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华市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瑛莉 陈长卿 +3 位作者 边晓东 赵剑波 陆丹丹 李由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4期9-11,共3页
数字农业为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运用,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阐述了金华市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突出标准及标准系统化建设、加快开展示范点建设、建立市级农... 数字农业为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综合运用,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阐述了金华市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突出标准及标准系统化建设、加快开展示范点建设、建立市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加强农业机械化设备研发和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等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市 数字农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金华市中华蜜蜂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曹联飞 苏晓玲 +2 位作者 陈道印 赵东绪 华启云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6-991,共6页
为了解浙江省金华市中华蜜蜂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现状,基于mtDNA tRNA leu~COⅡ序列对金华市9个区县市共81个中蜂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分析了金华市中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情况。结果共发现14个单倍型,其中主体单倍型... 为了解浙江省金华市中华蜜蜂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现状,基于mtDNA tRNA leu~COⅡ序列对金华市9个区县市共81个中蜂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分析了金华市中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情况。结果共发现14个单倍型,其中主体单倍型JH1为9个地理群体所共享,与已报道的福建省中蜂主体单倍型以及浙江省丽水市的中蜂主体单倍型相同。金华市中蜂的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610,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0162,遗传多样性低于浙江省丽水市中蜂。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金华市中蜂不同地理群体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F_(ST)=0.212,P<0.01),但大多数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内(78.79%),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21.21%。进一步分析发现金东区、浦江县与金华市其它中蜂地理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东阳市与金华市其它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也较大。中性检验结果表明,金华市中蜂可能经历过群体扩张。相关研究结果对浙江省金华市中华蜜蜂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 中华蜜蜂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常用杀菌剂对茭白孕茭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陈丽萍 陈淑婷 +5 位作者 徐笔奇 李怡鹏 苍涛 柳采秀 张昌朋 王祥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37-1441,共5页
茭白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但其登记药剂较少,存在较为普遍的超范围用药现象,且杀菌剂的不当使用易导致茭白孕茭率下降等药害问题。本研究选取了9种常用杀菌剂进行田间和室内实验,以评估其对茭白孕茭的影响。田间实验结果显示,茭白孕茭... 茭白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但其登记药剂较少,存在较为普遍的超范围用药现象,且杀菌剂的不当使用易导致茭白孕茭率下降等药害问题。本研究选取了9种常用杀菌剂进行田间和室内实验,以评估其对茭白孕茭的影响。田间实验结果显示,茭白孕茭期不宜使用嘧菌酯、三唑酮、粉唑醇和戊唑醇,连续施用3次后其孕茭率仅为39.44%、27.76%、21.64%和10.37%;茭白孕茭前30 d仍不宜使用戊唑醇和嘧菌酯,施用1次后其孕茭率仅为30.77%和11.70%。室内实验结果则表明,9种杀菌剂对菰黑粉菌单倍体菌株MT3生长抑制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 50)为0.0175~8.4706 mg·L^(-1),其中戊唑醇最低。然而,9种杀菌剂的EC 50排序与田间表现并不一致,意味着田间杀菌剂对茭白孕茭的影响应是实际作用于菰黑粉菌的杀菌剂剂量和可能的代谢产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茭白 菰黑粉菌 孕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市单季晚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晶晶 卞晓波 薛占奎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59-61,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在浙江省金华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单季晚稻品种,特选用16个晚稻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甬优7860’‘嘉禾优7245’的生育期适中,产量表现较好;‘嘉禾优5号’的成熟期最早,全生育期仅为137d,且每667 m^(2)实... 为筛选出适合在浙江省金华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单季晚稻品种,特选用16个晚稻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甬优7860’‘嘉禾优7245’的生育期适中,产量表现较好;‘嘉禾优5号’的成熟期最早,全生育期仅为137d,且每667 m^(2)实际产量与对照品种‘甬优1540’持平;‘甬优79’‘甬优31’的生育期和农艺性状与对照品种相比无明显优势;‘81优34’‘长优34’‘长优1103’的全生育期较长,灌浆速率较慢;‘双优1103’‘浙粳优1578’的产量表现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品种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压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洪昌 夏经久 +3 位作者 董昭 刘李乐 王涛 张国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0-287,共8页
