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84
篇文章
<
1
2
…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属矿绿色高效膏体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柏林
王建栋
+1 位作者
阮竹恩
吴爱祥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目的:为摸清金属矿充填胶凝材料的现状,认清行业难题,启发研究思路,探索发展方向,推进绿色、低成本、高效膏体充填。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经验总结、实地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综述了当前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结果:首先,...
目的:为摸清金属矿充填胶凝材料的现状,认清行业难题,启发研究思路,探索发展方向,推进绿色、低成本、高效膏体充填。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经验总结、实地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综述了当前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结果:首先,总结了充填胶凝材料的主要类型包括水泥类、冶金渣类、电热渣类、化工渣类、尾砂类5大类十余种小类;其次,归纳了充填胶凝材料在活性激发、水化机理、有害离子固化、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再次,探讨总结了充填胶凝材料的应用现状,仍以水泥最为常见,胶固粉次之,钢渣固结粉和CH(ChanHen)半水磷石膏充填案例效果显著,固废基充填胶凝材料逐渐取代水泥是趋势;最后,指出了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水硬化模拟、极端环境下材料性能、水硬化过程控制、地域性固废处置、充填胶凝材料的技术标准等。结论:本文为推进绿色、高效膏体充填及行业发展提供借鉴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充填胶凝材料
固废基胶凝材料
水化机理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金属矿山智能化现状与问题探讨
被引量:
12
2
作者
胡乃联
李国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9,共13页
我国金属矿山智能化在经历了前期的探索性研究后,已进入了规模化、常态化应用的新阶段。为了系统评价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保证前期积累得以顺利移植和推广,以智能生产和集成平台两类代表性应用为主要内容,总结了金属矿山智能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属矿山智能化在经历了前期的探索性研究后,已进入了规模化、常态化应用的新阶段。为了系统评价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保证前期积累得以顺利移植和推广,以智能生产和集成平台两类代表性应用为主要内容,总结了金属矿山智能化发展现状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我国金属矿山在智能开采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露天矿山的遥控铲装运输、地下矿山的电机车自动化、固定设施的无人值守等项目已开始常态化应用;在集成平台建设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技术平台、安全平台、集控平台和决策平台已在多个矿山的生产管控中发挥作用。最后,结合现状分析着重探讨了矿山在建设内容选择、关键技术确定、数字化转型路径、管理模式转变、运维与应用效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指出了容易产生的误区,为矿山企业扩大建设成果、保证建设实效、规避建设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智能矿山
智能生产
集成平台
自动化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川大型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面临难题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杨志强
高谦
+2 位作者
王永前
姚维信
陈得信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00,112,共8页
金川镍矿以矿体厚大、埋藏深、地应力高和矿岩破碎著称于采矿界。随着我国对镍资源需求增长,金川镍矿开发规模逐年递增。目前生产能力已经接近900万t,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矿床开采深度接近千米,采场地压显现剧烈,给矿山工程稳定性和...
金川镍矿以矿体厚大、埋藏深、地应力高和矿岩破碎著称于采矿界。随着我国对镍资源需求增长,金川镍矿开发规模逐年递增。目前生产能力已经接近900万t,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矿床开采深度接近千米,采场地压显现剧烈,给矿山工程稳定性和岩移控制带来极大困难;为此,金川镍矿多次开展采场地压规律、支护技术、充填工艺以及地压控制等重大技术攻关。研究揭示了充填采场地压显现规律,对采场地压进行有效控制并实现了大面积连续开采。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和采场面积扩大,地压控制问题更加突出,深部巷道工程稳定性控制更加困难。尤其矿山生产规模逐年提高,从而给矿山安全、高效和经济开采带来更大挑战。针对国内外镍资源发展形势和矿山开采面临的困难,金川镍矿正在进行第二轮采矿技术攻关,尤其开展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开发低成本和高强度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从而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采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镍矿
难采矿床
高效开采
关键技术
技术攻关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gent的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动态仿真系统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丰志
李仲学
+2 位作者
李翠平
赵怡情
赵晓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为了改善金属地下矿生产计划手段,便于多方案对比、优化开采工艺过程和预演地下矿开采运行状态,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给出了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的逻辑表征方法,提出了金属矿地下开采流程及环节仿真系统的调度与执行技术,建立了以效...
为了改善金属地下矿生产计划手段,便于多方案对比、优化开采工艺过程和预演地下矿开采运行状态,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给出了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的逻辑表征方法,提出了金属矿地下开采流程及环节仿真系统的调度与执行技术,建立了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开采任务调度算法模型和基于Agent的采矿工艺过程仿真模型,包括状态表征、流程控制、实体活动及相互协作等方面。最后基于Eclipse开发环境,运用Java语言及Jade、JFreeChartJ、Graph等工具,开发了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仿真调度与执行模型的系统原型,为深入研究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流程及环节的整体仿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艺
开采过程
任务调度
AGENT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层金属矿原位流态化开采构想
被引量:
15
5
作者
吴爱祥
王洪江
+1 位作者
尹升华
阮竹恩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255-260,共6页
我国浅部金属矿资源已趋于枯竭,逐渐转入1000 m以深的开采。深地金属矿床开采面临着高应力、高井温、高井深的特殊开采环境,采用传统的采矿模式难以实现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经济开采。结合深层金属矿产资源开采的趋势,本文提出并阐述深...
