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病救治医院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太一 邱德超 +3 位作者 陈诚 刘乐玫 许辉 陈婷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17,共3页
目的:计算传染病救治医院的运行效率,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医院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三者依次作为因变量,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利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1家传染病救治医院的综... 目的:计算传染病救治医院的运行效率,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医院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三者依次作为因变量,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利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1家传染病救治医院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523、0.561和0.924,综合技术效率较低。影响医院综合技术效率的因素为医护比、医护人员工作量、医院类型、是否会在疫情时开展预检分诊、是否在人员不足时调用管理人员。结论:传染病救治医院运行效率较低,应当调整护理人员比例和医护人员工作量、加强医院管理,实行疫情预诊分诊并且慎重调用管理人员,传染病专科医院应减少规模扩大,适当向综合医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法 传染病救治医院 运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光 周雅德 +3 位作者 裴雪涛 李梁 冯凯 时维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研究造血因子白介素 11(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IL 11基因转入基质细胞HFCL ,用Northernblot检测基质细胞HFCLIL 11基因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 11基因修饰的HFCL支... 目的 研究造血因子白介素 11(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IL 11基因转入基质细胞HFCL ,用Northernblot检测基质细胞HFCLIL 11基因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 11基因修饰的HFCL支持的脐血CD3 4 + 造血细胞体外扩增中表型为CD3 4 + CD3 8- 早期祖细胞和表型为CD3 4 + CD41+ 巨核系定向祖细胞的比例。结果 基质细胞HFCL能够表达逆转录病毒介导的IL 11基因 ,并且在这种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支持下 ,脐血CD3 4 + 造血细胞经过7d扩增 ,扩增细胞中表型为CD3 4 + CD3 8- 的早期祖细胞和表型为CD3 4 + CD41+ 巨核系祖细胞的比例分别为 (1.62± 0 .2 3 ) %、(9.9±1.1) % ,高于未转基因HFCL的 (0 .8± 0 .2 3 ) %、(6.5± 1.8) % ,而在相同条件下细胞因子支持的扩增细胞中则分别为 (0 .19±0 .14 ) %、(6.0± 1.1) %。结论 基质细胞能够表达经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IL 11基因 ,而且经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能显著促进CD3 4 + CD3 8- 的早期祖细胞和CD3 4 + CD41+ 巨核系祖细胞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体外扩增 基质细胞 基因修饰 白细胞介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伤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渝宪 王庆松 +4 位作者 王伟文 林杭 曹仁存 王云霞 张德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患者450例,随机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23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214例)。微创组采用双侧头皮相应部位安放标记物,螺旋CT导向定位,YL-1型...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患者450例,随机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23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214例)。微创组采用双侧头皮相应部位安放标记物,螺旋CT导向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穿刺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肿的清除吸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91.1%,保守组为6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微创组、保守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为(50.47±9.23)ml和(51.88±10.33)ml;治疗7天后,微创组、保守组血肿体积为(14.65±5.36)ml和(29.52±4.38)ml,微创组血肿吸收速率明显快于保守组(P<0.01)。治疗3天后,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保守组,BI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安全、适用于老年患者颅内中等量和大量出血且疗效较好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血肿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调控免疫反应对ⅢB型CP/CPPS患者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林斌 张兴艳 王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498-1502,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对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免疫反应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CP/C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对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CP)/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患者免疫反应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CP/CP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治疗,试验组予ESWT+坦索罗辛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收集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液中TNF-α、IL-6、卵磷脂小体及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25^+、TGF-β1、CD4^+CD25^+Foxp3^+的表达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提高(63.3%vs 93.3%,P<0.05);NIH-CPSI评分(13.12±1.71 vs 23.16±1.33)和IPSS评分(8.23±2.28 vs 13.14±2.69)明显降低。在炎症和免疫影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明显升高,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25^+、TGF-β1、CD4^+CD25^+Foxp3^+表达均明显提高。结论 ESWT治疗ⅢB型CP/CPPS安全有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前列腺局部炎症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炎症 免疫反应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放射外科术后囊肿形成一例