针对茭白(Zizania latifolia)加工、收获等机械装备设计与仿真分析时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对茭白物料特性开展研究。利用质构仪对茭白进行静载压缩试验,获得不同压缩方向、压缩速率下茭白刚度、破损强度和弹性模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 针对茭白(Zizania latifolia)加工、收获等机械装备设计与仿真分析时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对茭白物料特性开展研究。利用质构仪对茭白进行静载压缩试验,获得不同压缩方向、压缩速率下茭白刚度、破损强度和弹性模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获得茭白微结构,分析不同压缩方向下茭白力学特性差异性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茭白为各向异性材料,茭白X、Y、Z轴方向上的平均刚度分别为37.88、36.66、50.82 N/mm;平均破损强度分别为0.74、0.72、0.88 MPa;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1.73、1.61、2.33 MPa;压缩方向对茭白刚度、弹性模量和破损强度的影响极显著(P<0.001),在30~70 mm/min压缩速率范围内压缩速率对刚度、弹性模量和破损强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其X和Y轴方向的微结构特征相似且与Z轴方向差异较大,沿X和Y轴方向分布有孔隙,是导致这两个方向上压缩力学特性参数值偏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弹性模量 破损强度 压缩方向 压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金华农业现代化建设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寨生 孔向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85-89,共5页
分析了金华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新阶段后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指出了在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趋势下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并重点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创新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市水生蔬菜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袁名安 郑寨生 +5 位作者 张尚法 孔向军 王凌云 李怡鹏 杨梦飞 张雷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603-1606,共4页
2010年以来,金华市水生蔬菜育种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在杂交选育、系统选育基础上,研究掌握了诱变育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先后育成特色水生蔬菜东河早藕、金华红芽芋、浙茭3号、浙茭6号、浙茭7号等新品种,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省茭白、... 2010年以来,金华市水生蔬菜育种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在杂交选育、系统选育基础上,研究掌握了诱变育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先后育成特色水生蔬菜东河早藕、金华红芽芋、浙茭3号、浙茭6号、浙茭7号等新品种,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省茭白、莲藕、芋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生产上,通过改常规栽培为设施栽培,改大田去除杂株的粗放式留种为精细式单株留种,改老茭墩分株直接种植为两段育苗或带茭分株种植,根据茭白需肥特性,丰富和完善了双季茭白设施栽培技术,双季茭白夏茭提早30 d上市。通过"五改"(改中、晚熟品种为入泥浅、易采挖的早熟、优质、抗病莲藕品种,改露地栽培为大棚设施栽培,改迟栽深栽为早栽浅栽,改整藕作种为主藕、子藕分株作种,改重施追肥为重施基肥)栽培技术,双季莲藕初夏即可采收青荷藕,莲藕产值达22.5万元·hm-2。采用适当密植、采摘嫩果、流水降温、摘叶促花等鲜食籽莲"早鲜多"栽培技术,较生产干籽籽莲人工成本降低,效益增加。通过大棚育苗、带果移栽、合理疏盘、采摘嫩菱、活水留种、及时覆膜等菱长季节栽培技术,解决了菱传统栽培多以深水池塘种植为主,采收时间短、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夏季采摘时间提早2个多月,秋季采摘期延迟1个多月,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蔬菜 育种 栽培 金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郜秋艳 周小芬 +3 位作者 傅军卫 叶蕾 徐文武 虞舜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56-159,177,共5页
我国茶叶主要种植在丘陵山区地带,面积辽阔且环境较为复杂,茶园机械化水平较低。随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机械化水平将是影响其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分析了我国丘陵山区茶园的分布情况和种植特点,阐述了茶园常用装备如耕作机... 我国茶叶主要种植在丘陵山区地带,面积辽阔且环境较为复杂,茶园机械化水平较低。随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机械化水平将是影响其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分析了我国丘陵山区茶园的分布情况和种植特点,阐述了茶园常用装备如耕作机、施肥机、植保机、灌溉设备、修剪机、采茶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茶园改造升级、机械装备研究等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机械化 作业装备 发展建议 丘陵山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巧钰 郑凌燕 +2 位作者 何晓婵 周小军 朱丽燕 《湖北植保》 2025年第2期30-32,45,共4页