我国浅部金属矿资源已趋于枯竭,逐渐转入1000 m以深的开采。深地金属矿床开采面临着高应力、高井温、高井深的特殊开采环境,采用传统的采矿模式难以实现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经济开采。结合深层金属矿产资源开采的趋势,本文提出并阐述深层金属矿产资源的原位流态化开采构想的定义、具体内容与挑战。根据转化方式,将深层金属矿原位流态化开采分为深层金属矿原位溶浸开采和采选充一体化两个方向。基于深层金属矿原位流态化开采构想,阐述了在深层岩体力学、原位溶浸开采理论、采选充一体化装备、开采环境监控及再造、智能高效开采等方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开采
地下金属矿
原位流态化开采
采选充一体化
原位溶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金属矿山集成化采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国清
胡乃联
+1 位作者
陈玉民
修国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129,共4页
针对地下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需求,规划了包括环境状态安全、人员行为安全、设备运行安全和安全制度保障在内的矿山采场安全管理内容。在此基础上以采场纵投影图为底图,研究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下金属矿山集成化采场安全...
针对地下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需求,规划了包括环境状态安全、人员行为安全、设备运行安全和安全制度保障在内的矿山采场安全管理内容。在此基础上以采场纵投影图为底图,研究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下金属矿山集成化采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规划形成了以采场为基本单元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功能体系,实现了采场安全生产信息的分散管理和集成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集成
地下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矿山阶段嗣后充填胶结充填体矿柱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
40
7
作者
曹帅
杜翠凤
+1 位作者
谭玉叶
付建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70-2376,共7页
矿柱宽度和充填体自立高度是阶段嗣后充填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弹性力学平面应变基本假设,建立阶段嗣后胶结充填体矿柱力学模型并进行理论求解。以某铁矿为工程分析实例,采用控制变量法(CVM)研究矿柱不同宽度、高度条件下,水平...
矿柱宽度和充填体自立高度是阶段嗣后充填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弹性力学平面应变基本假设,建立阶段嗣后胶结充填体矿柱力学模型并进行理论求解。以某铁矿为工程分析实例,采用控制变量法(CVM)研究矿柱不同宽度、高度条件下,水平应力和剪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矿房极限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9.8 m和103.2 m。胶结充填体矿柱水平应力随矿柱高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剪应力在矿柱中心位置达到最大,且高度越大,剪应力值也越大。在胶结充填体矿柱与非胶结充填体接触侧剪应力趋于定值。矿柱宽度分别为15、18、20 m时,其剪应力分别为243.8、292.6、325.1 k Pa。而产生剪应力的主要原因是非胶结充填体受水平应力作用在与胶结充填体矿柱接触面产生滑动摩擦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充填
胶结充填体矿柱
力学模型
应力分布
滑动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精密探测的金属矿山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39
8
作者
宋卫东
付建新
+1 位作者
杜建华
张朝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81-3787,共7页
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问题,而在区域内存在一种群效应。准确地掌握采空区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的相对位置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以石人沟铁矿为背景,利用空区探测系统(CMS)对采空区进行了精密探测,并对探测数据进行处...
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问题,而在区域内存在一种群效应。准确地掌握采空区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的相对位置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以石人沟铁矿为背景,利用空区探测系统(CMS)对采空区进行了精密探测,并对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在此基础上,应用3Dmine建立了采空区群的三维空间模型,经过进一步处理实现了与FLAC3D的耦合,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对采空区群区域的应力场、位移场进行了分析,对群区域内的群效应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群区域地表位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地表最大位移面积和采空区水平面积的比值。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的群效应使应力和位移较单个采空区时都有了较大增加,且增加幅度并不是单纯的叠加,这种效应加剧了采空区的危险等级,将CMS、3Dmine和FLAC3D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为采空区群得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准确而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采空区群
空区探测系统
三维建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矿山阶段嗣后充填采场空区破坏机理
被引量:
21
9
作者
徐文彬
宋卫东
+2 位作者
谭玉叶
王东旭
王文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3-58,共6页
依据和睦山铁矿现场实测资料,证明金属矿山阶段嗣后采场围岩破坏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突发性;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场顶部围岩产生卸压圈,受拉伸作用,卸压圈内岩体自重应力通过应力拱传递到矿柱上,导致矿柱应力集...
依据和睦山铁矿现场实测资料,证明金属矿山阶段嗣后采场围岩破坏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突发性;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场顶部围岩产生卸压圈,受拉伸作用,卸压圈内岩体自重应力通过应力拱传递到矿柱上,导致矿柱应力集中出现剪切滑移破坏;其变形破坏程度受顶板、矿柱围岩稳定性以及二次开采扰动的影响。基于普氏拱理论,以矿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阶段嗣后采场失稳演化模型,得到了矿柱破坏方式和采场失稳演化过程:矿柱稳定阶段、矿柱大形变阶段、部分矿柱失效以及矿柱整体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
空区围岩
破坏机理
金属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矿山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扰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
31
10
作者
付建新
宋卫东
杜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08-515,共8页
以石人沟铁矿为工程背景,选取典型矿段,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内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应变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相似材料试验,对采空区顶板的应力和位移以及矿柱的应力演变规律进...
以石人沟铁矿为工程背景,选取典型矿段,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内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应变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相似材料试验,对采空区顶板的应力和位移以及矿柱的应力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开采对围岩的扰动范围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应力-应变演变规律与采空区单独开采差异较大,每个采空区的围岩应力应变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尤其是处于群区域中间部位的采空区,该处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也是最差的。群区域中,由开采对围岩造成的扰动较单独开采时急剧增大,且最终的影响范围并不是单独开采的简单相加,说明在区域内形成一种采空区的"群效应",加剧采空区的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采空区群
相似材料试验
数值模拟
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
51
11
作者
李国清
王浩
+1 位作者
侯杰
胡乃联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共12页
智能矿山作为未来矿山的生产方式,已在国内外矿业界受到普遍关注。从宏观战略引导和矿山建设实践两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建设的目标、理念、建设经验、关键技术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分析国内外智能矿山建设的战...
