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场增强型高通量辉光放电溅射源的设计与研究
1
作者 沈懿璇 万真真 +4 位作者 余兴 王海舟 王永清 朱一妃 刘少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419,共10页
高通量表征技术在金属材料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它能够实现对金属材料进行跨尺度的全域分析,评价材料表面宏观特性、微观不均匀性及局部缺陷。辉光放电溅射可沿样品表面的纵深方向,以大尺寸、平坦且快速的方式逐层剥蚀样品,再将暴... 高通量表征技术在金属材料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它能够实现对金属材料进行跨尺度的全域分析,评价材料表面宏观特性、微观不均匀性及局部缺陷。辉光放电溅射可沿样品表面的纵深方向,以大尺寸、平坦且快速的方式逐层剥蚀样品,再将暴露出真实显微组织的样品送至多种分析仪器中进行成分、性能、组织结构的分析,从而作为金属材料的高通量表征样品前处理环节的关键设备。在传统Grimm型辉光溅射源的基础上,本研究搭建了一种专为高通量实验设计的辉光放电溅射系统,该系统将辉光溅射尺度由mm级扩展至cm级,同时实验发现了大尺寸溅射会导致辉光放电强度及溅射速率降低这一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结合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计算的辉光放电电子运动轨迹、电子密度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等结果,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施加扫描磁场来增强辉光放电光谱(GD-OES)强度以及溅射速率的方法。实验选用T2紫铜样品来探究扫描磁场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应用扫描磁场增强装置可获得更强的光谱信号强度及更快的溅射速率。在保持放电电压和电流不变的前提下,Mo、Cu元素的光谱强度分别增至无磁场时的1.43~11.97倍和1.13~26.50倍。其中,Mo元素光谱强度最大值可达53421 Cts,Cu元素光谱强度最大值可达76948 Cts,分别是无磁场时的6.86倍、4.32倍。此外,该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溅射速率,当阳极筒孔径为?15 mm时,T2紫铜样品的溅射速率提高了4.35倍,最高可达2662.09 nm·min^(-1)。使用白光干涉仪和金相显微镜对溅射坑表面的平整度和显微组织图像进行了采集,结果显示磁场引入对溅射坑表面粗糙度未产生显著影响,同时能清晰地呈现样品的真实显微组织特征。综上,实验结果证实,应用扫描磁场增强装置可在确保溅射平整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光谱信号强度和溅射速率的提升,为解决大尺寸溅射引起的低溅射速率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实验 磁场 光谱增强 辉光放电光谱 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微探力学性能高通量表征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雷 刘佳 +5 位作者 任群 杨丽 王辉 沈学静 贾云海 王海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6-414,共9页
介绍一种流体微探力学性能(硬度)高通量表征方法。由于不同材料特征组织结构的差异,当具有相同压力的水流体作用在不同材料的平整表面上时(类似于采用比纳米压痕更小的压头加载于材料表面),每种材料所产生的微形变也有所差异,采用高精... 介绍一种流体微探力学性能(硬度)高通量表征方法。由于不同材料特征组织结构的差异,当具有相同压力的水流体作用在不同材料的平整表面上时(类似于采用比纳米压痕更小的压头加载于材料表面),每种材料所产生的微形变也有所差异,采用高精度表面形貌轮廓仪测量整个材料表面的形变量及分布,基于拉依达准则对形变量数据进行统计,解析材料的表面微形变量与硬度性能的相关性。实验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具有不同硬度的两相组织在等压水流体中的变形行为,并选取桥梁钢、高碳铬轴承钢、铸态镍基高温合金、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和锻态镍基高温合金共5种具有不同特征组织和硬度的金属材料验证,结果表明,5种材料的表面形变量与显微硬度值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48,该表征方法分辨率可以达到纳米级,可视为硬度性能的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流体微探 冷等静压 表面形变 微观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的IF钢夹杂物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冬玲 赵雷 +1 位作者 沈学静 王海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10-1715,共6页
IF钢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家电面板领域,对表面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夹杂物的存在对IF钢冷轧板的表面质量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对铸坯表面进行清理。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别,开浇过程钢水夹杂物未充分上浮,以及连铸机升速过程中液面波动... IF钢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家电面板领域,对表面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夹杂物的存在对IF钢冷轧板的表面质量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对铸坯表面进行清理。