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失匹配负波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吕望强 毛奕 +2 位作者 陈建民 陈冲 唐云翔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特点以及治疗后MMN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记录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名正常人的MMN,同时记录P300电位比较。患者组于治疗6周和15周时进行MMN随访。结果(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特点以及治疗后MMN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Bravo脑电生理仪,记录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6名正常人的MMN,同时记录P300电位比较。患者组于治疗6周和15周时进行MMN随访。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的MMN潜伏期延迟和波幅降低[正常组(198.5±27.4)ms和(7.9±3.6)μV,患者组(224.9±33.8)ms,(4.6±3.3)μV,P均<0.01],患者组P300中靶潜伏期P3同时延迟(P<0.01)。(2)患者组经治疗15周后,MMN波幅呈增大改变和潜伏期缩短(P<0.01),反映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结论MMN技术可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诱发脑电的自动加工过程。MMN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失匹配负波 随访研究 脑电 自动加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跃华 楼翡璎 +2 位作者 陈冲 陈兴时 吕望强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应用睡眠Quisi探讨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连续进行4夜Quisi监测,其中第3、4晚上睡前给予奥氮平10毫克,观察用药后Quisi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睡眠总时间减少,睡眠... 目的应用睡眠Quisi探讨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连续进行4夜Quisi监测,其中第3、4晚上睡前给予奥氮平10毫克,观察用药后Quisi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睡眠总时间减少,睡眠潜伏期延迟,觉醒和醒起时间增加,S1增加,S3+S4减少。(2)患者组服用奥氮平后Quisi显示睡眠效率提高[基线睡眠值(87.0±8.5)%,第1晚服药后为(92.1±9.9)%,第2晚服药后为(94.5±10.8)%,F值=3.38,P值=0.015],睡眠总时间增加[基线睡眠值为(369.4±30.8)分,第1晚服药后为(391.5±41.3)分,第2晚服药后:为418.7±33.1)分,F值=10.70,P值=0.000],觉醒时间减少,S1睡眠减少,S3+S4慢波睡眠增加。结论奥氮平能增加睡眠总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多导睡眠描记术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干预与长期随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施波 杨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5期13-16,24,共5页
目的 探讨药物干预和长期随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优化本病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金华市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 目的 探讨药物干预和长期随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优化本病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金华市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氯丙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干预,观察组在药物干预的基础上,通过长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家庭干预、康复训练和药物指导。干预1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的评估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暴力行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3.08%,显著低于对照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9个月时,观察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估结果 为(41.28±8.54)分,干预第12个月时评估结果 为(34.59±9.8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第12个月时,观察组心理健康评估结果 为(49.59±3.71)分,社会功能评估结果 为(47.19±5.47)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时间对照组评估结果 (均P〈0.05)。干预第12个月时,观察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估结果 为(17.85±4.4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干预和长期随访能够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干预 长期随访 慢性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_(300)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俞跃国 杨致蓉 赵俊雄 《上海精神医学》 2008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异和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脑电生理仪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检测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2名健康人的P300。患者组于治疗5周、12周时进行P300随访。结果①患者组靶潜伏期N2和P3及非...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异和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脑电生理仪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检测4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2名健康人的P300。患者组于治疗5周、12周时进行P300随访。结果①患者组靶潜伏期N2和P3及非靶P2延迟,波幅P3降低及非靶P2波幅降低。②随访提示:P300中潜伏期N2和P3延迟可能属于该疾病的属性标志;而靶波幅P2和P3下降可能属于该疾病的状态标志。结论P300有助于反映本病认知功能的变化,P300这一指标较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多项诱发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朱锐明 胡纪明 赵俊雄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反应(ABR)的特征以及治疗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1名正常成人的P300、AEP和ABR,于治疗6个月时进行P300、AEP...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反应(ABR)的特征以及治疗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1名正常成人的P300、AEP和ABR,于治疗6个月时进行P300、AEP和ABR随访。结果1.与NC 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三项诱发电位主成份(P300-P3靶潜伏期、AEP-P2潜伏期和ABR-波V波幅) 延迟,波幅降低(P<0.05-0.01)。2.随访提示:P300中的P3靶潜伏期和波幅,AEP中的P2潜伏期和波幅以及ABR中的波Ⅲ潜伏期和波V波幅改变可能是属于该疾病的状态标志。结论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为状态标志,多项诱发电位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监测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电位P300 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反应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多项诱发电位 治疗后 P300 脑诱发电位仪 SPIR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护理成本与现行项目价格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爱君 陈小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64-66,68,共4页
