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全尾砂材料胶凝成岩机理试验 被引量:70
1
作者 徐文彬 杜建华 +1 位作者 宋卫东 陈海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95-2302,共8页
矿山充填是保护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实现矿山无废开采和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理想途径。以某矿全尾砂为试验材料,在分析该矿全尾砂材料的化学成分、粒径级配组成等基本物理、化学特性基础上,借助XRD能谱分析和电镜扫描(SEM)方法,得到不同... 矿山充填是保护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实现矿山无废开采和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理想途径。以某矿全尾砂为试验材料,在分析该矿全尾砂材料的化学成分、粒径级配组成等基本物理、化学特性基础上,借助XRD能谱分析和电镜扫描(SEM)方法,得到不同条件下的超细全尾砂材料胶凝成岩微观规律。对比以水泥、固结剂1#和固结剂2#分别为胶结剂时充填体的强度结果表明,在灰砂配比、浓度和龄期相同的条件下3种胶结材料充填体的强度大小为:固结剂1#>固结剂2#>水泥;固结剂1#可替代水泥作为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的胶结剂,且价格比水泥便宜,有利于降低矿山充填成本。对不同条件下的充填体强度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充填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增长规律:在养护龄期28 d之内,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增长规律随龄期变化基本相同,皆遵循指数函数曲线增长规律;当以固结剂1#、2#分别作为胶结材料时,强度增长规律与水泥为胶结剂时相同;强度增长曲线趋势与灰砂配比、料浆浓度以及养护龄期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微观机制 新型胶结剂 强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试验与智能算法的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制备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立涛 杨晓炳 +1 位作者 高谦 陈得信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9,共5页
为了制备满足矿山要求的超细尾砂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基于均匀设计方案,开展了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配比的胶结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矿渣粉配比量为全尾砂胶结充填体7 d及28 d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脱硫石膏配比量对充填体7 d抗... 为了制备满足矿山要求的超细尾砂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基于均匀设计方案,开展了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配比的胶结体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矿渣粉配比量为全尾砂胶结充填体7 d及28 d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脱硫石膏配比量对充填体7 d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而钢渣配比量影响28 d抗压强度。建立了胶凝材料配比优化模型,利用智能算法的全局寻优,获得低成本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最优配比为:脱硫石膏20%、钢渣微粉33%、粉煤灰25%、矿渣微粉22%,材料成本为34.92元/m^3;根据该配比进行了室内制备试验,结果显示,充填体7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1.38 MPa和3.56 MPa,并且随着反应龄期增加,该材料体系中C-S-H凝胶和钙矾石的质量损失从3.64%增加到8.7%,充填体强度呈增加趋势。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胶凝材料能满足矿山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废胶凝材料 均匀设计 配比试验 智能算法 充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旋转加载下金刚石钻头-岩面动摩擦特性试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季阳 谭卓英 +1 位作者 李文 岳鹏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10-214,共5页
