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固定支架术后行经皮钢板内固定在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应用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蔡鹏飞 赵巍 +2 位作者 王金华 陈仁盛 李晓飞 《中国骨伤》 2025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术和外固定支架术后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术和外固定支架术后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15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和联合组。外固定组81例,男48例,女33例;年龄21~68(42.58±7.44)岁;Gustilo分型Ⅱ型49例,ⅢA型32例;伤后至就诊时间2.5~10(4.25±0.74)h;行外固定支架术。联合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20~69(41.39±7.02)岁;Gustilo分型Ⅱ型35例,ⅢA型35例;伤后至就诊时间3~9(4.31±0.85)h;行外固定支架术后行MIPPO治疗。比较两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Rasmussen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3(10.17±2.33)个月。联合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3.98±4.02)d、(70.26±12.15)d,优于外固定组(18.56±4.37)、(79.87±15.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Rasmussen、HSS评分为(26.79±3.11)、(83.36±9.44)分,高于外固定组(24.51±4.63)、(79.63±8.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切口感染、钉道感染各2例,支架松动、骨折移位、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各1例;联合组生物相容性反应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中外固定支架术后行MIPPO可加快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术 经皮钢板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