5
作者 王娟 郑森源 李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99,共3页
本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德阳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04-040-K01。患者,男,44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26年,右侧嘴角流涎、右侧肢体麻木4月”入德阳市人民医院。26年前患者无... 本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德阳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1-04-040-K01。患者,男,44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26年,右侧嘴角流涎、右侧肢体麻木4月”入德阳市人民医院。2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发作间歇期无明显异常,长期口服丙戊酸钠0.5 g bi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 囊肿形成 扩张性血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永康 杜双 +3 位作者 邓佩琳 朱江 吴宗辉 王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6-695,共10页
目的评价肌内效贴对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Web of Science和PEDro中关于肌内效贴对KOA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止2018年11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文献筛... 目的评价肌内效贴对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Web of Science和PEDro中关于肌内效贴对KOA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止2018年11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文献筛选、提取数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6个研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视觉模拟评分有显著性差异(WMD=-1.28,95%CI-2.36^-0.20,P=0.02),而对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临床结局采用描述性分析。结论肌内效贴对KOA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肌内效贴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NUT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小琴 李艳莹 +1 位作者 余敏 周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NUT癌是以染色体15q14上睾丸核蛋白(nuclear protein in testis, NUTM1)重排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目前尚不明确,其预后极差。因其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躯体中线位置,如眼眶、鼻腔、上颚、纵隔等,故... NUT癌是以染色体15q14上睾丸核蛋白(nuclear protein in testis, NUTM1)重排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目前尚不明确,其预后极差。因其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躯体中线位置,如眼眶、鼻腔、上颚、纵隔等,故又称为中线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收治了1例肺NUT癌患者,为70岁老年男性,初诊为体检发现左肺门占位,术后病理提示低分化癌,经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证实为NUT癌,术后经化疗、抗血管治疗、放疗等综合治疗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期。本文结合文献回顾报告了肺NUT癌这一少见实体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疗 化疗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表达对小鼠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任阳 陈岚 +4 位作者 杨俊杰 黄荣 冯亚岚 袁磊 杨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86-98,共13页
为探究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表达对小鼠神经毒力和神经侵袭力的影响,以乙脑病毒疫苗株SA14-14-2为模板,对NS2A基因进行A66G定点突变,并构建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后,将病毒RNA导入BHK21细胞,获得突变病毒SA14-14-2(A66G)。同样以乙... 为探究乙型脑炎病毒NS1′蛋白表达对小鼠神经毒力和神经侵袭力的影响,以乙脑病毒疫苗株SA14-14-2为模板,对NS2A基因进行A66G定点突变,并构建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后,将病毒RNA导入BHK21细胞,获得突变病毒SA14-14-2(A66G)。同样以乙脑病毒野毒株SA14为模板,采用相同方法构建并获得突变病毒SA14(G66A)。经测序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证明突变病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疫苗株SA14-14-2和SA14(G66A)不表达NS1′蛋白,而野毒株SA14和SA14-14-2(A66G)能表达NS1′蛋白。生长曲线显示突变病毒的生长特性无明显改变。蚀斑实验发现SA14(G66A)的蚀斑较SA14更小,SA14-14-2(A66G)的蚀斑较SA14-14-2更大。细胞增殖活性实验显示NS1′蛋白表达对BHK2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疫苗株SA14-14-2与SA14-14-2(A66G)对1周龄小鼠脑内接种的LD50分别为297.9 PFU(0.02 mL)和143.4 PFU(0.02 mL),野毒株SA14和SA14(G66A)对3周龄小鼠脑内接种的LD50分别为0.8 PFU(0.03 mL)和2.3 PFU(0.03 mL)。疫苗株SA14-14-2与SA14-14-2(A66G)对2周龄小鼠腹腔接种的LD50分别为>5.65×10^(6)PFU(0.5 mL)和>1.46×10^(6)PFU(0.5 mL)。野毒株SA14和SA14(G66A)对3周龄小鼠腹腔接种的LD50分别为1.3×10^(3)PFU(0.5 mL)和1.2×10^(4)PFU(0.5 mL)。结果表明,乙脑病毒NS2A中第66位碱基是影响NS1′蛋白表达与否的关键位点,且NS1′蛋白表达能提高病毒对小鼠的神经毒力与神经侵袭力,其中对侵袭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 NS1′蛋白 神经毒力 神经侵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预防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17
9
