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行体制下中级人民法院在案例指导工作中的定位探讨
1
作者 毛建青 吴翠丹 《法治研究》 2008年第6期36-41,共6页
案例指导的积极价值已被普遍接受,近年来案例指导工作的开展也得到政策的肯定和实务的践行。其中,不少中级人民法院在案例指导的探索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却遭到学理的否定。通过对案例指导的解读,应当肯定中级人民法院在辖区内发布案例... 案例指导的积极价值已被普遍接受,近年来案例指导工作的开展也得到政策的肯定和实务的践行。其中,不少中级人民法院在案例指导的探索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却遭到学理的否定。通过对案例指导的解读,应当肯定中级人民法院在辖区内发布案例的主体地位,重视中级人民法院在案例指导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积极进行制度设计,推进案例的培育、撰写、评选、上报和发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 案例发布 中级人民法院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与对接:中国语境中的法院文化传播及CIS战略的导入
2
作者 郑云波 《法治研究》 2012年第3期120-125,共6页
当前法院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论是深层的精神理念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还是浅层的物质文化,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当前对外输出的法院文化与公众所需要的司法文化以及司法本身的特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错位... 当前法院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不论是深层的精神理念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还是浅层的物质文化,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当前对外输出的法院文化与公众所需要的司法文化以及司法本身的特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错位。主要表现为"司法公正"与"司法为民"错位,法院及其典型人物之间的刚柔矛盾,法院建筑能指与所指的背离。为此,需要在法院的文化传播中引入CIS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文化 传播 错位 对接 CIS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庭前证据交换实务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高洪宾 何海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庭前证据交换 当事人主义 证据袭击 举证时效 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裁判文书改革与司法公正 被引量:8
4
作者 高洪宾 黄旭能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94,共4页
关键词 裁判文书 审判方式改革 法官素质 司法公正 法院 证据 认定 弊端 事实 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罚金执行难的成因和对策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旭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新刑法大量规定了罚金刑,适时调整了我国的刑罚结构,是刑罚立法的重大进步,但从新的刑法颁行一段时间来看,在罚金立法成果的落实即罚金执行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以某市两级法院为例,截止1998年3月底,共判处罚金的案件619件... 新刑法大量规定了罚金刑,适时调整了我国的刑罚结构,是刑罚立法的重大进步,但从新的刑法颁行一段时间来看,在罚金立法成果的落实即罚金执行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以某市两级法院为例,截止1998年3月底,共判处罚金的案件619件已生效,已经执行结案的仅248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罚金刑 执行难 罚金适用 新刑法 行为人 被执行人 犯罪人 判处罚金 司法机关 经济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与完善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洪宾 钱建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3,共5页
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与完善高洪宾钱建军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对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现行刑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我国刑事法... 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与完善高洪宾钱建军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对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现行刑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我国刑事法律制度更趋完善。这是我国继去年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刑法 罪刑法定原则 单位犯罪 现行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 罪刑相适应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法定刑 刑事法 重大立功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限防卫 被引量:8
7
作者 高洪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41,共4页
修订后的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尤其是刑法第20条第三款确立了无限防卫(亦称无过当防卫)制度,这不仅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立法例,而且也更有利于我国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任务的实现,无疑是刑法修订的成功之举。... 修订后的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尤其是刑法第20条第三款确立了无限防卫(亦称无过当防卫)制度,这不仅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立法例,而且也更有利于我国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任务的实现,无疑是刑法修订的成功之举。一、无限防卫的特征所谓无限防卫(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防卫 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犯罪行为 无刑事责任能力 行为人 防卫人 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正在进行 暴力型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独立审判的探索 被引量:17
8
作者 高洪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法官独立审判 审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裁判文书公示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范旭东 陈立伟 《法治研究》 2007年第8期12-15,共4页
裁判文书的公示对增加司法透明、司法公开等方面意义重大,但同时裁判文书的公示也涉及到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涉及司法与传媒的关系等问题,需要全面、理性地予以审视,也需要不断地予以规范和引导。
关键词 裁判文书 公示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约责任与履约抗辩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洪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20,共7页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而这种自觉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往往是以违约责任的强制力为后盾的,一旦违约,依法就应...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而这种自觉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往往是以违约责任的强制力为后盾的,一旦违约,依法就应承担民事责任。违约责任是合同法的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责任 预期违约 合同法 当事人 后履行抗辩权 不履行合同义务 不安抗辩权 违约行为 承担违约责任 履行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无罪推定看免予起诉的存废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洪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8-40,21,共4页