智能矿山作为未来矿山的生产方式,已在国内外矿业界受到普遍关注。从宏观战略引导和矿山建设实践两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建设的目标、理念、建设经验、关键技术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分析国内外智能矿山建设的战略导向和代表性建设实践,得出国外先进矿山采用从矿山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推进方式,我国矿山则从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引导下的智能化战略入手,历经了从数字矿山到智能矿山的逐步发展过程。对比国内外矿山智能化建设特点后总结得出,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技术积累、融合创新、推进速度、协同建设等方面优势,以数字化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支撑,形成与自身资源条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相匹配的技术方案与推进方式。最后总结得出我国的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在于,结合绿色矿山的建设要求,以矿床模型的延伸应用和匹配于智能矿山的开采工艺变革为前提,在标准化的数据资源规划基础上,构建面向5G+工业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的生产管控应用场景,实现面向大数据的全局优化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金属矿山
智能矿山
数字矿山
矿山自动化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国清
陈玉民
+1 位作者
胡乃联
何吉平
《中国矿山工程》
2011年第3期57-61,66,共6页
针对金属矿山地质资源管理的动态性、复杂性、地测采多部门协同等特征,开发了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分别建立基于PDA的地测信息实时采集、基于三维可视化矿床模型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处理和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储量管理与应用等三...
针对金属矿山地质资源管理的动态性、复杂性、地测采多部门协同等特征,开发了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分别建立基于PDA的地测信息实时采集、基于三维可视化矿床模型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处理和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储量管理与应用等三个子系统,以满足地质资源信息入口、加工及应用数字化的需求。系统在完成地质资源三维可视化的同时,通过信息流转与共享接口的开发,实现了地质资源信息在地、测、采等业务环节之间的无缝流转与实时共享,为开采方案优化设计、采掘进度计划编制、生产调度管理等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系统在某黄金矿山实际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矿山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源数字化
PDA
三维矿床模型
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倾斜破碎金矿体高效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
10
13
作者
李杨
宋卫东
+2 位作者
杜云龙
张超
张少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5,共7页
针对三山岛金矿深部倾斜矿体较为破碎的特殊地质条件,提出了包含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及二次高压灌浆预应力锚固支护的综合开采技术,分析了上盘预加固处理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破碎矿体开采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数值模拟,分析了阶段空场...
针对三山岛金矿深部倾斜矿体较为破碎的特殊地质条件,提出了包含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及二次高压灌浆预应力锚固支护的综合开采技术,分析了上盘预加固处理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破碎矿体开采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数值模拟,分析了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合理性以及上盘预加固处理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采用上盘预加固处理的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深部采场边帮围岩变形,并控制采场的损失率为9.7%,贫化率为7.8%,保障三山岛金矿深部破碎矿体安全高效开采,可为类似矿山高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破碎矿体
采矿方法
高压灌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概略经济评价
被引量:
2
14
作者
张衡
许天舒
+1 位作者
张延凯
李克庆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2期64-68,共5页
矿床经济评价是矿产资源开发或勘探投资的重要依据。结合内蒙古某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山建设条件、铅锌银市场、经济技术条件等,采用动态评价法对多金属矿进行概略经济评价。结果表明,矿床投资效果良好,内部收益率为18.23%,净现...
矿床经济评价是矿产资源开发或勘探投资的重要依据。结合内蒙古某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山建设条件、铅锌银市场、经济技术条件等,采用动态评价法对多金属矿进行概略经济评价。结果表明,矿床投资效果良好,内部收益率为18.23%,净现值为3 707.96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84 a,矿床可由普查阶段转入详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多金属矿
经济效益分析
动态法
概略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海底矿山开采及治理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李杨
夏文浩
+3 位作者
宋卫东
康明超
杜云龙
张开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地下开采是金属矿山开采的主要方式,在长期开采过程中,所形成的采空区以及不稳定区域需要进行充填注浆处理。针对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在治理后的稳定性评价问题,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对该矿区开采及治理后全过程稳定性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层次...
地下开采是金属矿山开采的主要方式,在长期开采过程中,所形成的采空区以及不稳定区域需要进行充填注浆处理。针对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在治理后的稳定性评价问题,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对该矿区开采及治理后全过程稳定性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将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D-S证据理论的评判指标,进行治理后的岩体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治理后整体的变形量增长缓慢,塑性区变形处于稳定状态,充填治理效果良好,达到预期效果;治理情况、治理后围岩力学状态对岩体稳定性影响最大,治理前稳定性次之,地质因素影响最小。因子层中,采空区治理率影响最大。通过D-S证据理论证明所有水平在治理后处于稳定状态,其中-165 m水平稳定性相对较差,-240 m水平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层次分析法
D-S证据理论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2
16
作者
石劲
张欢
+1 位作者
梅林芳
宋卫东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36-42,53,共8页
目的:针对大冶铁矿随着采深的降低矿石储量逐渐减小的问题,将-450 m中段及-540 m中段进行并段开采是解决深部开采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的有效途径,充填法高阶段并段开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行探索及研究。为保证大冶铁矿高阶段并...
