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金华两头乌猪气喘病的中药蟾酥的薄层检测
1
作者 赵丽丽 章瑞 +6 位作者 刘燕 缪雨臻 兰新财 汤丽波 李仕芬 杨军荣 安丽娜 《今日养猪业》 2025年第3期23-27,共5页
【目的】为解决用于金华两头乌猪气喘病的中药蟾酥的薄层检测方法过于简单而无法真正检测其内在品质的问题,建立了快速简便的多指标、多信息的蟾酥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甲酸(3.5∶2.2∶3.... 【目的】为解决用于金华两头乌猪气喘病的中药蟾酥的薄层检测方法过于简单而无法真正检测其内在品质的问题,建立了快速简便的多指标、多信息的蟾酥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甲酸(3.5∶2.2∶3.0∶0.1,体积比)、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甲酸(2.0∶2.0∶4.0∶0.2,体积比)、三氯甲烷-丙酮-甲醇-甲酸(2.0∶4.0∶3.0∶0.2,体积比)为展开剂,分别检测蟾酥药材的脂溶性成分、中极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在254 nm紫外光灯下检视信息斑点,再经10%硫酸乙醇溶液增强荧光后于365 nm紫外光灯下再次检视;最后,在暗室内透过灯光检视各信息斑点。【结果】检视出了蟾酥药材的60种信息斑点,且各成分斑点清晰、分离良好,易于判断、识别和对比。【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成本低,通过多指标、多维度信息对蟾酥药材进行整体性综合质量评价,精准把控蟾酥的内在品质,确保蟾酥制剂在防控金华两头乌猪气喘病时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两头乌猪 气喘病 蟾酥 薄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制剂对金华两头乌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章瑞 祝磊 +1 位作者 章红兵 赵丽丽 《今日养猪业》 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旨在研究中兽药制剂对金华两头乌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血缘与胎次相近、180±10日龄、体重46±3 kg的健康金华两头乌猪100头。将其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在处理1、处理2、处... 【目的】旨在研究中兽药制剂对金华两头乌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血缘与胎次相近、180±10日龄、体重46±3 kg的健康金华两头乌猪100头。将其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在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芪贞增免颗粒,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90 d。【结果】处理1、处理2、处理3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1和处理2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3血清IL-2、IL-4、IL-6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2,但处理1和处理2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1、处理2、处理3出现临床症状比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处理3显著低于处理1和处理2。处理3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处理2,处理1、处理2、处理3的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金华两头乌猪日粮中添加0.5%、1.0%、1.5%芪贞增免颗粒,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健康度和生长性能,并且处理3添加1.5%芪贞增免颗粒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制剂 芪贞增免颗粒 金华两头乌猪 育肥猪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麻延峰 王宏艳 +2 位作者 黄利权 兰新才 麻佳蕾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1-644,共4页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金华地区几个牛场进行的子宫内膜炎调查和采样,分析了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病原特征和相关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显示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的主要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科的细菌和绿脓杆菌等...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金华地区几个牛场进行的子宫内膜炎调查和采样,分析了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病原特征和相关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显示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的主要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科的细菌和绿脓杆菌等,并且多数呈混合感染。同时,药敏试验也证明目前多数病原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已完全耐药,但对环丙沙星类药物有着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病原茵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炎消栓治疗金华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麻延峰 周文仙 +2 位作者 王宏艳 傅春泉 兰新才 《中国奶牛》 2008年第11期22-25,共4页
本试验主要是研究宫炎消栓(桉油栓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并与阿莫西林、宫炎净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上分别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宫炎消栓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合计有效率为90.32%,与阿莫西林和宫炎净相比,用宫炎... 本试验主要是研究宫炎消栓(桉油栓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并与阿莫西林、宫炎净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上分别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用宫炎消栓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合计有效率为90.32%,与阿莫西林和宫炎净相比,用宫炎消栓的疗效高,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炎消栓 子宫内膜炎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味中药及复方对大肠埃希菌体外抑菌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兰新财 陈欣 +4 位作者 缪雨臻 卢骏 赵丽丽 姚红健 叶菁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为研究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优选常用200味中药,采用“中药管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木瓜、五倍子等16味中药对大肠埃希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中兽医辨证论治方法和君臣佐使组方原则指导下,将这16味中... 为研究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优选常用200味中药,采用“中药管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木瓜、五倍子等16味中药对大肠埃希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中兽医辨证论治方法和君臣佐使组方原则指导下,将这16味中药组成7个复方和3个成方制剂。进一步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复方A1、B1、A2、B2、J1抑菌效果显著。本研究为中兽药替抗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方 大肠埃希菌 抑菌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蓝耳病究竟应该怎么防