为了解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稻田杂草及作物产量的影响,2023年在金华蒋堂、玉山两地开展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与农户常规化防处理对稻田杂草及作物产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蒋堂村试验地水稻机插移栽后71 d调查,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的株... 为了解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稻田杂草及作物产量的影响,2023年在金华蒋堂、玉山两地开展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与农户常规化防处理对稻田杂草及作物产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蒋堂村试验地水稻机插移栽后71 d调查,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4.8%、95.5%,高于农户常规化防处理,但两者无显著差异;玉山试验地水稻机插移栽后84 d调查,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8.3%、99.0%,显著优于农户常规化防处理;从产量上看,两地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的稻谷产量均显著优于农户常规化防处理;空白对照最低,且均显著低于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和农户常规化防处理。综合表明,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稻田具有较好的控草效果及对水稻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生物降解地膜 杂草 防治效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金华市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10
作者 吴岳 徐晶晶 +3 位作者 盛玉祺 卞晓波 陈晓阳 虞涛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7-49,共3页
浙江省是较早研发和推广籼粳杂交稻的省份,为探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的适应性及其优势,为该系列品种在金华市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从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耐高温性等方面,鉴定了9个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在金华市的种植表... 浙江省是较早研发和推广籼粳杂交稻的省份,为探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的适应性及其优势,为该系列品种在金华市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从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耐高温性等方面,鉴定了9个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在金华市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甬优59’‘甬优79’‘甬优7872’的产量较高,且田间综合表现较好,适宜作为单季稻在金华市进行推广种植;‘甬优7823’‘甬优31’‘甬优7860’的产量较低,但是食味品质较好,可作为优质稻在金华市进行推广应用;‘甬优1538’‘甬优4918’的株高较低、全生育期较短,可作为较晚后茬或连作晚稻在金华市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 生育期 产量 金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地区秋播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11
作者 杜佳 吉洪湖 +3 位作者 张良 钟子毓 蒋梅巧 程林润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3-6,共4页
为筛选适宜金华地区种植的秋播甜玉米品种,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引进7个甜玉米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综合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性状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浙甜19号、金玉甜2号、浙甜11号产量较高,品质较优,可作... 为筛选适宜金华地区种植的秋播甜玉米品种,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引进7个甜玉米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综合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性状及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浙甜19号、金玉甜2号、浙甜11号产量较高,品质较优,可作高产甜玉米品种扩大种植面积;雪甜7401、圣甜艾菲产量略低,但品质优良,甜度高,化渣性好,熟期早,可作水果玉米扩大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秋播 产量 品质性状 浙江金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水稻田杂草控制效果的研究
12
作者 何晓婵 周小军 +3 位作者 朱浩 刘岗 周巧钰 朱丽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76-178,共3页
为探明覆盖纸膜和生物降解地膜对水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以常规化学除草为对照,于2022年开展了相关除草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纸膜、生物降解地膜均能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发生。其中,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在覆... 为探明覆盖纸膜和生物降解地膜对水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以常规化学除草为对照,于2022年开展了相关除草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纸膜、生物降解地膜均能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发生。其中,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在覆膜后30 d、60 d对总草的株防效均为100.00%,在覆膜后60 d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100.00%,且水稻实际产量较高,为7 753.88 kg/hm2,与常规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纸膜处理在覆膜后30 d、60 d对总草的株防效分别为100.00%、98.46%,覆膜后60 d对总草的鲜重防效为99.73%,水稻实际产量显著低于生物降解地膜处理,但是与常规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地膜 覆盖 水稻 控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模拟机械化种植模式研究
13
作者 李怡鹏 王涛 +5 位作者 杨梦飞 宋瑞琪 石林 费焱 王凌云 张尚法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1期9-11,共3页
为探讨茭白机械化种植模式,特开展机械化模拟种植研究。结果表明,以20 cm长的薹管定植后的出芽率最高,达到87.4%;薹管以0°平铺于茭田畦面的出苗率最高;以薹管单排连续竖种,排间距30 cm,行间距100 cm(模式2)的产量较高,为2089.33 kg... 为探讨茭白机械化种植模式,特开展机械化模拟种植研究。结果表明,以20 cm长的薹管定植后的出芽率最高,达到87.4%;薹管以0°平铺于茭田畦面的出苗率最高;以薹管单排连续竖种,排间距30 cm,行间距100 cm(模式2)的产量较高,为2089.33 kg/667 m^(2),综合认为该模式为茭白机械化种植的初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薹管 机械化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组冷冻保护剂对猪合子期胚胎玻璃化冷冻效果的研究