目的:针对大冶铁矿随着采深的降低矿石储量逐渐减小的问题,将-450 m中段及-540 m中段进行并段开采是解决深部开采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的有效途径,充填法高阶段并段开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行探索及研究。为保证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安全高效进行,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质量分级结果,开展了大冶铁矿采场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方法:基于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引入矿岩质量指标,分析矿山各个巷道开采安全要求和断面尺寸,合理确定相应的采场结构参数,计算得到采场最大允许安全跨度。针对高阶段并段开采扰动对上覆岩层的影响,利用FLAC 3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采场高度为105、120、135 m三种方案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开采方案下采场顶底板位移变化值和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当阶段高度不超过120 m时,最大位移出现在顶底板中部且变形较小,出现塑性破坏区较少,能保证矿山安全开采。当采场高度达到135 m时,充填体两侧出现拉应力,采场两侧充填体位移量较大,超过采场稳定性。结论:1)结合“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岩体完整性、节理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极限跨度为20 m。2)基于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针对三种采场阶段高度一步骤和二步骤回采前后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对比分析,确定采场高度不宜超过120 m。意义:研究结果以期为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安全开采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为国内外同类矿山高阶段开采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段开采
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参数
二步骤回采
参数优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浓密机内细尾砂沉降脱水规律模拟研究
17
作者
李翠平
侯贺子
+2 位作者
阮竹恩
李雪
陈格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3-1533,共11页
为分析细尾砂粒径对浓密机内料浆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实验室规模的细尾砂浓密脱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给料井内流场特征及固相分布、沉降区内水分流动及颗粒沉降速度变化等,并建立10~50μm范围内细尾砂...
为分析细尾砂粒径对浓密机内料浆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实验室规模的细尾砂浓密脱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给料井内流场特征及固相分布、沉降区内水分流动及颗粒沉降速度变化等,并建立10~50μm范围内细尾砂的料浆固相体积分数数学模型和固体通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粒径增大到50μm时,给料井中上部湍动能显著增加,湍流耗散率明显提高;随着粒径逐渐增大,沉降区流线形态会发生变化,竖直流线逐渐减少,水平流线和弯曲流线增多,旋涡数量增多且尺度变大;当粒径每增加10μm时,沉降区细尾砂沉降速度提高约0.5 mm/s;当粒径增大时,底流固相体积分数和最小固体通量均呈线性增大。该研究成果可为膏体充填技术中细尾砂高效浓密脱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尾砂
粒径
浓密
重力沉降
颗粒沉降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挂帮矿回采顺序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余业清
张千俊
熊力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为充分回收挂帮矿资源,达到挂帮矿安全回收的目的,以四川大陆槽稀土矿开采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通过高强度充填体保证边坡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的合理性,分析不同分区回...
为充分回收挂帮矿资源,达到挂帮矿安全回收的目的,以四川大陆槽稀土矿开采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通过高强度充填体保证边坡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的合理性,分析不同分区回采顺序下的边坡变形位移程度,优化挂帮矿回采顺序,并对回采过程稳定性进行分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露天边坡的安全系数由1.293降低至1.256,但仍在安全范围内,边坡不会发生大规模失稳;相较于其他回采顺序,方案2(区域2→区域1→区域3)发生的位移变形最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弱;回采分步验证出现集中塑性区域,但面积较小,不会发生大面积破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挂帮矿安全回采提供一定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法
挂帮矿
数值模拟
回采顺序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源产甲烷菌降解褐煤产气实验
被引量:
32
19
作者
汪涵
林海
+2 位作者
董颖博
隋梦琪
李洋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4-768,共5页
为研究外源菌降解褐煤产气能力,从厌氧消解污泥中提取产甲烷菌群,以褐煤为碳源进行菌种驯化,开展产气实验,并对驯化后菌群的产气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驯化实验发现:驯化后该菌群初始产气时间由驯化前的12 d缩短为6 d,且30d内产气总量...
为研究外源菌降解褐煤产气能力,从厌氧消解污泥中提取产甲烷菌群,以褐煤为碳源进行菌种驯化,开展产气实验,并对驯化后菌群的产气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驯化实验发现:驯化后该菌群初始产气时间由驯化前的12 d缩短为6 d,且30d内产气总量增加了29.2%;经检测,生成气体主要为CH4和少量CO2,未检测到重烃气。产气影响因素实验表明:该菌群最佳产气初始培养基pH值为7.0,产气量分别约为初始pH值为6.4、7.4时的1.9倍和2.4倍;煤的粒径也是影响产气量的因素之一,表现为粒径越小,产气量越大,但产气量随粒径变小变化不明显;培养基本身产气量约占总产气量的50%,原因可能是其中添加了微量L-半胱氨酸(0.5g/L)和酵母浸出液(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甲烷菌
褐煤
外源菌
驯化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保安矿柱稳定性
被引量:
14
20
作者
程海勇
吴爱祥
+2 位作者
韩斌
李红
侯春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83-3192,共10页
通过对矿柱力学模型的分析,得到不考虑平面应变问题的矿柱厚度计算公式,对回采前后矿柱的受力形态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矿柱厚度影响因素(跨度、容重、强度、动载荷等)的变异系数,并进行权重分析,利用FLAC3D进行了矿...