6
作者 章红兵 赵丽丽 章瑞 《猪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7-29,共3页
发生猪蓝耳病(PRRS)时,导致猪群生长性能、繁殖性能、饲料转化率、机体免疫力下降,死淘率提高;人力、物力、用药投入增加,生物安全成本提高,非洲猪瘟等其他疾病继发或混合感染的风险增加;分散了做好正常生产管理的精力,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发生猪蓝耳病(PRRS)时,导致猪群生长性能、繁殖性能、饲料转化率、机体免疫力下降,死淘率提高;人力、物力、用药投入增加,生物安全成本提高,非洲猪瘟等其他疾病继发或混合感染的风险增加;分散了做好正常生产管理的精力,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影响员工、老板心情,严重的形成踢猫效应。即使猪蓝耳病经过处置康复后,依然影响生产成绩,导致生长繁殖性能低于正常水平,僵猪、弱猪、次猪增多并存在带毒和排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蓝耳病 饲料转化率 非洲猪瘟 繁殖性能 混合感染 死淘率 机体免疫力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猪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章红兵 赵丽丽 +1 位作者 董勇生 陈立平 《今日养猪业》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分析2023年猪病流行现状,提出今后猪病防控方案,为猪场安全、健康、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某公司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万个猪场送检的近6万份样品的检测数据分析,结合猪场发病情况调查与从业人员的访谈,分析... 【目的】分析2023年猪病流行现状,提出今后猪病防控方案,为猪场安全、健康、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某公司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万个猪场送检的近6万份样品的检测数据分析,结合猪场发病情况调查与从业人员的访谈,分析2023年猪场常见疫病的发生特点,并与2022年进行比较。【结果】2023年猪病比2022年更多发,非洲猪瘟(ASF)依然是猪场最大的风险,猪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2型(PCV2)、圆环病毒3型(PCV3)、猪流行性腹泻(PED)、轮状病毒(RV)等呈常态化流行,猪附红细胞体(EPE)、大肠杆菌(E.col)、巴氏杆菌(Pm)、C型魏氏梭菌(CI.welchii)、猪肺炎支原体(M.hyo)、猪副嗜血杆菌(HPS)、猪链球菌(SS)等细菌感染率较高,猪病混合感染日益突出。【结论】中国养猪业最大的风险依然是疫病,由于猪价、环境等各种因素叠加,当前我国猪病的发生与防控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猪病防控要有系统思维、多病因思维和从量变到质变的思维,既要建立与落实顶层设计、联防联控、疫病净化、猪场布局、生猪调运、病死猪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等体制,又要一场一策分类制定与实施针对性的生物安全、疫苗免疫、药物保健、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监测处置和人性化管理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流行现状 复杂性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思维的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方案 被引量:4
8
作者 章红兵 赵丽丽 《今日养猪业》 2024年第2期52-55,共4页
【目的】真正有效防控猪蓝耳病的发生,减少猪场经济损失。【方法】通过分析猪蓝耳病病毒的特点和致病机理,总结生产中猪场防控蓝耳病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结果】制定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方案,包括选好场址、建好猪场,合理规划布局和生... 【目的】真正有效防控猪蓝耳病的发生,减少猪场经济损失。【方法】通过分析猪蓝耳病病毒的特点和致病机理,总结生产中猪场防控蓝耳病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结果】制定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方案,包括选好场址、建好猪场,合理规划布局和生产模式,完善生物安全体系,严格引种检疫与隔离驯化,科学饲养管理,做好易感阶段的预防保健,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强化猪群监测与评估,完善应急与处置方案等。【结论】蓝耳病防控要有系统思维,一场一策,既要通过做好监测,及时掌握猪群感染动态,紧急采取应对措施,打好“保卫战”,通过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闭群管理,打好“歼灭战”,练就提高阻断PRRSV(蓝耳病病毒)进入猪场的“外功”;更要通过强化饲养管理、适宜环境调控、优质中兽药产品保健、饲喂生物发酵饲料或益生菌等、增强猪群体质,练就提升猪群抵御蓝耳病的“内力”,做到猪群不感染、感染后不发病、发病后不死亡或死亡率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蓝耳病 系统思维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兽药在畜禽养殖中减抗替抗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兰新财 缪雨臻 +4 位作者 赵丽丽 郑守乾 陈欣 欧彬 卢骏 《浙江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畜禽养殖中,减少抗生素使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临床替代抗生素最为常见的有微生态替抗法、噬菌体替抗法、生物制品替抗法和中兽药替抗法等,其中中兽药替抗法较其他替抗法展现出更为显著的潜力,它通过改善机体的肠道菌群结构... 在畜禽养殖中,减少抗生素使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临床替代抗生素最为常见的有微生态替抗法、噬菌体替抗法、生物制品替抗法和中兽药替抗法等,其中中兽药替抗法较其他替抗法展现出更为显著的潜力,它通过改善机体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药 替代抗生素 畜禽养殖 微生态 生物制品 抗生素使用 肠道菌群结构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茵栀解毒颗粒中绿原酸和栀子苷的含量
10