14
作者 屠平光 范雅婷 +3 位作者 楼芳芳 章啸君 胡旭进 项云 《浙江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为评价两组玻璃化冷冻保护剂对猪合子期胚胎的冷冻效果,本研究以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获得合子期胚胎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0%乙二醇(EG)+20%丙二醇(PROH)组与20%乙二醇(EG)+20%二甲基亚砜(DMSO)组。比较观察两组玻璃化冷冻保护剂... 为评价两组玻璃化冷冻保护剂对猪合子期胚胎的冷冻效果,本研究以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获得合子期胚胎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0%乙二醇(EG)+20%丙二醇(PROH)组与20%乙二醇(EG)+20%二甲基亚砜(DMSO)组。比较观察两组玻璃化冷冻保护剂对猪合子期胚胎冷冻后胚胎的复苏效果。结果表明,玻璃化冻融后两组在胚胎形态完整率和存活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上EG+PROH组显著高于EG+DMSO(P<0.05)。研究结果为:对猪合子期胚胎玻璃化冷冻,选用EG+PROH作为冷冻保护剂可获得较好的后期发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冷冻保护剂 合子期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基材质对中蜂蜂王培育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陈道印 苏晓玲 +3 位作者 黄知楚 罗谷辉 方金宝 赵东绪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59-1763,共5页
蜂王对蜂群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探究台基材质对中蜂蜂王培育的影响,优化中蜂人工育王技术,本研究开展了不同材质台基对中蜂蜂王培育的影响,比较塑料台基、中蜂蜡质台基及意蜂蜡质台基培育蜂王的初生重、出房率及形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蜂王对蜂群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探究台基材质对中蜂蜂王培育的影响,优化中蜂人工育王技术,本研究开展了不同材质台基对中蜂蜂王培育的影响,比较塑料台基、中蜂蜡质台基及意蜂蜡质台基培育蜂王的初生重、出房率及形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意蜂蜡质台基、中蜂蜡质台基和塑料蜡质台基的蜂王出房率为73.33%、70.56%和50.56%,无显著差异(P>0.05);中蜂蜡质台基蜂王初生重为185.43 g,意蜂蜡质台基为183.63 g,塑料台基为179.62 g,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意蜂蜡质台基的蜂王股节长、第四背板长、头长及上颚长显著高于塑料台基(P<0.05),但与中蜂蜡质台基培育的蜂王各指标(除上颚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使用中蜂蜡质台基培育的蜂王的第三背板长要显著高于塑料台基(P<0.05),但与意蜂蜡质台基差异不显著(P>0.05)。使用塑料台基培育的蜂王的头宽显著高于意蜂蜡质台基(P<0.05),但与中蜂蜡质台基的差异不显著(P>0.05)。意蜂蜡质台基培育的蜂王的上颚长显著高于中蜂台基与塑料台基(P<0.05)。台基材质会影响王台高度,对中蜂蜂王的出房率以及初生重无明显影响,但是对出房蜂王的形态有着显著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材质台基基本不会影响中蜂蜂王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 台基材质 塑料 人工育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强化好氧堆肥发酵系统的设计
16
作者 姚爱萍 傅剑 +3 位作者 吴烨 施秀姣 徐琳玲 杨珍妮 《现代农机》 2025年第4期10-14,共5页
现有农村阳光堆肥房普遍存在原料不符合堆肥处理要求、供氧不足,容易产生厌氧微环境,造成恶臭及污水污染、堆制周期长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运用强化好氧生物发酵技术,在物料预处理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动控制物料的输送与分配、堆... 现有农村阳光堆肥房普遍存在原料不符合堆肥处理要求、供氧不足,容易产生厌氧微环境,造成恶臭及污水污染、堆制周期长等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运用强化好氧生物发酵技术,在物料预处理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动控制物料的输送与分配、堆体的增氧以及废气的收集处理,实现工艺段废水零排放的强化好氧堆肥发酵系统,利用强化好氧作用大大减少臭气的产生,有效控制了二次污染。进行的堆肥试验表明其运行效果稳定良好,成肥产物实现无害化,腐熟度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房 强化好氧 堆肥发酵 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大白桃花粉直感研究及授粉组合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沈建生 滕元文 +2 位作者 陈一帆 王华新 林贤锐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5-762,共8页
以大观1号作对照,选取16个有花粉品种为父本开展金华大白桃花粉直感效应研究。花粉直感后金华大白桃坐果率在25%~68.6%,早露蟠等4个品种授粉处理坐果率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花粉直感对金华大白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有显... 以大观1号作对照,选取16个有花粉品种为父本开展金华大白桃花粉直感效应研究。花粉直感后金华大白桃坐果率在25%~68.6%,早露蟠等4个品种授粉处理坐果率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花粉直感对金华大白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有显著影响,其中金山早红、艳光授粉处理效果较佳;虽然花粉直感对单果质量的影响未达显著差异,但对果实大小分级产生重要影响,金山早红、艳光等作父本,金华大白桃特级、一级果比例明显增加;对果实成熟期有明显影响,雪雨露等10个品种处理熟期早于对照;对可食率、果形指数、果实颜色等指标无明显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授粉品种——金华大白桃组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艳光、金山早红与金华大白桃组合的授粉组合综合评分分别0.62、0.60,为一级方案,春雪、早露蟠与金华大白桃组成的授粉组合为三级方案,以上方案优于对照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大白桃 花粉直感 授粉组合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结构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景上 章啸君 +5 位作者 陈胜昌 项云 徐娥 楼芳芳 杨华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结构差异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试验选择270日龄的同批次金华猪35头,测定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并选择瘦肉率最低(高脂肪组,H组)和最高(低脂肪组,L组)的金华猪各5头,采集回...