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及功能的阐释与澄明——对教育、职业及其与职业教育关系的辨析
1
作者 姜大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13,共8页
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发展定位和功能的确立,涉及职业教育目标的阐释与澄明:需要在教育原则的解放性与功能性的融合,教育思想的职业与教育的适配,以及教育类型的职教与普教的本原这三个层面,对其所关涉的三个“二元论”问题展开深入... 职业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发展定位和功能的确立,涉及职业教育目标的阐释与澄明:需要在教育原则的解放性与功能性的融合,教育思想的职业与教育的适配,以及教育类型的职教与普教的本原这三个层面,对其所关涉的三个“二元论”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和哲学反思。上述三个问题的破解,与通过职业教育使个体获得自我生存权及其生涯发展权的关键因素——就业密不可分。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就业不仅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个性发展和生涯发展;就业既可使人才需求侧的职业与人才供给侧的教育得以良性匹配,又是个体走向成熟的主体化和社会化过程的必经之路。由此,职业教育强调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或就业优先,因其本原的差异导致在教育导向上的区别,促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定位 功能 教育原则 教育思想 教育类型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质化升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陆宇正 徐珍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12,共8页
职业教育推动非遗新质化升级,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促进作用,是实现职业教育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学理剖析发现,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与新型劳动对象能为非遗提供智力动能、技术支架与运作场景,非遗新... 职业教育推动非遗新质化升级,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促进作用,是实现职业教育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学理剖析发现,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与新型劳动对象能为非遗提供智力动能、技术支架与运作场景,非遗新质化升级以高科技赋能、高效能保障与高质量传承为驱动目标。以此为基础,职业教育可以从技术驱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数据沿袭、文化认同五个维度推动非遗新质化升级。然而,职业教育在实践中面临技术融入及落地存在阻碍、非遗领域产教融合合而不深、非遗专业传承人才规模短缺、数据采集失衡与安全性不高、非遗文化因子提取使用困难等现实困境。对此,需从以下层面践行优化路径:一是研制专业化工具,增强技术赋能效用;二是拓宽市场化路径,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三是培育“双师型”师资,构建非遗育人模式;四是采集精准化信息,健全非遗数据治理;五是加强情景化交互,彰显职教宣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新质化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教育招生吸引力的现状、分化表征及提升策略——基于2024年职业本科院校普通高考招生数据的分析
3
作者 王亚南 戚建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2-58,共7页
为客观呈现职业本科教育招生吸引力的现状,以2024年职业本科院校普通高考招生数据为依据,选择“职业本科院校在其所在省份录取最低分数线与所在省份本科投档线的差值”和“职业本科院校所在省份录取最低分数线在本省所有本科招生院校中... 为客观呈现职业本科教育招生吸引力的现状,以2024年职业本科院校普通高考招生数据为依据,选择“职业本科院校在其所在省份录取最低分数线与所在省份本科投档线的差值”和“职业本科院校所在省份录取最低分数线在本省所有本科招生院校中排位的百分位数”两个关键指标来判断职业本科教育招生吸引力的真实状况。经统计分析后发现,职业本科教育招生吸引力整体处于中低吸引力水平,并且其内部存在较大分化,东部地区职业本科院校招生吸引力显著高于中西部院校且中部吸引力最低,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招生吸引力显著高于民办职业本科院校,由“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升格的职业本科院校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基于调研结果,职业本科教育招生吸引力亟待通过坚守类型教育发展定位、补齐民办职业本科关键短板、实施重大项目牵引等举措来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招生吸引力 普通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的实践历程、典型模式及深化策略
4
作者 龚双林 王亚南 蒋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0-38,共9页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下,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成为优化职业教育布局、赋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的实践脉络,可以将其划分为松散联结期、紧密协作期...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下,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成为优化职业教育布局、赋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的实践脉络,可以将其划分为松散联结期、紧密协作期、深度融入期等三个阶段,在发展历程上呈现出资源下沉从单向输出向县校深度融合的演进逻辑。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有中高职一体+实体化、中高职一体+项目化、高职独立+实体化、高职独立+项目化等四类典型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有特征和与之适配的县域产业生态。推进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应根据地方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来选择下沉模式,依托政校行企研多方协同来创新下沉路径,强化政策保障与评价来激发下沉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资源 下沉县域 中高职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职教担当与时代使命——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大源 石伟平 +3 位作者 和震 宁玉红 周建松 聂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6,共1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深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改革的重要一环。为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内涵,落实好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任务,本刊特组织“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笔谈,邀约职教领域的专家学者撰文,就如何回答好“教育强国、职教何为”的时代命题,从系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创业与高质量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服务经济社会共生发展等方面对全面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入阐释,以期为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中全会 职业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选择高职院校就业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基于组织吸引力理论的视角
6
作者 徐珍珍 成军 王亚南 《教育与职业》 2025年第17期69-78,共10页
在博士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凸显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的双重背景下,博士入职高职院校的现象日渐普遍。基于对高职院校博士教师的质性分析,发现博士选择高职院校就业主要受就业环境、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社会认可、理念偏好、社会关系... 在博士就业市场供需失衡凸显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的双重背景下,博士入职高职院校的现象日渐普遍。基于对高职院校博士教师的质性分析,发现博士选择高职院校就业主要受就业环境、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社会认可、理念偏好、社会关系和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且这些因素并非彼此孤立、单一作用于博士的就业选择。结合组织吸引力理论分析,博士选择高职院校就业是就业环境、个体需求和组织吸引力之间动态博弈复杂的决策过程,其中高职院校的组织价值与博士人才的个体需求匹配是其关键。基于此,为吸引更多博士人才选择高职院校就业,应完善引才机制,优化标准待遇,提升经济吸引力;优化用人管理,释放人才效能,形塑发展吸引力;深化留才服务,稳固人才根基,增强社会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博士教师 就业选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