作者 赵丽丽 兰新财 +5 位作者 叶菁 缪雨臻 赖笑美 章红兵 李思鸿 安丽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茵栀解毒颗粒中绿原酸和栀子苷的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_(18)柱(250.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11∶8∶81),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5±1)nm,流速为1 mL/... 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茵栀解毒颗粒中绿原酸和栀子苷的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_(18)柱(250.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11∶8∶81),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5±1)nm,流速为1 mL/min。结果显示,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0943~0.7544μg,r=0.99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25%(n=6);栀子苷线性范围为0.1971~1.5766μg,r=0.99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56%(n=6)。该方法检测效率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为茵栀解毒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简便、准确、可靠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解毒颗粒 绿原酸 栀子苷 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猪病防控常用药材——降香的薄层指纹鉴别方法
11
作者 赵丽丽 兰新财 +5 位作者 缪雨臻 沈超雄 周晓义 李思鸿 章红兵 安丽娜 《今日养猪业》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为了解决降香药材薄层检测效率低下、指标单一等问题,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降香薄层指纹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1.5)为展开剂,通过紫外光灯365 nm下、10%硫酸乙醇溶液增荧光后紫外光灯365 n... 【目的】为了解决降香药材薄层检测效率低下、指标单一等问题,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降香薄层指纹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以环己烷-乙酸乙酯(2:1.5)为展开剂,通过紫外光灯365 nm下、10%硫酸乙醇溶液增荧光后紫外光灯365 nm下、5%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的混合溶液(1:6)显色后日光下分别检视各信息斑点。【结果】同一块薄层板,3种不同检视条件下,检视到降香的28种信息斑点,归属约26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各成分虽相互重叠,但在各自的显色和检视条件下却互不干扰,均能呈现出清晰的荧光斑点或颜色斑点。【结论】新建立的薄层指纹鉴别方法简便快捷、低成本、高效率,能够多指标、多信息地对降香药材做出整体、综合的质量评价,可真正控制降香药材的内在质量,确保相应制剂能够有效防控猪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C 降香 薄层指纹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个中药复方对小鼠止咳化痰作用的对比实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晓菊 吴媛 +2 位作者 蒋春燕 张超颖 兰新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为了筛选出防治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对七个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进行了对比实验。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用右美沙芬、氯化铵作阳性药,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采用浓氨水引咳法和气管段酚红分泌法,... 目的为了筛选出防治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对七个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进行了对比实验。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用右美沙芬、氯化铵作阳性药,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采用浓氨水引咳法和气管段酚红分泌法,对七个中药复方制剂的止咳化痰作用进行了观测。结果方7、方5可显著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P<0.05),减少5 min内的咳嗽次数(P<0.05),除方4组外,其他中药组的气管酚红排泌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方7、方5和氯化铵组小鼠的酚红排泌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结论七个中药复方组中,方5、方7的止咳化痰作用最显著,可在进一步实验研究后,作为PRDC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止咳化痰 浓氨水引咳法 气管段酚红分泌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皮促渗剂对乳康涂膜剂抗炎消肿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海健 兰新财 何英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乳房炎 涂膜剂 抗炎剂 促渗剂 透皮促进剂 复方中药 清热解毒 蒲公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海健 周志平 兰新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11期78-80,共3页
近年来,呼吸道疾病是危害养猪生产最重要的疾病,尤其在许多大型集约化养猪场更是如此,并通常称之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国外报道PRDC发病率一般为5%~60%,发病猪死亡率为20%... 近年来,呼吸道疾病是危害养猪生产最重要的疾病,尤其在许多大型集约化养猪场更是如此,并通常称之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PRDC)”。国外报道PRDC发病率一般为5%~60%,发病猪死亡率为20%~90%,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由于病原复杂,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严重,PRDC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就PRDC防治研究进展、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病原 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冬季病毒性腹泻的辨证论治与防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菊 兰新财 叶荣晖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56-57,共2页
猪冬季病毒性腹泻是指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因其大都暴发于寒冷阴湿的严冬、早春,故俗称“冬痢”。各种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猪都易感染发病.... 猪冬季病毒性腹泻是指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因其大都暴发于寒冷阴湿的严冬、早春,故俗称“冬痢”。各种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猪都易感染发病.又常合并感染,只靠症状不易区分,多以排水样粪便、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特征,但以1—3月龄仔猪较为常见,断奶仔猪的发病率高达30%~40%,死亡率达30%~50%,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病毒性腹泻 辨证论治 冬季 轮状病毒感染 防制 病毒性传染病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炎消栓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海健 兰新财 《中兽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5,共3页