为研究旋转式钻进过程中金刚石钻头与岩石接触界面动摩擦参量的变化规律,利用自主研发的钻进模拟系统,通过应力波精确、可重复测量钻头与混凝土试样间随时间变化的关键参量,直接获得轴压力、摩擦力,计算出相对滑动速度、滑动位移及摩擦... 为研究旋转式钻进过程中金刚石钻头与岩石接触界面动摩擦参量的变化规律,利用自主研发的钻进模拟系统,通过应力波精确、可重复测量钻头与混凝土试样间随时间变化的关键参量,直接获得轴压力、摩擦力,计算出相对滑动速度、滑动位移及摩擦系数。结果表明,金刚石钻头与试样间相对滑动速度、位移与旋转加载速率相关性较大,随其增加而增大;界面动摩擦系数随冲击速度增高而增大;在每次冲-旋加载过程中试验所得动摩擦系数基本恒定,不受轴向冲击加、卸载过程影响,稳定动摩擦力与应力波峰持续时长一致,且随冲击速度增加逐渐缩短,揭示出冲-旋加载作用下金刚石钻头与岩面之间动态摩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旋加载 界面滑动 试验模拟 动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巷道通风降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瑞明 魏丁一 +2 位作者 杜翠凤 张宏光 徐海月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175,共5页
为了得到不同通风条件下掘进巷道内的气温变化影响规律,在蚕庄金矿徐家瞳-750 m水平进行了有无人员作业、通风机是否工作、不同风量等条件下的通风降温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风6 min时气温迅速降低,12min后气温虽然降低但降温梯度... 为了得到不同通风条件下掘进巷道内的气温变化影响规律,在蚕庄金矿徐家瞳-750 m水平进行了有无人员作业、通风机是否工作、不同风量等条件下的通风降温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风6 min时气温迅速降低,12min后气温虽然降低但降温梯度大幅减小,在停风60 min时巷内气温迅速升至28℃左右,为保证工作面满足安全规程要求,有人员作业地点要保持连续通风;气温随风量的增加而降低,且距离出风口越远时气温越高,可适当加大工作面风量;巷内岩壁温度随通风时间的增加下降很小,但同一位置岩壁温度与气温温差在加大,且通风60 min后温差可达3℃以上;风筒每增加10 m,出口气温增加约1℃,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风筒保温问题。试验得出的掘进巷道气温变化规律可为其他水平和条件下的通风降温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通风时间 岩壁温度 风量 空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水磷石膏充填强度影响因素试验 被引量:20
5
作者 兰文涛 吴爱祥 +1 位作者 王贻明 李剑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8-135,共8页
为充分利用半水磷石膏的胶凝活性,将半水磷石膏作为矿山充填胶凝材料,采用XRD、XRF和SEM分析半水磷石膏的物化性质和微观形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半水磷石膏充填材料的最优配比为生石灰掺量1.5%、尾砂掺量0%、结晶水质量分数5%;单因素试... 为充分利用半水磷石膏的胶凝活性,将半水磷石膏作为矿山充填胶凝材料,采用XRD、XRF和SEM分析半水磷石膏的物化性质和微观形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半水磷石膏充填材料的最优配比为生石灰掺量1.5%、尾砂掺量0%、结晶水质量分数5%;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半水磷石膏强度性能与生石灰掺量、搅拌时间正相关,与半水磷石膏结晶水质量分数、水溶磷质量分数、尾砂掺量负相关,为使半水磷石膏充填材料3d强度达到3MPa,充填材料中生石灰掺量应不少于1.5%,搅拌时间不少于10min,同时,半水磷石膏原材料水溶磷质量分数应小于4%、结晶水质量分数应小于10.3%,尾砂掺量不大于60%.微观分析表明,各影响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半水磷石膏水化产物晶体形貌、晶体结合触点的强度和水化产物体积率对半水磷石膏充填体强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水磷石膏 微观结构 充填配比 影响因素 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复合固化剂固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岳涛 倪文 杨慧芬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3,共2页
通过化学分析、扫描电镜、无侧限抗压强度等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复合固化剂(SSK)加固黄土的微观结构及其强度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加入一定量的SSK固化剂能够显著地提高土体的强度,使得加固后的黄土能够满足路基等工程实际的需要。
关键词 SSK固化剂 固土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剂对金川水淬二次镍渣胶结料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佳佳 刘广宇 +3 位作者 倪文 高术杰 王中杰 张福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9-163,共5页