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结构差异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试验选择270日龄的同批次金华猪35头,测定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并选择瘦肉率最低(高脂肪组,H组)和最高(低脂肪组,L组)的金华猪各5头,采集回肠、结肠内容物用于真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肥瘦率金华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重与眼肌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2)L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丰富度以及多样性要高于H组金华猪,此外,主坐标分析(PCoA)发现H组与L组金华猪真菌菌群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聚类,表明二者的真菌菌群结构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H组金华猪回肠及结肠段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L组金华猪回肠及结肠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上,H组金华猪回肠和结肠优势真菌属分别为卡扎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和珊瑚菌属(Clavari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85.74%和32.87%;L组金华猪回肠和结肠优势真菌属分别为担子菌酵母属(Naganishia)和金孢菌属(Xerochrysium),其相对丰度分别为75.62%和68.53%。热图分析发现2个肠段有2个共同的差异真菌,其一为Kazachstania,存在于H组金华猪肠道中;其二为Naganishia,存在于L组金华猪肠道中。3)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Kazachstania、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曲霉菌属(Aspergillus)与背膘厚均呈高度正相关(r=0.59~0.92);Naganishia、Clavaria、根霉菌属(Rhizopus)均与背膘厚呈负相关(r=-0.88~-0.78)。由此可见,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其肠道真菌结构存在差异,且与背膘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肠道真菌变化与宿主脂肪沉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猪 瘦肉率 背膘厚 真菌结构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金华市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良 金黎平 +4 位作者 程林润 卞春松 卞晓波 蒋梅巧 钱秋平 《中国马铃薯》 2019年第3期129-134,共6页
金华市种植的马铃薯多以农家种为主,这些品种退化严重,产量较低,而且近年来疮痂病越发严重,已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13个新品种(系),以‘中薯3号’为对照,对引选品种(系)植物学特征、生... 金华市种植的马铃薯多以农家种为主,这些品种退化严重,产量较低,而且近年来疮痂病越发严重,已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13个新品种(系),以‘中薯3号’为对照,对引选品种(系)植物学特征、生育期、抗性和经济性状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D16’、‘N157’和‘D335W’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8.53%、32.97%和31.89%,且综合性状优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马铃薯 新品种(系)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发育性变化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远霞 刘秀婷 +5 位作者 章啸君 项云 徐娥 吕文涛 杨华 肖英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3-73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试验分别选取45(D45)、90(D90)、150(D150)和270(D27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金华猪各4头,测定其体重和背膘厚;并采集回肠黏膜及其内容物,通过荧光定...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脂肪沉积的相关性。试验分别选取45(D45)、90(D90)、150(D150)和270(D27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金华猪各4头,测定其体重和背膘厚;并采集回肠黏膜及其内容物,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回肠黏膜中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日龄的增加,金华猪体重和背膘厚均显著增加(P<0.05)。2)回肠黏膜中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s binding protein,FABP)编码基因FABP1、FABP2和FABP4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均呈显著增加(P<0.05)。3)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金华猪回肠的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Romboutsi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主要优势菌属;随着日龄的增加,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相对丰度先增加后降低;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和Romboutsia相对丰度先降低后增加;PCoA分析表明,各日龄有显著不同的聚类。4)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金华猪回肠黏膜中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FABP2和FABP4表达水平与背膘厚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4801、0.5979和0.7953;金华猪回肠菌属Epulopiscium和Mycoplasma与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FABP2和FABP4和背膘厚的相关性系数范围分别为0.38~0.76、0.45~0.64。由此可见,金华猪回肠菌群结构和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水平呈现发育性变化,且与脂肪沉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猪 回肠菌群 脂肪酸结合蛋白 发育性变化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