从无罪推定看免予起诉的存废高洪宾(一)无罪推定,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在未被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判定有罪之前,应假定其无罪。这种推定,是一种法律上的假定。它是刑事诉讼的一项原则和制度。其含义:(1)有权确定被告人有... 从无罪推定看免予起诉的存废高洪宾(一)无罪推定,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在未被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判定有罪之前,应假定其无罪。这种推定,是一种法律上的假定。它是刑事诉讼的一项原则和制度。其含义:(1)有权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机关唯有法院,即在法院发生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罪推定原则 免予起诉制度 被告人 检察机关 检察院 刑事诉讼制度 审判权 刑事诉讼法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妻债务对外清偿规则若干问题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应秀良 《法治研究》 2017年第2期141-149,共9页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清偿规则在我国现行法上没有明确规定,现有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冲突,导致裁判不一现象较为突出。重构夫妻债务对外清偿规则,应当区分因法律行为产生的债务和因事实行为产生的债务。... "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清偿规则在我国现行法上没有明确规定,现有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冲突,导致裁判不一现象较为突出。重构夫妻债务对外清偿规则,应当区分因法律行为产生的债务和因事实行为产生的债务。对于因法律行为产生的债务,应当首先适用家事代理制度,对于超出家事范围的债务,应当适用民法有关代理制度包括默示授权、表见代理和事后追认等制度,此外,用途规则、共同财产债务规则等也有适用余地。因事实行为产生的债务,应当根据实体法规范确定是否应当由夫妻共同承担。在《婚姻法》条文设置上,建议取消《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同时,增设夫妻债务清偿规则的相关规定,具体内容为:"(1)夫妻一方就日常家事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而产生的债务,夫妻应当对债权人负连带清偿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夫妻一方的举债行为不构成家事代理,应由该夫妻一方负清偿责任。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负连带责任:1有证据证明夫妻共同举债的;2债务产生的收益归夫妻双方的;3债务因夫妻共同财产权利的设立而产生;4夫妻一方的举债行为构成表见代理的;5夫妻另一方事后认可或追认的。(3)因夫妻一方的事实行为产生的债务依该行为产生的法律关系确定。"扩大家事代理的适用范围——财产处分包括负担债务,在《婚姻法解释(一)》第17条内容之后增加内容"因日常家事活动产生的债务行为也同";同时,限缩解释《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将适用范围限缩于家事债务的承担;修正《10号答复》,将该答复定位于家事代理的限制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名义所负债务 夫妻财产制 清偿规则 婚姻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配偶权问题之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洪宾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56-60,共5页
关于在即将修订的婚姻法中是否应规定配偶权的问题 ,目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本文认为 ,配偶权不符合我国国情 ,也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不宜在婚姻法中规定。
关键词 婚姻法 配偶权 夫妻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财产权及其保护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洪宾 张旭良 《法治研究》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呈现出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开放性、客体的扩张性、保护方法的兼容性等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民营企业的财产权保护存在着立法上缺失、调控内容力度不一、市场准入上差别对待、政府侵权行为的审...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呈现出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开放性、客体的扩张性、保护方法的兼容性等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民营企业的财产权保护存在着立法上缺失、调控内容力度不一、市场准入上差别对待、政府侵权行为的审查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缺乏等问题。对民营企业财产权的保护应确立平等原则、调控市场化原则、公共利益审慎界定原则、保护和规范并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财产权 权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离婚案件的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洪宾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离婚案件 人民法院 赔偿 离婚理由 婚姻法 民法 夫妻感情 感情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罚个别化原则及其运用
16
作者 高洪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7-49,共3页
一刑罚个别化原则,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确认为是量刑的原则之一,而在我国似乎尚未被重视。其实不然。从我国的刑事法律和司法实践来看,这一原则早已被法律所承认,并为司法人员所运用。本文试图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理论和法律依据及其司法... 一刑罚个别化原则,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确认为是量刑的原则之一,而在我国似乎尚未被重视。其实不然。从我国的刑事法律和司法实践来看,这一原则早已被法律所承认,并为司法人员所运用。本文试图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理论和法律依据及其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谈点看法。所谓刑罚个别化原则,是指在裁量决定刑罚时,应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大小,即刑罚的轻重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再次犯罪的可能性)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个别化 人身危险性 犯罪人 司法实践 罪刑相适应原则 犯罪构成要件 审判人员 犯罪事实 运用 犯罪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
17
作者 高洪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当前司法改革存在热情上的反差、标准上的反差和力量上的反差,导致司法改革进程缓慢。强化人大的个案监督,不利于法院独立审判。基层法院可以取消审委会。重大案件应实行三审终审制。执行工作应从法院分离出去。强化法官等级制度是不合... 当前司法改革存在热情上的反差、标准上的反差和力量上的反差,导致司法改革进程缓慢。强化人大的个案监督,不利于法院独立审判。基层法院可以取消审委会。重大案件应实行三审终审制。执行工作应从法院分离出去。强化法官等级制度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体制 改革 法官等级制度 审级制度 审委会 独立审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有法律权威就没有秩序
18
作者 徐建新 《人民论坛》 2006年第12B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法律权威 秩序 法院裁判 尊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
19
作者 高洪宾 宋文茹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举证责任制度是一种源于罗马法的古老的诉讼制度。在行政诉讼中 ,举证责任制度有其独特的性质———举证责任倒置 ,它直接关系到行政诉讼法目标价值的顺利实现。因而笔者拟对举证责任倒置的现实价值及其法理依据 ,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内... 举证责任制度是一种源于罗马法的古老的诉讼制度。在行政诉讼中 ,举证责任制度有其独特的性质———举证责任倒置 ,它直接关系到行政诉讼法目标价值的顺利实现。因而笔者拟对举证责任倒置的现实价值及其法理依据 ,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内容、确定性和程序保障机制等问题作相关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举证责任倒置 确定性 程序保障机制 被告 举证时效制度 人民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认证规则简论
20
作者 黄美园 陈庭会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8-22,共5页
认证是对证据能力和证明效力的审查判断 ,在证据规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现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对行政诉讼认证问题只提出了原则性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行政诉讼认证制度作了具体明确... 认证是对证据能力和证明效力的审查判断 ,在证据规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现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对行政诉讼认证问题只提出了原则性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行政诉讼认证制度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六项证据认证规则的确立 ,完善了我国行政诉讼认证制度 ,必将对行政审判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认证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