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结构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景上 章啸君 +5 位作者 陈胜昌 项云 徐娥 楼芳芳 杨华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结构差异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试验选择270日龄的同批次金华猪35头,测定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并选择瘦肉率最低(高脂肪组,H组)和最高(低脂肪组,L组)的金华猪各5头,采集回...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结构差异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试验选择270日龄的同批次金华猪35头,测定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并选择瘦肉率最低(高脂肪组,H组)和最高(低脂肪组,L组)的金华猪各5头,采集回肠、结肠内容物用于真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肥瘦率金华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重与眼肌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2)L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丰富度以及多样性要高于H组金华猪,此外,主坐标分析(PCoA)发现H组与L组金华猪真菌菌群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聚类,表明二者的真菌菌群结构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H组金华猪回肠及结肠段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L组金华猪回肠及结肠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上,H组金华猪回肠和结肠优势真菌属分别为卡扎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和珊瑚菌属(Clavari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85.74%和32.87%;L组金华猪回肠和结肠优势真菌属分别为担子菌酵母属(Naganishia)和金孢菌属(Xerochrysium),其相对丰度分别为75.62%和68.53%。热图分析发现2个肠段有2个共同的差异真菌,其一为Kazachstania,存在于H组金华猪肠道中;其二为Naganishia,存在于L组金华猪肠道中。3)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Kazachstania、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曲霉菌属(Aspergillus)与背膘厚均呈高度正相关(r=0.59~0.92);Naganishia、Clavaria、根霉菌属(Rhizopus)均与背膘厚呈负相关(r=-0.88~-0.78)。由此可见,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其肠道真菌结构存在差异,且与背膘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肠道真菌变化与宿主脂肪沉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猪 瘦肉率 背膘厚 真菌结构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发育性变化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远霞 刘秀婷 +5 位作者 章啸君 项云 徐娥 吕文涛 杨华 肖英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3-73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试验分别选取45(D45)、90(D90)、150(D150)和270(D27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金华猪各4头,测定其体重和背膘厚;并采集回肠黏膜及其内容物,通过荧光定...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试验分别选取45(D45)、90(D90)、150(D150)和270(D27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金华猪各4头,测定其体重和背膘厚;并采集回肠黏膜及其内容物,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回肠黏膜中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日龄的增加,金华猪体重和背膘厚均显著增加(P<0.05)。2)回肠黏膜中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s binding protein,FABP)编码基因FABP1、FABP2和FABP4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均呈显著增加(P<0.05)。3)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金华猪回肠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Romboutsi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主要优势菌属;随着日龄的增加,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先增加后降低;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和Romboutsia相对丰度先降低后增加;PCoA分析表明,各日龄有显著不同的聚类。4)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金华猪回肠黏膜中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FABP2和FABP4表达水平与背膘厚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801、0.5979和0.7953;金华猪回肠菌属Epulopiscium和Mycoplasma与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FABP2和FABP4和背膘厚的相关性系数范围分别为0.38~0.76、0.45~0.64。由此可见,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呈现发育性变化,且与脂肪沉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猪 回肠菌群 脂肪酸结合蛋白 发育性变化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奶仔猪肠道古菌菌群结构功能与腹泻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潘成麟 宋彤星 +5 位作者 章啸君 楼芳芳 胡旭进 屠平光 肖英平 吕文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5-4764,共10页
【目的】研究断奶仔猪肠道古菌菌群结构功能,分析古菌与断奶仔猪腹泻的相关性,为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同批次24日龄健康断奶仔猪(H组)和腹泻断奶仔猪(D组)各32头,采集粪便后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两组粪便样... 【目的】研究断奶仔猪肠道古菌菌群结构功能,分析古菌与断奶仔猪腹泻的相关性,为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同批次24日龄健康断奶仔猪(H组)和腹泻断奶仔猪(D组)各32头,采集粪便后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两组粪便样本古菌菌群结构,使用PICRUSt2软件预测肠道古菌功能,分析差异古菌与断奶仔猪腹泻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和腹泻断奶仔猪腹泻评分差异显著(P<0.05)。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为健康和腹泻仔猪优势古菌菌门;健康仔猪优势菌属为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Euryarchaeota_norank和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腹泻仔猪优势菌属为Euryarchaeota_norank、甲烷八叠球菌属和甲烷短杆菌属。腹泻仔猪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健康仔猪,且健康和腹泻断奶仔猪的古菌菌群结构和功能差异显著(P<0.05),古菌菌群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甲烷八叠球菌属、Euryarchaeota_norank、恐硫球菌属(Sulfophobococcus)、Nitrosarchaeum、热网菌属(Pyrodictium)等菌属上;古菌菌群功能差异主要体现在脂多糖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抗原处理和表达等通路上。相关性分析发现,甲烷八叠球菌属、恐硫球菌属、Euryarchaeota_norank、甲烷暖球菌属(Methanocaldococcus)、火球菌属、甲烷卵圆形菌属(Methanocalculus)和Nitrosarchaeum的相对丰度与断奶仔猪腹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健康和腹泻断奶仔猪肠道古菌菌群结构和功能存在显著差异,腹泻断奶仔猪Euryarchaeota_norank相对丰度较高,而甲烷八叠球菌属相对丰度较低,Euryarchaeota_norank、甲烷八叠球菌属和恐硫球菌属与断奶仔猪腹泻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腹泻 16S rRNA 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产丁酸菌的代谢产物对机体免疫的调控作用
