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米多孔氧化锌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鹏 邵玉田 +2 位作者 楼莹 周颖华 牛振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49-1657,共9页
在高度阴极极化条件下,以析氢气泡为动态模板,电沉积制备微/纳米多孔锌薄膜,经加热氧化制备得到微/纳米多孔氧化锌薄膜。研究电流密度、镀液组成和温度对多孔金属锌薄膜孔径大小和孔壁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流密度、镀液组成... 在高度阴极极化条件下,以析氢气泡为动态模板,电沉积制备微/纳米多孔锌薄膜,经加热氧化制备得到微/纳米多孔氧化锌薄膜。研究电流密度、镀液组成和温度对多孔金属锌薄膜孔径大小和孔壁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流密度、镀液组成和温度,可调控孔径大小和孔壁结构;在30℃的0.05mol/LZnSO4和2mol/LNH4Cl溶液中,电流密度为0.3~0.8A/cm2时,可得到主孔径约为50~100μm的多孔锌薄膜,形成孔壁的枝晶由大小为100~300nm的颗粒构成;在空气气氛下经350℃加热1h、450℃加热2h氧化处理后,多孔锌薄膜转变为具有相似微/纳米多孔结构的氧化锌薄膜,并显示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结构 多孔薄膜 氧化锌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高压消解HG-ICP-AES法测定不同品种麦冬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楼启正 徐润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8-1221,共4页
用微波高压消解技术处理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HG-ICP-AES)法对不同产地的同属不同种的百合科植物浙麦冬及川麦冬的镍,锌,锰,铜,镁,铁,钙和铅等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8%~... 用微波高压消解技术处理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HG-ICP-AES)法对不同产地的同属不同种的百合科植物浙麦冬及川麦冬的镍,锌,锰,铜,镁,铁,钙和铅等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8%~102·5%,RSD<4·0%,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麦冬中的铁含量较高,而锌含量浙麦冬比川麦冬高近一倍。此测定结果可为探讨中药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高压消解 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HG-ICP-AES)法 麦冬 微量元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渔业资源利用研究状况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梅兰 薛俊增 +1 位作者 程堂军 姚建良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38,共4页
概述了目前有关水库渔业资源利用中的水库渔业营养类型划分、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渔产潜力的估算、鱼产量与环境生态因子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
关键词 水库 渔业资源利用 营养类型划分 渔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及其中间体的薄层色谱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楼启正 程存归 吕天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3-225,共3页
本文研究了氟康唑及其中间体的薄层色谱分离 ,对薄层色谱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展开剂 ,苯或氯仿 ;最佳活化温度为 12 0℃ ;活化时间为 90 min。并对斑点进行了定性鉴定 ,确定了各斑点的成份 :Rf值为 0 .95是羰基化合物 ,Rf值为 0 .70是环... 本文研究了氟康唑及其中间体的薄层色谱分离 ,对薄层色谱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展开剂 ,苯或氯仿 ;最佳活化温度为 12 0℃ ;活化时间为 90 min。并对斑点进行了定性鉴定 ,确定了各斑点的成份 :Rf值为 0 .95是羰基化合物 ,Rf值为 0 .70是环氧化物 ,Rf值为 0 .4是 1,2 ,4-三唑 ,Rf值为 0 .18的是氟康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中间体 薄层色谱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红联用法研究标准桃金娘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9
5
作者 楼启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4-927,共4页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法(气红联用,GC-FTIR),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标准桃金娘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毛细管色谱从标准桃金娘油中分离出12个峰,并且采用FTI...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法(气红联用,GC-FTIR),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标准桃金娘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经毛细管色谱从标准桃金娘油中分离出12个峰,并且采用FTIR法确认了所含的化合物。标准桃金娘油主要成分为三种单萜,分别为1,8-桉叶素、D-柠檬烯和α-蒎烯,含量分别为46.35%,36.83%和14.70%,三者占总量的97.88%,分析结果与GC-MS分析相一致。由于GC-FTIR分析能确定出经气相色谱分离后的有机物的异构体,故与GC-MS分析相比较,此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该研究可为综合利用开发桃金娘科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标准桃金娘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