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别,开浇过程钢水夹杂物未充分上浮,以及连铸机升速过程中液面波动引起的保护渣被卷入等诸多原因导致了IF钢表层夹杂物数量、种类和尺寸分布的不确定性,因此系统研究IF钢铸坯中夹杂物分布的定量表征方法,对于探寻IF钢表层夹杂物分布规律,确定合适的铸坯表层清理深度,实现对结晶器内夹杂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通过对经无预燃、连续扫描激发的火花放电所产生的元素光谱信号进行高速数据采集和解析,可实现大尺寸金属样品中夹杂物含量和尺寸的快速定量分布分析,将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与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相结合,研究了IF钢中夹杂物的异常放电行为,制备了与待测试样匹配的IF钢粒度分布参考物质,探讨了IF钢中Al的异常光谱信号与氧化物夹杂粒度分布的相关性,发现夹杂物组成元素异常信号净强度与夹杂物粒径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并由此建立了基于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的IF钢夹杂物组成、含量和粒度分布表征方法。研究了IF钢外弧处皮下0~3 mm处的夹杂物含量、组成和粒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发现IF钢中的氧化物夹杂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种是脱氧产物,主要为单一的氧化铝,另一种是卷渣夹杂物,主要为Al,Ca和Si的复合夹杂物,靠近表层的0.5和1.0 mm处的夹杂物含量较低,皮下1.5~2.5 mm处夹杂物含量相对较高,而且存在较多的Al和Ca的复合夹杂物,平均粒径也较大,但至皮下3.0mm处夹杂物含量和粒径都有所下降。该表征方法的建立对于改进IF钢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火花源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IF钢 粒度分布 铸坯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中低合金钢连铸圆坯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辉 金呈 +4 位作者 赵雷 于雷 蔺菲 孙晓飞 贾云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06-3911,共6页
连铸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中心偏析,中心偏析影响钢材均匀性,严重的中心偏析会对钢材的组织、质量和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准确、快速、方便地对钢中元素含量分布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指导冶金工作者进行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原位统计分... 连铸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中心偏析,中心偏析影响钢材均匀性,严重的中心偏析会对钢材的组织、质量和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准确、快速、方便地对钢中元素含量分布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指导冶金工作者进行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是在较大尺度范围内(cm^2)各化学组成及其形态的定量统计分布规律的分析技术,在钢铁、高温合金等的元素偏析、疏松、夹杂物分析上已有成功的应用。采用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方法对18CrNiMo7-6中低合金钢连铸圆坯从中心到边缘的各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位置各试样的统计符合度、统计偏析度,同时采用火花光谱法分析各试样得到相对标准偏差,研究元素分布与统计符合度、统计偏析度、相对标准偏差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各试样P, Nb和S存在明显的偏析,整体的统计符合度较低,统计偏析度、相对标准偏差较大;各试样Cr, Ni, Mn, Mo和Si分布较均匀,整体的统计符合度较高,统计偏析度、相对标准偏差较小。圆坯中心部位的6^#样品在10块样品中各元素偏析最明显,统计符合度最低,统计偏析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大;靠近中心部位的3^#, 7^#, 4^#样品各元素偏析较明显,各元素统计符合度较低,统计偏析度、相对标准偏差较大;圆坯边缘部位的9^#和10^#样品偏析程度最轻,各元素统计符合度最高,统计偏析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各元素整体上按照从中心到边缘统计符合度逐渐增大,统计偏析度、相对标准偏差逐渐减小的规律分布。原位统计分布分析的统计符合度、统计偏析度结果与火花光谱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结果在各试样的元素偏析上呈现出相同的规律。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得到各试样的元素含量等高图趋势与统计符合度、统计偏析度、相对标准偏差结果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因此,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可对材料元素分布提供准确、快速的表征,为材料及工艺研究提供反映材料内在质量的判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中心偏析 统计符合度 统计偏析度 相对标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束X射线荧光的铸轧7B05铝合金元素偏析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冰 孙丹丹 +4 位作者 万卫浩 王辉 董彩常 赵雷 王海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3-1419,共7页