通过对矿柱力学模型的分析,得到不考虑平面应变问题的矿柱厚度计算公式,对回采前后矿柱的受力形态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矿柱厚度影响因素(跨度、容重、强度、动载荷等)的变异系数,并进行权重分析,利用FLAC3D进行了矿柱厚度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矿柱厚度为15,20和25 m时的最大主应力分布、剪应变率变化规律、矿柱沉降规律和塑性区分布规律,同时利用FISH语言编写安全系数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某矿保安矿柱厚度在20 m左右时既能满足稳定性要求又能兼顾有效回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地下
联合开采
保安矿柱
稳定性
FLAC3D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矿绿色高效膏体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肖柏林
王建栋
阮竹恩
吴爱祥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膏体充填
安全
绿色
开采
国家矿山
安全
监察局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304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RF-TP-24-047A)。
文摘
目的:为摸清金属矿充填胶凝材料的现状,认清行业难题,启发研究思路,探索发展方向,推进绿色、低成本、高效膏体充填。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经验总结、实地调研、统计分析等方法,综述了当前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结果:首先,总结了充填胶凝材料的主要类型包括水泥类、冶金渣类、电热渣类、化工渣类、尾砂类5大类十余种小类;其次,归纳了充填胶凝材料在活性激发、水化机理、有害离子固化、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再次,探讨总结了充填胶凝材料的应用现状,仍以水泥最为常见,胶固粉次之,钢渣固结粉和CH(ChanHen)半水磷石膏充填案例效果显著,固废基充填胶凝材料逐渐取代水泥是趋势;最后,指出了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水硬化模拟、极端环境下材料性能、水硬化过程控制、地域性固废处置、充填胶凝材料的技术标准等。结论:本文为推进绿色、高效膏体充填及行业发展提供借鉴与依据。
关键词
膏体充填
充填胶凝材料
固废基胶凝材料
水化机理
应用现状
Keywords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backfill cementitious material
solid waste based cementitious materials
hydration mechanism
application status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金属矿山智能化现状与问题探讨
被引量:
12
2
作者
胡乃联
李国清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9,共13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YFC29039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074022)。
文摘
我国金属矿山智能化在经历了前期的探索性研究后,已进入了规模化、常态化应用的新阶段。为了系统评价已形成的研究成果、保证前期积累得以顺利移植和推广,以智能生产和集成平台两类代表性应用为主要内容,总结了金属矿山智能化发展现状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我国金属矿山在智能开采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露天矿山的遥控铲装运输、地下矿山的电机车自动化、固定设施的无人值守等项目已开始常态化应用;在集成平台建设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技术平台、安全平台、集控平台和决策平台已在多个矿山的生产管控中发挥作用。最后,结合现状分析着重探讨了矿山在建设内容选择、关键技术确定、数字化转型路径、管理模式转变、运维与应用效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指出了容易产生的误区,为矿山企业扩大建设成果、保证建设实效、规避建设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属矿山
智能矿山
智能生产
集成平台
自动化采矿
Keywords
metal mine
intelligent mine
intelligent operating
integrated platform
automated mining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川大型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面临难题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杨志强
高谦
王永前
姚维信
陈得信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00,11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10CB731500)
文摘
金川镍矿以矿体厚大、埋藏深、地应力高和矿岩破碎著称于采矿界。随着我国对镍资源需求增长,金川镍矿开发规模逐年递增。目前生产能力已经接近900万t,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矿床开采深度接近千米,采场地压显现剧烈,给矿山工程稳定性和岩移控制带来极大困难;为此,金川镍矿多次开展采场地压规律、支护技术、充填工艺以及地压控制等重大技术攻关。研究揭示了充填采场地压显现规律,对采场地压进行有效控制并实现了大面积连续开采。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和采场面积扩大,地压控制问题更加突出,深部巷道工程稳定性控制更加困难。尤其矿山生产规模逐年提高,从而给矿山安全、高效和经济开采带来更大挑战。针对国内外镍资源发展形势和矿山开采面临的困难,金川镍矿正在进行第二轮采矿技术攻关,尤其开展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开发低成本和高强度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从而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采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大型镍矿
难采矿床
高效开采
关键技术
技术攻关
综合利用
Keywords
big nickel
hard to mine deposits
high efficient mining
key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分类号
TD862.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gent的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动态仿真系统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丰志
李仲学
李翠平
赵怡情
赵晓鹏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174260
编号:5117403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FRF-TP-09-001A)
文摘
为了改善金属地下矿生产计划手段,便于多方案对比、优化开采工艺过程和预演地下矿开采运行状态,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给出了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的逻辑表征方法,提出了金属矿地下开采流程及环节仿真系统的调度与执行技术,建立了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开采任务调度算法模型和基于Agent的采矿工艺过程仿真模型,包括状态表征、流程控制、实体活动及相互协作等方面。最后基于Eclipse开发环境,运用Java语言及Jade、JFreeChartJ、Graph等工具,开发了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仿真调度与执行模型的系统原型,为深入研究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流程及环节的整体仿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采矿工艺
开采过程
任务调度
AGENT仿真
Keywords
Mining technology, Mining process, Task scheduling, Agent-based simulation
分类号
TD82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层金属矿原位流态化开采构想
被引量:
15
5
作者
吴爱祥
王洪江
尹升华
阮竹恩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255-26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834001)。
文摘
我国浅部金属矿资源已趋于枯竭,逐渐转入1000 m以深的开采。深地金属矿床开采面临着高应力、高井温、高井深的特殊开采环境,采用传统的采矿模式难以实现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经济开采。结合深层金属矿产资源开采的趋势,本文提出并阐述深层金属矿产资源的原位流态化开采构想的定义、具体内容与挑战。根据转化方式,将深层金属矿原位流态化开采分为深层金属矿原位溶浸开采和采选充一体化两个方向。基于深层金属矿原位流态化开采构想,阐述了在深层岩体力学、原位溶浸开采理论、采选充一体化装备、开采环境监控及再造、智能高效开采等方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挑战。
关键词
深层开采
地下金属矿
原位流态化开采
采选充一体化
原位溶浸
Keywords
deep mining
underground metal mine
in-situ fluidization mining
integration of mining,processing and backfilling
in-situ leaching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金属矿山集成化采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国清
胡乃联
陈玉民