以脱硫石膏和电石渣为主激发剂、硫酸钠和水泥熟料为辅助激发剂,与金川公司镍冶炼渣熔态还原提铁后产生的水淬二次镍渣制成胶凝材料,再按胶砂比为1∶4与棒磨砂制成质量分数为79%的胶结料,着重考察激发剂用量对胶结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 以脱硫石膏和电石渣为主激发剂、硫酸钠和水泥熟料为辅助激发剂,与金川公司镍冶炼渣熔态还原提铁后产生的水淬二次镍渣制成胶凝材料,再按胶砂比为1∶4与棒磨砂制成质量分数为79%的胶结料,着重考察激发剂用量对胶结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胶凝材料中二次镍渣、脱硫石膏、电石渣、硫酸钠、水泥熟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5%、5%、5%、3%、2%时,胶结料的28 d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3.42 MPa和1.96 MPa,满足井下充填用胶结料的强度要求。XRD、SEM分析结果显示,在激发剂作用下,二次镍渣胶凝材料中的玻璃相和结晶态物质均可发生水化反应,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和含Ca2+、Mg2+的硅(铝)酸盐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淬二次镍渣 激发剂 胶结料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软弱夹层土样变形破坏过程细观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晓平 吴顺川 +1 位作者 张志增 胡波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0-1204,1209,共6页
基于颗粒流理论,引入接触连接模型和滑动模型,建立了含软弱夹层试样的颗粒流模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数值模型试验,对含软弱夹层试样的强度和破坏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以及不同夹层参数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基于颗粒流理论,引入接触连接模型和滑动模型,建立了含软弱夹层试样的颗粒流模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数值模型试验,对含软弱夹层试样的强度和破坏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以及不同夹层参数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通过位移矢量场分析了破坏发展趋势。模拟结果表明,一般围压条件下试样沿软弱夹层滑动破坏,但在某特定围压下,软弱夹层的存在并不起主要控制作用;试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随软弱夹层颗粒的摩擦系数和法向接触刚度的减小而下降,当颗粒法向接触刚度趋近0时,试样加载初始阶段呈现塑性流变特征;夹层颗粒的切向接触刚度只有低于某一特定值时才会使试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降低。通过分析,得到了土体颗粒细观参数和宏观力学行为的内在联系,并对土体软弱夹层力学性质和渐进破坏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细观参数 颗粒流 数值模拟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胶结充填体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朱鹏瑞 宋卫东 +2 位作者 徐琳慧 汪杰 万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137,166,共8页
嗣后充填采矿法二步矿柱回采时,胶结充填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爆破扰动。动载作用下胶结充填体的力学特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安全。借助SHPB(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试验技术,进行高应变率下的分级尾砂胶结充填体SHPB动载单轴冲击试验,... 嗣后充填采矿法二步矿柱回采时,胶结充填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爆破扰动。动载作用下胶结充填体的力学特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安全。借助SHPB(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试验技术,进行高应变率下的分级尾砂胶结充填体SHPB动载单轴冲击试验,得到其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其破坏过程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平均应变率较小时,充填体动态强度增强因子为1左右;随着应变率上升,动载抗压强度变大,动态强度增强因子随之增大;当应变率达到80~100 s-1时,其动态强度增强因子为2左右,最大甚至超过3,体现了显著的应变率相关性;(2)一定范围内,充填体动载抗压强度随浓度、配比的增大而相应的增大;(3)通过对不同应变率下分级尾砂胶结充填体破坏形态的对比归纳,维持其宏观稳定的最高应变率为50 s-1;最后利用ANSYS/LS-DYNA模拟充填体SHPB单轴冲击过程,其应力-应变曲线、充填体破坏特征与试验相互吻合,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 高应变率 动载强度 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弱胶结软岩的新型冻结孔封孔材料性能及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娟红 纪洪广 +1 位作者 贺震平 周晓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5-599,共5页