材料内部微观尺度上成分、组织结构控制精度低、波动大是制约高铁铝合金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微观尺度上研究大尺寸铝合金成分均匀性至关重要。鉴于目前研究铝合金偏析的区域通常较小且不连续,定量统计方法过于简单。使用微区分... 材料内部微观尺度上成分、组织结构控制精度低、波动大是制约高铁铝合金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微观尺度上研究大尺寸铝合金成分均匀性至关重要。鉴于目前研究铝合金偏析的区域通常较小且不连续,定量统计方法过于简单。使用微区分辨率较高的微束X荧光与原位定量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点、线、面、频度分布等方面对成分分布数据进行解析,研究了较大尺寸范围内铝合金成分偏析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铸轧7B05铝合金截面中心层存在接近2 mm的偏析带,Al,Cr,Ti和Zr元素为正偏析元素,中心层含量比上下表面高,Cu,Fe和Zn元素为负偏析元素,中心层含量比上下层含量低;各元素含量分布的统计偏析程度整体较小,分布最均匀的为Al元素,统计偏析度最小为0.01%,Ti和Fe元素分布较不均匀,统计偏析度分别为0.81%和0.6%;Fe元素与Mn元素在面分布中出现较明显的点状偏析,这是由于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经显微偏析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在后续的热轧成型中破裂成多个连续排列的第二相所致。使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对该方法所得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30 mm×6 mm尺寸范围内所测元素面分布与线分布结果与荧光结果趋势完全一致。综上所述,使用微束X荧光结合原位统计的方法,对铸轧7B 05铝合金点、线、面、频度分布及偏析程度的计算,可提供大量分析数据,对于量化研究大尺寸范围内轧板截面组织、性能的波动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原位统计分析 铸轧铝合金 显微偏析 正偏析 负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冷速下GH4096高温合金中γ′相的析出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卢毓华 王海舟 +2 位作者 付锐 李福林 李冬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0-116,共7页
采用原位定量表征方法对5种常用冷却方式制备的GH4096高温合金标准尺寸挡板件中的γ'相进行了统计表征。通过该方法,可以原位跨尺度地观察材料中的一次、二次和三次γ'相,并在依据尺寸着色以后可以看到各个尺寸段γ'相的分... 采用原位定量表征方法对5种常用冷却方式制备的GH4096高温合金标准尺寸挡板件中的γ'相进行了统计表征。通过该方法,可以原位跨尺度地观察材料中的一次、二次和三次γ'相,并在依据尺寸着色以后可以看到各个尺寸段γ'相的分布情况。此外,还得到各次γ'相的尺寸、面积分数、数量和密度等定量信息。结果表明,所选5种冷速下的样品,小于500 nm的γ'相的分布密度在208~257个/μm^(2)。在冷却速率最慢的挡板冷却产生了最多的γ'相,其中二次γ'相的数量与在相同介质中冷却的其他样品相似,但改材料中含有显著更多数量的三次γ'相。冷却速率最快的挡板冷速较大使得过饱和程度较高,抑制了γ'相的长大同时导致了更多的形核发生。因而γ'相尺寸分布区间较窄,不存在明显较大尺寸的析出相颗粒。同时,尺寸分布较均匀,二次和三次γ'相的平均直径与整体的尺寸中位值几乎相等。通过标准尺寸的挡板样品获取了更接近实际生产的统计定量数据,可应用于未来对建立γ'相与性能等之间相关性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冷却速率 定量表征 一次、二次和三次γ'相 统计分布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微小试样力学拉伸性能高通量测试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贵勇 王海舟 +5 位作者 王蓬 朱林茂 祝铁柱 沈学静 赵雷 李冬玲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4-531,共8页
针对材料力学拉伸性能的高通量测试设备及方法缺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式的微小试样力学拉伸性能高通量测试系统。首先,对测试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设计,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对测试系统的控制系统和软件进行了设计,阐述了其工作流程,并搭建... 针对材料力学拉伸性能的高通量测试设备及方法缺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式的微小试样力学拉伸性能高通量测试系统。首先,对测试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设计,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对测试系统的控制系统和软件进行了设计,阐述了其工作流程,并搭建了测试系统;然后,对测试系统的准确度进行了评价,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中,设计了3种不同尺寸的微小拉伸试样,从国家标准拉伸物质上进行了取样加工,并在测试系统上进行了测试;最后,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并联式的微小试样力学拉伸性能高通量测试系统准确度等级为0.5级;被测试样的强度随着试样直径的减小,出现了减小的趋势;评定的测试结果不确定度可满足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的要求;测试系统的方案可行,能同时对多个微小拉伸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且测试结果的离散度较小;相关研究可为微小试样力学性能的高通量测试及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力学拉伸性能 微小试样 高通量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的新型铸&锻GH4096合金涡轮盘成分分布解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彭涯 李冬玲 +5 位作者 万卫浩 周晴晴 蔡文毅 李福林 刘庆斌 王海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98-3505,共8页
