol理论分析碎石-棒磨砂的最大堆积密实度并确定碎石与棒磨砂这2种材料的最优配比范围;然后,根据响应面法(RSM)提供的中心复合... 为了提升充填料浆性价比,针对多种骨料混合充填类矿山开展料浆优化配比研究。首先,根据骨料物化性质,采用Talbol理论分析碎石-棒磨砂的最大堆积密实度并确定碎石与棒磨砂这2种材料的最优配比范围;然后,根据响应面法(RSM)提供的中心复合试验方案进行17组配比试验,构建强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模型,揭示料浆质量分数、碎棒比(碎石与棒磨砂的质量比)和胶砂比(水泥和骨料的质量比)单一或交互作用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机制。最后,采用目标规划法对充填料浆配合比寻优。研究结果表明:强度对单一因素的响应极敏感,对因素交互的响应具有显著性;在因素交互下,早期强度对料浆质量分数和胶砂比交互作用敏感,中期强度受碎棒比和胶砂比的交互作用影响大,料浆质量分数和碎棒比的交互作用对后期强度影响显著;考虑性价比的料浆最优配合比是料浆质量分数为77%,碎棒比为2.33,胶砂比为1:5,该配合比满足金川二矿区输送与充填强度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堆积密实度 抗压强度 响应面法 中心复合试验 配比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结粉胶凝材料开发与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志强 高谦 +2 位作者 陈得信 王永定 何建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6,共8页
针对金川矿山开采面临的采矿经济与环保压力,利用酒钢低活性酸性矿渣,开展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开发,获得称为固结粉的早强型新型充填胶凝材料。为了实现固结粉在金川矿山工业化应用,针对金川矿山废石、棒磨砂、戈壁砂和河沙等骨料,开展了4... 针对金川矿山开采面临的采矿经济与环保压力,利用酒钢低活性酸性矿渣,开展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开发,获得称为固结粉的早强型新型充填胶凝材料。为了实现固结粉在金川矿山工业化应用,针对金川矿山废石、棒磨砂、戈壁砂和河沙等骨料,开展了4种充填骨料的固结粉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戈壁粗砂骨料胶结充填体3 d抗压强度小于设计抗压强度外,其他3种充填骨料的固结粉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均满足金川矿山安全采矿要求,说明早强型固结粉胶凝材料应用于金川矿山充填法采矿中能够替代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粉胶凝材料 低活性酸性矿渣 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试验 固体废弃物利用 矿山充填采矿法 金川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GH2132合金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图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兵 刘鹏茹 +4 位作者 陈韩锋 杨艳 赵芬芬 党晓晗 王快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6-475,共10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的热压缩实验,研究了铸态GH2132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173~1423 K和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分析该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激活能Q值、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温...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的热压缩实验,研究了铸态GH2132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173~1423 K和应变速率为0.001~10 s^(−1)条件下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分析该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热变形激活能Q值、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温度敏感指数s值的变化规律,基于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热加工图,结合微观组织确定出最佳热加工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应变速率的降低,流变应力减小,GH2132合金为应变速率和温度敏感型材料。提高变形温度、降低应变速率有利于获得均匀分布的等轴晶粒。结合热加工图和高温变形微观组织确定,铸态GH2132合金合理的热变形参数所对应的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区间分别为1295~1418 K和3.07~10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GH2132合金 热变形行为 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协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充填体强度 被引量:24
14
作者 董越 杨志强 高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2-1036,共5页
为准确预测充填体强度,基于18组混合水平的正交试验样本,以水泥熟料、脱硫灰渣、芒硝和钢渣的掺量作为4个输入因子,以充填体的7d和28d抗压强度作为输出因子,建立4×Y×2的BP神经网络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并通过训练误差和预测强... 为准确预测充填体强度,基于18组混合水平的正交试验样本,以水泥熟料、脱硫灰渣、芒硝和钢渣的掺量作为4个输入因子,以充填体的7d和28d抗压强度作为输出因子,建立4×Y×2的BP神经网络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并通过训练误差和预测强度误差的对比获得当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Y取值为9时,模型的预测强度误差最小,其平均误差为0.7%。研究表明,该预测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高达0.999 89,7d和28d预测强度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33%和0.84%,通过正交试验协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充填体强度可行性较强、准确度较高。该方法具有输入数据均匀分散、齐整可比和非线性优化的优点,为充填体强度的准确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模型 正交试验 充填体 强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石尾砂混合料浆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环管试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志强 王永前 +1 位作者 高谦 陈仲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2-1098,共7页
环管试验是充填料浆配比设计和充填系统优化的依据。文章针对废石、尾砂替代棒磨砂在金川充填采矿中的应用,开展了混合充填料浆环管试验和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研究。首先进行废石-尾砂料浆环管试验系统设计,包括试验场地选择、管路布设、... 环管试验是充填料浆配比设计和充填系统优化的依据。文章针对废石、尾砂替代棒磨砂在金川充填采矿中的应用,开展了混合充填料浆环管试验和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研究。首先进行废石-尾砂料浆环管试验系统设计,包括试验场地选择、管路布设、试验工艺与实施步骤以及检测仪表;然后设计5组废石-尾砂配比混合集料,进行了不同料浆质量比与流量条件下的环管试验;最后分析环管试验的直管压力损失数据,揭示废石-尾砂混合料浆管道输送压力损失与废砂比和料浆质量比的变化规律,为废石尾砂在金川矿山充填采矿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法 废石和全尾砂 高料浆质量比料浆 环管试验 直管压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孔隙特征对铁尾矿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董越 杨志强 +1 位作者 高谦 丁向群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8,共7页