作者 曾选昭 邓理直 陈玲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6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预防老年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70例(眼)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包括制定护理计划,心理护理,术前疾病知识教育,饮食指导...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预防老年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70例(眼)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包括制定护理计划,心理护理,术前疾病知识教育,饮食指导,术后宣教及护理等。结果两组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后囊膜破裂、前房渗出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发生并发症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予滴抗生素眼药水、散瞳剂、高渗剂、皮质类固醇眼药水等处理,后囊膜破裂口小者植入人工晶体;未植入人工晶体者,3个月后验光配镜获得很好的矫正视力;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降低了术后前房出血、后囊膜破裂、前房渗出、术后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白内障 手术 并发症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963靶向miR-525-5p调控LPS诱导的牙周膜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喻茂文 柳建磊 +2 位作者 汤洪波 陈建军 莫邦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46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63是否通过靶向miR-525-5p调控LPS诱导的牙周膜细胞损伤。方法:分离培养牙周膜细胞,分别转染si-LINC00963、miR-525-5p和anti-miR-525-5p,用LPS处理形成炎性损伤细胞模型。采用RT-qPCR、ELISA、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63是否通过靶向miR-525-5p调控LPS诱导的牙周膜细胞损伤。方法:分离培养牙周膜细胞,分别转染si-LINC00963、miR-525-5p和anti-miR-525-5p,用LPS处理形成炎性损伤细胞模型。采用RT-qPCR、ELISA、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牙周膜细胞中LINC00963、miR-525-5p表达、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LINC00963对miR-525-5p的靶向调控。结果:转染si-LINC00963或miR-525-5p过表达降低了LPS诱导的牙周膜细胞中TNF-α、IL-1β水平、凋亡率、Bax蛋白水平,提高了Bcl-2蛋白水平(P<0.05)。LINC00963靶向调控miR-525-5p的表达。下调miR-525-5p表达逆转了si-LINC00963表达对LPS诱导的牙周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结论:干扰LINC00963通过靶向miR-525-5p,抑制LPS诱导的牙周膜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LPS 凋亡 炎症因子 LINC00963 miR-525-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宏毅 王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33-2636,共4页
目的研究唑来磷酸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13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 目的研究唑来磷酸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13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唑来膦酸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癌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疼痛评分、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恶心呕吐、静脉炎、谷丙转氨酶(ALT)、少尿无尿血尿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SA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05);治疗后对照组PSA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1,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5,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5,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RBC、PLT及无尿或尿血毒副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恶心呕吐、静脉炎及AL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多西他赛对于AIPC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多西他赛,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还可降低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磷酸 多西他赛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与rt-PA溶栓治疗对STE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影响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黎文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4期3342-3345,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130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将入组患者分为尿激酶溶栓...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影响的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130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将入组患者分为尿激酶溶栓组68例,rt-PA溶栓组62例。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溶栓治疗前后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周,rt-PA溶栓组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NT-proBNP、MYO、cTNⅠ、H-FABP的含量较尿激酶溶栓组低(P<0.05);血清中炎症介质IL-6、IL-23、hs-CRP的含量较尿激酶溶栓组低(P<0.05);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GSH-Px、T-AOC的含量较尿激酶溶栓组高(P<0.05),MDA、LHP的含量较尿激酶溶栓组低(P<0.05)。结论:STEMI患者接受rt-PA溶栓治疗,在早期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方面的作用优于尿激酶溶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尿激酶 RT-PA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DSA检查和介入治疗
13
作者 戴树全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886-88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4例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合并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患者,直接穿刺肱动脉或桡动脉并经穿刺针外鞘行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后经导管导丝...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4例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合并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患者,直接穿刺肱动脉或桡动脉并经穿刺针外鞘行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后经导管导丝行血管成形、机械捣栓、脉冲或注射融栓药物治疗.结果:12例血栓形成闭塞者经导管导丝机械捣栓及脉冲或注射融栓药物治疗;6例血管狭窄者行经静脉流出道穿刺插管行药物溶栓及血管成形术、其中一例加行流出道分支静脉栓塞术;6例因狭窄段较长改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狭窄段通畅,即时开通率达96%.随访10-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直接穿刺肱动脉或桡动脉并经穿刺针外鞘行血管造影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机能不全和闭塞的诊断、治疗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