目的建立合理护理服务收费标准,切实体现护理工作劳动价值,为精神病护理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4个病区的相关资料,测算出精神病护理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及精神病护理实际成本... 目的建立合理护理服务收费标准,切实体现护理工作劳动价值,为精神病护理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4个病区的相关资料,测算出精神病护理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及精神病护理实际成本,与现行项目价格进行比较。结果所测精神病护理项目其成本均高于现行项目价格标准。结论按护理成本核算,制定护理服务项目价格,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护理服务项目 成本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吕春梅 吕迪春 +2 位作者 吕望强 金兰珍 郑群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9期29-30,共2页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将62例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the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和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量...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将62例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the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和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量表(the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因子分(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家庭功能)和家庭功能总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改善家庭功能,可加强家庭成员间情感上的沟通和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家庭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管理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罗旭英 吕春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掌握男性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特点,以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男性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方式、次数、疾病的类别和病期、刑期、罪型、既往自杀史、自杀原因等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自杀方式为撞头撞... 目的掌握男性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特点,以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男性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方式、次数、疾病的类别和病期、刑期、罪型、既往自杀史、自杀原因等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自杀方式为撞头撞墙16例次、吞服异物7例次、咬手咬舌5例次、割腕割脖3例次、自缢3例次。其中抑郁症16例,占52%;反应性精神病(拘禁性精神障碍)6例,占19%;精神分裂症3例,占9%;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例,占9%;其他3例,占9%。刑期5年以下6例,占19%;5~10年7例,占23%;10年以上11例,占36%;无期徒刑2例,占6%;死刑缓期执行5例,占16%。暴力型罪18例,占58%;财产型罪6例,占19%;运输贩卖毒品罪2例,占7%;性型罪2例,占7%;其他3例占9%。入院前,在监狱服刑期间有割腕自杀史6例次、刺腹自杀史4例次、吞服异物史5例次、撞头撞墙撞玻璃史6例次、触电源史2例次、藏药史1例次、咬手史1例次、自缢史1例次。结论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具有冲动性、威协性、情绪性,做好风险的评估,细心观察、重点防范,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帮助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做好心理护理,可有效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刑精神病患者 自杀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生理反应时间比较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卫平 胡纪明 朱建唯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了解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反应时间的特点。方法应用国产脑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测查31例抑郁症、33例精神分裂症和30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抑郁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两两比较... 目的了解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反应时间的特点。方法应用国产脑电生理仪以及短音和视觉刺激,测查31例抑郁症、33例精神分裂症和30名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间。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抑郁症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听反应时间和视反应时间两两比较上均有显著性差异:正常对照组听反应时间(231±30)ms,精神分裂症患者(279±34)ms,抑郁症患者(264±33)ms,(F=17.81,P<0.01);正常对照组视反应时间(246±30)ms,精神分裂症患者(394±47)ms,抑郁症患者(289±41)ms,(F=49.04,P<0.01))。上述三组第二轮听、视反应时间与警告信号后负电位(PINV)变化表现为同一趋势,即听、视反应时间延迟,PINV随之延长。结论反应时间可辅助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反应时间 警告信号后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人面孔彩照诱发关联性负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建民 李美园 朱建唯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研究熟悉人和陌生人面孔彩色照片与短声组成不同的刺激序列诱发关联性负变(CNV)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中国广州三甲J-1脑电生理仪,检测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名正常对照的CNV,进行横断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精神分... 