我国西部地区的弱胶结软岩,岩石强度低,遇水泥化,当采用全深冻结时,冻结壁解冻后时常出现下部冻结管串水,导致工作面涌水和淹井的安全事故。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适于这种地层的新型冻结孔封孔材料的工作性、强度以及受冻后的抗渗性,... 我国西部地区的弱胶结软岩,岩石强度低,遇水泥化,当采用全深冻结时,冻结壁解冻后时常出现下部冻结管串水,导致工作面涌水和淹井的安全事故。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适于这种地层的新型冻结孔封孔材料的工作性、强度以及受冻后的抗渗性,并从受冻后的材料的孔结构和SEM形貌来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新型冻结孔封孔材料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且流动度损失小,浆体的保水性好,无泌水;其3,28 d的抗折、抗压强度都明显高于普通水泥浆,且经受-30℃的低温受冻28 d后的强度损失小;新型冻结孔封孔材料受冻后,开始出现渗水的水压以及渗水范围扩大时的水压要比普通水泥浆封孔材料提高1~2 MPa。微观试验表明:新型封孔材料与普通水泥浆封孔材料相比,总孔隙面积降低、中值孔径减小、孔隙率降低,容重和表观密度增加,混凝土结构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孔 封孔材料 抗渗性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法转充填法采矿地表移动二维离散元程序数值模拟及其规律验证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帅 杜翠凤 +1 位作者 母昌平 雷远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7-1743,1751,共8页
基于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及现场统计对井下矿体及围岩进行了节理调查分析,利用Surpac建立了采空区三维模型并进行剖分,最终建立了二维离散元模型(UDEC),研究不同水平矿体开采时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和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冒落形式,记录并分... 基于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及现场统计对井下矿体及围岩进行了节理调查分析,利用Surpac建立了采空区三维模型并进行剖分,最终建立了二维离散元模型(UDEC),研究不同水平矿体开采时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和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冒落形式,记录并分析矿体开采过程中岩石移动角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充填法开采-430^-500 m矿体时,采空区最大位移为205.6 cm,小于崩落法的215.2 cm;对比充填法和崩落法新副井沉降值和水平位移值发现,充填法地表倾斜率为0.56 mm/m,小于崩落法的1.22 mm/m,水平变形率为1.03 mm/m,小于崩落法的1.31 mm/m,对于控制新副井沉降和地表移动具有良好效果。在崩落法开采时覆岩移动存在一定间歇性和跳跃性,冒落过程中可能形成自稳平衡拱,从而形成隐伏采空区。根据实际监测与模拟结果对比,在同一水平开采时间较长时,移动角减小速率呈跳跃性非均匀变化,表现为缓慢变化-加速变化-缓慢变化-加速变化的循环过程,进一步验证了自稳平衡拱和隐伏采空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法 充填法 节理调查 二维离散元程序(UDEC)模型 地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铅锌尾矿粒度与其作水泥混合材性能的灰色关联 被引量:8
12
作者 耿碧瑶 倪文 +1 位作者 王佳佳 仇夏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6-180,共5页
水泥混合材中尾矿的掺量和粒度分布对水泥性能有一定影响.为了提高掺加尾矿的水泥混合材的性能,以福建尤溪某铅锌尾矿为主要掺加料,以灰色关联分析为手段,研究了有无减水剂情况下铅锌尾矿粒度分布对水泥混合材胶砂流动度和胶砂试块抗压... 水泥混合材中尾矿的掺量和粒度分布对水泥性能有一定影响.为了提高掺加尾矿的水泥混合材的性能,以福建尤溪某铅锌尾矿为主要掺加料,以灰色关联分析为手段,研究了有无减水剂情况下铅锌尾矿粒度分布对水泥混合材胶砂流动度和胶砂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尾矿细度有利于提高水泥胶砂的流动度和胶砂试块的抗压强度;在尾矿掺量为30%时,胶砂流动度与胶砂试块的抗压强度均与尾矿中+8.39 μm粒级负相关,与-8.39μm粒级正相关,其中与8.39~4.24 μm粒级关联度最大,与4.24~2.15、2.15~1.09及1.09 ~0 μm粒级的关联度依次减小;要提高该铅锌尾矿水泥混合材的性能,在尾矿掺量为30%时,应尽量增加-8.39 μm粒级的产率,尤其应增加8.39~4.24 μm粒级的产率,并尽量降低+8.39μm粒级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矿 粒度分布 流动度 抗压强度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压下基岩冻结壁设计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晓敏 贺震平 纪洪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1-2126,共6页