4
作者 孙玥 温洋 +4 位作者 陶诗煜 肖英平 马灵燕 吕文涛 章啸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37,共7页
产丁酸菌是一类能够利用膳食中不易消化碳水化合物代谢合成丁酸的功能性菌群,其主要代谢产物为短链脂肪酸(SCFAs),其中丁酸是肠道菌群调节肠道免疫系统以及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媒介。目前,关于产丁酸菌及其代谢物与机体免疫功能互... 产丁酸菌是一类能够利用膳食中不易消化碳水化合物代谢合成丁酸的功能性菌群,其主要代谢产物为短链脂肪酸(SCFAs),其中丁酸是肠道菌群调节肠道免疫系统以及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媒介。目前,关于产丁酸菌及其代谢物与机体免疫功能互作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就肠道内产丁酸菌的代表菌,丁酸的合成途径,及其对肠道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更好的理解肠道产丁酸菌及其内源性代谢产物丁酸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类型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丁酸菌 丁酸 天然免疫 适应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纤维水平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敏敏 杨华 +4 位作者 项云 章啸君 徐娥 申露露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75-258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纤维水平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平均体重为54.27 kg的健康金华猪,随机分为低纤维组(LF组)、中纤维组(MF组)和高纤维组(HF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L...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纤维水平对金华猪生长性能、盲肠菌群结构和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45头平均体重为54.27 kg的健康金华猪,随机分为低纤维组(LF组)、中纤维组(MF组)和高纤维组(HF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LF组饲喂基础饲粮,MF组和HF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和15.0%苜蓿粉;LF组、MF组和HF组饲粮中的纤维水平分别为3.86%、4.55%和5.92%。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取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取盲肠内容物用于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特定的微生物类群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并测定SCFA含量。结果表明:1)金华猪体重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2)金华猪盲肠中的优势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90%以上,其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随饲粮纤维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3)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分别是拟杆菌目S24-7菌属(Bacteroidales S24-7 group norank)、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科UCG-003菌属(Prevotellaceae UCG-003)、毛螺菌科XPB1014菌属(Lachnospiraceae XPB1014group)和瘤胃球菌科UCG-005菌属(Ruminococcaceae UCG-005)等。其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和拟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着饲粮纤维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4)与LF组相比,HF组金华猪盲肠中乳酸杆菌、梭菌群Ⅰ以及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显著升高(P<0.05),丁酸和总SCFA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适当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可提高金华猪盲肠中拟杆菌目S24-7菌属、拟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以及菌群发酵产丁酸关键酶丁酰辅酶A乙酸辅酶A转移酶基因丰度,从而提高盲肠中丁酸及总SCFA的含量,最终改善金华猪的平均日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纤维 金华猪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猪肌肉和血清氨基酸谱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肉生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景上 章啸君 +6 位作者 陈胜昌 蒋锦华 项云 屠平光 楼芳芳 杨华 肖英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694,共8页
选择同批次的60头金华猪仔猪进行饲养,在45、90、150、270日龄分别选择4头金华猪进行屠宰,测定眼肌面积,并采集背最长肌和血清样品,分别用于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日龄增加,金华猪眼肌面积显著(P&l... 选择同批次的60头金华猪仔猪进行饲养,在45、90、150、270日龄分别选择4头金华猪进行屠宰,测定眼肌面积,并采集背最长肌和血清样品,分别用于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日龄增加,金华猪眼肌面积显著(P<0.05)增大。肌肉水解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在45日龄至270日龄间先显著(P<0.05)升高,再显著(P<0.05)下降,之后基本保持稳定;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先显著(P<0.05)升高,再显著(P<0.05)下降,后又显著(P<0.05)升高。血清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在45日龄至270日龄间先保持稳定,最后显著(P<0.05)升高;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先显著(P<0.05)降低,再显著(P<0.05)升高,后保持稳定;总氨基酸含量先显著(P<0.05)下降,之后显著(P<0.05)升高。肌肉和血清中的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均与眼肌面积呈正相关,其中,精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与眼肌面积呈较强的正相关,但甘氨酸含量与眼肌面积呈负相关。综上,金华猪肌肉和血清中的氨基酸谱呈现发育性动态变化,精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变化与肌肉生长存在较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猪 氨基酸谱 眼肌面积 肌肉生长 发育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猪开发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旭进 黄剑锋 +1 位作者 楼芳芳 章啸君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第2期17-17,共1页