目的研究熟悉人和陌生人面孔彩色照片与短声组成不同的刺激序列诱发关联性负变(CNV)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中国广州三甲J-1脑电生理仪,检测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名正常对照的CNV,进行横断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波形不规则。对照组A点潜伏期为(320±57)m s,精神分裂症组为(373±61)m s,精神分裂症患者CNV潜伏期A点延迟(t=4.59,P=0.007),对照组波幅B(16±5)μV,精神分裂症组为(9±6)μV,精神分裂症患者波幅B降低(t=4.51,P=0.008)。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照片诱发CNV A点潜伏期延迟,波幅B降低,CNV变化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面孔照片 关联性负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人脸照片诱发的关联性负变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跃华 楼翡璎 +2 位作者 陈冲 陈兴时 吕望强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的人脸照片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CNV)的特点。方法应用脑电生理仪和反应时间技术,检测38例抑郁症患者的CNV,并与30名健康对照的CNV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组CNV主要为延迟型(44.74%),健康对照主要为...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的人脸照片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CNV)的特点。方法应用脑电生理仪和反应时间技术,检测38例抑郁症患者的CNV,并与30名健康对照的CNV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组CNV主要为延迟型(44.74%),健康对照主要为正常型(66.67%),CNV分型有统计学差异(χ2=21.32,P<0.01)。抑郁症组A点潜伏期为(380±63)ms,健康对照组为(323±59)ms,有统计学差异(t=3.81,P=0.01);抑郁症组波幅B为(9±6)μV,健康对照组为(16±5)μV,有统计学差异(t=5.13,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CNV波形不规则,潜伏期A点延迟,波幅B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人脸照片 关联性负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与血清IL-6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卫红 文万军 +3 位作者 王卫平 唐伟 张毅 张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索奥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MS)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广东省韶关市粤北第三人民医院、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和浙江省温州市康宁医院招募... 目的探索奥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MS)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广东省韶关市粤北第三人民医院、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和浙江省温州市康宁医院招募242例单药使用奥氮平治疗2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是否伴MS分为MS组105例,非MS组137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重复性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奥氮平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S组PANSS阴性症状分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RBANS即刻记忆、注意、延时记忆评分以及总分均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血清IL-6水平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IL-6水平与RBANS注意评分呈负相关(r=-0.16,P<0.05)。结论奥氮平所致MS引起的IL-6升高可能造成精神分裂症患者继发性认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白细胞介素-6 代谢综合征 认知功能 奥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前后视觉P300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童春南 俞波 +2 位作者 张载福 楼翡璎 陈冲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第2期97-99,104,共4页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视觉P300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Nicolet脑诱发电位仪对39例VaD患者分别在多奈哌齐治疗前和治疗32周后进行视觉P300检测,并与34例健康老人作对照,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估患...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视觉P300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Nicolet脑诱发电位仪对39例VaD患者分别在多奈哌齐治疗前和治疗32周后进行视觉P300检测,并与34例健康老人作对照,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VaD组MMSE[(16.4±3.9)分]分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8.0±1.5)分]。视觉P300表现为P2、N2、P3靶刺激潜伏期延长,靶刺激P2、P3波幅低,非靶刺激P2波幅低。治疗后VaD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其视觉P300主要表现为P3潜伏期缩短,P3波幅增高。结论视觉P300有助于反映VaD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P300这一指标的变化值得进一步跟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认知障碍 视觉P300 多奈哌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俞波 吕望强 陈冲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与正常老人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构成的特点。方法使用J-1ERP仪器和听觉oddball范式,记录了31例脑梗塞患者和40例正常老人在Oz、Cz、Pz新组合三个记录点上P300,并分析其P3亚成份。结果P3是一个复合波,对照组波形分...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与正常老人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构成的特点。方法使用J-1ERP仪器和听觉oddball范式,记录了31例脑梗塞患者和40例正常老人在Oz、Cz、Pz新组合三个记录点上P300,并分析其P3亚成份。结果P3是一个复合波,对照组波形分化好,P3a、P3b双峰明显,稳定。在Oz、Cz、Pz点双峰波出现率分别为42.5%、55.0%和52.5%。在Pz点,脑梗塞组P3双峰波出现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χ2=8.14,P=0.004)。