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火山岩型金矿床构造物理过程研究——以内蒙古金厂沟梁金矿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建平 孟宪刚 +4 位作者 杨玉东 曲玮 田晓娟 贾洪杰 刘志滨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5-13,共9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金厂沟梁金矿产于晚太古宙片麻岩系中,126.3—121.5Ma的浅成相斑状花岗岩岩株侵位,121.71—100.02Ma在岩株周边的放射状—共轭断裂中,岩浆热液注入形成脉状金矿。在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背... 华北克拉通北缘的金厂沟梁金矿产于晚太古宙片麻岩系中,126.3—121.5Ma的浅成相斑状花岗岩岩株侵位,121.71—100.02Ma在岩株周边的放射状—共轭断裂中,岩浆热液注入形成脉状金矿。在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上,对成矿过程中的构造样式及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采用声发射地应力等方法建立了矿田的构造物理模型。6期构造应力场表明矿床所在基底岩块自9.1km深处抬升,在3.4km处小岩株侵位直到剥蚀浮升到地表的过程是与东亚滨太平洋构造成矿域中、新生代活动密切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 次火山岩 金矿床 片麻岩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厂沟梁金矿碎炭回收与处理小型试验
2
作者 谢锋 刘奎仁 +1 位作者 陈玉喜 王诗梅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根据金厂沟梁金矿碎炭特点,研究采用制团-焙烧-浸出工艺回收其中的金.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配比条件下干800℃焙烧24h,可使金最终浸出率大于90%,从而有效回收碎炭中的贵金属.
关键词 碎炭 回收 焙烧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氰化钠在金厂沟梁金矿的应用
3
作者 张伟 陈玉喜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18-320,共3页
液体氰化钠在金厂沟梁金矿试验应用,就使用固体氰化钠和液体氰化钠对选矿主要工艺指标的影响加以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液体氰化钠不但对主要指标无明显影响,而且保证了供给,同时年节约费用百万元.
关键词 氰化钠 浸出率 吸附率 单耗 金矿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敖汉旗大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宪刚 曲玮 +4 位作者 石磊 杨玉东 田晓娟 贾洪杰 刘志滨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4-20,共7页
大黑山金矿产于华北地台北缘努鲁儿虎隆起带太古代深变质杂岩中,与燕山期侵入的大黑山花岗质杂岩体具密切的成因联系。金矿床属于破碎蚀变岩和蚀变岩-石英脉型,其δ18O为2.89—14.74‰,δ34S为-1.30—4.27... 大黑山金矿产于华北地台北缘努鲁儿虎隆起带太古代深变质杂岩中,与燕山期侵入的大黑山花岗质杂岩体具密切的成因联系。金矿床属于破碎蚀变岩和蚀变岩-石英脉型,其δ18O为2.89—14.74‰,δ34S为-1.30—4.27‰,成矿温度在235—300℃之间,故为中温岩浆热液矿床。矿区内广泛发育近EW向、NE向和NW向三组断裂构造,主要工业矿体受近EW向破碎带控制,而NE向和NW向破碎带矿化较弱,但二者与近EW向破碎带的复合部位往往形成富矿体。地质调查表明,金矿床主要受控于中浅层次的脆性断裂,而与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无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控矿构造 控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金粗银一次电解分离提纯工业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吕久吉 谢锋 刘惠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粗金粉(Au含量70%~80%)和粗银粉(Ag含量90%以上)混合熔铸成含金较高的阳极(Au:Ag≈1:3),采用一次电解工艺分离提纯,最终产品金锭成色>99%,银锭中银含量>99.9%.工艺过程简单,投资操作费用较低.
关键词 电解 提纯 炼金 炼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IS89矿山地质管理信息系统
6
作者 彭华 王连捷 +2 位作者 王红才 刘永山 刘志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85-193,共9页
MGIS-89矿山地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机系统,是矿山地质数据管理和矿山地质研究的重要工具。它采用数据库技术对地质数据进行管理,并用数学地质方法进行处理,为矿山地质、生产和管理部门快速、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资料。
关键词 矿山地质 MGIS89 管理信息系统 功能块 数据库技术 数据管理 数据库管理 地质出版社 数据库结构 数学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