修国林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129,共4页
文摘
针对地下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需求,规划了包括环境状态安全、人员行为安全、设备运行安全和安全制度保障在内的矿山采场安全管理内容。在此基础上以采场纵投影图为底图,研究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下金属矿山集成化采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规划形成了以采场为基本单元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功能体系,实现了采场安全生产信息的分散管理和集成展示。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集成
地下矿山
Keywords
Safety production
GIS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Underground mine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矿山阶段嗣后充填胶结充填体矿柱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
40
7
作者
曹帅
杜翠凤
谭玉叶
付建新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70-237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5137403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20006110022)
文摘
矿柱宽度和充填体自立高度是阶段嗣后充填顺利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弹性力学平面应变基本假设,建立阶段嗣后胶结充填体矿柱力学模型并进行理论求解。以某铁矿为工程分析实例,采用控制变量法(CVM)研究矿柱不同宽度、高度条件下,水平应力和剪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矿房极限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9.8 m和103.2 m。胶结充填体矿柱水平应力随矿柱高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剪应力在矿柱中心位置达到最大,且高度越大,剪应力值也越大。在胶结充填体矿柱与非胶结充填体接触侧剪应力趋于定值。矿柱宽度分别为15、18、20 m时,其剪应力分别为243.8、292.6、325.1 k Pa。而产生剪应力的主要原因是非胶结充填体受水平应力作用在与胶结充填体矿柱接触面产生滑动摩擦力所致。
关键词
阶段嗣后充填
胶结充填体矿柱
力学模型
应力分布
滑动摩擦
Keywords
stage delayed backfill
consolidated filling pillar
mechanical model
stress distribution
sliding friction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精密探测的金属矿山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39
8
作者
宋卫东
付建新
杜建华
张朝雷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81-3787,共7页
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No.IRT095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FRF-SD-12-003A)
文摘
采空区群的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问题,而在区域内存在一种群效应。准确地掌握采空区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的相对位置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以石人沟铁矿为背景,利用空区探测系统(CMS)对采空区进行了精密探测,并对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在此基础上,应用3Dmine建立了采空区群的三维空间模型,经过进一步处理实现了与FLAC3D的耦合,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对采空区群区域的应力场、位移场进行了分析,对群区域内的群效应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群区域地表位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地表最大位移面积和采空区水平面积的比值。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的群效应使应力和位移较单个采空区时都有了较大增加,且增加幅度并不是单纯的叠加,这种效应加剧了采空区的危险等级,将CMS、3Dmine和FLAC3D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为采空区群得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个准确而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采空区群
空区探测系统
三维建模
数值模拟
Keywords
metal mines
goaf group
cavity monitoring system
3D model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矿山阶段嗣后充填采场空区破坏机理
被引量:
21
9
作者
徐文彬
宋卫东
谭玉叶
王东旭
王文景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马钢集团姑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3-58,共6页
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950)
文摘
依据和睦山铁矿现场实测资料,证明金属矿山阶段嗣后采场围岩破坏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突发性;对其破坏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场顶部围岩产生卸压圈,受拉伸作用,卸压圈内岩体自重应力通过应力拱传递到矿柱上,导致矿柱应力集中出现剪切滑移破坏;其变形破坏程度受顶板、矿柱围岩稳定性以及二次开采扰动的影响。基于普氏拱理论,以矿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阶段嗣后采场失稳演化模型,得到了矿柱破坏方式和采场失稳演化过程:矿柱稳定阶段、矿柱大形变阶段、部分矿柱失效以及矿柱整体失效。
关键词
阶段嗣后
空区围岩
破坏机理
金属矿山
Keywords
stage backfill
exploited areas rock
failure mechanism
metal mine
分类号
TD8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TQ5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矿山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扰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
31
10
作者
付建新
宋卫东
杜建华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508-515,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FRF-SD-12-003A)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No.IRT0950)
文摘
以石人沟铁矿为工程背景,选取典型矿段,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内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应变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利用相似材料试验,对采空区顶板的应力和位移以及矿柱的应力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开采对围岩的扰动范围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应力-应变演变规律与采空区单独开采差异较大,每个采空区的围岩应力应变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尤其是处于群区域中间部位的采空区,该处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也是最差的。群区域中,由开采对围岩造成的扰动较单独开采时急剧增大,且最终的影响范围并不是单独开采的简单相加,说明在区域内形成一种采空区的"群效应",加剧采空区的危险程度。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采空区群
相似材料试验
数值模拟
演变规律
Keywords
metal mine
goaf group
similarity material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evolution law
分类号
TD31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
51
11
作者
李国清
王浩
侯杰
胡乃联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共12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C06044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2074022)。
文摘
智能矿山作为未来矿山的生产方式,已在国内外矿业界受到普遍关注。从宏观战略引导和矿山建设实践两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建设的目标、理念、建设经验、关键技术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分析国内外智能矿山建设的战略导向和代表性建设实践,得出国外先进矿山采用从矿山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推进方式,我国矿山则从两化融合与智能制造引导下的智能化战略入手,历经了从数字矿山到智能矿山的逐步发展过程。对比国内外矿山智能化建设特点后总结得出,我国地下金属矿山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技术积累、融合创新、推进速度、协同建设等方面优势,以数字化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支撑,形成与自身资源条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相匹配的技术方案与推进方式。最后总结得出我国的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在于,结合绿色矿山的建设要求,以矿床模型的延伸应用和匹配于智能矿山的开采工艺变革为前提,在标准化的数据资源规划基础上,构建面向5G+工业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的生产管控应用场景,实现面向大数据的全局优化决策。
