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间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聪聪 楼敏 +10 位作者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 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 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 P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 P < 0.01 ]。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 (16.5,63.5)min, P < 0.01 ],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 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 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 0.934,95 % CI: 0.882~ 0.989, P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OR = 0.912,95 % CI: 0.855~0.973, P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卒中/影像诊断 卒中/治疗 脑缺血/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时间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红华 马大庆 +4 位作者 杜红卫 黄坚 杜春玲 申屠磊华 吴寿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63-864,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1例鱼胆中毒患者 (血液净化组 )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法 ,与未行血液净化的 17例 (未净化组 )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血液净化组消化道症状持续...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1例鱼胆中毒患者 (血液净化组 )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法 ,与未行血液净化的 17例 (未净化组 )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血液净化组消化道症状持续时间、少尿期时间、平均住院日分别是 (4 2± 1 4 )天、 (8 9± 2 4 )天、 (17 3± 7 6 )天 ,未净化组分别是 (6 6± 2 4 )天、 (13 6± 3 2 )天、 (2 2 6± 5 4 )天 ,两组患者的 3项指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血液净化组与未净化组的治愈率分别为 95 2 4%、 88 2 4%。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较非血液净化方法更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胆中毒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净化 治疗 临床应用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社会生态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22
3
作者 华丽 李新宇 +3 位作者 朱伟萍 李霖 李琰华 李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以浙江部分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为样本,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社会生态模型进行验证。方法样本取自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和金华市三地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患者及参加糖尿病学习班的学员,共计419例。研究工具包括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SDS... 目的以浙江部分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为样本,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社会生态模型进行验证。方法样本取自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和金华市三地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患者及参加糖尿病学习班的学员,共计419例。研究工具包括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SDSCA)、慢性病资源问卷(CIRS)。统计手段主要为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结果社会生态模型在结构方程各拟合指数上均达到了模型拟合的标准,多重资源支持(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自我管理任务(自我管理行为),进而对糖尿病控制(血糖控制)产生积极作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是多重资源支持因素影响血糖控制的完全中介变量。结论社会生态模型得到了中国样本(浙江部分地区)的初步验证。在糖尿病教育实践中,应更多关注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在糖尿病控制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可基于该模型设计相关糖尿病教育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社会生态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信效度验证 被引量:180
4
作者 华丽 朱伟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5-8,共4页
目的:检验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信效度.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择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和金华市的门诊和住院治疗及参加糖尿病学习班的糖尿病患者共计419例,以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目的:检验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信效度.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择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和金华市的门诊和住院治疗及参加糖尿病学习班的糖尿病患者共计419例,以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其中30例患者(来自金华地区)在4个月后进行了重测,以建立量表的重测信度.结果?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题项的重测信度在0.425~0.774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29~0.913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量表结构具有最佳的拟合指数(χ2/df=2.122,残差均方根=0.022,近似误差均方根=0.052,相对拟合指数和拟合优度指数均超过0.989);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间的相关系数为0.806(Wilks’λ=0.349,P<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吸烟状态分量表外,其余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有效解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值63.5%的变异(R2=0.653)和餐后2 h血糖值55.1%的变异(R2=0.551).结论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成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相关研究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信度 效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红芳 邵慧军 +2 位作者 陈一萍 罗建勤 傅亚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了解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特点。方法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Haehinski缺血评分量表,分别评价血管性痴呆、脑卒中后非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正常老年人群的神经精神症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性... 目的了解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特点。方法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Haehinski缺血评分量表,分别评价血管性痴呆、脑卒中后非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正常老年人群的神经精神症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在妄想、幻觉、激越、抑郁和(或)心境恶劣、情感淡漠、易激惹和(或)不稳定、迷乱的动作行为等调查内容和神经精神科问卷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阿尔茨海默病组伴妄想者多于血管性痴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性痴呆不同严重程度组之间比较,幻觉、焦虑、情感淡漠、易激惹和(或)不稳定、迷乱的动作行为等调查项目达到统计学意义(JP<0.05或P<0.01),且随病情的逐渐加重而症状更为明显。结论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多种相似的神经精神症状,中至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为以情绪和情感障碍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应用曲美他嗪辅助治疗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杭 杜永远 樊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 (TMZ)与传统药物相结合治疗冠心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冠心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 ,2组患者均予 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长效硝酸酯、转换酶抑制剂常规治疗。...