铸&锻GH4096高温合金涡轮盘拥有高承温能力、高强度、低裂纹扩展速率、高抗疲劳性能等优异性能,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热端部件。但由于其合金化程度较高、零件尺寸大、制备工艺复杂等,不可避免会出现成分和组织分布不均匀,一定程度影... 铸&锻GH4096高温合金涡轮盘拥有高承温能力、高强度、低裂纹扩展速率、高抗疲劳性能等优异性能,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热端部件。但由于其合金化程度较高、零件尺寸大、制备工艺复杂等,不可避免会出现成分和组织分布不均匀,一定程度影响涡轮盘的服役性能。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μ-XRF)具有微区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多元素同步分析、非破坏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考古、地质、生物等领域,但对大尺寸高温合金构件的成分分布的研究较少,对于材料各原始位置处的成分定量分布表征也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优化仪器定量方法,建立了基于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的新型铸&锻GH4096合金涡轮盘成分分布定量分析方法,并引入了原位统计分析方法对涡轮盘中Cr, Co, Mo, W, Ti, Al, Nb和Ni八种主要元素进行了定量统计分布解析。发现涡轮盘厚度的中心区域内Co, Mo和Ti三种元素从轮毂至轮缘存在较明显的弧形负偏析带,而Ni和Cr两种元素存在弧形正偏析带。另外,涡轮盘径向也存在一定的成分梯度分布,Co, Cr和W三种元素含量从轮毂到轮缘的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Mo, Ti和Nb三种元素含量则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对各元素最大偏析度、统计偏析度、统计符合度计算分析后可知,Cr, Co, Mo, W, Ti, Nb和Ni七种元素测量区域内整体偏析程度较小、统计符合度大,在材料元素设计值允许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成分均匀性。使用火花源金属原位分析仪(OPA-200)对相同测试区域的元素进行了线分布分析,其分析结果与微束荧光光谱得到的分析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大尺寸涡轮盘在热处理过程中存在温度场分布,导致了各元素扩散行为以及显微组织分布的差异,因此不同部位的成分也存在一定偏析。通过对大尺寸的涡轮盘成分进行定量统计分布解析,对于评价新型铸&锻变形GH4096高温合金涡轮盘的成分分布均匀性,解析制备工艺与大尺寸构件成分、组织结构分布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 涡轮盘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偏析 统计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增材制造成分梯度不锈钢样品的成分分布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宗鑫 沈学静 +1 位作者 李冬玲 赵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89-2295,共7页
增材制造由于加工速度快,精度高,无需模具成形常用于制备复杂的金属部件,成分梯度样品的制备更是金属增材制造中的热门,由于该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工件中往往存在较多缺陷,匹配的成分分布分析方法的研究对成品质量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宏观... 增材制造由于加工速度快,精度高,无需模具成形常用于制备复杂的金属部件,成分梯度样品的制备更是金属增材制造中的热门,由于该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工件中往往存在较多缺陷,匹配的成分分布分析方法的研究对成品质量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宏观的成分分布表征手段主要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统计分析技术(LIBS-OPA)和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Spark-OPA)两种, Spark-OPA由于激发斑点较大不适用于增材制造样品的逐层分析, LIBS-OPA具有多元素同步定位分析、空间分辨率高、分析尺度较大、样品损伤量小等诸多优势,可以实现金属块体材料的高精度成分分布表征。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对增材制造成分梯度不锈钢样品的成分分布表征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仪器参数和分析条件进行优化,保证了分析的灵敏度以及信号的稳定性,确定最佳的测试条件为:激光灯电压1.32 kV,调Q延时280μs,样品室氩气气压6 300 Pa,光斑直径200μm, 0次预剥蚀,积分15次剥蚀,并在该条件下绘制Cr 298.9 nm, Ni 218.5 nm, Mn 293.3 nm, Mo 203.8 nm, Si 212.4 nm, P 178.3 nm, C 193.1 nm, Co 384.5 nm等元素的工作曲线,大部分元素判定系数超过0.99。使用LIBS-OPA对不同的多路送粉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出的两块成分梯度不锈钢样品进行了面扫描,得到样品沉积面上8种元素的成分分布信息,分析结果同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Spark-OPA)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定量准确性也通过火花直读光谱仪进行了验证。