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推广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蕾 王伟平 张宝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263-19266,共4页
以浙江省从事水稻种植技术推广的基层农技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技员农技服务真正受体——农户的调查,更为客观地了解基层农技员的推广行为,并采用限制因变量Tobit模型深入分析了推广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技员的年龄、职称、编制3... 以浙江省从事水稻种植技术推广的基层农技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技员农技服务真正受体——农户的调查,更为客观地了解基层农技员的推广行为,并采用限制因变量Tobit模型深入分析了推广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技员的年龄、职称、编制3个变量对农技员入户到田指导次数有显著正向影响;推广组织内部人员管理机制方面,明确规定农技员下乡天数,推广工作有明确计划,制定推广工作考核制度都对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农技员 推广行为 内部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婺城区双季稻产量超19.5 t/hm^(2)配套机插栽培技术
2
作者 祝丽娟 王春燕 +1 位作者 祁雪 汪华庚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5-57,105,共4页
双季稻是指在同一块水稻田中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的耕作模式。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是双季稻主产区,为提高金华市婺城区双季稻产量,现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播种育秧、机插密度、肥料运筹、水浆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对双季稻机插高产... 双季稻是指在同一块水稻田中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的耕作模式。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是双季稻主产区,为提高金华市婺城区双季稻产量,现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播种育秧、机插密度、肥料运筹、水浆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对双季稻机插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品种搭配 机插 栽培技术 婺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稻“华浙优1号”在金华市婺城区的机插密度试验简报 被引量:1
3
作者 祝丽娟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45-45,49,共2页
机插栽培是目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种粮大户普便采用的水稻种植方式。为探索"华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的合理种植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的机插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华浙优1号"的最佳机插密度... 机插栽培是目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种粮大户普便采用的水稻种植方式。为探索"华浙优1号"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的合理种植密度,特进行了该品种的机插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华浙优1号"的最佳机插密度为25 cm×23 cm,每667 m^(2)产量为718.67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浙优1号 单季晚稻 机插秧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婺城区水稻常见病虫的危害与防治技术要点
4
作者 徐旱增 《农技服务》 2020年第3期49-50,共2页
为婺城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水稻种植户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系统参考,以实现水稻高产目标,介绍了婺城区水稻种植中常见病虫害及其主要防治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危害 防治 婺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婺城区早稻二化螟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旱增 《农技服务》 2020年第6期76-76,78,共2页
水稻二化螟是早稻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危害较大。为金华市早稻二化螟的防治提供参考,介绍了婺城区近年来早稻二化螟危害特点、原因、症状,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农田管理、科学用药等防治对策。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早稻 婺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害天气对婺城区晚稻生产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祝丽娟 杜佳 +2 位作者 张宝良 俞建华 王伟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74-75,共2页
高温热害是影响水稻单产的重要影响因子.2013年晚稻生产期间婺城区出现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天气.为了解和评估高温热害对晚稻生产的影响,开展了晚稻生产中高温热害调研.结果表明:高温热害对连作晚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减少,减幅为... 高温热害是影响水稻单产的重要影响因子.2013年晚稻生产期间婺城区出现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天气.为了解和评估高温热害对晚稻生产的影响,开展了晚稻生产中高温热害调研.结果表明:高温热害对连作晚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效穗数减少,减幅为2%~10%;高温热害造成单季晚稻出现不同程度的颖花退化,“甬优”系列品种受影响较大,播期越早,影响越大;不同受旱程度下,高温热害影响程度不同,受旱较重,单季晚稻株高降低、穗型变小、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可通过及时灌深水降温、科学施用保花肥、根外喷施叶面营养肥、合理追施粒肥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减缓高温热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婺城区 晚稻 影响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市金衢盆地春季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简报 被引量:2
7
作者 胡茂钢 祁雪 +4 位作者 张良 卞晓波 蒋梅巧 叶雪琴 程林润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64-65,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金华市金衢盆地春季种植的甜玉米品种,对5个甜玉米品种进行了春季种植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甜10号"鲜果穗产量为13486kg/hm^2,生育期为84d,果穗适中,食味甘甜,适合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浙甜11号"... 为筛选出适合金华市金衢盆地春季种植的甜玉米品种,对5个甜玉米品种进行了春季种植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甜10号"鲜果穗产量为13486kg/hm^2,生育期为84d,果穗适中,食味甘甜,适合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浙甜11号"鲜果穗产量为13298kg/hm^2,生育期为82d,颗粒较大,甜味适中,可作为加工型鲜食甜玉米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品种比较 产量 金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市春大豆-晚稻生态高效种植模式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祝丽娟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135-135,139,共2页