通过使用不同的发气材料来改善加气混凝土试样的孔隙特征,并基于MATLAB平台,对试样截面进行图像处理,分别对其孔隙特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试样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以分析孔隙特征对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 通过使用不同的发气材料来改善加气混凝土试样的孔隙特征,并基于MATLAB平台,对试样截面进行图像处理,分别对其孔隙特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试样冻融后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以分析孔隙特征对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MATLAB平台对加气混凝土试样的截面照片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可实现对加气混凝土宏观孔和细观孔的信息提取与表征;以铝粉加上引气剂作为发气材料的试样,能够达到墙体材料冻融循环试验的测试标准;试样中的连通孔越多,平均孔径越大,则水化产物搭接的结构就越疏松,试样的吸水率越大,经过15次冻融循环后试样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特征 加气混凝土 力学性能 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取代量对复合充填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董越 杨志强 高谦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67-2972,2979,共7页
通过对正交试验样本的极差分析得到最优配比,并基于最优配比,对试样中的矿渣采用钢渣进行取代,测试试样的抗压强度、吸水性能和膨胀收缩性能,重点分析了钢渣取代量对复合充填胶凝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钢渣取代量对试样的... 通过对正交试验样本的极差分析得到最优配比,并基于最优配比,对试样中的矿渣采用钢渣进行取代,测试试样的抗压强度、吸水性能和膨胀收缩性能,重点分析了钢渣取代量对复合充填胶凝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钢渣取代量对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钢渣取代量的提高,试样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吸水量逐渐升高,收缩率逐渐减小;随着钢渣取代量的提高,试样水化产物中的托勃莫来石、硬硅钙石、水铝钙石和CS-H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而板状的氢氧钙石等水化产物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充填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壁砂和棒磨砂骨料充填料浆管输特性试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志强 高谦 +1 位作者 姚维信 刘洲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38-45,53,共9页
基于利用戈壁砂替代棒磨砂骨料来降低充填采矿成本的目的,开展两种骨料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特性试验。首先进行戈壁砂和棒磨砂两种骨料的粒径级配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充填骨料的粒径级配基本相同。然后采用L管试验装置,对两种骨料的充填料浆... 基于利用戈壁砂替代棒磨砂骨料来降低充填采矿成本的目的,开展两种骨料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特性试验。首先进行戈壁砂和棒磨砂两种骨料的粒径级配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充填骨料的粒径级配基本相同。然后采用L管试验装置,对两种骨料的充填料浆进行流变特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当质量浓度小于82%,两种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当料浆质量浓度大于82%时,戈壁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优于棒磨砂;当充填管径大于130mm时,两种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基本相同;当充填管径小于130mm和质量浓度小于82%时,戈壁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优于棒磨砂。由试验结果可知,当料浆质量浓度小于82%和管径小于130mm的管道输送条件下,戈壁砂替代棒磨砂充填料浆的管输特性没有变化。采用高浓度和大管径管道输送时,戈壁砂充填料浆更有利于管道输送。由此表明,金川矿山充填采矿中利用廉价的戈壁砂替代棒磨砂骨料,能够降低充填成本,提高充填采矿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砂 棒磨砂 充填料浆 管输特性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成形Inconel 738合金缺陷的演变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玉天 许佳玉 +5 位作者 高钰璧 刘博 胡勇 丁雨田 陈大林 陈韩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2-168,共7页
本工作通过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Inconel 738合金,在不同工艺参数下分别对其进行单道次、多道次以及多层多道次的演化实验,旨在对其裂纹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当激光线能量密度E过高或者过低时,形成的孔隙会诱导裂纹的形... 本工作通过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Inconel 738合金,在不同工艺参数下分别对其进行单道次、多道次以及多层多道次的演化实验,旨在对其裂纹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当激光线能量密度E过高或者过低时,形成的孔隙会诱导裂纹的形成。在SLM成形Inconel 738合金中凝固裂纹和液化裂纹均有发生,液化裂纹占主要地位。凝固裂纹主要在凝固末期形成,由于晶体快速生长为枝晶骨架,其本身的变形发展良好,但枝晶间残留的液相则不易流动,在热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微小缝隙将无法被液体及时填充而形成凝固裂纹。而液化裂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晶界处B元素的偏聚,促进晶界处形成低熔点的γ+γ′相,在循环热的作用下熔化形成液膜,液膜使得晶界处抗拉强度降低,在热拉应力的作用下形成液化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738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SLM) 激光线能量密度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铁基中熵合金涂层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燕春 张林浩 +3 位作者 师自强 李文生 张东 寇生中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01-207,共7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中熵合金涂层,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获得制备铁基中熵合金涂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对所得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耐磨耐蚀性能进行观察和测试。结...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中熵合金涂层,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获得制备铁基中熵合金涂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对所得涂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耐磨耐蚀性能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最佳熔覆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1500 W、扫描速度4 mm/s、光斑直径4 mm。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中熵合金涂层为单一FCC相结构。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中熵合金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279HV 0.1,约为304不锈钢基体(200HV_(0.1))的1.4倍。在3.5%NaCl溶液中,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中熵合金涂层腐蚀电流密度为2.532×10^(-6)A·cm^(-2),相比于304不锈钢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涂层具有明显的钝化行为。在干摩擦条件下,涂层的摩擦系数为0.55,低于304不锈钢,其磨损率为6.26×10^(-4)mm^(3)/(N·m),相比于304不锈钢,降低了34%。Fe_(63.3)Mn_(14)Si_(9.1)Cr_(9.8)C_(3.8)中熵合金涂层耐蚀耐磨性能显著优于304不锈钢,具有良好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中熵合金 工艺参数 耐腐蚀性能 耐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