在Oz点P3a潜伏期,P3a、P3b波幅上,脑梗塞组表现为同一趋势,即潜伏期延迟和波幅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300对判断脑梗塞患者的认知状况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heimer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异常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卫星 吕望强 +1 位作者 章群 唐云翔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3期140-141,144,共3页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m,ERP)P300检测中的不同特点。方法应用国产WOND2000C脑诱发电位仪对32例AD患者和39例正常老年人进行P300检测。结果与正常老年组相比,AD组的P300表...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m,ERP)P300检测中的不同特点。方法应用国产WOND2000C脑诱发电位仪对32例AD患者和39例正常老年人进行P300检测。结果与正常老年组相比,AD组的P300表现为靶N2、P3潜伏期延长,靶P3、非靶P2波幅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P300可反映AD认知功能的变化,靶P3的潜伏期和波幅,有助于评估AD的认知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常老人 事件相关电位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8
16
作者 王梅 程韬 +2 位作者 杨开仁 金庞 周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3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3月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15)、中度组(n=29)、重度组(n=16);根据病程分为病程<5年(n=28),病程≥5年(n=32)。另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BDNF、SP、IL-6水平,并分析患者血清BDNF、SP、IL-6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而SP、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BDNF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而血清SP、IL-6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高于病程≥5年患者,而血清SP、IL-6水平低于病程≥5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与SP、IL-6均呈负相关(r=-0.632、-0.601,均P<0.05),而SP与IL-6呈正相关(r=0.676,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BNDF水平显著降低,而SP、IL-6水平升高,三项指标水平均与抑郁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P物质 白细胞介素-6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华强 赵俊雄 胡纪明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2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首发抑郁症...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2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首发抑郁症患者组PSG主要指标表现为REM睡眠潜伏期(RL)前移[正常组(81±11)min,首发抑郁症患者组(62±19)min,P<0.01];睡眠维持率(SMT)下降[正常组(98±5)%,首发抑郁症患者组(87±8)%,P<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正常组(57±5)%,首发抑郁症患者组(43±12)%,P<0.01]及REM3个睡眠参数有改变。结论REM睡眠潜伏期前移是首发抑郁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抑郁症 多导睡眠图 睡眠 快速眼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跃国 俞波 范卫星 《上海精神医学》 2008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在脑干听觉反应(ABR)检测中的特点,为早期痴呆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及Click短声刺激,测查32例VaD和28例AD和41名健康老人(NC)的ABR。结果AD组、VaD组及NC组...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在脑干听觉反应(ABR)检测中的特点,为早期痴呆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及Click短声刺激,测查32例VaD和28例AD和41名健康老人(NC)的ABR。结果AD组、VaD组及NC组波Ⅲ的绝对潜伏期(Cz脑区)分别为(5.1±0.4)ms、(4.6±0.4)ms和(4.5±0.4)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4,P<0.01);3组波V的绝对潜伏期(Cz脑区)分别为(6.9±0.2)ms、(6.9±0.3)ms和(6.8±0.3)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4,P>0.05);3组波Ⅲ的绝对波幅(Cz脑区)分别为(0.19±0.07)μV、(0.32±0.13)μV和(0.35±0.15)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7,P<0.01);3组波V的绝对波幅(Cz脑区)分别为(0.16±0.07)μV、(0.43±0.15)μV和(0.51±0.17)μ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41,P<0.01)。AD组波Ⅲ的绝对潜伏期较其他2组延迟、绝对波幅较其他2组下降;AD组波V的绝对波幅较其他2组下降;VaD组波V的绝对波幅较正常对照组下降。结论ABR对临床辅助诊断AD和VD有一定参考意义,ABR测定可作为老年神经精神科的常规检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脑干听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性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变异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赵俊雄 胡纪明 +1 位作者 吕跃忠 朱建唯 《上海精神医学》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情感性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BEP)变异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国产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41例抑郁症、24例躁狂发作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的3种脑诱发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和躁狂发作组均出现脑诱发电位主成分波幅... 目的探讨情感性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BEP)变异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国产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41例抑郁症、24例躁狂发作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的3种脑诱发电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和躁狂发作组均出现脑诱发电位主成分波幅降低,抑郁症VEP/P2潜伏期延迟[正常对照组(194±19)m s,抑郁症自杀史阳性组(212±22)m s,抑郁症自杀史阴性组(209±17)m s,P<0.01]。两组患者的BEP改变主要与患者有无自杀行为史有关。结论脑诱发电位临床价值得到了初步证实,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研究中需进一步追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障碍 脑诱发电位 自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