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理种源大别山山核桃坚果表型性状和脂肪酸组分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夏国华 朱先富 +4 位作者 俞春莲 代英超 王正加 黄坚钦 刘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7,共8页
【目的】探明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源的遗传变异。【方法】以9个地理种源的大别山山核桃为试材,对果实和坚果的11个表型性状和种仁脂肪酸组分及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种源间11个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3.23%~32.68%,其中... 【目的】探明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源的遗传变异。【方法】以9个地理种源的大别山山核桃为试材,对果实和坚果的11个表型性状和种仁脂肪酸组分及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种源间11个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3.23%~32.68%,其中果实鲜质量变异最大,鲜出子率次之,果径、出仁率、果形指数和果长相对稳定(CV【10%)。对11个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性状间有18对达到显著性相关。种源间种仁脂肪总含量62.38%~67.18%,变异系数极小(CV=2.50%),但7种脂肪酸含量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0.99%~93.09%,且变异系数较小(CV=4.74%)。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次之,棕榈酸第三,存在'高油酸、高亚油酸、低棕榈酸'的优异种源。【结论】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源坚果表型性状和脂肪酸组分遗传变异丰富,良种选育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地理种源 表型性状 脂肪酸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新品种‘皖金2号’
2
作者 夏国华 朱先富 +4 位作者 孔令保 肖斌 王正加 黄坚钦 徐步青 《果农之友》 2015年第2期8-8,共1页
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n M.C Liu Z.J.Li)具有果大、壳薄、出仁率和含油率高等特点,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山区的安徽金寨县、霍山县,湖北罗田县和河南商城县,群体分化明显,遗传变异丰富.
关键词 大别山山核桃 金寨县 新品种 群体分化 遗传变异 LIU 含油率 出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