关键词
地下金属矿山
智能矿山
数字矿山
矿山自动化
技术进展
Keywords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intelligent mine
digital mine
automated mining
technology progress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国清
陈玉民
胡乃联
何吉平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矿山工程》
2011年第3期57-61,66,共6页
文摘
针对金属矿山地质资源管理的动态性、复杂性、地测采多部门协同等特征,开发了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分别建立基于PDA的地测信息实时采集、基于三维可视化矿床模型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处理和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储量管理与应用等三个子系统,以满足地质资源信息入口、加工及应用数字化的需求。系统在完成地质资源三维可视化的同时,通过信息流转与共享接口的开发,实现了地质资源信息在地、测、采等业务环节之间的无缝流转与实时共享,为开采方案优化设计、采掘进度计划编制、生产调度管理等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系统在某黄金矿山实际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矿山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地质资源数字化
PDA
三维矿床模型
储量管理
Keywords
geologic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PDA
3D deposit model
reserves management
分类号
TD672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倾斜破碎金矿体高效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
10
13
作者
李杨
宋卫东
杜云龙
张超
张少鹏
机构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5,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0M682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974012,52074020)。
文摘
针对三山岛金矿深部倾斜矿体较为破碎的特殊地质条件,提出了包含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及二次高压灌浆预应力锚固支护的综合开采技术,分析了上盘预加固处理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破碎矿体开采的应力、位移及塑性区数值模拟,分析了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合理性以及上盘预加固处理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采用上盘预加固处理的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深部采场边帮围岩变形,并控制采场的损失率为9.7%,贫化率为7.8%,保障三山岛金矿深部破碎矿体安全高效开采,可为类似矿山高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破碎矿体
采矿方法
高压灌浆
数值模拟
Keywords
deep mining
broken orebody
mining method
high-pressure grout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概略经济评价
被引量:
2
14
作者
张衡
许天舒
张延凯
李克庆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北京市汇文中学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2期64-68,共5页
文摘
矿床经济评价是矿产资源开发或勘探投资的重要依据。结合内蒙古某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山建设条件、铅锌银市场、经济技术条件等,采用动态评价法对多金属矿进行概略经济评价。结果表明,矿床投资效果良好,内部收益率为18.23%,净现值为3 707.96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84 a,矿床可由普查阶段转入详查阶段。
关键词
铅锌银多金属矿
经济效益分析
动态法
概略经济评价
分类号
F4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海底矿山开采及治理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
3
15
作者
李杨
夏文浩
宋卫东
康明超
杜云龙
张开诚
机构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0M682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974012,52074020)。
文摘
地下开采是金属矿山开采的主要方式,在长期开采过程中,所形成的采空区以及不稳定区域需要进行充填注浆处理。针对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在治理后的稳定性评价问题,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对该矿区开采及治理后全过程稳定性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岩体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将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D-S证据理论的评判指标,进行治理后的岩体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治理后整体的变形量增长缓慢,塑性区变形处于稳定状态,充填治理效果良好,达到预期效果;治理情况、治理后围岩力学状态对岩体稳定性影响最大,治理前稳定性次之,地质因素影响最小。因子层中,采空区治理率影响最大。通过D-S证据理论证明所有水平在治理后处于稳定状态,其中-165 m水平稳定性相对较差,-240 m水平次之。
关键词
地下开采
层次分析法
D-S证据理论
稳定性评价
Keywords
underground min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S evidence theory
stabil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TD853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2
16
作者
石劲
张欢
梅林芳
宋卫东
机构
武钢资源集团大冶铁矿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36-42,5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4012)。
文摘
目的:针对大冶铁矿随着采深的降低矿石储量逐渐减小的问题,将-450 m中段及-540 m中段进行并段开采是解决深部开采开拓工程量大、投资高的有效途径,充填法高阶段并段开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行探索及研究。为保证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安全高效进行,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质量分级结果,开展了大冶铁矿采场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方法:基于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引入矿岩质量指标,分析矿山各个巷道开采安全要求和断面尺寸,合理确定相应的采场结构参数,计算得到采场最大允许安全跨度。针对高阶段并段开采扰动对上覆岩层的影响,利用FLAC 3D有限元模拟软件对采场高度为105、120、135 m三种方案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开采方案下采场顶底板位移变化值和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当阶段高度不超过120 m时,最大位移出现在顶底板中部且变形较小,出现塑性破坏区较少,能保证矿山安全开采。当采场高度达到135 m时,充填体两侧出现拉应力,采场两侧充填体位移量较大,超过采场稳定性。结论:1)结合“Q系统岩体分级的采场最大无支护跨度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岩体完整性、节理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确定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极限跨度为20 m。2)基于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针对三种采场阶段高度一步骤和二步骤回采前后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对比分析,确定采场高度不宜超过120 m。意义:研究结果以期为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安全开采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并为国内外同类矿山高阶段开采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阶段开采
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参数
二步骤回采
参数优化
稳定性
Keywords
high-stage min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stope structure parameters
two-step mining
parameter optimization
stability
分类号