本文通过用宫炎消栓(由蓝桉油、益母草、红花、桃仁、蒲黄等组成的中药栓剂)和利凡诺土霉素溶液分组对伊康乳业分公司牧场的90头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的效果观察。临床药效学表明:在预防对比试验中,试验A组的有效率,经产奶牛为87.5%,青年... 本文通过用宫炎消栓(由蓝桉油、益母草、红花、桃仁、蒲黄等组成的中药栓剂)和利凡诺土霉素溶液分组对伊康乳业分公司牧场的90头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的效果观察。临床药效学表明:在预防对比试验中,试验A组的有效率,经产奶牛为87.5%,青年奶牛为100%;受孕时间平均提前,经产奶牛为9.6天,青年奶牛为7.5天。结果表明试验A组效果要稍微好于试验B组。在治疗对比试验中,试验A组的治愈率为66.7%,好转率为16.7%,试验B组的治愈率为60.0%,好转率为20.0%,A组也稍好于试验B组。以上各项指标表明,不仅宫炎消栓的防治效果要稍好于利凡诺土霉素溶液,而且它不会形成药物残留。所以用中药制剂宫炎消栓来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炎消栓 利凡诺土霉素溶液 奶牛子宫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虎败毒颗粒体内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晨 邱存义 +6 位作者 冯逸雪 韩力康 杜连昭 王茜茜 马欣 李瑞香 王兴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44-2353,共10页
为探究参虎败毒颗粒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将20头PRRSV阴性仔猪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提前药物处理感染组(A组)、感染同时药物处理组(B组)、无药物处理感染组(C组)和无药物处理不感染组(D组)。A和B组分别于攻毒前3 d和攻... 为探究参虎败毒颗粒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将20头PRRSV阴性仔猪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提前药物处理感染组(A组)、感染同时药物处理组(B组)、无药物处理感染组(C组)和无药物处理不感染组(D组)。A和B组分别于攻毒前3 d和攻毒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参虎败毒颗粒(每头10 g·d-1),连续饲喂至攻毒后28 d,每日测量体温,在攻毒后第14天,每组随机处死仔猪1头,观察病理变化,RT-qPCR检测肺组织病毒载量,并在攻毒后第1、3、5、7、14、21、28、35天采全血和血清样品进行PRRSV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发现,A和B组仔猪体温在攻毒后第6天上升至40℃以上,第12天时恢复正常;C组仔猪体温在第5天上升至40℃以上,持续至试验结束仍未恢复。A、B组仔猪肺组织病变较轻,肺泡结构轻度损伤,支气管内有少量炎性渗出物,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C组仔猪肺组织病变严重,肺泡结构破坏严重,支气管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和炎性细胞浸润。A组在攻毒后3、5、7和14 d病毒载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B组在攻毒后3和5 d病毒载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第7和14天病毒载量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PRRSV抗体在攻毒后第21天达到峰值,C组在28 d达到峰值。以上结果可知,参虎败毒颗粒能够显著减轻PRRSV造成的仔猪肺部病理损伤,降低病毒血症;添加药物可使PRRSV特异性抗体峰值提前,减少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证明参虎败毒颗粒可用于预防或治疗PRRSV感染,降低PRRSV对仔猪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虎败毒颗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病毒载量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活性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兰新财 吴叶锋 +3 位作者 王麦利 叶志惠 赵丽丽 姜正前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了优化茯苓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分别以茯苓酸和茯苓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确定因素和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对茯苓酸和茯苓多糖提取工艺进行考察。优选茯苓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6倍药材质量的85%乙醇在55℃条... 为了优化茯苓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分别以茯苓酸和茯苓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确定因素和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对茯苓酸和茯苓多糖提取工艺进行考察。优选茯苓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6倍药材质量的85%乙醇在55℃条件下提取1 h,优选茯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10倍药材质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 h。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茯苓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毒净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绣锦 孙红祥 徐晓飞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6期25-27,共3页
对栀子和黄芩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毒净颗粒中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8∶ 92),检测波长为324.5 nm.绿原酸在0.161 6~1.292 8 m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 对栀子和黄芩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毒净颗粒中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8∶ 92),检测波长为324.5 nm.绿原酸在0.161 6~1.292 8 m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9% (n=6),RSD=1.26%.本方法可用于控制肝毒净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毒净颗粒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栀子 黄芩 茵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肝毒净颗粒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绣锦 兰新才 +1 位作者 孙红祥 徐晓飞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10期20-22,共3页
以干膏得率和绿原酸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肝毒净颗粒水提取工艺进行考察。肝毒净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的方案为加水量8倍,提取2次,每次1.0 h。该工艺科学合理,适于大规模生产。
关键词 肝毒净颗粒 绿原酸 水提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