该研究实现了增材制造样品的逐层分析,并通过成分分布结果对样品的制备工艺提供了指导,同时也对两种工艺制造出的样品中重复出现沿打印方向的裂纹带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对于增材制造工艺的改进和完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成分分布 增材制造 成分梯度不锈钢 原位统分布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的粉末冶金高温合金成分定量分布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学静 李冬玲 +3 位作者 彭涯 魏民 赵雷 王海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7-733,共7页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元素偏析以及粉末原始颗粒边界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其颗粒粒径通常为几十微米,宏观的成分分布分析方法无法实现粉末原始颗粒边界处成分分布的精细表征。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μ-XRF)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损...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元素偏析以及粉末原始颗粒边界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其颗粒粒径通常为几十微米,宏观的成分分布分析方法无法实现粉末原始颗粒边界处成分分布的精细表征。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μ-XRF)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损微区成分分布分析技术,可实现材料较大范围内元素快速、高分辨分布分析,目前在地质、考古、生物等领域有了较多的应用,但在复杂块状金属成分定量分布表征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在粉末冶金工业领域还未见有应用报道。该试验研究了高温合金中各元素的荧光光谱行为,通过类型匹配的高温合金块状标准样品对元素定量模型进行了校正,建立了基于μ-XR F的高温合金成分定量分布分析方法,满足了粉末冶金工业对于较大范围内粉末边界成分分布精细定量表征的需求。该实验以经高纯钴合金化处理的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粉末高温合金样品为研究对象,对经不同球磨时间混合处理后的粉末烧结样品中的Ni,Co,Cr,Mo,W,Ta,Ti和Al进行了定量统计分布分析,探讨了不同球磨时间对烧结样品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发现样品中存在大量原始颗粒边界,且成分分布较不均匀,颗粒中心处仍然为原始高温合金颗粒成分,经球磨混合加入的纯Co粉颗粒仅存在于高温合金颗粒的外层,导致颗粒边缘Co含量明显高于颗粒中心。当球磨时间较短时,原始颗粒边界处存在很多Co富集区,当球磨时间增加到24 h时,由于在机械混粉过程中超细钴粉与高温合金的合金化,使烧结样品成分分布均匀性有了较大改善,原始颗粒边界处Co的含量显著下降,而其他元素的含量有所增加,说明球磨时间的延长,样品中各元素发生了明显的扩散,这将有助于元素偏析的改善,据此,该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的制备工艺将得以改进。该法亦可应用于其他各种粉末冶金工业产品的成分定量分布表征,可为粉末冶金工艺优化、产品质量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微束X射线荧光光谱 成分分布 原始颗粒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源原位统计分析技术对涡轮盘的成分分布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冬玲 卢毓华 +3 位作者 金呈 冯光 李福林 沈学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OPA)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尺度金属截面的高通量成分分布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多元素信号同时定位采集、统计解析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中低合金钢铸坯中的成分分布分...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OPA)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尺度金属截面的高通量成分分布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多元素信号同时定位采集、统计解析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中低合金钢铸坯中的成分分布分析。采用火花源OPA技术对铸&锻变形FGH96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纵剖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Al,Cr,Co,Ti,W,Mo和Nb进行了成分分布分析,并通过适宜的校准曲线的拟合实现了七种合金元素的定量统计解析。采用直读光谱仪对纵剖面轮毂至轮缘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定点分析,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经过新的铸&锻工艺生产的变形FGH96涡轮盘中除了含量较低的Nb元素外,大部分元素的统计偏析度都小于5%。由于涡轮盘不同部位冷却方式的差异,导致轮毂和轮缘上某些元素分布的差异,其中Ti,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在轮缘处存在一定的偏析,含量有所升高,而W,Mo和Co则在轮中部分布较不均匀,采用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的方法也观察到了轮缘处了大颗粒的Ti和Nb的碳化物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涡轮盘边缘Ti和Nb偏析的存在。大尺度涡轮盘的元素成分分布分析结果对于FGH96合金涡轮盘新型铸&锻变形工艺的改进和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 涡轮盘 FGH96高温合金 成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