TD853.34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浓密机内细尾砂沉降脱水规律模拟研究
17
作者
李翠平
侯贺子
阮竹恩
李雪
陈格仲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3-153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9038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04121,52130404)。
文摘
为分析细尾砂粒径对浓密机内料浆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实验室规模的细尾砂浓密脱水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给料井内流场特征及固相分布、沉降区内水分流动及颗粒沉降速度变化等,并建立10~50μm范围内细尾砂的料浆固相体积分数数学模型和固体通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粒径增大到50μm时,给料井中上部湍动能显著增加,湍流耗散率明显提高;随着粒径逐渐增大,沉降区流线形态会发生变化,竖直流线逐渐减少,水平流线和弯曲流线增多,旋涡数量增多且尺度变大;当粒径每增加10μm时,沉降区细尾砂沉降速度提高约0.5 mm/s;当粒径增大时,底流固相体积分数和最小固体通量均呈线性增大。该研究成果可为膏体充填技术中细尾砂高效浓密脱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尾砂
粒径
浓密
重力沉降
颗粒沉降速度
Keywords
fine tailings
particle size
thickening
gravity settling
particle settling velocity
分类号
TD926.2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挂帮矿回采顺序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18
作者
余业清
张千俊
熊力
机构
四川省冶金设计研究院
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
西南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1147)。
文摘
为充分回收挂帮矿资源,达到挂帮矿安全回收的目的,以四川大陆槽稀土矿开采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通过高强度充填体保证边坡稳定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方式开采的合理性,分析不同分区回采顺序下的边坡变形位移程度,优化挂帮矿回采顺序,并对回采过程稳定性进行分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露天边坡的安全系数由1.293降低至1.256,但仍在安全范围内,边坡不会发生大规模失稳;相较于其他回采顺序,方案2(区域2→区域1→区域3)发生的位移变形最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弱;回采分步验证出现集中塑性区域,但面积较小,不会发生大面积破坏。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挂帮矿安全回采提供一定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上向进路式分层充填法
挂帮矿
数值模拟
回采顺序
稳定性分析
Keywords
open-pit to underground
upward drift filling mining method
hanging wall ore
numerical simulation
mining sequence
stability analysis
分类号
TD865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源产甲烷菌降解褐煤产气实验
被引量:
32
19
作者
汪涵
林海
董颖博
隋梦琪
李洋子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4-768,共5页
基金
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基金资助项目(10-137)
文摘
为研究外源菌降解褐煤产气能力,从厌氧消解污泥中提取产甲烷菌群,以褐煤为碳源进行菌种驯化,开展产气实验,并对驯化后菌群的产气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驯化实验发现:驯化后该菌群初始产气时间由驯化前的12 d缩短为6 d,且30d内产气总量增加了29.2%;经检测,生成气体主要为CH4和少量CO2,未检测到重烃气。产气影响因素实验表明:该菌群最佳产气初始培养基pH值为7.0,产气量分别约为初始pH值为6.4、7.4时的1.9倍和2.4倍;煤的粒径也是影响产气量的因素之一,表现为粒径越小,产气量越大,但产气量随粒径变小变化不明显;培养基本身产气量约占总产气量的50%,原因可能是其中添加了微量L-半胱氨酸(0.5g/L)和酵母浸出液(1 g/L)。
关键词
产甲烷菌
褐煤
外源菌
驯化
煤层气
Keywords
methanogen
brown coal
exogenous bacteria
domestication
coal-derived gas
分类号
P618.130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保安矿柱稳定性
被引量:
14
20
作者
程海勇
吴爱祥
韩斌
李红
侯春来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
山
高效
开采与
安全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83-319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4034
5137403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08B02)~~
文摘
通过对矿柱力学模型的分析,得到不考虑平面应变问题的矿柱厚度计算公式,对回采前后矿柱的受力形态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矿柱厚度影响因素(跨度、容重、强度、动载荷等)的变异系数,并进行权重分析,利用FLAC3D进行了矿柱厚度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矿柱厚度为15,20和25 m时的最大主应力分布、剪应变率变化规律、矿柱沉降规律和塑性区分布规律,同时利用FISH语言编写安全系数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某矿保安矿柱厚度在20 m左右时既能满足稳定性要求又能兼顾有效回采的目的。
关键词
露天-地下
联合开采
保安矿柱
稳定性
FLAC3D
安全系数
Keywords
opencast-underground
combined mining
safety pillar
stability
FLAC3D
safety coefficient
分类号
TD32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属矿绿色高效膏体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肖柏林
王建栋
阮竹恩
吴爱祥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金属矿山智能化现状与问题探讨
胡乃联
李国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金川大型难采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与面临难题
杨志强
高谦
王永前
姚维信
陈得信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Agent的金属矿地下开采工艺动态仿真系统
刘丰志
李仲学
李翠平
赵怡情
赵晓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深层金属矿原位流态化开采构想
吴爱祥
王洪江
尹升华
阮竹恩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地下金属矿山集成化采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李国清
胡乃联
陈玉民
修国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金属矿山阶段嗣后充填胶结充填体矿柱力学模型分析
曹帅
杜翠凤
谭玉叶
付建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精密探测的金属矿山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
宋卫东
付建新
杜建华
张朝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金属矿山阶段嗣后充填采场空区破坏机理
徐文彬
宋卫东
谭玉叶
王东旭
王文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金属矿山采空区群形成过程中围岩扰动规律研究
付建新
宋卫东
杜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技术进展
李国清
王浩
侯杰
胡乃联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
李国清
陈玉民
胡乃联
何吉平
《中国矿山工程》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深部倾斜破碎金矿体高效开采技术研究
李杨
宋卫东
杜云龙
张超
张少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内蒙古某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概略经济评价
张衡
许天舒
张延凯
李克庆
《现代矿业》
CAS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海底矿山开采及治理稳定性评价
李杨
夏文浩
宋卫东
康明超
杜云龙
张开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大冶铁矿高阶段并段开采结构参数稳定性研究
石劲
张欢
梅林芳
宋卫东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浓密机内细尾砂沉降脱水规律模拟研究
李翠平
侯贺子
阮竹恩
李雪
陈格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挂帮矿回采顺序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余业清
张千俊
熊力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外源产甲烷菌降解褐煤产气实验
汪涵
林海
董颖博
隋梦琪
李洋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保安矿柱稳定性
程海勇
吴爱祥
韩斌
李红
侯春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