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 (TMZ)与传统药物相结合治疗冠心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冠心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 ,2组患者均予 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长效硝酸酯、转换酶抑制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TMZ 2 0mg ,每天 3次 ,总疗程 48周。结果 :①常规组疗效总有效率 47 4% ,治疗组总有效率 80 0 %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两组治疗后舒张早期血流峰值 (E)增加、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 (A)降低、舒张早期充盈减速 (DC)增加、E/A增加 ,提示两组治疗 48周后均可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 ,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0 0 0 1) ,但治疗组各舒张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 ,与常规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冠心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曲美他嗪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田江华 戴元荣 +6 位作者 颜孙舜 林洁 翁海霞 吴立琴 夏晓东 吴成云 陈叶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注抗结核药物联合全身化疗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药物联合化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31例和单纯化疗...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注抗结核药物联合全身化疗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62例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经支气管镜局部灌注药物联合化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31例和单纯化疗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表现、胸部CT检查情况、抗酸杆菌阴转率,以及不同镜下类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转归的差异.结果 治疗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支气管镜下病变好转的总有效率(87.10%,27/31)高于单纯化疗组(45.16%,14/31)(x2=12.17,P<0.01),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7.10%,27/31)高于单纯化疗组(54.84%,17/31)(x2=7.828,P<0.05),镜下刷检找抗酸杆菌阴转率(87.10%,27/31)高于单纯化疗组(64.52%,20/31)(x2=4.309,P<0.05),胸部CT检查总有效率(82.14%,23/28)高于单纯化疗组(57.69%,15/26)(x2=3.865,P<0.05).结论 局部抗结核药物灌注联合全身化疗能缓解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症状,促进病灶吸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全身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药物疗法 支气管镜 输注 病灶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贾连旺 杜永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HM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HMP组与阿斯匹林(ASP)组。HMP组32例给予HMP治疗;ASP组30例内服ASP。两组病人均连续用药1年。治疗前后采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HM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HMP组与阿斯匹林(ASP)组。HMP组32例给予HMP治疗;ASP组30例内服ASP。两组病人均连续用药1年。治疗前后采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结构及血流状态,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与同期选择的19名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患者经HMP治疗1年,颈动脉IMT显著变薄(P<0.05),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固醇(LDLC)显著下降(P均<0.01);ASP组患者颈动脉IMT、血脂(TC、TG、LDL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期间未见HMP明显毒副作用。结论HMP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颈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 被引量:17
9
作者 杜春玲 申屠磊华 胡红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6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方法对8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通过认知行为干预进行自我效能训练。结果提高了患者管理疾病的自信心及自我管理能力。结论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方法对8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通过认知行为干预进行自我效能训练。结果提高了患者管理疾病的自信心及自我管理能力。结论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教育 护理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李淑艳 黄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73-3975,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DN血透患者(DN组)和同期48例非DN血透患者(非DN组)的资料,比较二者之间的存活率、死亡原因、并发症、内瘘使用情况及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肾功能。结... 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DN血透患者(DN组)和同期48例非DN血透患者(非DN组)的资料,比较二者之间的存活率、死亡原因、并发症、内瘘使用情况及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肾功能。结果:DN组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51.4%和13.5%,明显低于非DN组(P<0.01);D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N组(P<0.05);内瘘重做机会显著多于非DN组(P<0.01)。结论:更早进行血透,充分透析,加强护理,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提高终末期DN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随访指导改善居家老年鼻饲患者吞咽功能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方秀莲 费益君 +3 位作者 罗建勤 李春燕 徐碧姬 郭佩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1期38-39,42,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居家老年鼻饲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老年鼻饲患者128例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6例,出院后分别实施常规的护理指导和患者家庭随访。应用自...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居家老年鼻饲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老年鼻饲患者128例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6例,出院后分别实施常规的护理指导和患者家庭随访。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家庭随访后对居家老年鼻饲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为Ⅰ~Ⅱ级和Ⅲ~Ⅳ级的分别为26例、4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4例、4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家庭随访有助于改善居家老年鼻饲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随访 老年鼻饲患者 吞咽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轶斌 张怀勤 王香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人参,麦冬,五味子)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加生脉注射液为治疗组(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NK、CD8、CD4/CD8比值进行自...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人参,麦冬,五味子)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加生脉注射液为治疗组(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NK、CD8、CD4/CD8比值进行自身比较及组间对照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T细胞亚群的改变,CD3、CD4、NK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生脉注射液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在心功能改善同时纠正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的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心力衰竭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烈 郑新玲 +3 位作者 付慎文 陈杭 潘轶斌 杜永远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225-122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Lp(a)的影响。