春大豆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稳定水稻面积,且利用种植水稻来改善土壤质地,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为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总结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及种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春大豆 水稻 水旱轮作 经济效益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优1号作连晚栽培的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祝丽娟 周建霞 +1 位作者 郑能文 祁雪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71-775,共5页
婺城区一直以来有种植双季稻的传统,随着水稻生产方式的变化,种粮大户对连作晚稻新品种的需求较多。华中优1号是婺城区引进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作为连作晚稻进行机插种植,开展不同机插密度试验,表现为株高适中、秆壮穗大、稻米品质优、... 婺城区一直以来有种植双季稻的传统,随着水稻生产方式的变化,种粮大户对连作晚稻新品种的需求较多。华中优1号是婺城区引进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作为连作晚稻进行机插种植,开展不同机插密度试验,表现为株高适中、秆壮穗大、稻米品质优、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文章介绍华中优1号的特征特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粮大户进行大面积生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优1号 连作晚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优538等单季稻品种在婺城区的试种结果初报
10
作者 祝丽娟 俞建华 王伟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635-636,共2页
以甬优系列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考查其在婺城区作单季稻种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产量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甬优538>甬优17>甬优1140>甬优1540>甬优7850>两优培九(对照);甬优538、甬优17生育期较长,适合在... 以甬优系列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考查其在婺城区作单季稻种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产量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甬优538>甬优17>甬优1140>甬优1540>甬优7850>两优培九(对照);甬优538、甬优17生育期较长,适合在冬闲田种植;甬优1140、甬优1540、甬优7850生育期较短,收割后可再种一季蔬菜等其他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稻 产量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婺城区山区8个薯干加工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11
作者 王春燕 祁雪 +3 位作者 祝丽娟 卞晓波 张良 程林润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535-1536,共2页
为筛选适宜婺城区塔石乡山区种植的薯干加工甘薯品种,对8个引选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干率、加工品质、薯肉色等特性,浙薯259、金14-123、金薯926和浙薯33适宜作薯干加工品种应用,浙薯13适宜作淀粉加工、薯干... 为筛选适宜婺城区塔石乡山区种植的薯干加工甘薯品种,对8个引选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干率、加工品质、薯肉色等特性,浙薯259、金14-123、金薯926和浙薯33适宜作薯干加工品种应用,浙薯13适宜作淀粉加工、薯干机械加工或鲜食品种,浙薯255和金徐薯69适宜作烤薯,金13-67适宜作鲜食迷你甘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干加工甘薯 品种比较 婺城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地区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12
作者 祁雪 钟子毓 +3 位作者 张良 蒋梅巧 吉洪湖 程林润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1-3,8,共4页
为推动金华地区甘薯种薯的更新迭代,延缓甘薯种薯退化现象,引进新选育的7个甘薯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20-6、浙农林38、PT92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浙薯13,且抗病性强,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参试品种的商品薯率均高于85%,商品... 为推动金华地区甘薯种薯的更新迭代,延缓甘薯种薯退化现象,引进新选育的7个甘薯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20-6、浙农林38、PT92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浙薯13,且抗病性强,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参试品种的商品薯率均高于85%,商品性好;广台薯1号、金20-6和紫晶香的食味评价得分较高,适宜鲜食,可作为鲜食型甘薯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比较 产量 食味评价 浙江金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烘烤型甘薯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丽娟 祁雪 +2 位作者 张良 卞晓波 程林润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628-629,共2页
对7个引选的甘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14-123和金徐薯69产量高,薯形适宜,干率适中,烘烤食味优异,适宜在塔石山区作为烘烤型甘薯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烘烤型甘薯 品种比较 产量 金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山区迷你甘薯品种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燕 程林润 +4 位作者 张良 卞晓波 祝丽娟 杜佳 倪闽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46-46,51,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金华山区种植的迷你小甘薯品种,2018年金华市婺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7个迷你甘薯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FM39和金13-67产量较高、茎腐病发病程度低,可以在金华山区作为迷你甘薯推广种植;浙紫薯3号作为紫薯... 为筛选出适合金华山区种植的迷你小甘薯品种,2018年金华市婺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7个迷你甘薯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FM39和金13-67产量较高、茎腐病发病程度低,可以在金华山区作为迷你甘薯推广种植;浙紫薯3号作为紫薯品种口感好,抗病性也较好,虽然产量有待提高,但可以进一步试种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你甘薯 经济性状 产量 抗病性 浙江金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中地区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初探
15
作者 祁雪 郑顺方 +1 位作者 王春燕 祝丽娟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77-79,97,共4页