首先提出了高水压基岩冻结在冻结壁和井壁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回顾了冻结法凿井中冻结壁厚度设计理论的发展,客观地揭示了井筒井壁内外分层的力学原因,以及基岩冻结壁设计方面所需考虑的基本问题;第三,探讨了包神公式设计冻结壁的... 首先提出了高水压基岩冻结在冻结壁和井壁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回顾了冻结法凿井中冻结壁厚度设计理论的发展,客观地揭示了井筒井壁内外分层的力学原因,以及基岩冻结壁设计方面所需考虑的基本问题;第三,探讨了包神公式设计冻结壁的载荷性质,及与冻结壁外缘载荷的关系,剖析了冻结壁与井筒的几何尺寸、刚度等因素对冻结壁外缘载荷的影响;第四,深入研究了采用拉麦和包神公式进行冻结壁弹性设计的力学条件;第五,定量分析了井筒冻结壁弹性设计的深度范围;最后探讨了冻结基岩许用强度、剪切模量之比等参数对设计冻结壁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 冻结壁设计 冻结法凿井 含水基岩 冻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早龄期荷载及负温耦合作用下的仿钢纤维井壁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娟红 陈志敏 纪洪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40-2145,共6页
在井壁施工期间,随着井筒穿越冲积层厚度的增加,井壁混凝土所受到的冻结应力、自重应力等各种早龄期荷载也随之增加,这些荷载极可能对早龄期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笔者首先通过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弹性力学解答得到施工期间井壁混凝土所受... 在井壁施工期间,随着井筒穿越冲积层厚度的增加,井壁混凝土所受到的冻结应力、自重应力等各种早龄期荷载也随之增加,这些荷载极可能对早龄期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笔者首先通过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弹性力学解答得到施工期间井壁混凝土所受早期荷载的具体数值;以此为基础,自行设计应力加载装置,研究早龄期荷载及负温耦合作用下,仿钢纤维的加入对冻结竖井井壁C60混凝土抗压强度、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早龄期荷载和负温耦合作用下,随着早龄期荷载的增加,抗压强度明显下降,氯离子扩散系数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的渗透性由"中"变为"高";在混凝土中掺入仿钢纤维后可明显增加混凝土在早龄期荷载和负温耦合作用下的受荷载能力以及抗氯离子的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混凝土 早龄期荷载 负温 仿钢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KSimMet模拟软件在某金矿磨矿分级系统多目标协同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道振 王培龙 +3 位作者 孙春宝 寇珏 张瑞洋 胡阳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为了实现某金矿选厂的提产增效和节能降耗,采用JKSimMet模拟软件对该金矿的磨矿分级系统进行了多目标协同优化。采取的优化措施包括降低磨矿分级系统给矿粒度,调整球磨机和旋流器的关键工艺参数和增加粗磨旋流器底流给入再磨球磨机的比... 为了实现某金矿选厂的提产增效和节能降耗,采用JKSimMet模拟软件对该金矿的磨矿分级系统进行了多目标协同优化。采取的优化措施包括降低磨矿分级系统给矿粒度,调整球磨机和旋流器的关键工艺参数和增加粗磨旋流器底流给入再磨球磨机的比例。JKSimMet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磨矿分级系统的处理能力由35 t/h提升至44 t/h;粗磨比能耗从11.09 kWh/t降低至9.94 kWh/t,中矿再磨比能耗从9.93 kWh/t降低至7.23 kWh/t;粗磨产品细度P80从86μm减小至80μm。通过对整个磨矿分级系统各工艺参数的协同优化,增加了磨矿分级系统的处理能力,降低了磨矿比能耗,并且提高了磨矿产品的质量,达到了多目标优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KSimMet 磨矿分级 金矿 多目标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固结脱水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樊攀峰 戴相宇 +3 位作者 王果 周殿奇 周玉 孙学凯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5年第3期57-61,共5页
全尾砂固结排放能减少地表尾矿库引发的地质灾害与环境污染.固结剂配制与脱水工艺是其关键技术.基于多因素正交试验,选择满足西石门全尾砂固排所需的固结剂组分,在微观上采用XRD、SEM对所选固结剂的水化机理与胶结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对... 全尾砂固结排放能减少地表尾矿库引发的地质灾害与环境污染.固结剂配制与脱水工艺是其关键技术.基于多因素正交试验,选择满足西石门全尾砂固排所需的固结剂组分,在微观上采用XRD、SEM对所选固结剂的水化机理与胶结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对水泥的可替代性.对不同浓度全尾砂浆运用不同脱水设备进行三阶段工业试验,得到各自产能规律,其中圆盘真空过滤机产能高且对砂浆浓度不敏感,适用于该铁矿浓密机底流40%~45%的浓度区间;对于滤后试块成型率低,基于压汞试验得到滤饼孔隙率等微观结构参数,间接测得强度0.78MPa,大于0.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剂 胶结性能 孔结构 陶瓷过滤机 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底诱导的岩体崩落过程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利 陈亚娟 高谦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9年第3期44-48,共5页