方法测定364例UA患者、11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115例健康正常对照者的血Lp(a)水平;患者进行为期约6个月的随访,根据Lp(a)的水平分为两组(A组...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对Lp(a)的影响。方法测定364例UA患者、11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115例健康正常对照者的血Lp(a)水平;患者进行为期约6个月的随访,根据Lp(a)的水平分为两组(A组≥300 mg.L-1,B组<300 mg.L-1),随访各组心脏终点事件及冠脉病变新进展的发生率,所有患者予以他汀类常规剂量治疗。结果UA组Lp(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中位数为151.2/56 mg.L-1,P<0.01;151.2/70.4 mg.L-1,P<0.01);A组心脏主要终点事件及冠脉病变新进展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28.7%和8.8%,P<0.01;25.0%和10.1%,P<0.05)。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Lp(a)的水平(P<0.01)。结论Lp(a)与UA的关系密切,而他汀类药物能降低L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主要终点事件 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贾连旺 杜永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946-947,共2页
关键词 氨氯地平 药物治疗 老年 高血压病 左室舒张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傅慎文 杜永远 金烈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药、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β-受体阻滞药等药物治疗。治疗组21例,...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药、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β-受体阻滞药等药物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po,tid,均8周为1个疗程。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脑钠肽(BNP)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为52.6%。治疗组LVEF值显著提高、LVDd显著减小,BNP水平明显升高,而血压、心率则无影响。结论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功能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新玲 樊静 杜永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方法 :经超声检查颈动脉有不同程度斑块患者 66例 ,分为 2组。普伐他汀组 3 6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8例 ,年龄68± 5岁 ,给予普伐他汀 10mg口服 ,每晚 1次 ,共 1年。非诺贝特组 3 0例 ,...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方法 :经超声检查颈动脉有不同程度斑块患者 66例 ,分为 2组。普伐他汀组 3 6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8例 ,年龄68± 5岁 ,给予普伐他汀 10mg口服 ,每晚 1次 ,共 1年。非诺贝特组 3 0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4例 ,年龄 65± 5岁 ,给予非诺贝特 0 1g口服 ,每日 3次 ,共 1年。每隔 3~ 6个月进行超声复查斑块变化及血脂检查。  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普伐他汀组斑块长径和宽径均缩小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非诺贝特组斑块长径和宽径略有变化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普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时 ,并有稳定斑块和消退斑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非诺贝特 颈动脉斑块 药物疗法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病左室功能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贾连旺 徐正林 《医药导报》 CAS 1998年第1期12-13,共2页
高血压58例,年龄60岁~81岁。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28例,内服复方降压片。连续用药8周,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舒张功能观察。结果:两药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前者总有效率90.0%(27/30),后者89.3... 高血压58例,年龄60岁~81岁。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28例,内服复方降压片。连续用药8周,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舒张功能观察。结果:两药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前者总有效率90.0%(27/30),后者89.3%(25/28)。两组比较P>0.05。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治疗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极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均<o.01)。说明硝苯地平控释片有显著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控释片 高血压 舒张功能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假性肠梗阻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红卫 马大庆 吴红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假性肠梗阻(IPO)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临床少见的SLE合并IPO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符合SLE诊断标准,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症状,X线检查证实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经糖皮质激...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假性肠梗阻(IPO)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临床少见的SLE合并IPO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符合SLE诊断标准,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症状,X线检查证实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SLE合并IPO临床上少见,易误诊或漏诊,而且SLE合并IPO者病情常较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早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肠假性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分析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淑艳 马丽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0期579-580,共2页
目的 :为了掌握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患者的发病时间规律 ,以便做好其预防护理工作。方法 :对 16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时间按公历月份及每天发病时间 (1h)分段 ,应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月发病高峰期为 10月至翌年 4... 目的 :为了掌握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患者的发病时间规律 ,以便做好其预防护理工作。方法 :对 16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时间按公历月份及每天发病时间 (1h)分段 ,应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月发病高峰期为 10月至翌年 4月 ,时间发病高峰期为 2 2时至翌日 11时 ,具有明显的月份和时间集中趋势。结论 :掌握其发病规律 ,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以尽量消除发病诱因 ,可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时间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大庆 吴红华 杜红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肿瘤溶解综合征 (STLS)的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道本科 1例STLS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STLS并非少见 ,其危险因素有 :肿瘤负荷重、血尿酸水平高、血LDH水平高、存在脱水和酸... 目的 :探讨自发性肿瘤溶解综合征 (STLS)的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道本科 1例STLS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STLS并非少见 ,其危险因素有 :肿瘤负荷重、血尿酸水平高、血LDH水平高、存在脱水和酸性尿等。若能及时诊断、合理治疗 ,STLS本身常能治愈。结论 :应提高对STLS的认识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肿瘤溶解综合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