近年来,随着防止“非粮化”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粮食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带来的用工压力,现对浙中地区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开展探索研究,并... 近年来,随着防止“非粮化”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粮食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带来的用工压力,现对浙中地区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开展探索研究,并对该模式的品种搭配、田间管理、成本收益等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婺城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农户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示范与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稻-稻三熟制 栽培技术 经济收益 浙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高产种植农艺浅析
16
作者 周靓露 胡振华 秦光普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5期49-51,共3页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并且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这就需要地方政府鼓励机械化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例,总结以往水稻种植经验,积极引用适合的机械化水稻种植技术,可弥补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的不足,提高水稻种植效果。本文将从概述发...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并且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这就需要地方政府鼓励机械化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例,总结以往水稻种植经验,积极引用适合的机械化水稻种植技术,可弥补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的不足,提高水稻种植效果。本文将从概述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实意义,着重分析和探讨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高产种植 农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γ射线辐射对早籼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俞法明 金庆生 +3 位作者 周丽泉 陈永萍 刘庆龙 严文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329-333,共5页
分别用100,200,250,300,400,500 Gy等6种剂量和250 Gy剂量的137Cs-γ射线辐射1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早籼稻品种(系)的种子和糙米。结果表明:低剂量(小于300 Gy)辐射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高剂量(300~500 Gy)辐射对发芽率和... 分别用100,200,250,300,400,500 Gy等6种剂量和250 Gy剂量的137Cs-γ射线辐射1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早籼稻品种(系)的种子和糙米。结果表明:低剂量(小于300 Gy)辐射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高剂量(300~500 Gy)辐射对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50 Gy剂量辐射对糙米的发芽力的抑制作用比种子强;不同品种间千粒重、直链淀粉含量种子经250 Gy剂量辐射后发芽力和幼苗生长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γ射线 辐射 早籼稻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生态结构对稻田有害生物群落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1
18
作者 朱凤姑 丰庆生 诸葛梓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37-41,共5页
2000—2002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进行了稻鸭生态共育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稻鸭共生45~60d,鸭在稻田中的除草、除虫和控病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取代化学除草剂和稻飞虱的药剂防治,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使稻田生态趋... 2000—2002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进行了稻鸭生态共育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稻鸭共生45~60d,鸭在稻田中的除草、除虫和控病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取代化学除草剂和稻飞虱的药剂防治,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使稻田生态趋于良性循环。研究表明,该项技术对抑制稻田有害生物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鸭生态 有害生物群落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化肥结合施用对水稻金早09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宝良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76-78,共3页
以早籼稻金早09为试材,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设空白对照、每666.7m2施有机肥0、250、5007、50、1 000 kg 5个水平)对金早09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早09每666.7m2施用500kg有机肥产量最高,其产量水平达到414.58 kg;纯... 以早籼稻金早09为试材,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设空白对照、每666.7m2施有机肥0、250、5007、50、1 000 kg 5个水平)对金早09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早09每666.7m2施用500kg有机肥产量最高,其产量水平达到414.58 kg;纯施化肥处理和常规处理相比增产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早09 有机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稻田生态演变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凤姑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64-170,共7页
2000—2005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进行了稻田生态演变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有机农业标准后农田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土壤肥力提高,理化性状得到改善,残留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减少,初步形成健康肥沃的土... 2000—2005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有机稻米生产基地进行了稻田生态演变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有机农业标准后农田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土壤肥力提高,理化性状得到改善,残留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减少,初步形成健康肥沃的土壤;有益和有害生物群落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群得到保护和繁衍,发挥了对害虫群落的控制作用,趋向有益和有害生物生态平衡,除大发生年外,病虫草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水稻产量在经过转换期减产后,进入有机生产期,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增产。并且具备再持续增产的土壤、生态条件。有机稻田生态符合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田 生态演变 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