金华猪又称“金华两头乌”,是我国著名地方优良品种,素有“中华熊猫猪”之美誉,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广、性成熟早、繁殖率高等优点,因其肉质细嫩多汁、肉味香浓、口感较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关键词 金华猪 开发利用 地方优良品种 抗病力 适应性 性成熟 繁殖率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断奶腹泻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谱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静 孙玥 +4 位作者 李阳 陶诗煜 楼芳芳 肖英平 章啸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17-562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早期断奶腹泻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谱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试验选用28日龄断奶的金华猪仔猪,于断奶后7 d分别选择5头健康仔猪(健康组)和5头腹泻仔猪(腹泻组,D组),采集血清和结肠内容物用于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和16... 本试验旨在探究早期断奶腹泻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谱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试验选用28日龄断奶的金华猪仔猪,于断奶后7 d分别选择5头健康仔猪(健康组)和5头腹泻仔猪(腹泻组,D组),采集血清和结肠内容物用于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与健康仔猪相比,腹泻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中苏氨酸、色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氨基酸衍生物和代谢产物中牛磺酸、瓜氨酸、鸟氨酸、β-氨基异丁酸、肌肽、羟脯氨酸、精氨基琥珀酸和β-丙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1-甲基组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2)与健康仔猪相比,腹泻仔猪结肠微生物扩增子序列变体(ASV)数量、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0.05)。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2组结肠微生物群落呈现不同的聚类。与健康仔猪相比,在门水平上,腹泻仔猪结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腹泻仔猪结肠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Lachnoclostridium和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肠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发现,Lachnoclostridium、土孢杆菌属、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梭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等为2组差异菌属。3)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结肠Lachnoclostridium和土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均与血清β-丙氨酸、丝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肠瘤胃球菌属和厌氧棍状菌属(Anaerotruncus)相对丰度均与血清丝氨酸、脯氨酸、瓜氨酸、羟脯氨酸和β-氨基异丁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结肠梭杆菌属相对丰度与血清丝氨酸、瓜氨酸、羟脯氨酸和β-氨基异丁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肠拟杆菌属相对丰度均与血清色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可知,早期断奶健康与腹泻仔猪血清游离氨基酸谱和肠道微生物存在差异,且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前断奶 腹泻 仔猪 游离氨基酸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便微生物移植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演替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园园 施伟领 +3 位作者 章啸君 杨华 吴酬飞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758-676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猪粪便微生物移植对受体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动态演替变化。选择金华猪和长白猪作为粪便移植供体,通过灌胃将猪粪便微生物移植于经广谱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体内,连续灌胃7 d,在灌胃第1、2、4和7天以及在停止灌胃后第7、14... 本试验旨在探究猪粪便微生物移植对受体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动态演替变化。选择金华猪和长白猪作为粪便移植供体,通过灌胃将猪粪便微生物移植于经广谱抗生素处理过的小鼠体内,连续灌胃7 d,在灌胃第1、2、4和7天以及在停止灌胃后第7、14、21和28天收集小鼠粪便,分别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数量的动态变化以及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猪到小鼠的粪便移植过程中,受体小鼠粪便样品中微生物数量和alpha多样性随移植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在门水平上,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受体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逐渐升高;在属水平上,拟杆菌属(Bacteroides)、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和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相对丰度逐渐升高,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直至停止移植后保持稳定。移植过程中猪粪便微生物受体小鼠粪便样品中SCFAs的含量随移植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停止移植后SCFAs含量变化较小,并在停止移植后第28天基本保持稳定。结果提示,猪粪便微生物跨物种移植于抗生素处理小鼠,可以使受体小鼠肠道菌群出现动态演替性变化,且不同品种猪粪便移植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受猪供体微生物影响而有所不同,菌群代谢产生SCFAs的含量也表现出与菌群数量相一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移植 小鼠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猪场伪狂犬病免疫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喜忠 孔旭东 《湖北畜牧兽医》 2012年第10期38-39,共2页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毒(Pseud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仔猪的神经症状、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以及母猪发生流产、死产和产仔数下降为特征,耐过猪增重减慢.我国自1947年首次发现该病以来,已蔓延到20...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毒(Pseudrabies virus,PRV)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仔猪的神经症状、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以及母猪发生流产、死产和产仔数下降为特征,耐过猪增重减慢.我国自1947年首次发现该病以来,已蔓延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给畜牧业尤其是集约化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猪场 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 奥叶兹基氏病 伪狂犬病 免疫防控 母源抗体 疫苗免疫 仔猪 野毒感染 死疫苗 灭活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