拉底是自然崩落法最灵活,最具有主动性的人为控制崩落的因素,它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岩体的可崩性,达到诱导持续崩落和降低矿岩大块率的目的。文中基于受拉条件下,岩体崩落是脆性破坏的事实,建立受拉条件下岩体崩落过程区损伤模型,作为... 拉底是自然崩落法最灵活,最具有主动性的人为控制崩落的因素,它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岩体的可崩性,达到诱导持续崩落和降低矿岩大块率的目的。文中基于受拉条件下,岩体崩落是脆性破坏的事实,建立受拉条件下岩体崩落过程区损伤模型,作为岩体的崩落模型,将其嵌入到ANSYS后处理程序中,实现崩落过程区的自动搜索。以金川三矿区自然崩落为例,模拟分步拉底条件下,崩落过程区动态发展,界定了崩落区与损伤区,得出一些非常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崩落 拉底 崩落过程区 岩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管道流动方程及其近似解 被引量:8
18
作者 兰文涛 吴爱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0-146,共7页
为准确计算非牛顿流体充填料浆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充填流量和沿程阻力并以之指导充填工程实践,对非牛顿流体充填料浆在管道内的流动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流变学以及流体力学理论,对充填料浆在管道内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确定了非牛顿... 为准确计算非牛顿流体充填料浆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充填流量和沿程阻力并以之指导充填工程实践,对非牛顿流体充填料浆在管道内的流动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流变学以及流体力学理论,对充填料浆在管道内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确定了非牛顿流体管道输送的层流临界条件;然后推导出近似管道流量方程,大幅度的降低了计算量、简化了计算过程;最后根据所构建的非牛顿流体管道流量方程组和近似管道流量方程组,以铜矿选厂全尾砂和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了固体质量分数为71%、水泥掺量为11%的非牛顿流体充填料浆进行了环管试验,并分别以精确解法和近似解法对其屈服应力τB、稠度系数K和幂率指数n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料浆在管道半径R为0.75 m、管道总长L为26 m及压差ΔP分别152376、132219、109576 Pa时,流量Q分别为119.6、73.1、24.3 m 3/h;基于试验结果以精确解法所求解的τB为128.0983 Pa、K为0.4506、n为1.1097,以近似解法所求解的τB为138.9652 Pa、K为1.2444、n为0.9057;以方程可视化方法绘制的三维图像对比证明精确解法和近似解法所求得的管道流量数值大小基本一致,且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证明了近似管道流量方程的准确性;因此,非牛顿流体管道流动方程及其近似解适用于非牛顿流体管道输送工程实践,是白金汉(Buckingham)流动方程和泊肃叶定律(Poiseuille law)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幂率流体 管道试验 流动方程 方程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泥破碎矿体中基于预加固注浆的采场支撑体系优化
19
作者 于少峰 吴爱祥 王贻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92-2300,共9页
为解决汤丹铜矿4号矿体含泥量高、矿石回收率低及回采安全性差等问题,优选MP364化学树脂对其进行采前预加固注浆;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注浆试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并根据室内力学试验确定注浆后矿岩的力学参数;然后,对采场支撑体系... 为解决汤丹铜矿4号矿体含泥量高、矿石回收率低及回采安全性差等问题,优选MP364化学树脂对其进行采前预加固注浆;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注浆试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并根据室内力学试验确定注浆后矿岩的力学参数;然后,对采场支撑体系进行研究并以矿柱宽度B与矿房宽度W为因素,基于正交设计确定9种采场结构参数;接着,分析不同方案的矿柱安全系数,并利用ANSYS与FLAC 3D等软件对地表岩移等指标进行数值模拟;最后,基于安全性考虑确定最佳的采场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按推荐的注浆及采场结构参数开采的效果较好,放矿过程中矿石含泥量大大降低,矿石回收率与炮孔成孔率分别比矿山原有方案提高4.7%与20%,且注浆至今无发生空区垮塌或变形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树脂 采场支撑体系 正交设计 安全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